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接過那碗茶,隻略抿了一口,便放在了一旁。
她此時沒什麽心情喝茶,畢竟任誰想到端妃那副模樣,都會難以下咽。
“那馬錢子毒,居然這般可怕。”
浣碧也同樣心有餘悸,她苦口婆心的勸慰不要去看,但小主偏偏不信,要去看那種熱鬧。
如今嚇成這個樣子,浣碧除了心疼還隱隱有一種覺得甄嬛活該的想法。
“我們可要小心了,日後用藥,除了溫太醫所開,都勿要用了。
哪怕是皇上吩咐的太醫,也隻是應和一番,過後還由溫太醫把關才行。”
甄嬛瞥了桌上的那碗茶一眼,平日裏都是浣碧負責膳食和飲茶等,今日怎麽是小李一個太監給端上來了。
“小李,今日你倒是麻利,還知道端茶給我。”甄嬛含著笑意,語氣中飽含試探,“平日裏這些事兒都是浣碧做的,難不成你是對我們浣碧……”
“沒、沒有的小主。”
聽見小主要將自己和浣碧配對,小李嚇得頭皮發麻,這麽難伺候的一個宮女,自己可無福消受。
“隻是棠棣最近生了病,浣碧姐姐又跟著小主出去了,奴才隻是想著要給小主備上一點茶用來解渴,便自作主張沏了茶。
奴才,奴才並未對浣碧姐姐有任何非分之想啊。”
甄嬛仍是笑著,重新把那杯茶端了起來。濃濃的茶香飄入鼻中,倒是沒聞到什麽奇怪的味道。
但甄嬛仍是不敢完全信任於小李,她抬起手帕遮擋,裝作又用了一口,方才重新放下茶杯。
“茶是好茶,但衝泡的手法不大對,還是要浣碧多教教你才行。”
浣碧明白了甄嬛話語中的深意,這是小主開始懷疑小李了,想叫自己平日裏多注意著點。
但前不久還說要自己做皇上的妃嬪,這小主怎麽轉頭就拿一個奴才作踐起自己來了。
都是甄家的女兒,憑什麽自己就要給奴才做對食,她卻在宮中當小主呢。
“這泡茶也是講究技巧的,小李可要好好學一學了,在學會之前可不許搶我的活計。”
小李連連哈腰點頭,一會兒說謝謝小主,一會兒又謝謝浣碧姐姐指點的。
“下去吧。”
甄嬛也懶得瞧他這點頭的哈腰的樣子,和其他宮中伺候的相差太多了,就連小施他都比不上。
瞧見小李離開,浣碧方才關上了門,她湊到甄嬛麵前,端起那杯茶仔細看,“小主,可是這茶有什麽不對,要不要叫溫太醫過來看上一眼?”
“是要叫他過來,隻不過如今溫太醫還在儲秀宮,一時半會兒是來不了的,這茶先放著吧。”
自從端妃中毒而亡的事情一出,宮中人人自危,生怕不知道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就一命嗚呼了。
畢竟有些毒藥無色無味很難察覺,隻能用試菜的銀筷一一驗過,眾人方才敢將這膳食入口。
雖說這事兒幕後陵容出了一分力,但她到底也不敢托大,尤其是攸寧那裏,乳娘都要日日檢查身體,看看有沒有什麽異常。
畢竟大人身體不適尚還能言,小孩子不會說話,就隻能哭鬧著不停。
恬貴人那邊答應了叫小李給甄嬛下毒,但陵容也並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甄嬛心思縝密的很,很多入口的、使用的東西都會等溫實初查驗過再用。
自己能在寶華殿害了她,也是占了溫實初無法幫忙的便宜。
如今隻能看看小李能不能得手,將甄嬛徹底除去了。
至於端妃娘娘那裏,陵容這幾日並不打算過去,最多在過兩日去吉安所吊唁一番,也算全了雙方的臉麵。
又過了兩日,端妃被毒死害一事始終沒什麽頭緒,不得已,皇後娘娘隻能將儲秀宮的宮人輪番送進慎刑司審問。
在重刑之下,興許能真的抓出一個“凶手”來。
而華妃癡傻之事,倒是查出了一些端倪。出事當晚,頌芝等人是被迷香迷暈的,足以證明是有人蓄意謀害。
但皇上早就知道這事兒究竟是何人所為,便將這一發現按下不表,直接聯同年羹堯一起斥問敦親王與福晉。
敦親王本來正聯絡年羹堯造反,被這劈頭蓋臉一頓問詢弄的一陣發懵。
還是府上幕僚細細分析之後,方才明白這是皇上設下的局。
他本想與年羹堯解釋,卻被頌芝那一封信給徹底打亂——畢竟頌芝是年世蘭由府中帶進宮的,年羹堯對她的信任更多幾分。
更何況,即便是要造反,年羹堯也不一定非要選擇敦親王,那個佟佳·隆科多,或者是十四殿下,不都是更好的選擇嗎?
