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女子緊緊的摟著兩把劍,看著眼前魁梧的男人,滿眼都是懷疑。
“你說你是莫玄臣?”
女子還是不信,仿佛這兩把劍比自己的命還貴重。
“是,家父莫懷山兩年前被大鴻皇帝召回,帶兵征戰,我替父駐守疆州兩年有餘。”
“你可有證物?”女子不信。
“本將軍一直在此處,有證人便可了,要什麽證物?倒是姚大小姐您,怕是更需要證明自己的身份才是吧?”
女子這才放鬆了一些警惕:“家父書信在身……”她正要往自己身上找書信時,莫玄臣將家書遞到她的手上。
“正是看了你的家書,才知你是我未婚娘子姚尋鳳。”
“小女子姚娘有禮了。”
家書所言:莫兄,見字如晤。事出緊急,來不及細講,我與莫兄多年前訂下子女婚約,願莫兄言而有信。家中變故突然,小女姚尋鳳若能自行逃離生天,望莫兄和令郎接納,此生感激不盡,大恩大德來世再報。錦月和觀星乃天下奇劍,權當嫁妝贈予令郎。
慈嶺山莊姚萬堂謝過莫兄。
“家中有何變故?”想聽一聽姚家的事。
姚尋鳳不語,似有難言之隱。
莫玄臣起身後倒了杯水給她,燭光昏暗,看不清水是否清澈。
姚娘接過杯子,正要低頭看水,莫玄臣似乎看出了她的意思:“城中還有一些婦孺織布,她們織了一些縝細的麻木,可以過濾粗沙,為了遮掩黃沙的味道,特意放了濃茶,已經可以放心飲用。”
姚娘喝一口,味道顯然比她想象的要好。
“茶葉貴重,百姓人人都喝得起嗎?”
“茶葉雖貴重,但好在運輸方便,百姓都喝得起。隻是,任何物品都分貴賤。”
少將軍的意思就是百姓喝的是廉價的茶葉,但好在都有的喝。
“少將軍大愛,姚娘欽佩。”
莫玄臣又給她倒了一杯,姚娘一飲而盡。
稍微恢複了些體力,莫玄臣便想接著追問她家中到底發生了何事。
讓她一個弱女子,千裏來尋夫。
“少將軍,可否明日再問?”
“也罷,娘子安寢吧!”莫玄臣起身,還不失禮數的行禮後退出房門。
副統領孫肅在庭院中守候。
“將軍,此女子身份可要查清楚?”
“不用你查,我待父親歸來,便與她一同離去,我親自去查。回去輪值吧,我這安全的很。”
“是,屬下告退!”
老將軍兩年前被皇帝調遣離開此處。
宗鴻皇帝是三年前登基,由於皇帝本身沒有什麽根基,身邊也無親信,於是隻能籠絡這些邊防戰將。
這三年來,不敢說戰無不勝,至少也是有開疆拓土的成績。老將軍功不可沒。
這次戰爭結束後,莫家父子可能會被調回中州,守護皇城。
姚娘迷迷糊糊睡下,早起時聞到飯菜香味。
丫鬟玉兒已在一旁,等她醒來。
姚娘渾渾噩噩喊著父親,猛然驚醒,劍在手上,便放心了。
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
“姚小姐醒了?”
玉兒清純可人的模樣,懟在她的眼前。
“少將軍吩咐了,好好照顧姚小姐。”玉兒雙手遞上粗麻布,讓她洗臉。
“姚小姐,先吃點東西,恢複一下體力,下人正在給您燒水,等一下好好沐浴一番,少將軍連您衣服都準備好了呢!”
玉兒懂事又乖巧還機靈,人美嘴甜。怪不得莫玄臣將此丫頭留在身邊——這是他從通州帶來的貼身丫頭。
姚娘看著飯菜簡易,卻不失美味,倒也胃口大開,吃了精光。
“你家少將軍呢?”
“練兵去了。”玉兒一邊笑著收拾餐具,一邊喋喋不休的介紹自己的少爺。
“將士們每日早晚晨練,城裏留一半,河邊去一半人負責挑水,隔日輪換。今日是孫副統領帶一半人去河邊挑水,明日是丘統領帶另一半人去挑水。”
“挑水?”姚娘不太懂這裏的規矩。
“是的呢!往返二十裏路挑水。還有拉水車。營帳之中,有專門的水房管事。滿滿兩個帳篷全是水缸,大概有上百個水缸。少將軍說了,萬一敵人來犯,瀕臨城下,斷了水源,不用攻城就能把我們熬死。多備無患嘛!”
