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帝君讓人將李少嚴的彈章給李如璋看了,
李如璋先勃然大怒,隨後嚎啕悲愴,以頭搶地,最後竟然整整三天不吃不喝。
完全一副哀莫大於心死的狀態。
自然有人暗中將這一切稟報給了帝君,
帝君見目的達成,趁機開出條件,聲稱隻要李如璋答應他的條件,不光保他無事,而且還另有賞賜。
還特意命人拿給李如璋紙筆,讓他寫“忠心貼”,李如璋為了讓戲演的更加逼真,故意裝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
就這樣,又拖了兩天,李如璋才將寫好的東西,托人送於帝君。
李如璋並沒有寫什麽所謂的“忠心貼”。
而是寫了一首詞,當做投名狀,沒想到,帝君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大加讚歎。
因為李如璋寫的是辛棄疾的破陣子。
尤其是那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更是讓帝君心花怒放,頻頻誇讚。
就這樣,李如璋才得以重獲自由。
短短數日,李如璋大起大落,從帝君青睞到淪為階下囚,
如今得以脫罪,真是恍如隔世。
李如璋出來第一件事,便派人給自家大哥報信,按兵不動。
右相相召,他必須要來。
來到右相府邸,說明來意,
門子進去通報,李如璋趁機開始打量整個宅院。
上次來的匆忙,加之有事,並未關注房屋陳設這些。
即便早已聽說過右相生活簡樸,
可當真正看到右相家中陳設以後,李如璋還是有些震驚,堂堂一朝宰執,家中清貧如斯,
莫說看不到一絲,那些達官顯貴家中那種奢靡無度的景象。
甚至比一些富裕人家都不如,
但李如璋知道,這種人,往往心誌極其堅韌。
認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正在思索,門子回稟,說是右相已經在客廳等候,請李如璋進去。
這是第二次與右相相見,右相原本端坐在交椅之上,見李如璋到來,笑容滿麵,竟然直接起身迎接,不可謂不重視。
右相上下打量一番李如璋之後道
“李將軍此番受苦了,比起上次見麵,清瘦了不少,可是在獄中遭受薄待?
右相一邊說,一邊示意李如璋落座。
麵對詢問,李如璋回想種種遭遇,深吸一口氣道
“回稟右相,並不曾,隻是之前憂思過度所致。”
右相點了點頭,緊接著又說道
“李將軍此番大起大落,可有感悟?”
李如璋沒想到,右相會這麽直接,居然一上來就開門見山。
見右相詢問,李如璋也是略微思索片刻,才緩緩搖了搖頭
“若說沒有,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實不相瞞,小子此番遭逢沉浮,隻覺人生無常,命運多舛,心中多有彷徨淒然之意。”
“更加體會到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這句話的含義。”
言語之中,略帶一絲不滿。
右相目光炯炯盯著李如璋看了許久,兀自歎息一聲才開口道
“周澤曾有書信與我,讓我在你來帝都這段時間,有機會便照拂你一二……”
聽到右相這樣說,李如璋有些感動和摸不著頭腦,一時便不好直接開口。
他感念周澤與他政見不合,卻還能在背地裏暗中相助於他,但是他不懂為何右相此時將這番話說出來,
右相見李如璋沉默不語,右相仿佛能洞穿人心一般。
“可是在想老夫為何要說這番話,
你可知道?若是你今日開口便是江山社稷,閉口又是慷慨陳詞,毫無怨言的話,老夫現在已經送客,若是那樣,你必定是一個虛偽之人。”
“所幸,你並未如此,你的坦率,讓老夫很是欣慰。
“周澤信中不光將你誇得世間少有。但同樣也說你心思極重,擅長鼓唇弄舌,操弄人心。”
李如璋心中一時有些尷尬…………
右相接著說道
“你莫要怨恨周澤,他此番也是好意,怕你在帝都行差踏錯,才特意讓老夫關照於你。”
李如璋見右相誤會趕緊道
“府君大人一片良苦用心,在下感激還來不及,如何又會怨恨?”
“小子與府君大人相處日久,府君大人是什麽性子,在下一清二楚。”
“也正是因為府君大人是一位諄諄君子,平日小子沒少欺之以方,即便如此,府君大人不以為忤,仍然掂念小子,小子慚愧。”
右相聽李如璋這樣說,輕笑了一聲,然後如同陷入回憶一般
“欺之以方?想當初,也有人對老夫說過同樣的話,沒想到今日又輪到你對周澤說了……,
“這句話完整說來,應是諄諄君子,無黨無偏。溫潤如玉,中直有容,是謂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老夫哪能擔此誇讚?”
“光是不朋不黨這一點,老夫便沒有做到,身在這朝堂之上,哪裏又有君子?哪裏又能容得下君子?”
“當年,我的老師便說過,老夫不適合做官,老夫後來又將此話轉述我的學生周澤,
結果,我二人終究還是陰差陽錯,踏上官場。”
嗬嗬……,老師說得對,我們這種人又哪裏適合做官?”
“既忍不了官場的黑暗腐敗,又不能為天下為公,將自己夾在中間,進退維穀。”
“老夫無能……”
說完這話以後,右相神情落寞,還情難自禁的搖了搖頭
李如璋忍不住道
“天下如今這般,非是右相你一人之過,既然右相厭倦官場紛爭,那為何不選擇辭官退隱,過那閑雲野鶴的日子?”