敦親王福晉磨破了嘴皮,也無法自證自己並未謀害年答應。
反而頌芝等人卻能證實,福晉確實和年答私下閑聊許久。
此時無論是不是敦親王福晉所為,關心妹妹的年羹堯也不打算放過他,直接在朝堂之上要求皇上嚴懲敦福晉。
朝野之中本就有年羹堯的黨羽,此時一並下跪奏請嚴懲,反倒叫皇上遂了心意。
隻不過皇上還顧念著兄友弟恭的表麵情誼,在朝堂之前一再用並未查清拖延。
最後惹得年羹堯聯合眾大臣一起上奏,寫了無數奏折送進養心殿。
如此情景皇上又能如何抉擇,他合不攏嘴地走進壽康宮,叫太後替他出麵當這個下決定的壞人。
太後雖是生氣自己被當刀用,但也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最終,還是太後下了懿旨,圈禁敦親王福晉於京郊,敦親王之女封為恭定公主,記在年答應玉牒之上。
當然,隻要不傻的人都知道,這哪裏是太後的意思,全都是皇上的決策。
敦親王知道了這件事,自然不願意自己女兒和妻子離開身邊,當夜便衝去了養心殿,和皇上大吵了一架。
皇上知曉敦親王的脾氣,自然準備充分,麵對敦親王的質問,他隻一味地將所有奏折丟給敦親王。
奏折散落滿地,敦親王根本不想看一眼,他抬腳踩著那些奏折,厲聲質問著皇上。
“胤禛,你當真是好算計,把年世蘭被害的事兒栽贓到我的頭上!”
皇上將最後一本奏折也丟在敦親王的腳下,他情緒穩定極了,“皇後召見敦福晉進宮,是因為你在百日宴上下的錯而道歉的。
隻不過,敦福晉表麵答應,卻暗自去了翊坤宮。
你說你的福晉是無辜,有證據嗎?”
“證據?!證據就是你胤禛有意誣蔑!”
敦親王哪裏給的出證據,他連皇上二字都不肯叫,反反複複提及皇上的名諱。
“朕仍當你是兄弟,不計較你提及朕的名諱,否則治你一個大不敬之罪也使得。”
皇上終於帶了些惱怒的意味,他皺著眉頭,“此事多說無益,若你有證據,隨時送來養心殿便是。
你知不知道,朕也要考慮年將軍的功績,才不得不這般治敦福晉的罪!”
敦親王簡直要被皇上氣笑了,明明是你胤禛做的好事兒,居然要自己為此付出代價。
罷了,拉攏不了年羹堯,還有隆科多,本王不信沒辦法把你從皇位上給揪下來。
隻可惜,到最後敦親王也沒能說服皇上,將自己的妻子給放出來。
唯一能爭取到的,就是女兒不必記在年世蘭的玉牒之上。
但相應的,恭定仍要進宮侍奉年答應。隻不過考慮到年答應如今癡傻,恭定便被安排住在春禧殿,由太後看顧著。
恭定和敦親王的性子相似,一到宮中便大吵大鬧起來,隻不過宮中沒有一個家人,所有人都一張冷臉對她。
任憑她如何大哭大鬧,還是被逼迫著去寶華殿中誦經抄經,為年答應和逝去的皇嗣祈福。
年答應這邊兒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端妃的毒殺的事情仍舊沒有查出。
儲秀宮的宮人被慎刑司審過兩次,都沒有人將實話給吐露出來。
若不是甄嬛也同樣被人下了毒,隻怕這一輩子都會是無頭懸案了。
永壽宮中,甄嬛因為飲了一些加了馬錢子的茶而暈在榻上。
好在她用的量少,並未像端妃一般立刻丟了性命,但同樣飽受折磨,在榻上不斷地抽搐著。
皇上與皇後聞訊先行趕來,但溫實初在內室救治,兩個人也無法進去看望。
“皇上,皇後娘娘,下毒的人是小施,奴婢親眼看到他將藥粉灑進茶水中,還親自端進殿中。
奴婢遲了一步,沒能阻止小主,小主便毫無防備地喝下了茶水。”
浣碧語氣中充滿焦急,但好似是急切給小施定罪,而非是擔憂甄嬛一般。
皇後瞧了皇上一眼,見他沒有任何開口的意思,隻能自己開口審問,“小施,浣碧所言可是真的?”
