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五大工程隊計劃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 作者:北岸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統計,在城內,李家大大小小的院子,數量達到了512座。
這還隻是單純的李家族人居住的院子。
那些下人住的草棚、柴房、豬圈、馬廄、牛棚等建築物,還未統計在內。
李家人居住的院落,相對城內其他九成九的百姓們來說,都是非常奢華的。
青磚、綠瓦、紅牆、小院.......
若是加上現代化的家具,完全就是一個古香古色的大家院落。
連地板都是青石,甚至是青磚鋪就的。
就這種居住環境,比得上幽州城那些大戶人家了。
豐安城中的貧富差距,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
正印證了那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
在計劃書中,黃安需要用這批院落,來籠絡和拉攏屬於自己人,順便進行大明版的房地產開發和售賣。
得民心,發展商業。
讓銀子源源不斷地流通起來,可謂一舉三得。
這個規劃,從處理完城內其他世家,初步培養出大批量的忠心的手下後,才會正式開始。
畢竟,分配房子這種事情,放在哪個年代,放在哪個時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黃安研讀規劃文件的速度,非常快。
下午三點鍾時,黃安將整個文件內容熟記於心。
他現在甚至能倒背如流了。
當然,隻是在短時間內。
若是再過兩天,他估計會忘掉其中的一些細節。
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
將每一階段的計劃,弄清楚後,再從整體的局麵上去看,就能看出更多,更有用的東西了。
才將文件存放到萬界垃圾場,黃安突然察覺到院外有人喊自己。
眉頭一跳,他當即整了整衣衫,關門轉身,向屋外走去。
原來,是公審大會即將結束,趙師姐派人通知自己,將剩下的李家人,給一個明確的安排。
要他幹快點,再拖不得了。
畢竟,經過三日的審判,李家族人,該死的死,該關押的關押。
但還剩下一大半左右的人,找不到什麽大的問題,城內百姓,也無人狀告他們。
這些人,現在還被囚禁於李家府邸當中。
所以,黃安需要對這些相對無辜的李家人,做出一定的安排。
畢竟,總不能將人綁著,禁錮在小範圍的區域吧?
對於這些人,黃安已經有了安排。
說是他的安排,其實有些大言不慚。
其實是晁穆他們,對這些人做了一定的安排。
禍不及家人的前提,是惠不及家人。
這些無罪的李家人,看似無辜,又是李家的分支,不算核心族人。
但他們的吃穿用度,哪一樣離不開本家李家?
頂著李家族人的名頭,他們在豐安城內,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這些人,不無辜!
他們優越的生活,是建立在那些被欺壓,被剝削的普通百姓身上。
黃安怎麽可能會如此輕易的放過他們呢?
大明律當中,官員犯罪,懲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抄家。
家族當中的所有財產,一律充公。
這裏可不講究一人做事一人當的歪理。
整個李家的財產,如今全部落入黃安和趙顏手裏,認誰也說不出一句話。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家這些無罪人,失去了所有財產。
除了一身包裹身體的衣服之外,他們再也沒有任何財產。
連吃飯都困難。
可以說,他們也就比乞丐好那麽一點點,起碼有一身幹淨的衣服。
將這些人無罪釋放,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無恒產的人,一旦落入社會當中,大概率會進行犯罪行為。
尤其是治安本就不咋樣的豐安城了。
畢竟,人都要活不下去了,餓急了,什麽想法都出來了。
還哪裏能顧得上法律呢?
