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個名額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 作者:北岸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黃安才說到第一期規劃好的工程隊人數,兩女就驚呆了。
“人?”
趙顏嘴唇微微張開,雙目盯著黃安的眼睛,驚訝中透露著佩服和欣喜。
她之前聽黃安說過類似的事情,知道以工代賑的意思。
但她沒想到,師弟嘴裏的以工代賑的規模,竟然這般大。
驚訝之餘,她也非常驕傲。
畢竟,黃安表現得越厲害,她也會越高興。
而駱飛瑤就不一樣了,眼睛瞪得圓圓的,像是要瞪出來一樣。
嘴巴長得大大的,坐在對麵的黃安,甚至能直接看清楚她嘴巴裏的紅紅的小舌頭。
筷子無意識地扔到了桌上,駱飛瑤見黃安臉上表情不似作假,下意識地撓了撓自己的腦袋。
她遲疑道:
“若是建立著五個工程隊,聽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可是,人怎麽管理?人手夠嗎?”
駱飛瑤臉上出現憂色。
坦白講,她是個合格的大明官員。
最起碼一直將自己的一部分心思,放在百姓身上。
否則,她根本無法問出這個具體且實際的問題。
麵對駱飛瑤提出的擔憂,黃安早就準備好了說辭。
“人手我已經安排好了。暫時由趙路、張讓他們這些武者充當管理。更下麵的管理人員,主要從城內招收,我已經安排人去搜尋了。”
“夥食、消暑湯、農具等,也有相應的準備。”
黃安說得很籠統,為了打消駱飛瑤刨根問底的心思,他繼續補充道:
“幹農活又不是帶兵打仗,也不是出城剿匪。任務安排下去後,他們這些隊長的職責,也就是傳達我的命令,盯著李家那些罪人,不叫他們逃跑和鬧事就行。”
聽到黃安的解釋,駱飛瑤頓時露出恍然之色。
她笑著搖頭道:“倒是我疏忽了。種地確實不需要多少有能力的手下!”
黃安知道,駱飛瑤嘴裏的有能力的手下,是那些武道修為還可以,且管理能力都不弱的人。
最起碼,也是武者。
隻有武者,才能被她稱之為有能力的手下。
但其實,在黃安的標準裏,能識字算賬的,就已經是有能力的手下了。
對黃安的辦事能力,駱飛瑤是比較清楚的,自然也放心。
故而也就沒多問,重新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來。
她隻是在突然想起問題時,才會問一嘴。
黃安對答的滴水不漏,倒也沒有引起駱飛瑤深究的意願。
趙顏自然就更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作為一城之主的她,平常公務其實也算繁忙。
整個豐安城,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要她管。
她的任務,又不是隻有李家的事情。
這幾天忙於公審大會的事情,其餘事情都耽擱了,她需要盡快處理掉。
所以現在,黃安能主動幫她忙,她高興還來不及呢。
怎麽會想著反駁?
“有什麽需求,直接給我說就行了。”
趙顏含情脈脈,想著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行,我肯定是不會向你客氣餓的。”
黃安哈哈一笑,也不推辭。
這一瞬間,駱飛瑤覺得自己已經吃飽了,眼前的大魚大肉,也沒剛才那麽香了。
......
第二天一大早,一則從趙家武館和城主府,同時發出來的消息,再次震驚了整個豐安城。
往前三日的熱鬧場景,似乎還未過去。
新的熱鬧事,就接踵而來。
而且,這次同樣是大好事!
策劃了公審大會,砍了三百餘李家罪人腦袋的黃安黃公子,宣布成立了五個工程隊。
雖然是以城主府的名義成立的,但是聽說,不是往年城主府組織的勞役。
而是一種全新的幹活隊伍。
被原來的城主府召集去服勞役,是豐安城內外百姓,所有人都不想麵對的。
因為服勞役,不僅僅要自帶幹糧。
十幾天,甚至好幾個月回不了家,連基本的夥食都無法保證。
更關鍵的是,服勞役是沒銀子的。
一文銅錢都沒有,幹的還都是那些髒活累活。
甚至往些年,還要死上好些人。
死人後,朝廷下發的撫恤金,也會經過層層克扣,到他們手裏後,就沒多少了。
但是,那工程隊可不一樣的。
完全不一樣。
那些大人們,已經在滿大街地宣傳了。
工程隊的成員,不用出豐安縣的範圍,不用到其他縣城去。
他們晚上下工後,能回家睡覺去,不必露宿荒野,忍受無處不在的炎熱、蚊蟲等惡劣環境。
事關工程隊,有兩個關鍵的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就是,一天三頓飯,而且管飽!
