第234章 交易
抗戰之:我的遠征我的國 作者:天豪202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斯普魯恩斯帶著一絲埋怨的口氣回答道:“巴維特將軍,你還需要什麽樣的幫助,要知道,在馬尼拉海灣,我的艦隊已經布滿了整個海麵,總不能讓他們開上岸去作戰吧?”
巴維特也知道自己很尷尬很唐突,但是戰事不容許他有其他的想法。巴維特不得不老實地對斯普魯恩斯闡述道:“將軍,你是知道的,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是多麽的瘋狂,他們在地下建立了很多的工事,孩子們衝上去一個個倒在血泊中,好不容易占領了一些陣地,這些黑夜的惡魔又利用夜晚從地下鑽出來,將孩子們殺死。”
“14軍連續高強度進攻一個多星期,已經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24軍從南麵調過來,僅僅兩天,損失了3000多人。不是孩子們不勇敢,隻是這樣的戰鬥,我們要拿下馬尼拉,得有多少孩子要留在這裏。”
巴維特繼續道:“我們與種花家達成的協議,他們遠征軍就是來協助我們作戰,我們在用血肉之軀鏖戰,讓他們在一旁觀看,這顯然違背了美麗國的根本利益。”
巴維特用手製止了斯普魯恩斯將軍想要反駁的試圖,繼續說:“您不用說我已知道,馬尼拉對美麗國的意義,馬尼拉的收複必須由美軍完成,這是一個政治任務。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使用中國遠征軍。我必須承認,這些中國軍更有能力攻擊日本人,他們一定能盡快攻破馬尼拉。”
巴維特接著說:“我們完全可以以美籍華人或其他身份,讓中國遠征軍加入到馬尼拉的戰鬥,隻要他們的指揮官是美麗國人,誰又能說不是我們靠自己的力量收複馬尼拉?”
斯普魯恩斯被巴維特這種奇特的想法給驚訝到了。他等巴維特說完,也開始思考起來。的確,如果美軍用巨大的代價和漫長的時間才拿下馬尼拉,最後還不是一樣成為笑話。這樣甚至真的會影響到自己的仕途,說不定自己就會像麥克阿瑟一樣,灰溜溜地被解職回去養老。
但是斯普魯恩斯很清楚,出動遠征軍,就算用巴維特的方法,到最後還是無法隱瞞下去,說不定還會鬧出更大的笑話。
巴維特見斯普魯恩斯在沉思,知道他實際上已經鬆動了,隻不過就如賽伯特之流的想法,必然有很大的漏洞,其實他已經想好了更好的辦法,但這需要斯普魯恩斯的認可和支持才行。
見斯普魯恩斯還在猶豫不定,巴維特打斷他的沉思直接道:“將軍,我的老朋友,這件事我們可以這樣操作,讓遠征軍抽調主力連隊過來,與我們的連隊合編,名義上的營級指揮官是我們的人,我們以營為單位投入作戰,即使上麵有人來查,以連級誌願者的名義,誰又能說什麽,再說,這些連隊中本來就有不少美籍華人,他們原本就是美麗國公民。”
斯普魯恩斯見巴維特已經想到這麽細,心中也就默認下來,隻不過得設法說服遠征軍的兩個集團軍司令。而巴維特早已想好了辦法,他低聲對斯普魯恩斯說道:“我的老友,這件事隻能你出麵去才行,我想楊將軍和廖將軍的目的是一致的,他們不就是要加裏曼丹島和一些戰艦,我想,您一定有辦法做到。”
而在棉蘭老島的楊洪,也在密切關注馬尼拉的戰事,這個時空已經變樣,日軍的頑強程度超過了他的想象。實際上他很清楚美軍為何不讓遠征軍介入馬尼拉的攻堅戰,無非是顧及美麗國在國際的形象。但是一個多星期下來,美軍連馬尼拉城的邊緣都沒有摸到,損失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想象,如果按照這樣打下去,拿下馬尼拉,美軍至少要三個月以上,損失不低於10萬兵力。