小施瑟縮了一下,他咽了咽口水,麵對皇後娘娘的追問,始終不敢開口回答。
“本宮未曾記錯的話,這小施應該是在寶華殿伺候的,怎得來了永壽宮?”
浣碧忙又行了個禮,向皇後娘娘解釋,“小主前段時間在寶華殿中誦經,已經習慣了小施照顧,便求了皇上,將小施給撥了過來。”
皇後乃是六宮之主,這種事情按照道理來講,應是甄嬛向自己稟告的,卻沒想到她越過自己,直接去麻煩皇上了。
與皇上對視之後,確認浣碧所言為真,皇後便不再繼續糾結此事,轉而繼續審問起小施來。
“小施,如今有浣碧指控,你可有話要說?
皇上與本宮都有事情要處理,可沒那心思也沒時間等你慢慢道來。”
“奴才、奴才……”小施連連磕了幾個頭,他早就暴露在甄常在眼前,為了宮外的家人和自己的小命,也不得不配合甄常在做下這局。
“是有人威逼奴才,要奴才將馬錢子粉下入小主的茶水中。”
沒想到,終於有一樁案子是好查的了,皇後心中喜悅,倒想看一看到底是誰這麽膽大,在這個時候還敢對妃嬪出手。
“說說吧,到底是何人吩咐你,做下這事啊。”
小施深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恐懼,顫抖著聲音將年答應的名字給說了出來。
皇上的臉色立刻就變了,年答應已經癡傻,又如何能吩咐人做下此事。
“胡言!年答應被人謀害,至今還頭腦昏沉,怎可能吩咐你做下此事。”
皇後瞧見皇上的臉色,便知道該說些什麽話,她先皇上一步惱怒起來,仿佛真是一個關切年答應的好姐姐。
“來人,將這小施拖下去打二十大板,看看他還能不能說出這些胡言!”
幾個侍衛立刻進門,作勢便要將小施給按住。
小施忙叫著皇後娘娘,又拚命向前膝行了兩步躲開侍衛的抓捕,“皇上,皇後娘娘!奴才並未說謊啊,早在栩常在住在寶華殿時,年答應便吩咐了奴才……”
見小施又開始支支吾吾,皇後隻覺得煩躁的很,她忍住繼續催促的想法,隻端坐在一旁,等小施繼續開口。
沒想到浣碧先急了起來,她斥責小施背主,不斷說著甄嬛在寶華殿中對他頗為照顧之事。
浣碧這般僭越,皇後本能治她一個不敬之罪,但瞧著小施終於繼續說從前之事,便也未曾發作。
“年答應與栩常在素來關係不好,見栩常在被禁足在寶華殿中,便吩咐奴才點燃含有麝香的蠟燭與香,好叫……”
小施又開始斷續,皇後煩的不行,一個淩厲地眼神便掃了過去。
小施嚇的一抖,嘴皮子也利索起來,“好叫栩常在再也不能有孕,沒有辦法爭奪皇上的寵愛。”
這聽起來確實是年世蘭會做的事情,皇後在心中暗暗肯定。
“你說是年答應,可有任何證據?隨意攀咬妃嬪、栽贓嫁禍可是死罪,你明白嗎?”