這也是倉稟足而知禮節的意思。
放他們去大街上流浪,百害而無一利。
基於此,黃安決定對他們來一次紮紮實實的勞動改造。
在勞動改造的過程當中,改造思想,強健體魄,順便為他們的過往而恕罪。
當然,這些話其實是說給駱飛瑤和城內其他百姓說的。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一些能免費幹活的勞力,不讓他們作亂。
在晁穆他們列出的策劃書中,農田的水利設施,城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建公廁、改造道路等工程,都需要這些人的參與。
給他們找個活幹,即能懲罰他們,也能避免他們再次犯罪。
不過,宗族的觀念深入人心。
為了避免李家所有活下來的族人,團結起來鬧事,或者幹些罷工等讓黃安不開心的事情。
晁穆他們,給這些李家人做出安排時,對他們每一家,每一戶都進行了分類。
將他們打散,充入不同的工程隊伍當中去。
李家總人口,包括居住在府邸內的核心族人,和居住在城南其他區域的外圍族人,一共2816個人。
除掉被砍了腦袋的315人之外,活著的還剩下2501人。
這些人,都需要黃安處理安排。
兩千五百餘人的未來,全部掌握在黃安手裏。
是關還是放,全在黃安一念之間。
晁穆他們,將這部分人,直接分為兩類,並且做了相應的安排。
精確到每一個人,包括三四歲的小幼童。
對於晁穆他們,為自己專門準備計劃,黃安極其認同。
將剩下還活著的李家人,分為了兩類。
第一類是被判刑,但明顯不該死的那些李家罪人。
比如隻是強取豪奪,占了其他平頭百姓一部分的田產,但沒有殺人的。
或者隻是為人霸道,經常吃霸王餐的。
這些人罪不該死,但又不能說完全無罪,不能放出去。
他們被統一判處了拘役。
當然,在拘役之前,肯定是少不了一頓毒打。
肉刑,是懲治低道德的犯罪群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這一批李家罪犯,一共有842人。
在晁穆他們列出的計劃當中,將這批罪人,劃分進入五個大的工程隊伍。
五個工程隊伍,對應的就像是老家疆省的那種建設兵團一樣。
現階段,主要的任務就是完成規劃好的,城內農業和城內道路、村子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工程隊的人員構成,也有三個來源。
第一個來源,就是李家族人。
包括這批李家罪人。
後續還會補充,甚至是擴充隊伍的規模,將其他世家大族的罪人,也納入其中。
人手方麵,肯定是不會缺少的。
工程隊伍的第二個人員來源,是從李家的農莊、以及城內招收的壯年勞力、流民等眾。
在這個生產力極度低下的年代,全靠雙手雙腳幹活,人手再多,也是不夠的。
工程隊成員的第三個來源,是李家的下人和雜役隊伍。
這三個方麵的工程隊伍成員的來源,在日後必然會不斷擴充。
他們將會是黃安改造豐安城,將豐安城打造成自己勢力的根據地的一張名牌。
第二類,就是李家的無罪人。
這些人雖然是李家人,但還有道德底線,就和普通百姓一樣,安安穩穩生活。
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欺壓弱者。
不是嗎?
這批人是最大頭的,也是最好處理的。
一共1659個,黃安將其稱之為李家無罪人。
他們同樣也是工程隊伍當中的成員。
不過,不同於他們的本家——那些李家罪人,他們隻需要改造三年的時間,就能脫離工程隊伍,成為自由人。
可以選擇離開豐安城,也可以在城內安居樂業。
自由身,將會是這些李家人,最為渴求的東西。
在晁穆提供的計劃書當中,五大工程隊,一共分為五十個小支隊。
每一個支隊的人數,暫時限定為一百之數。
五大工程隊的總人數,為人。
每一個工程隊,足足有3000人。
一共個工程隊的成員,其中一半,是屬於黃安和趙顏管轄的,和李家有關的人。
李家下人、雜役、佃農,加上李家人,就占據了其中7622個人員的位置。
工程隊中的人員魚龍混雜,來源也複雜。
工程隊伍當中的成員,在日常幹活時,大部分是有報酬的。
而李家罪人,是沒有報酬的。
他們是白工,是奴隸,隻管飯,不管其他。
隻有服務到規定的年限後,才能重獲自由。
黃安要叫他們也嚐嚐農奴的日常滋味。
李家無罪人,有報酬。
隻是相對於原本歸他們的下人和雜役,或者在城內招收的青壯勞力的報酬,要少一半。
這也是他們應該得到的懲罰。
報酬可不僅僅是銅錢和銀兩,而是其他東西。
銅錢和銀兩,在報酬的占比當中,隻占很小的一部分。
有些東西,比銅錢和銀子還要來得重要。
李家田產、商鋪那麽多?
