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百六十億
官場:開局擔任縣委一秘 作者:沿海窮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教育分流暫且不提,就說十二年義務教育這就不是一個簡單能夠執行下去的事情。
雖然十二年義務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減免不少的學費。
但是呢,之前的九年義務教育都沒能夠全麵推行下去,這十二年又談何容易?
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學費的問題了。
而是很多低收入的家庭,他們無力再負擔下去。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就必須忍痛選擇結束學業去打工,為家庭提分擔壓力。
這才是,義務教育難以推行下去的根本原因。
所以,基於這個原因,木定堅不太認為,方子寒要推行的十二年義務教育有執行下去的可能性。
“領導,我覺得是能夠執行下去的。”
麵對木定堅的疑問,方子寒非常肯定的說道。
見木定堅表情疑惑,方子寒便繼續解釋道:“領導,首先第一點就是,雖然按照如今大多數群眾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有非常多的家庭無力去負擔家中孩子長時間的學習。”
“但是,不管是任何一個家庭,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畢業之後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來幫助家庭的。”
“而現在的問題不過是,如何幫助這些真正有困難的家庭,度過這多出來的三年時間罷了。”方子寒解釋道。
木定堅聽後微微頷首,隨後便示意方子寒繼續說下去。
方子寒所說的,就是根本的問題所在,所以木定堅也很想聽聽看,他準備用什麽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我國每年的高中生平均在二千五百萬人左右,但是這並非是實際適齡的學生。”
“還有約莫一千萬左右的學生,是因為家庭的情況無法繼續負擔他們升學,所以隻能選擇退學到社會上去謀生。”
“而我們,要解決的就是這每年一千萬學生家庭的負擔問題。”
方子寒調出來了一組數據說道。
“假設,對於這些學生家庭,按照每人每月進行三百元的補貼支持,一年就是3600元\/人,一千萬也就是360億元的支出。”
“有了這筆補貼支持,我相信十二年義務教育不敢說百分百推廣到位,但是完成八成以上是肯定沒有的問題。”
“隻要能夠達到八成的地步,那麽我們這一步也就算是成功了的。”方子寒麵對微笑的說道。
這話一出,教育部的其他人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表情變化,因為他們早就在之前的黨組會議上,就聽到方子寒所說的解決方案了。
而會議室之中,跟著木定堅前來的人,包括木定堅本人,在聽到每年需要支出三百六十億這樣的巨款的時候,表情也是不由得微微一變。
三百六十億,不是三億六千萬。
這相當於,每年都可以搞一個大型基建項目的資金。
最終,卻是隻為了能夠讓每年的高中生,多那麽一千萬人,這值得嗎?
捫心自問,在場多數人都是認為不值得的。
因為,意義看起來不大。
“子寒同誌,對於你所說的,我個人是支持的。”
“隻不過,每年我們政府的財政支出都是有定額的,你這筆三百六十億的支出並不小。”
“你準備從哪方麵來解決資金的問題呢?憑借你們教育部嗎?我相信,並不大現實吧。”木定堅沉思片刻之後皺著眉頭詢問道。
他這邊肯定是沒有辦法額外再增加對教育部的撥款了,那麽這筆錢的籌措就隻能靠著教育部自己來解決。
而同樣的,教育部每年的資金規劃也都是已經固定死的。
既然是這樣的話,又哪裏能夠籌措出來這筆資金呢?
麵對著木定堅的質問,方子寒一點也不在意,好似根本沒有為這筆巨額資金的來源感到過擔憂一般。
“領導,您說的沒錯,這筆款項的話,我認為我們教育部是能夠獨立承擔下來的。”方子寒笑道。
“哦?”木定堅聽後瞬間好奇的問道:“你準備如何解決?”
方子寒比出了兩根手指說道:“第一方麵,就是成立教育慈善基金,呼籲社會上的愛心人士進行捐款。”
“我們利用這筆捐款,成立一個教育慈善基金去進行投資,到時候每年獲得的利潤,就拿來補貼這些學生。”
“第二點,也就是最為主要的一點。”
“那就是通過和社會上的企業簽訂定向培育合同,由企業來負責提供資金資助這些孩子完成學業。”
“而這些接受完企業資助完成學業的孩子們,在畢業之後就需要到該企業之中去工作。”方子寒說道。
方子寒說第一點的時候,木定堅並不是非常的認可的。
通過社會捐贈,成立教育慈善基金,這看起來很美好。
但是實際上執行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哪怕是成功了,到時候每年的收益對於這三百六十億的巨額資金來說的話,都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的。
隻不過,當方子寒說出第二點的時候,木定堅的眼前瞬間一亮了。
雖然他還沒有考慮過方子寒所說的這一方麵的事情,但是直覺告訴他,如果真的這麽做之後,確實是有著非常大的可能性成功的。
現在很多企業麵臨的是什麽?
是缺工人嗎?
是,也不是。
缺人,但是不是缺普通人。
缺的是有一定學曆的工人。
如果能夠跟教育部簽訂定向合同,那麽對於各大企業來說,每年也就支出那麽幾十萬。
之後每年都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一批符合他們招工標準的職工入職,這是非常劃算的。
畢竟,大多數企業每年花費在招聘工作上麵的資金,並不見得比這筆支出來得少。
就在木定堅還在思考著的時候,方子寒又繼續說道:“同時,這也是配合教育分流政策實施的前提。”
“這一千萬的學生如果能夠加入進來的話,那麽我們從高中畢業的學生,就會達到三千萬人左右。”
“這三千萬人,按照教育分流的規劃,大概是一千五百萬人能夠步入到大學之中去繼續鑽研學問。”
“剩下的一半,則是進入到高職之中去學習技術。”
雖然十二年義務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減免不少的學費。
但是呢,之前的九年義務教育都沒能夠全麵推行下去,這十二年又談何容易?