“奴、奴才明白。”小施連連點頭,“那摻了麝香的香和蠟燭,奴才有留下一點,就在奴才的住處。”
皇後給了剪秋使了個眼色,叫她立刻去查,小廈子也得了皇上的吩咐,一並出門去了。
“那香和蠟燭,都是內務府的胡興送過來的,吩咐的人正是年答應宮中的周寧海。”
“蘇培盛,把這兩人一並帶過來。”
她此時沒什麽心情喝茶,畢竟任誰想到端妃那副模樣,都會難以下咽。
“那馬錢子毒,居然這般可怕。”
浣碧也同樣心有餘悸,她苦口婆心的勸慰不要去看,但小主偏偏不信,要去看那種熱鬧。
如今嚇成這個樣子,浣碧除了心疼還隱隱有一種覺得甄嬛活該的想法。
“我們可要小心了,日後用藥,除了溫太醫所開,都勿要用了。
哪怕是皇上吩咐的太醫,也隻是應和一番,過後還由溫太醫把關才行。”
甄嬛瞥了桌上的那碗茶一眼,平日裏都是浣碧負責膳食和飲茶等,今日怎麽是小李一個太監給端上來了。
“小李,今日你倒是麻利,還知道端茶給我。”甄嬛含著笑意,語氣中飽含試探,“平日裏這些事兒都是浣碧做的,難不成你是對我們浣碧……”
“沒、沒有的小主。”
聽見小主要將自己和浣碧配對,小李嚇得頭皮發麻,這麽難伺候的一個宮女,自己可無福消受。
“隻是棠棣最近生了病,浣碧姐姐又跟著小主出去了,奴才隻是想著要給小主備上一點茶用來解渴,便自作主張沏了茶。
奴才,奴才並未對浣碧姐姐有任何非分之想啊。”
甄嬛仍是笑著,重新把那杯茶端了起來。濃濃的茶香飄入鼻中,倒是沒聞到什麽奇怪的味道。
但甄嬛仍是不敢完全信任於小李,她抬起手帕遮擋,裝作又用了一口,方才重新放下茶杯。
“茶是好茶,但衝泡的手法不大對,還是要浣碧多教教你才行。”
浣碧明白了甄嬛話語中的深意,這是小主開始懷疑小李了,想叫自己平日裏多注意著點。
但前不久還說要自己做皇上的妃嬪,這小主怎麽轉頭就拿一個奴才作踐起自己來了。
都是甄家的女兒,憑什麽自己就要給奴才做對食,她卻在宮中當小主呢。
“這泡茶也是講究技巧的,小李可要好好學一學了,在學會之前可不許搶我的活計。”
小李連連哈腰點頭,一會兒說謝謝小主,一會兒又謝謝浣碧姐姐指點的。
“下去吧。”
甄嬛也懶得瞧他這點頭的哈腰的樣子,和其他宮中伺候的相差太多了,就連小施他都比不上。
瞧見小李離開,浣碧方才關上了門,她湊到甄嬛麵前,端起那杯茶仔細看,“小主,可是這茶有什麽不對,要不要叫溫太醫過來看上一眼?”
“是要叫他過來,隻不過如今溫太醫還在儲秀宮,一時半會兒是來不了的,這茶先放著吧。”
自從端妃中毒而亡的事情一出,宮中人人自危,生怕不知道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就一命嗚呼了。
畢竟有些毒藥無色無味很難察覺,隻能用試菜的銀筷一一驗過,眾人方才敢將這膳食入口。
雖說這事兒幕後陵容出了一分力,但她到底也不敢托大,尤其是攸寧那裏,乳娘都要日日檢查身體,看看有沒有什麽異常。
畢竟大人身體不適尚還能言,小孩子不會說話,就隻能哭鬧著不停。
恬貴人那邊答應了叫小李給甄嬛下毒,但陵容也並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甄嬛心思縝密的很,很多入口的、使用的東西都會等溫實初查驗過再用。
自己能在寶華殿害了她,也是占了溫實初無法幫忙的便宜。
如今隻能看看小李能不能得手,將甄嬛徹底除去了。
至於端妃娘娘那裏,陵容這幾日並不打算過去,最多在過兩日去吉安所吊唁一番,也算全了雙方的臉麵。
又過了兩日,端妃被毒死害一事始終沒什麽頭緒,不得已,皇後娘娘隻能將儲秀宮的宮人輪番送進慎刑司審問。
在重刑之下,興許能真的抓出一個“凶手”來。
而華妃癡傻之事,倒是查出了一些端倪。出事當晚,頌芝等人是被迷香迷暈的,足以證明是有人蓄意謀害。
但皇上早就知道這事兒究竟是何人所為,便將這一發現按下不表,直接聯同年羹堯一起斥問敦親王與福晉。
敦親王本來正聯絡年羹堯造反,被這劈頭蓋臉一頓問詢弄的一陣發懵。
還是府上幕僚細細分析之後,方才明白這是皇上設下的局。
他本想與年羹堯解釋,卻被頌芝那一封信給徹底打亂——畢竟頌芝是年世蘭由府中帶進宮的,年羹堯對她的信任更多幾分。
更何況,即便是要造反,年羹堯也不一定非要選擇敦親王,那個佟佳·隆科多,或者是十四殿下,不都是更好的選擇嗎?