這些東西,不就是現成的報酬嗎?
黃安可不是守財奴,他知道藏富於民的道理。
他的目的,可不僅僅是在大明,享受榮華富貴。
而是安穩生活。
將田產、屋舍、商鋪,利用這種多勞多得的方式,分到治下的百姓手裏。
何愁民心不聚集?
黃安專門查過豐安城曆年來的稅收,這是一個偏僻小縣,農田麵積不大,土地貧瘠。
每年交給幽州那邊的稅收,基本上是固定的。、
不論是豐收年,還是災荒年,對於以往豐安城的百姓們來說,稅收都是一樣的重。
稅收,尤其是田稅,一向是豐安城上下官員,和本地世家最看重的財富來源。
利用稅收,製造苛捐雜稅,從中上下其手,魚肉百姓。
這幾乎就是整個大明朝的真實寫照。
這個帝國,已經千瘡百孔了。
在這種混亂的吏治情況下,黃安完全可以將實際獲取到的稅收,截取一大部分。
這部分稅收,用在豐安城本地的發展,和建立自己的勢力上麵。
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
對於普通的最廣大的百姓們來說,耕田、商鋪和房產,可是比銅錢和銀子,還要誘人的存在。
此外,城內大部分百姓,是吃不飽飯的。
進入工程隊,能吃飽飯。
哪怕不算酬勞,光是吃飽飯這一個消息,就能讓整個豐安城的青壯,聞風而動。
在這個時代,能找到一個吃飽飯的活,哪怕沒有銀子,也是很多百姓向往的。
在農閑時節,很多百姓家裏,會減少食物的份額,和吃飯的次數,就是為了省下一些口糧。
管飯,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力。
對於李家後院那豐富的糧食儲備,黃安是絲毫不擔心的。
這還隻是單純的李家族人居住的院子。
那些下人住的草棚、柴房、豬圈、馬廄、牛棚等建築物,還未統計在內。
李家人居住的院落,相對城內其他九成九的百姓們來說,都是非常奢華的。
青磚、綠瓦、紅牆、小院.......
若是加上現代化的家具,完全就是一個古香古色的大家院落。
連地板都是青石,甚至是青磚鋪就的。
就這種居住環境,比得上幽州城那些大戶人家了。
豐安城中的貧富差距,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
正印證了那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
在計劃書中,黃安需要用這批院落,來籠絡和拉攏屬於自己人,順便進行大明版的房地產開發和售賣。
得民心,發展商業。
讓銀子源源不斷地流通起來,可謂一舉三得。
這個規劃,從處理完城內其他世家,初步培養出大批量的忠心的手下後,才會正式開始。
畢竟,分配房子這種事情,放在哪個年代,放在哪個時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黃安研讀規劃文件的速度,非常快。
下午三點鍾時,黃安將整個文件內容熟記於心。
他現在甚至能倒背如流了。
當然,隻是在短時間內。
若是再過兩天,他估計會忘掉其中的一些細節。
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
將每一階段的計劃,弄清楚後,再從整體的局麵上去看,就能看出更多,更有用的東西了。
才將文件存放到萬界垃圾場,黃安突然察覺到院外有人喊自己。
眉頭一跳,他當即整了整衣衫,關門轉身,向屋外走去。
原來,是公審大會即將結束,趙師姐派人通知自己,將剩下的李家人,給一個明確的安排。
要他幹快點,再拖不得了。
畢竟,經過三日的審判,李家族人,該死的死,該關押的關押。
但還剩下一大半左右的人,找不到什麽大的問題,城內百姓,也無人狀告他們。
這些人,現在還被囚禁於李家府邸當中。
所以,黃安需要對這些相對無辜的李家人,做出一定的安排。
畢竟,總不能將人綁著,禁錮在小範圍的區域吧?