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是學費的問題了。
而是很多低收入的家庭,他們無力再負擔下去。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就必須忍痛選擇結束學業去打工,為家庭提分擔壓力。
這才是,義務教育難以推行下去的根本原因。
所以,基於這個原因,木定堅不太認為,方子寒要推行的十二年義務教育有執行下去的可能性。
“領導,我覺得是能夠執行下去的。”
麵對木定堅的疑問,方子寒非常肯定的說道。
見木定堅表情疑惑,方子寒便繼續解釋道:“領導,首先第一點就是,雖然按照如今大多數群眾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有非常多的家庭無力去負擔家中孩子長時間的學習。”
“但是,不管是任何一個家庭,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畢業之後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來幫助家庭的。”
“而現在的問題不過是,如何幫助這些真正有困難的家庭,度過這多出來的三年時間罷了。”方子寒解釋道。
木定堅聽後微微頷首,隨後便示意方子寒繼續說下去。
方子寒所說的,就是根本的問題所在,所以木定堅也很想聽聽看,他準備用什麽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我國每年的高中生平均在二千五百萬人左右,但是這並非是實際適齡的學生。”
“還有約莫一千萬左右的學生,是因為家庭的情況無法繼續負擔他們升學,所以隻能選擇退學到社會上去謀生。”
“而我們,要解決的就是這每年一千萬學生家庭的負擔問題。”
方子寒調出來了一組數據說道。
“假設,對於這些學生家庭,按照每人每月進行三百元的補貼支持,一年就是3600元\/人,一千萬也就是360億元的支出。”
“有了這筆補貼支持,我相信十二年義務教育不敢說百分百推廣到位,但是完成八成以上是肯定沒有的問題。”
“隻要能夠達到八成的地步,那麽我們這一步也就算是成功了的。”方子寒麵對微笑的說道。
這話一出,教育部的其他人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表情變化,因為他們早就在之前的黨組會議上,就聽到方子寒所說的解決方案了。
而會議室之中,跟著木定堅前來的人,包括木定堅本人,在聽到每年需要支出三百六十億這樣的巨款的時候,表情也是不由得微微一變。
三百六十億,不是三億六千萬。
這相當於,每年都可以搞一個大型基建項目的資金。
最終,卻是隻為了能夠讓每年的高中生,多那麽一千萬人,這值得嗎?
捫心自問,在場多數人都是認為不值得的。
因為,意義看起來不大。
“子寒同誌,對於你所說的,我個人是支持的。”
“隻不過,每年我們政府的財政支出都是有定額的,你這筆三百六十億的支出並不小。”
“你準備從哪方麵來解決資金的問題呢?憑借你們教育部嗎?我相信,並不大現實吧。”木定堅沉思片刻之後皺著眉頭詢問道。
他這邊肯定是沒有辦法額外再增加對教育部的撥款了,那麽這筆錢的籌措就隻能靠著教育部自己來解決。
而同樣的,教育部每年的資金規劃也都是已經固定死的。
既然是這樣的話,又哪裏能夠籌措出來這筆資金呢?
麵對著木定堅的質問,方子寒一點也不在意,好似根本沒有為這筆巨額資金的來源感到過擔憂一般。
“領導,您說的沒錯,這筆款項的話,我認為我們教育部是能夠獨立承擔下來的。”方子寒笑道。
“哦?”木定堅聽後瞬間好奇的問道:“你準備如何解決?”
方子寒比出了兩根手指說道:“第一方麵,就是成立教育慈善基金,呼籲社會上的愛心人士進行捐款。”
“我們利用這筆捐款,成立一個教育慈善基金去進行投資,到時候每年獲得的利潤,就拿來補貼這些學生。”
“第二點,也就是最為主要的一點。”
“那就是通過和社會上的企業簽訂定向培育合同,由企業來負責提供資金資助這些孩子完成學業。”
“而這些接受完企業資助完成學業的孩子們,在畢業之後就需要到該企業之中去工作。”方子寒說道。
方子寒說第一點的時候,木定堅並不是非常的認可的。
通過社會捐贈,成立教育慈善基金,這看起來很美好。
但是實際上執行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哪怕是成功了,到時候每年的收益對於這三百六十億的巨額資金來說的話,都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的。
隻不過,當方子寒說出第二點的時候,木定堅的眼前瞬間一亮了。
雖然他還沒有考慮過方子寒所說的這一方麵的事情,但是直覺告訴他,如果真的這麽做之後,確實是有著非常大的可能性成功的。
現在很多企業麵臨的是什麽?
是缺工人嗎?
是,也不是。
缺人,但是不是缺普通人。
缺的是有一定學曆的工人。
如果能夠跟教育部簽訂定向合同,那麽對於各大企業來說,每年也就支出那麽幾十萬。
之後每年都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一批符合他們招工標準的職工入職,這是非常劃算的。
畢竟,大多數企業每年花費在招聘工作上麵的資金,並不見得比這筆支出來得少。
就在木定堅還在思考著的時候,方子寒又繼續說道:“同時,這也是配合教育分流政策實施的前提。”
“這一千萬的學生如果能夠加入進來的話,那麽我們從高中畢業的學生,就會達到三千萬人左右。”
“這三千萬人,按照教育分流的規劃,大概是一千五百萬人能夠步入到大學之中去繼續鑽研學問。”
“剩下的一半,則是進入到高職之中去學習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