楊洪隱約間覺得,美軍指揮官一定會打遠征軍的主意,最好的辦法便是讓遠征軍掛上美麗國的羊頭拿下馬尼拉。最後飄揚在馬尼拉上空的旗子一定是美麗國的旗幟。
楊洪想到此,立即給第3集團軍的廖致電,把他的預感跟他說了一遍。廖耀湘也有些政治頭腦,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二人嘀咕一陣,商量了一個獲取利益的底線,隨後上報了名義上的上司鄭洞國將軍,這時的鄭洞國已經有了新的使命,他除了是遠征軍第一方麵軍司令,還兼任種花家與美麗國軍事協調處處長一職。他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盡快落實兩國協議中,種花海軍的籌建事宜。楊、廖及時匯報的內容,剛好與自己的任務高度的一致,於是,他毫不猶豫同意了二人的建議,隻等斯普魯恩斯將軍找自己或楊、廖開口。
斯普魯恩斯與巴維特商量好方案後,由斯普魯恩斯上將以戰區總司令的名義,將楊、廖二人召集過去,簡短的寒暄之後,由巴維特開口透露了他們的意思。
巴維特將計劃說清楚後,以一副漫不經心的格調繼續道:“親愛的楊、廖,我們知道,你們也是有所求的,隻要你們協助美麗國完成這件事,我想斯普魯恩斯總司令也不會無所表示。”
楊洪與廖耀湘相視一笑,在廖的示意下,由楊洪先開口,“二位將軍,你們說的也不是不行,隻不過我們要說服士兵和高層,總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斯普魯恩斯知道這個時候該是自己開口的時候,他緩慢地說:“根據美麗國與你們種花家達成的協議,我們需要支持你們盡快建立自己的海軍。我看這樣,我們俘獲的一些日軍艦艇完全可以先一步提供給你們,你們可以聯係國內,讓你們的海軍後備人員先一步過來,到我的艦隊裏學習,適應大型戰艦的操作。”
斯普魯恩斯繼續道:“結束菲律賓戰役後,西太平洋戰區將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攻擊日本本土;一路南下,優先目標奪取加裏曼丹島。你們在拿下加裏曼丹島後,完全可以組建一支華僑自衛軍,用於保衛南華人民的利益。”
巴維特也知道自己很尷尬很唐突,但是戰事不容許他有其他的想法。巴維特不得不老實地對斯普魯恩斯闡述道:“將軍,你是知道的,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是多麽的瘋狂,他們在地下建立了很多的工事,孩子們衝上去一個個倒在血泊中,好不容易占領了一些陣地,這些黑夜的惡魔又利用夜晚從地下鑽出來,將孩子們殺死。”
“14軍連續高強度進攻一個多星期,已經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24軍從南麵調過來,僅僅兩天,損失了3000多人。不是孩子們不勇敢,隻是這樣的戰鬥,我們要拿下馬尼拉,得有多少孩子要留在這裏。”
巴維特繼續道:“我們與種花家達成的協議,他們遠征軍就是來協助我們作戰,我們在用血肉之軀鏖戰,讓他們在一旁觀看,這顯然違背了美麗國的根本利益。”
巴維特用手製止了斯普魯恩斯將軍想要反駁的試圖,繼續說:“您不用說我已知道,馬尼拉對美麗國的意義,馬尼拉的收複必須由美軍完成,這是一個政治任務。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使用中國遠征軍。我必須承認,這些中國軍更有能力攻擊日本人,他們一定能盡快攻破馬尼拉。”
巴維特接著說:“我們完全可以以美籍華人或其他身份,讓中國遠征軍加入到馬尼拉的戰鬥,隻要他們的指揮官是美麗國人,誰又能說不是我們靠自己的力量收複馬尼拉?”