對於這些人,黃安已經有了安排。
說是他的安排,其實有些大言不慚。
其實是晁穆他們,對這些人做了一定的安排。
禍不及家人的前提,是惠不及家人。
這些無罪的李家人,看似無辜,又是李家的分支,不算核心族人。
但他們的吃穿用度,哪一樣離不開本家李家?
頂著李家族人的名頭,他們在豐安城內,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這些人,不無辜!
他們優越的生活,是建立在那些被欺壓,被剝削的普通百姓身上。
黃安怎麽可能會如此輕易的放過他們呢?
大明律當中,官員犯罪,懲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抄家。
家族當中的所有財產,一律充公。
這裏可不講究一人做事一人當的歪理。
整個李家的財產,如今全部落入黃安和趙顏手裏,認誰也說不出一句話。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家這些無罪人,失去了所有財產。
除了一身包裹身體的衣服之外,他們再也沒有任何財產。
連吃飯都困難。
可以說,他們也就比乞丐好那麽一點點,起碼有一身幹淨的衣服。
將這些人無罪釋放,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無恒產的人,一旦落入社會當中,大概率會進行犯罪行為。
尤其是治安本就不咋樣的豐安城了。
畢竟,人都要活不下去了,餓急了,什麽想法都出來了。
還哪裏能顧得上法律呢?
這也是倉稟足而知禮節的意思。
放他們去大街上流浪,百害而無一利。
基於此,黃安決定對他們來一次紮紮實實的勞動改造。
在勞動改造的過程當中,改造思想,強健體魄,順便為他們的過往而恕罪。
當然,這些話其實是說給駱飛瑤和城內其他百姓說的。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一些能免費幹活的勞力,不讓他們作亂。
在晁穆他們列出的策劃書中,農田的水利設施,城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建公廁、改造道路等工程,都需要這些人的參與。
給他們找個活幹,即能懲罰他們,也能避免他們再次犯罪。
不過,宗族的觀念深入人心。
為了避免李家所有活下來的族人,團結起來鬧事,或者幹些罷工等讓黃安不開心的事情。
晁穆他們,給這些李家人做出安排時,對他們每一家,每一戶都進行了分類。
將他們打散,充入不同的工程隊伍當中去。
李家總人口,包括居住在府邸內的核心族人,和居住在城南其他區域的外圍族人,一共2816個人。
除掉被砍了腦袋的315人之外,活著的還剩下2501人。
這些人,都需要黃安處理安排。
兩千五百餘人的未來,全部掌握在黃安手裏。
是關還是放,全在黃安一念之間。
晁穆他們,將這部分人,直接分為兩類,並且做了相應的安排。
精確到每一個人,包括三四歲的小幼童。
對於晁穆他們,為自己專門準備計劃,黃安極其認同。
將剩下還活著的李家人,分為了兩類。
第一類是被判刑,但明顯不該死的那些李家罪人。
比如隻是強取豪奪,占了其他平頭百姓一部分的田產,但沒有殺人的。
或者隻是為人霸道,經常吃霸王餐的。
這些人罪不該死,但又不能說完全無罪,不能放出去。
他們被統一判處了拘役。
當然,在拘役之前,肯定是少不了一頓毒打。
肉刑,是懲治低道德的犯罪群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這一批李家罪犯,一共有842人。
在晁穆他們列出的計劃當中,將這批罪人,劃分進入五個大的工程隊伍。
五個工程隊伍,對應的就像是老家疆省的那種建設兵團一樣。
現階段,主要的任務就是完成規劃好的,城內農業和城內道路、村子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工程隊的人員構成,也有三個來源。
第一個來源,就是李家族人。
包括這批李家罪人。
後續還會補充,甚至是擴充隊伍的規模,將其他世家大族的罪人,也納入其中。
人手方麵,肯定是不會缺少的。
工程隊伍的第二個人員來源,是從李家的農莊、以及城內招收的壯年勞力、流民等眾。
在這個生產力極度低下的年代,全靠雙手雙腳幹活,人手再多,也是不夠的。
工程隊成員的第三個來源,是李家的下人和雜役隊伍。
這三個方麵的工程隊伍成員的來源,在日後必然會不斷擴充。
他們將會是黃安改造豐安城,將豐安城打造成自己勢力的根據地的一張名牌。
第二類,就是李家的無罪人。
這些人雖然是李家人,但還有道德底線,就和普通百姓一樣,安安穩穩生活。
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欺壓弱者。
不是嗎?