就這一項條件,就讓整個豐安城的百姓們,激動了。
一天三頓,比大多數百姓都吃得要好。
要不是這消息傳得滿大街都是,而且傳消息的,還是前兩三天,在李家府邸廣場上,維護秩序的那批官差們。
否則他們說什麽也不會相信,天下還有這種大好事。
能在非重體力勞動時,少吃一點,甚至一頓,已經成了豐安城大多數底層百姓們的共識。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找個一天管三頓飯的活,是非常幸運的。
這種職位,很搶手。
而第二個好消息,就是有酬勞。
隻要能進入工程隊,那每天就有五文錢拿。
錢雖然少,但在這個想幹活都找不到打工地方的豐安城,依舊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了。
平常時候,豐安城的百姓,隻能去地主世家的家裏,去當個長工,或者短工。
大部分,是無所事事的。
甚至,還有小道消息傳來,若是不想要銀子,隻要幹夠一定的天數,那就可以用勞力,換取城外的土地,甚至是現成的耕地。
這個用勞力,換取土地,甚至是耕地的消息,同樣傳得有板有眼的。
但是,城內百姓卻是真的不敢相信。
這種大好事,真的能輪到他們這些泥腿子嗎?
應該不可能吧?
他們雖然持有堅定的懷疑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條離譜的傳言,還是在他們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
尤其是一些逃難來豐安城,或者之前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土地的流民們,最為激動。
他們是第一批響應的人,因為他們除了相信之外,再沒其他活路了。
趙家武館和城主府,都已經放出了消息。
在兩天內,將會從城中選取7000青壯,加人五個工程隊當中。
想要進入工程隊的,可以去趙家武館正門外廣場,或者城主府外的廣場上,報名參加。
正式的報名,會在早上十點開始。
這條消息,實在是太過吸引人了。
一時間,整個豐安城的氣氛,變得比前三天公審大會時,還要熱烈得多。
超過八成的城內青壯,都動心了。
無一例外,全部往廣場上湧去。
而得到消息時,晚了一點的城外農夫,也在後腳跟了上來。
甚至,連六七十歲的老頭子,佝僂著腰,也隻往報名點跑。
看熱鬧的婦女、孩童,更是不計其數。
如此多的人,一度讓城內兩條去往報名點的主要通道,產生了嚴重的堵塞。
所幸,黃安對此早就有所預料。
閑下來的兄弟們,直接派出去,充當了臨時的交警。
對相關路段進行了臨時的交通管控。
在報名點範圍一公裏之內,隻有青壯才能進入。
其餘人等,不管是做生意的,還是做工的,一律不許進入。
而在管製區域內,也有很多混進去的人。
黃安,不對,晁穆他們一手製定的篩選青壯的流程,自然是不會這麽容易就被鑽空子的。
黃安專門安排人,在兩個排隊報名點,將一眼看著就不能幹活的瘦子、矮子。
或者年紀不合適的人,直接篩選出去。
在手持棍棒的護衛麵前,百姓們是沒有反抗能力的。
黯然離去者,不知凡級。
在報名的時候,也發生了許多糟心事。
城裏的青壯,還好一點,起碼有個能叫的名字,報名時也能流暢地說出居住點,或者具有的能力。
比如木匠、紮紙匠、石匠等。
城外的青壯,就一言難盡了。
名字就是個大問題,但好歹還能叫得響,喊一聲能知道應答的。
絕大多數百姓的名字,就是姓加數字。
數字很統一,無非是兩種。
一種是生他的時候,父親的年紀。
還有一種就是自己的出生日期。
這樣的名字命名方式,很簡單。
初看沒有問題,但細細想來,問題大了。
一年也就三六十五天,大多數名字都是生日和年紀,這重名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在報名點隨即喊一聲“楊五六”、“錢三四”,應答者估計數以百計。
可苦了那些統計報名人信息的手下兄弟們,畢竟重複太多了。
要是單單重複也就算了,還能根據居住地區分。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連自己的居住地的詳細信息,都講不明白。
甚至,很多人住的地方,隻有三兩戶人家,連地名都沒有。
這樣的情況,在稍稍有點見識的人眼裏,是無法理解的。
可能會想著,世界上怎麽還有成年人,不知道自己住的詳細地址呢?
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情況不僅存在,而且還不少。
兩個報名點,數以萬計的青壯,其中至少有三成都是這樣的。
憨到極點了。
能當場糾正解決的還好,實在不能解決,無法確定現在居住地點的,就直接打發出去,剔除其在工程隊中的名額。
住的偏僻,信息來源匱乏,本身就一種缺點。
“人?”