敦親王福晉磨破了嘴皮,也無法自證自己並未謀害年答應。
反而頌芝等人卻能證實,福晉確實和年答私下閑聊許久。
此時無論是不是敦親王福晉所為,關心妹妹的年羹堯也不打算放過他,直接在朝堂之上要求皇上嚴懲敦福晉。
朝野之中本就有年羹堯的黨羽,此時一並下跪奏請嚴懲,反倒叫皇上遂了心意。
隻不過皇上還顧念著兄友弟恭的表麵情誼,在朝堂之前一再用並未查清拖延。
最後惹得年羹堯聯合眾大臣一起上奏,寫了無數奏折送進養心殿。
如此情景皇上又能如何抉擇,他合不攏嘴地走進壽康宮,叫太後替他出麵當這個下決定的壞人。
太後雖是生氣自己被當刀用,但也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最終,還是太後下了懿旨,圈禁敦親王福晉於京郊,敦親王之女封為恭定公主,記在年答應玉牒之上。
當然,隻要不傻的人都知道,這哪裏是太後的意思,全都是皇上的決策。
敦親王知道了這件事,自然不願意自己女兒和妻子離開身邊,當夜便衝去了養心殿,和皇上大吵了一架。
皇上知曉敦親王的脾氣,自然準備充分,麵對敦親王的質問,他隻一味地將所有奏折丟給敦親王。
奏折散落滿地,敦親王根本不想看一眼,他抬腳踩著那些奏折,厲聲質問著皇上。
“胤禛,你當真是好算計,把年世蘭被害的事兒栽贓到我的頭上!”
皇上將最後一本奏折也丟在敦親王的腳下,他情緒穩定極了,“皇後召見敦福晉進宮,是因為你在百日宴上下的錯而道歉的。
隻不過,敦福晉表麵答應,卻暗自去了翊坤宮。
你說你的福晉是無辜,有證據嗎?”
“證據?!證據就是你胤禛有意誣蔑!”
敦親王哪裏給的出證據,他連皇上二字都不肯叫,反反複複提及皇上的名諱。
“朕仍當你是兄弟,不計較你提及朕的名諱,否則治你一個大不敬之罪也使得。”
皇上終於帶了些惱怒的意味,他皺著眉頭,“此事多說無益,若你有證據,隨時送來養心殿便是。
你知不知道,朕也要考慮年將軍的功績,才不得不這般治敦福晉的罪!”
敦親王簡直要被皇上氣笑了,明明是你胤禛做的好事兒,居然要自己為此付出代價。
罷了,拉攏不了年羹堯,還有隆科多,本王不信沒辦法把你從皇位上給揪下來。
隻可惜,到最後敦親王也沒能說服皇上,將自己的妻子給放出來。
唯一能爭取到的,就是女兒不必記在年世蘭的玉牒之上。
但相應的,恭定仍要進宮侍奉年答應。隻不過考慮到年答應如今癡傻,恭定便被安排住在春禧殿,由太後看顧著。
恭定和敦親王的性子相似,一到宮中便大吵大鬧起來,隻不過宮中沒有一個家人,所有人都一張冷臉對她。
任憑她如何大哭大鬧,還是被逼迫著去寶華殿中誦經抄經,為年答應和逝去的皇嗣祈福。
年答應這邊兒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端妃的毒殺的事情仍舊沒有查出。
儲秀宮的宮人被慎刑司審過兩次,都沒有人將實話給吐露出來。
若不是甄嬛也同樣被人下了毒,隻怕這一輩子都會是無頭懸案了。
永壽宮中,甄嬛因為飲了一些加了馬錢子的茶而暈在榻上。
好在她用的量少,並未像端妃一般立刻丟了性命,但同樣飽受折磨,在榻上不斷地抽搐著。
皇上與皇後聞訊先行趕來,但溫實初在內室救治,兩個人也無法進去看望。
“皇上,皇後娘娘,下毒的人是小施,奴婢親眼看到他將藥粉灑進茶水中,還親自端進殿中。
奴婢遲了一步,沒能阻止小主,小主便毫無防備地喝下了茶水。”
浣碧語氣中充滿焦急,但好似是急切給小施定罪,而非是擔憂甄嬛一般。
皇後瞧了皇上一眼,見他沒有任何開口的意思,隻能自己開口審問,“小施,浣碧所言可是真的?”