這批人是最大頭的,也是最好處理的。
一共1659個,黃安將其稱之為李家無罪人。
他們同樣也是工程隊伍當中的成員。
不過,不同於他們的本家——那些李家罪人,他們隻需要改造三年的時間,就能脫離工程隊伍,成為自由人。
可以選擇離開豐安城,也可以在城內安居樂業。
自由身,將會是這些李家人,最為渴求的東西。
在晁穆提供的計劃書當中,五大工程隊,一共分為五十個小支隊。
每一個支隊的人數,暫時限定為一百之數。
五大工程隊的總人數,為人。
每一個工程隊,足足有3000人。
一共個工程隊的成員,其中一半,是屬於黃安和趙顏管轄的,和李家有關的人。
李家下人、雜役、佃農,加上李家人,就占據了其中7622個人員的位置。
工程隊中的人員魚龍混雜,來源也複雜。
工程隊伍當中的成員,在日常幹活時,大部分是有報酬的。
而李家罪人,是沒有報酬的。
他們是白工,是奴隸,隻管飯,不管其他。
隻有服務到規定的年限後,才能重獲自由。
黃安要叫他們也嚐嚐農奴的日常滋味。
李家無罪人,有報酬。
隻是相對於原本歸他們的下人和雜役,或者在城內招收的青壯勞力的報酬,要少一半。
這也是他們應該得到的懲罰。
報酬可不僅僅是銅錢和銀兩,而是其他東西。
銅錢和銀兩,在報酬的占比當中,隻占很小的一部分。
有些東西,比銅錢和銀子還要來得重要。
李家田產、商鋪那麽多?
這些東西,不就是現成的報酬嗎?
黃安可不是守財奴,他知道藏富於民的道理。
他的目的,可不僅僅是在大明,享受榮華富貴。
而是安穩生活。
將田產、屋舍、商鋪,利用這種多勞多得的方式,分到治下的百姓手裏。
何愁民心不聚集?
黃安專門查過豐安城曆年來的稅收,這是一個偏僻小縣,農田麵積不大,土地貧瘠。
每年交給幽州那邊的稅收,基本上是固定的。、
不論是豐收年,還是災荒年,對於以往豐安城的百姓們來說,稅收都是一樣的重。
稅收,尤其是田稅,一向是豐安城上下官員,和本地世家最看重的財富來源。
利用稅收,製造苛捐雜稅,從中上下其手,魚肉百姓。
這幾乎就是整個大明朝的真實寫照。
這個帝國,已經千瘡百孔了。
在這種混亂的吏治情況下,黃安完全可以將實際獲取到的稅收,截取一大部分。
這部分稅收,用在豐安城本地的發展,和建立自己的勢力上麵。
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
對於普通的最廣大的百姓們來說,耕田、商鋪和房產,可是比銅錢和銀子,還要誘人的存在。
此外,城內大部分百姓,是吃不飽飯的。
進入工程隊,能吃飽飯。
哪怕不算酬勞,光是吃飽飯這一個消息,就能讓整個豐安城的青壯,聞風而動。
在這個時代,能找到一個吃飽飯的活,哪怕沒有銀子,也是很多百姓向往的。
在農閑時節,很多百姓家裏,會減少食物的份額,和吃飯的次數,就是為了省下一些口糧。
管飯,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力。
對於李家後院那豐富的糧食儲備,黃安是絲毫不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