趙顏嘴唇微微張開,雙目盯著黃安的眼睛,驚訝中透露著佩服和欣喜。
她之前聽黃安說過類似的事情,知道以工代賑的意思。
但她沒想到,師弟嘴裏的以工代賑的規模,竟然這般大。
驚訝之餘,她也非常驕傲。
畢竟,黃安表現得越厲害,她也會越高興。
而駱飛瑤就不一樣了,眼睛瞪得圓圓的,像是要瞪出來一樣。
嘴巴長得大大的,坐在對麵的黃安,甚至能直接看清楚她嘴巴裏的紅紅的小舌頭。
筷子無意識地扔到了桌上,駱飛瑤見黃安臉上表情不似作假,下意識地撓了撓自己的腦袋。
她遲疑道:
“若是建立著五個工程隊,聽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可是,人怎麽管理?人手夠嗎?”
駱飛瑤臉上出現憂色。
坦白講,她是個合格的大明官員。
最起碼一直將自己的一部分心思,放在百姓身上。
否則,她根本無法問出這個具體且實際的問題。
麵對駱飛瑤提出的擔憂,黃安早就準備好了說辭。
“人手我已經安排好了。暫時由趙路、張讓他們這些武者充當管理。更下麵的管理人員,主要從城內招收,我已經安排人去搜尋了。”
“夥食、消暑湯、農具等,也有相應的準備。”
黃安說得很籠統,為了打消駱飛瑤刨根問底的心思,他繼續補充道:
“幹農活又不是帶兵打仗,也不是出城剿匪。任務安排下去後,他們這些隊長的職責,也就是傳達我的命令,盯著李家那些罪人,不叫他們逃跑和鬧事就行。”
聽到黃安的解釋,駱飛瑤頓時露出恍然之色。
她笑著搖頭道:“倒是我疏忽了。種地確實不需要多少有能力的手下!”
黃安知道,駱飛瑤嘴裏的有能力的手下,是那些武道修為還可以,且管理能力都不弱的人。
最起碼,也是武者。
隻有武者,才能被她稱之為有能力的手下。
但其實,在黃安的標準裏,能識字算賬的,就已經是有能力的手下了。
對黃安的辦事能力,駱飛瑤是比較清楚的,自然也放心。
故而也就沒多問,重新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來。
她隻是在突然想起問題時,才會問一嘴。
黃安對答的滴水不漏,倒也沒有引起駱飛瑤深究的意願。
趙顏自然就更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作為一城之主的她,平常公務其實也算繁忙。
整個豐安城,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要她管。
她的任務,又不是隻有李家的事情。
這幾天忙於公審大會的事情,其餘事情都耽擱了,她需要盡快處理掉。
所以現在,黃安能主動幫她忙,她高興還來不及呢。
怎麽會想著反駁?
“有什麽需求,直接給我說就行了。”
趙顏含情脈脈,想著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行,我肯定是不會向你客氣餓的。”
黃安哈哈一笑,也不推辭。
這一瞬間,駱飛瑤覺得自己已經吃飽了,眼前的大魚大肉,也沒剛才那麽香了。
......
第二天一大早,一則從趙家武館和城主府,同時發出來的消息,再次震驚了整個豐安城。
往前三日的熱鬧場景,似乎還未過去。
新的熱鬧事,就接踵而來。
而且,這次同樣是大好事!
策劃了公審大會,砍了三百餘李家罪人腦袋的黃安黃公子,宣布成立了五個工程隊。
雖然是以城主府的名義成立的,但是聽說,不是往年城主府組織的勞役。
而是一種全新的幹活隊伍。
被原來的城主府召集去服勞役,是豐安城內外百姓,所有人都不想麵對的。
因為服勞役,不僅僅要自帶幹糧。
十幾天,甚至好幾個月回不了家,連基本的夥食都無法保證。
更關鍵的是,服勞役是沒銀子的。
一文銅錢都沒有,幹的還都是那些髒活累活。
甚至往些年,還要死上好些人。
死人後,朝廷下發的撫恤金,也會經過層層克扣,到他們手裏後,就沒多少了。
但是,那工程隊可不一樣的。
完全不一樣。
那些大人們,已經在滿大街地宣傳了。
工程隊的成員,不用出豐安縣的範圍,不用到其他縣城去。
他們晚上下工後,能回家睡覺去,不必露宿荒野,忍受無處不在的炎熱、蚊蟲等惡劣環境。
事關工程隊,有兩個關鍵的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就是,一天三頓飯,而且管飽!