小丫頭鬼靈精怪,懂的還挺多。
“原來如此。”莫少將軍思慮挺周全。
“為防止有敵細滲入往水缸裏下毒,所以就有了專門的水房管事。”
丫頭的解釋很清楚,姚娘坐在木桶裏沐浴,細想想都是將士們血汗挑來的水,這次不知也就罷了。即已知內情,實在是不忍心洗第二次。
梳妝更衣後,她幹幹淨淨的坐在銅鏡前,精神甚好,臉色也有了光澤。
“姚小姐真好看。”
她坐在那裏,秀發披肩,坐姿挺拔端莊,一眼便看的出是個從小被規矩養大的女子。
“玉兒,姚小姐醒了嗎?”
玉兒興奮的拉開門:“醒啦醒啦,就等少將軍回來呢!”
玉兒很識趣的關門出去,留下兩人在房間裏單獨談話。
莫玄臣正視姚娘許久,然後呼覺有些失禮,便禮貌笑笑:“娘子的眼睛,如同秋水剪眸,甚是好看呢!在下雖然曾經遊走花叢,但不曾遇見娘子這麽溫婉的女子,懺愧懺愧……”
曾經的花花公子,花街柳巷,見過各式各樣的奇女子,隻是姚娘這般坦然從容,甚至對於未來的夫婿,內心都毫無波瀾,他倒是沒見過。
她千裏尋來,定是家中產生了極大變故,她卻安之若素。
姚娘隻是嘴角微微上揚,並無明顯表情。
“不知姚小姐可否講一講姚叔父的情況。”
莫玄臣撩起裙角,在她一旁坐下,似乎要等著聽很長一段的講解。
“父親當年是為吏部尚書,宗鴻皇帝登基後,聽信小人讒言,便將其調離中州,去往三百裏之外的達州任刺史一職。達州處地資質一般,多為山地,山後積雪長達半年不化窮富相差甚遠,父親為解民困,多次親自開墾荒地,種豆種麥。兩年光景,百姓溫飽已然。”
姚萬堂雖是個清官,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而後如何?”
“滿門抄斬!”
“你說你是莫玄臣?”
女子還是不信,仿佛這兩把劍比自己的命還貴重。
“是,家父莫懷山兩年前被大鴻皇帝召回,帶兵征戰,我替父駐守疆州兩年有餘。”
“你可有證物?”女子不信。
“本將軍一直在此處,有證人便可了,要什麽證物?倒是姚大小姐您,怕是更需要證明自己的身份才是吧?”
女子這才放鬆了一些警惕:“家父書信在身……”她正要往自己身上找書信時,莫玄臣將家書遞到她的手上。
“正是看了你的家書,才知你是我未婚娘子姚尋鳳。”
“小女子姚娘有禮了。”
家書所言:莫兄,見字如晤。事出緊急,來不及細講,我與莫兄多年前訂下子女婚約,願莫兄言而有信。家中變故突然,小女姚尋鳳若能自行逃離生天,望莫兄和令郎接納,此生感激不盡,大恩大德來世再報。錦月和觀星乃天下奇劍,權當嫁妝贈予令郎。
慈嶺山莊姚萬堂謝過莫兄。
“家中有何變故?”想聽一聽姚家的事。
姚尋鳳不語,似有難言之隱。
莫玄臣起身後倒了杯水給她,燭光昏暗,看不清水是否清澈。
姚娘接過杯子,正要低頭看水,莫玄臣似乎看出了她的意思:“城中還有一些婦孺織布,她們織了一些縝細的麻木,可以過濾粗沙,為了遮掩黃沙的味道,特意放了濃茶,已經可以放心飲用。”
姚娘喝一口,味道顯然比她想象的要好。
“茶葉貴重,百姓人人都喝得起嗎?”
“茶葉雖貴重,但好在運輸方便,百姓都喝得起。隻是,任何物品都分貴賤。”
少將軍的意思就是百姓喝的是廉價的茶葉,但好在都有的喝。
“少將軍大愛,姚娘欽佩。”
莫玄臣又給她倒了一杯,姚娘一飲而盡。
稍微恢複了些體力,莫玄臣便想接著追問她家中到底發生了何事。
讓她一個弱女子,千裏來尋夫。
“少將軍,可否明日再問?”