斯普魯恩斯被巴維特這種奇特的想法給驚訝到了。他等巴維特說完,也開始思考起來。的確,如果美軍用巨大的代價和漫長的時間才拿下馬尼拉,最後還不是一樣成為笑話。這樣甚至真的會影響到自己的仕途,說不定自己就會像麥克阿瑟一樣,灰溜溜地被解職回去養老。
但是斯普魯恩斯很清楚,出動遠征軍,就算用巴維特的方法,到最後還是無法隱瞞下去,說不定還會鬧出更大的笑話。
巴維特見斯普魯恩斯在沉思,知道他實際上已經鬆動了,隻不過就如賽伯特之流的想法,必然有很大的漏洞,其實他已經想好了更好的辦法,但這需要斯普魯恩斯的認可和支持才行。
見斯普魯恩斯還在猶豫不定,巴維特打斷他的沉思直接道:“將軍,我的老朋友,這件事我們可以這樣操作,讓遠征軍抽調主力連隊過來,與我們的連隊合編,名義上的營級指揮官是我們的人,我們以營為單位投入作戰,即使上麵有人來查,以連級誌願者的名義,誰又能說什麽,再說,這些連隊中本來就有不少美籍華人,他們原本就是美麗國公民。”
斯普魯恩斯見巴維特已經想到這麽細,心中也就默認下來,隻不過得設法說服遠征軍的兩個集團軍司令。而巴維特早已想好了辦法,他低聲對斯普魯恩斯說道:“我的老友,這件事隻能你出麵去才行,我想楊將軍和廖將軍的目的是一致的,他們不就是要加裏曼丹島和一些戰艦,我想,您一定有辦法做到。”
而在棉蘭老島的楊洪,也在密切關注馬尼拉的戰事,這個時空已經變樣,日軍的頑強程度超過了他的想象。實際上他很清楚美軍為何不讓遠征軍介入馬尼拉的攻堅戰,無非是顧及美麗國在國際的形象。但是一個多星期下來,美軍連馬尼拉城的邊緣都沒有摸到,損失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想象,如果按照這樣打下去,拿下馬尼拉,美軍至少要三個月以上,損失不低於10萬兵力。
楊洪隱約間覺得,美軍指揮官一定會打遠征軍的主意,最好的辦法便是讓遠征軍掛上美麗國的羊頭拿下馬尼拉。最後飄揚在馬尼拉上空的旗子一定是美麗國的旗幟。
楊洪想到此,立即給第3集團軍的廖致電,把他的預感跟他說了一遍。廖耀湘也有些政治頭腦,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二人嘀咕一陣,商量了一個獲取利益的底線,隨後上報了名義上的上司鄭洞國將軍,這時的鄭洞國已經有了新的使命,他除了是遠征軍第一方麵軍司令,還兼任種花家與美麗國軍事協調處處長一職。他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盡快落實兩國協議中,種花海軍的籌建事宜。楊、廖及時匯報的內容,剛好與自己的任務高度的一致,於是,他毫不猶豫同意了二人的建議,隻等斯普魯恩斯將軍找自己或楊、廖開口。
斯普魯恩斯與巴維特商量好方案後,由斯普魯恩斯上將以戰區總司令的名義,將楊、廖二人召集過去,簡短的寒暄之後,由巴維特開口透露了他們的意思。
巴維特將計劃說清楚後,以一副漫不經心的格調繼續道:“親愛的楊、廖,我們知道,你們也是有所求的,隻要你們協助美麗國完成這件事,我想斯普魯恩斯總司令也不會無所表示。”
楊洪與廖耀湘相視一笑,在廖的示意下,由楊洪先開口,“二位將軍,你們說的也不是不行,隻不過我們要說服士兵和高層,總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斯普魯恩斯知道這個時候該是自己開口的時候,他緩慢地說:“根據美麗國與你們種花家達成的協議,我們需要支持你們盡快建立自己的海軍。我看這樣,我們俘獲的一些日軍艦艇完全可以先一步提供給你們,你們可以聯係國內,讓你們的海軍後備人員先一步過來,到我的艦隊裏學習,適應大型戰艦的操作。”
斯普魯恩斯繼續道:“結束菲律賓戰役後,西太平洋戰區將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攻擊日本本土;一路南下,優先目標奪取加裏曼丹島。你們在拿下加裏曼丹島後,完全可以組建一支華僑自衛軍,用於保衛南華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