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帕米爾高原的冰川,形成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之初。
隨著海拔升高,帶來的是氣溫的降低,大量降水以降雪的形式落下。雪麵層層堆疊、壓實,越來越厚,直到變成堅實的冰麵,形成大麵積的冰川。
穿上冰鞋,拿起冰鎬,從來沒有參與過這類活動的小楊,此刻也有了些許專業的感覺。
冰鞋踩在堅實的冰麵上,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響,小楊感受著這份新奇,心中的興奮感升騰起來。
“我可以敲一塊冰嗎?”小楊舉著冰鎬,滿眼期待著看向一旁的澤仁。
“我看你是真的閑得慌。”
“我想問一下,為什麽我們在這邊喝水的時候要用運過來的瓶裝水,不能直接從冰川上挖冰呢?”上一個問題沒能得到肯定的答複,她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澤仁歎了一口氣——這個活潑的女孩雖然話很多很碎,卻讓人討厭不起來。
“不能敲冰,是因為我們要保護冰川,尤其是邊緣一帶的冰川,這裏的冰川非常容易消融。不用這裏的冰煮水,是因為這裏是開放區,人多,冰塊可能不太幹淨。”
“昂,原來是這樣。”小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你就在周圍轉轉吧,再過幾個小時,搜救隊的人就都齊了,人一齊,就可以馬上出發。”
大家心裏都清楚,一個隊伍消失在茫茫冰川之中兩天以上意味著什麽,但他們每個人都不能直接說出口。因此,整個隊伍的氛圍多少有些壓抑。
現在,小楊的到來,讓整個隊伍有了些許生機。
而那位強壯的電視台記者,今天依舊不能獨自行走。
目前,經過商議,大家準備從觀景台出發,對考斯庫拉克山周圍,以喀拉雄冰川為主,進行搜尋。但至於是分為兩路還是一路,卻出現了不少分歧。
澤仁認為,搜救隊的安全必須保證,所以應該一同前往喀拉雄冰川進行搜索,尤其是喀拉雄冰川南側,與阿爾切科特冰川相鄰的一段等高線密集區,更要仔細搜查。
而另一位經驗豐富的登山運動員則反對這一想法。
這位登山運動員可是非常有來頭,經驗豐富——珠穆朗瑪峰的南坡登頂兩次,北坡登頂一次,喬戈裏峰(k2)登頂一次,“四姑娘山”中的“幺妹峰”離登頂隻差一百米時下撤。其他沒有難度的登頂更是數不勝數。
這裏麵,最難的要屬登頂一百人,死亡七十人的喬戈裏峰,然後是四十年登頂四十一人(有兩個人沒能成功下撤)的“幺妹峰”,最後才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他身上有著民間優秀人才的自信與傲慢——在他眼裏,澤仁不過是一個科班出身的人,哪裏懂得野外生存呢?如果她懂的話,怎麽會不知道效率的重要性呢?