“也罷,娘子安寢吧!”莫玄臣起身,還不失禮數的行禮後退出房門。
副統領孫肅在庭院中守候。
“將軍,此女子身份可要查清楚?”
“不用你查,我待父親歸來,便與她一同離去,我親自去查。回去輪值吧,我這安全的很。”
“是,屬下告退!”
老將軍兩年前被皇帝調遣離開此處。
宗鴻皇帝是三年前登基,由於皇帝本身沒有什麽根基,身邊也無親信,於是隻能籠絡這些邊防戰將。
這三年來,不敢說戰無不勝,至少也是有開疆拓土的成績。老將軍功不可沒。
這次戰爭結束後,莫家父子可能會被調回中州,守護皇城。
姚娘迷迷糊糊睡下,早起時聞到飯菜香味。
丫鬟玉兒已在一旁,等她醒來。
姚娘渾渾噩噩喊著父親,猛然驚醒,劍在手上,便放心了。
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
“姚小姐醒了?”
玉兒清純可人的模樣,懟在她的眼前。
“少將軍吩咐了,好好照顧姚小姐。”玉兒雙手遞上粗麻布,讓她洗臉。
“姚小姐,先吃點東西,恢複一下體力,下人正在給您燒水,等一下好好沐浴一番,少將軍連您衣服都準備好了呢!”
玉兒懂事又乖巧還機靈,人美嘴甜。怪不得莫玄臣將此丫頭留在身邊——這是他從通州帶來的貼身丫頭。
姚娘看著飯菜簡易,卻不失美味,倒也胃口大開,吃了精光。
“你家少將軍呢?”
“練兵去了。”玉兒一邊笑著收拾餐具,一邊喋喋不休的介紹自己的少爺。
“將士們每日早晚晨練,城裏留一半,河邊去一半人負責挑水,隔日輪換。今日是孫副統領帶一半人去河邊挑水,明日是丘統領帶另一半人去挑水。”
“挑水?”姚娘不太懂這裏的規矩。
“是的呢!往返二十裏路挑水。還有拉水車。營帳之中,有專門的水房管事。滿滿兩個帳篷全是水缸,大概有上百個水缸。少將軍說了,萬一敵人來犯,瀕臨城下,斷了水源,不用攻城就能把我們熬死。多備無患嘛!”
小丫頭鬼靈精怪,懂的還挺多。
“原來如此。”莫少將軍思慮挺周全。
“為防止有敵細滲入往水缸裏下毒,所以就有了專門的水房管事。”
丫頭的解釋很清楚,姚娘坐在木桶裏沐浴,細想想都是將士們血汗挑來的水,這次不知也就罷了。即已知內情,實在是不忍心洗第二次。
梳妝更衣後,她幹幹淨淨的坐在銅鏡前,精神甚好,臉色也有了光澤。
“姚小姐真好看。”
她坐在那裏,秀發披肩,坐姿挺拔端莊,一眼便看的出是個從小被規矩養大的女子。
“玉兒,姚小姐醒了嗎?”
玉兒興奮的拉開門:“醒啦醒啦,就等少將軍回來呢!”
玉兒很識趣的關門出去,留下兩人在房間裏單獨談話。
莫玄臣正視姚娘許久,然後呼覺有些失禮,便禮貌笑笑:“娘子的眼睛,如同秋水剪眸,甚是好看呢!在下雖然曾經遊走花叢,但不曾遇見娘子這麽溫婉的女子,懺愧懺愧……”
曾經的花花公子,花街柳巷,見過各式各樣的奇女子,隻是姚娘這般坦然從容,甚至對於未來的夫婿,內心都毫無波瀾,他倒是沒見過。
她千裏尋來,定是家中產生了極大變故,她卻安之若素。
姚娘隻是嘴角微微上揚,並無明顯表情。
“不知姚小姐可否講一講姚叔父的情況。”
莫玄臣撩起裙角,在她一旁坐下,似乎要等著聽很長一段的講解。
“父親當年是為吏部尚書,宗鴻皇帝登基後,聽信小人讒言,便將其調離中州,去往三百裏之外的達州任刺史一職。達州處地資質一般,多為山地,山後積雪長達半年不化窮富相差甚遠,父親為解民困,多次親自開墾荒地,種豆種麥。兩年光景,百姓溫飽已然。”
姚萬堂雖是個清官,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而後如何?”
“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