小施瑟縮了一下,他咽了咽口水,麵對皇後娘娘的追問,始終不敢開口回答。
“本宮未曾記錯的話,這小施應該是在寶華殿伺候的,怎得來了永壽宮?”
浣碧忙又行了個禮,向皇後娘娘解釋,“小主前段時間在寶華殿中誦經,已經習慣了小施照顧,便求了皇上,將小施給撥了過來。”
皇後乃是六宮之主,這種事情按照道理來講,應是甄嬛向自己稟告的,卻沒想到她越過自己,直接去麻煩皇上了。
與皇上對視之後,確認浣碧所言為真,皇後便不再繼續糾結此事,轉而繼續審問起小施來。
“小施,如今有浣碧指控,你可有話要說?
皇上與本宮都有事情要處理,可沒那心思也沒時間等你慢慢道來。”
“奴才、奴才……”小施連連磕了幾個頭,他早就暴露在甄常在眼前,為了宮外的家人和自己的小命,也不得不配合甄常在做下這局。
“是有人威逼奴才,要奴才將馬錢子粉下入小主的茶水中。”
沒想到,終於有一樁案子是好查的了,皇後心中喜悅,倒想看一看到底是誰這麽膽大,在這個時候還敢對妃嬪出手。
“說說吧,到底是何人吩咐你,做下這事啊。”
小施深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恐懼,顫抖著聲音將年答應的名字給說了出來。
皇上的臉色立刻就變了,年答應已經癡傻,又如何能吩咐人做下此事。
“胡言!年答應被人謀害,至今還頭腦昏沉,怎可能吩咐你做下此事。”
皇後瞧見皇上的臉色,便知道該說些什麽話,她先皇上一步惱怒起來,仿佛真是一個關切年答應的好姐姐。
“來人,將這小施拖下去打二十大板,看看他還能不能說出這些胡言!”
幾個侍衛立刻進門,作勢便要將小施給按住。
小施忙叫著皇後娘娘,又拚命向前膝行了兩步躲開侍衛的抓捕,“皇上,皇後娘娘!奴才並未說謊啊,早在栩常在住在寶華殿時,年答應便吩咐了奴才……”
見小施又開始支支吾吾,皇後隻覺得煩躁的很,她忍住繼續催促的想法,隻端坐在一旁,等小施繼續開口。
沒想到浣碧先急了起來,她斥責小施背主,不斷說著甄嬛在寶華殿中對他頗為照顧之事。
浣碧這般僭越,皇後本能治她一個不敬之罪,但瞧著小施終於繼續說從前之事,便也未曾發作。
“年答應與栩常在素來關係不好,見栩常在被禁足在寶華殿中,便吩咐奴才點燃含有麝香的蠟燭與香,好叫……”
小施又開始斷續,皇後煩的不行,一個淩厲地眼神便掃了過去。
小施嚇的一抖,嘴皮子也利索起來,“好叫栩常在再也不能有孕,沒有辦法爭奪皇上的寵愛。”
這聽起來確實是年世蘭會做的事情,皇後在心中暗暗肯定。
“你說是年答應,可有任何證據?隨意攀咬妃嬪、栽贓嫁禍可是死罪,你明白嗎?”
“奴、奴才明白。”小施連連點頭,“那摻了麝香的香和蠟燭,奴才有留下一點,就在奴才的住處。”
皇後給了剪秋使了個眼色,叫她立刻去查,小廈子也得了皇上的吩咐,一並出門去了。
“那香和蠟燭,都是內務府的胡興送過來的,吩咐的人正是年答應宮中的周寧海。”
“蘇培盛,把這兩人一並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