他的想法是,搜救隊先一同行動,走到海拔四千六百三十米的拉喀雄山附近,再分為兩隊。一隊徑直向東,探索海拔在五千二百米到五千八百米的喀拉雄冰川,這裏地處兩座高山的山穀地帶,地勢平坦,視野良好,風險較小,可以快速搜索。
另一隊向東南方向走,探索海拔五千八百米至六千八百米的阿爾切科特冰川。這段路程不僅海拔高,還有著大量崎嶇的路程。同時,半路上還有兩座相對高度兩百米左右的小山。從網上的山峰數據庫中能夠看出,這一帶等高線密集,海拔上升非常快,搜尋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這一隊必須有著足夠多的人才行。
兩人之間的分歧始終沒能達成統一,看來是要等到最後幾人到來之後才能作出決定了。
現如今他們一行人也隻能對著地形圖分析起失聯探險隊的可能位置。
這個探險隊的裝備還算不錯,連衛星定位都準備了兩套——一套gps,一套北鬥。
可問題就在於此——兩套衛星定位給出的位置有比較大的差異。按照gps的顯示,他們倒數第二次的位置在喀拉雄冰川的海拔較低處,短短一個小時後,他們的位置就向南移動了一公裏多一些。將兩個點連線並對照地形圖,可以看見他們這一公裏從海拔五千五百米的地方上升到了六千一百米。中間這一段區域等高線極其密集,是一段海拔快速下降的地方。澤仁和那位登山運動員都認為,這個區域就算不是陡崖,它的坡度也會非常大。
而北鬥衛星的最後兩次通訊顯示,他們曾嚐試翻越喀拉雄冰川南麵的陡坡,但不知為何,停在了海拔五千八百米附近。
鑒於他們經常在西南喀斯特地貌區進行溶洞探險,大家有理由相信,他們大概率是找到了冰洞,然後進去了。
在眾人的爭論和緊張氣氛下,小楊也從高原反應帶來的迷糊中清醒了過來。她在冰川邊緣來回徘徊著,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敬畏。
她知道,這片冰川之下,隱藏著無數的秘密,也許就有那個失聯探險隊的線索。她小心翼翼地避開冰裂縫,生怕自己會成為搜救隊的下一個目標。
澤仁和那位登山運動員的爭論還在繼續,他們各自堅持自己的搜救計劃,誰也不肯讓步。小楊雖然不懂得太多關於搜救的專業知識,但她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緊張氣氛。
她知道,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關乎著失聯探險隊成員的生死。
搜救隊的其他成員也在忙碌著,他們檢查著裝備,確保一切就緒,以便隨時出發。小楊注意到,盡管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擔憂,但他們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堅定和決心。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搜救人員,知道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工作。
就在這時,一位塔吉克族民警告訴眾人,搜救隊的最後幾位成員已經通過了慕士塔格冰川景區大門,即將抵達觀景台。他們的到來,為這個緊張的氛圍帶來了一絲希望。現在,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了新來的成員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帶來新的信息,幫助解決搜救計劃上的分歧。
遠處響起了牧民們最喜歡的六缸越野車的轟鳴聲。遠遠望去,車輛揚起的土龍正向著這裏奔襲而來。
隨著海拔升高,帶來的是氣溫的降低,大量降水以降雪的形式落下。雪麵層層堆疊、壓實,越來越厚,直到變成堅實的冰麵,形成大麵積的冰川。
穿上冰鞋,拿起冰鎬,從來沒有參與過這類活動的小楊,此刻也有了些許專業的感覺。
冰鞋踩在堅實的冰麵上,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響,小楊感受著這份新奇,心中的興奮感升騰起來。
“我可以敲一塊冰嗎?”小楊舉著冰鎬,滿眼期待著看向一旁的澤仁。
“我看你是真的閑得慌。”
“我想問一下,為什麽我們在這邊喝水的時候要用運過來的瓶裝水,不能直接從冰川上挖冰呢?”上一個問題沒能得到肯定的答複,她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澤仁歎了一口氣——這個活潑的女孩雖然話很多很碎,卻讓人討厭不起來。
“不能敲冰,是因為我們要保護冰川,尤其是邊緣一帶的冰川,這裏的冰川非常容易消融。不用這裏的冰煮水,是因為這裏是開放區,人多,冰塊可能不太幹淨。”
“昂,原來是這樣。”小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你就在周圍轉轉吧,再過幾個小時,搜救隊的人就都齊了,人一齊,就可以馬上出發。”
大家心裏都清楚,一個隊伍消失在茫茫冰川之中兩天以上意味著什麽,但他們每個人都不能直接說出口。因此,整個隊伍的氛圍多少有些壓抑。
現在,小楊的到來,讓整個隊伍有了些許生機。
而那位強壯的電視台記者,今天依舊不能獨自行走。
目前,經過商議,大家準備從觀景台出發,對考斯庫拉克山周圍,以喀拉雄冰川為主,進行搜尋。但至於是分為兩路還是一路,卻出現了不少分歧。
澤仁認為,搜救隊的安全必須保證,所以應該一同前往喀拉雄冰川進行搜索,尤其是喀拉雄冰川南側,與阿爾切科特冰川相鄰的一段等高線密集區,更要仔細搜查。
而另一位經驗豐富的登山運動員則反對這一想法。
這位登山運動員可是非常有來頭,經驗豐富——珠穆朗瑪峰的南坡登頂兩次,北坡登頂一次,喬戈裏峰(k2)登頂一次,“四姑娘山”中的“幺妹峰”離登頂隻差一百米時下撤。其他沒有難度的登頂更是數不勝數。
這裏麵,最難的要屬登頂一百人,死亡七十人的喬戈裏峰,然後是四十年登頂四十一人(有兩個人沒能成功下撤)的“幺妹峰”,最後才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他身上有著民間優秀人才的自信與傲慢——在他眼裏,澤仁不過是一個科班出身的人,哪裏懂得野外生存呢?如果她懂的話,怎麽會不知道效率的重要性呢?