就這一項條件,就讓整個豐安城的百姓們,激動了。
一天三頓,比大多數百姓都吃得要好。
要不是這消息傳得滿大街都是,而且傳消息的,還是前兩三天,在李家府邸廣場上,維護秩序的那批官差們。
否則他們說什麽也不會相信,天下還有這種大好事。
能在非重體力勞動時,少吃一點,甚至一頓,已經成了豐安城大多數底層百姓們的共識。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找個一天管三頓飯的活,是非常幸運的。
這種職位,很搶手。
而第二個好消息,就是有酬勞。
隻要能進入工程隊,那每天就有五文錢拿。
錢雖然少,但在這個想幹活都找不到打工地方的豐安城,依舊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了。
平常時候,豐安城的百姓,隻能去地主世家的家裏,去當個長工,或者短工。
大部分,是無所事事的。
甚至,還有小道消息傳來,若是不想要銀子,隻要幹夠一定的天數,那就可以用勞力,換取城外的土地,甚至是現成的耕地。
這個用勞力,換取土地,甚至是耕地的消息,同樣傳得有板有眼的。
但是,城內百姓卻是真的不敢相信。
這種大好事,真的能輪到他們這些泥腿子嗎?
應該不可能吧?
他們雖然持有堅定的懷疑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條離譜的傳言,還是在他們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
尤其是一些逃難來豐安城,或者之前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土地的流民們,最為激動。
他們是第一批響應的人,因為他們除了相信之外,再沒其他活路了。
趙家武館和城主府,都已經放出了消息。
在兩天內,將會從城中選取7000青壯,加人五個工程隊當中。
想要進入工程隊的,可以去趙家武館正門外廣場,或者城主府外的廣場上,報名參加。
正式的報名,會在早上十點開始。
這條消息,實在是太過吸引人了。
一時間,整個豐安城的氣氛,變得比前三天公審大會時,還要熱烈得多。
超過八成的城內青壯,都動心了。
無一例外,全部往廣場上湧去。
而得到消息時,晚了一點的城外農夫,也在後腳跟了上來。
甚至,連六七十歲的老頭子,佝僂著腰,也隻往報名點跑。
看熱鬧的婦女、孩童,更是不計其數。
如此多的人,一度讓城內兩條去往報名點的主要通道,產生了嚴重的堵塞。
所幸,黃安對此早就有所預料。
閑下來的兄弟們,直接派出去,充當了臨時的交警。
對相關路段進行了臨時的交通管控。
在報名點範圍一公裏之內,隻有青壯才能進入。
其餘人等,不管是做生意的,還是做工的,一律不許進入。
而在管製區域內,也有很多混進去的人。
黃安,不對,晁穆他們一手製定的篩選青壯的流程,自然是不會這麽容易就被鑽空子的。
黃安專門安排人,在兩個排隊報名點,將一眼看著就不能幹活的瘦子、矮子。
或者年紀不合適的人,直接篩選出去。
在手持棍棒的護衛麵前,百姓們是沒有反抗能力的。
黯然離去者,不知凡級。
在報名的時候,也發生了許多糟心事。
城裏的青壯,還好一點,起碼有個能叫的名字,報名時也能流暢地說出居住點,或者具有的能力。
比如木匠、紮紙匠、石匠等。
城外的青壯,就一言難盡了。
名字就是個大問題,但好歹還能叫得響,喊一聲能知道應答的。
絕大多數百姓的名字,就是姓加數字。
數字很統一,無非是兩種。
一種是生他的時候,父親的年紀。
還有一種就是自己的出生日期。
這樣的名字命名方式,很簡單。
初看沒有問題,但細細想來,問題大了。
一年也就三六十五天,大多數名字都是生日和年紀,這重名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在報名點隨即喊一聲“楊五六”、“錢三四”,應答者估計數以百計。
可苦了那些統計報名人信息的手下兄弟們,畢竟重複太多了。
要是單單重複也就算了,還能根據居住地區分。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連自己的居住地的詳細信息,都講不明白。
甚至,很多人住的地方,隻有三兩戶人家,連地名都沒有。
這樣的情況,在稍稍有點見識的人眼裏,是無法理解的。
可能會想著,世界上怎麽還有成年人,不知道自己住的詳細地址呢?
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情況不僅存在,而且還不少。
兩個報名點,數以萬計的青壯,其中至少有三成都是這樣的。
憨到極點了。
能當場糾正解決的還好,實在不能解決,無法確定現在居住地點的,就直接打發出去,剔除其在工程隊中的名額。
住的偏僻,信息來源匱乏,本身就一種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