他的想法是,搜救隊先一同行動,走到海拔四千六百三十米的拉喀雄山附近,再分為兩隊。一隊徑直向東,探索海拔在五千二百米到五千八百米的喀拉雄冰川,這裏地處兩座高山的山穀地帶,地勢平坦,視野良好,風險較小,可以快速搜索。
另一隊向東南方向走,探索海拔五千八百米至六千八百米的阿爾切科特冰川。這段路程不僅海拔高,還有著大量崎嶇的路程。同時,半路上還有兩座相對高度兩百米左右的小山。從網上的山峰數據庫中能夠看出,這一帶等高線密集,海拔上升非常快,搜尋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這一隊必須有著足夠多的人才行。
兩人之間的分歧始終沒能達成統一,看來是要等到最後幾人到來之後才能作出決定了。
現如今他們一行人也隻能對著地形圖分析起失聯探險隊的可能位置。
這個探險隊的裝備還算不錯,連衛星定位都準備了兩套——一套gps,一套北鬥。
可問題就在於此——兩套衛星定位給出的位置有比較大的差異。按照gps的顯示,他們倒數第二次的位置在喀拉雄冰川的海拔較低處,短短一個小時後,他們的位置就向南移動了一公裏多一些。將兩個點連線並對照地形圖,可以看見他們這一公裏從海拔五千五百米的地方上升到了六千一百米。中間這一段區域等高線極其密集,是一段海拔快速下降的地方。澤仁和那位登山運動員都認為,這個區域就算不是陡崖,它的坡度也會非常大。
而北鬥衛星的最後兩次通訊顯示,他們曾嚐試翻越喀拉雄冰川南麵的陡坡,但不知為何,停在了海拔五千八百米附近。
鑒於他們經常在西南喀斯特地貌區進行溶洞探險,大家有理由相信,他們大概率是找到了冰洞,然後進去了。
在眾人的爭論和緊張氣氛下,小楊也從高原反應帶來的迷糊中清醒了過來。她在冰川邊緣來回徘徊著,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敬畏。
她知道,這片冰川之下,隱藏著無數的秘密,也許就有那個失聯探險隊的線索。她小心翼翼地避開冰裂縫,生怕自己會成為搜救隊的下一個目標。
澤仁和那位登山運動員的爭論還在繼續,他們各自堅持自己的搜救計劃,誰也不肯讓步。小楊雖然不懂得太多關於搜救的專業知識,但她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緊張氣氛。
她知道,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關乎著失聯探險隊成員的生死。
搜救隊的其他成員也在忙碌著,他們檢查著裝備,確保一切就緒,以便隨時出發。小楊注意到,盡管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擔憂,但他們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堅定和決心。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搜救人員,知道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工作。
就在這時,一位塔吉克族民警告訴眾人,搜救隊的最後幾位成員已經通過了慕士塔格冰川景區大門,即將抵達觀景台。他們的到來,為這個緊張的氛圍帶來了一絲希望。現在,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了新來的成員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帶來新的信息,幫助解決搜救計劃上的分歧。
遠處響起了牧民們最喜歡的六缸越野車的轟鳴聲。遠遠望去,車輛揚起的土龍正向著這裏奔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