右相苦笑一聲
“退隱?朝政糜爛至此,我等正該同心戮力,逆流而上,匡扶社稷危難之時,豈能坐視不管?”
“何況老夫年輕時,遍遊帝國大好河山,那時見山河壯麗,百姓安居,百業昌盛,心中豪情萬丈,勢要為這帝國,再添錦繡。”
“哪知,短短數十載,形勢竟然急轉直下,如今喪城失地,百姓流離,百廢待興,老夫苟活於世,卻不見當年盛景依舊,
“朝中這些大臣,多是屍位素餐,不思報效朝廷之輩,整日操弄權柄,為一己之私,相互攻訐不斷,為謀權利,無所不用其極。”
“就拿此次你查案一事,不也被層層阻攔?”
老夫不敢言自己勵精圖治,如今恬居高位尚且不能救國救民,若是隱退,那便真就棄百姓於水火啊。”
右相痛心疾首道,
但是,隨即話鋒一轉
“此番讓你來也正是因為此事,你可知為何你下獄以後,我隻是個人上書呈情?
而不是像那幫欲致你於死地的大臣一樣,聯名請願?
李如璋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不知。
“因為你是武將……”
“帝君最忌文武勾連,今日老夫此舉說起來已是觸碰逆鱗,
可想而知,若是當初我聯合其他官員上書請求帝君,看似是救你,實際上反而是害你。”
李如璋略一思索,還真是有這種可能,於是點頭表示讚同,
右相繼續說道
“你是帝國新秀,未來必定前途無量,你的路還很長,要學會忍耐大度,
“你也莫要怪罪朝廷,你此番遭受不公,乃是朝中有人詆毀所致,幸虧帝君聖明,明辨是非,你才得以脫離險境。
官場從來如此,顛倒黑白,勾心鬥角,借機滋事,都是常事,你此番受了委屈,老夫知道,明辨是非的人都知道。”
“但是,切莫因此一時衝動,毀壞前程,帝國縱有萬般不好,也莫要厭棄,人尚且有頭疼腦熱,傷筋動骨的時候,何況這諾大的帝國,若有弊病,也屬正常。”
“也正是這種時候,吾輩更應義不容辭,掃除弊病,還天下安樂太平,我們多做一分,這帝國便好上一分。”
“老夫等人終將老去,這朝堂此早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
“如今需耐下性子,好生輔佐君王,上順天命,下安民心,才是為臣之道。”
右相一通話下來,無非就是安撫李如璋,不要心懷怨恨,要繼續為這朝廷添磚加瓦,這讓李如璋不禁感歎,右相果然是個難得的忠臣。
不論任何時候,都想著以家國天下為重。
隻可惜,右相所謂的帝君明辨是非,並不是帝君變得英明,而是李如璋和帝君博弈勝出的結果。
右相不知道李如璋心中想法,仍然自顧自說道
“現在,老夫有幾句話要囑托於你,也算是應了我學生的請求。”
李如璋聽右相有話要對他說,當即打起精神。
“小子無狀,勞動二位為小子操心,給府君大人和右相添麻煩了,”
說完,站起來,躬身一揖。
右相擺了擺手,示意李如璋無需多言。
“你乃武將,非比文官,此番覲見帝君,定要表明心跡,帝君是個仁厚之君,如今這般,隻不過是因奸臣當道,蒙蔽視聽所致。”
“所以,此番你若表明心跡,瑾守為臣本分,帝君自然明白你的心意。”
“切莫放任心性,惹惱帝君,此舉與你無益。”
“一定切記。”
“言盡於此,老夫便不留將軍了,去吧。”
這就完了?
長篇大論之後,李如璋還在愣神之際,
右相卻毫不拖泥帶水,徑自端起桌案上的茶杯,以示送客。
既然右相送客,李如璋自然不好再逗留,
辭別右相,李如璋出了右相府,便準備再去拜望陳王殿下一番。
“爹爹,方才那年輕人就是你之前說的那個什麽李如璋啊?”
“他好年輕啊!”
嶽雲繡從旁邊閃了進來道
“是啊,年輕有為,若是日後不出意外,定會成為帝國棟梁。”
嶽文謙順口答道
然後察覺出哪裏不對勁,回過神來,見到是自家女兒詢問,假裝慍怒道
“你個姑娘家家的,怎麽學會聽牆根了,成何體統,真是有辱斯文……”
嶽文繡小嘴一噘道
“哼~,誰聽牆根啦?女兒沒有,我隻是恰好路過,無意間聽到的。”
“哇,這個李如璋還不錯嘛?拿了這麽多禮品登門,嗯~,挺懂禮數的。”
看到一堆禮品,嶽雲繡忍不住點頭感歎道
“一邊說還一邊打開其中一個禮盒,從中間拿出一塊糕點自顧自吃了起來。”
“你!!!你是個姑娘家……”
嶽文謙忍不住瞪著自家女兒,痛心疾首道。
嶽雲繡見狀,做了鬼臉,徑自跑了出去。
嶽雲繡望著自家女兒遠去的身影,心思翻騰。
自家女兒也該是到了出閣的年紀了,奈何便數帝都,盡是些紈絝子弟,真有些個才華出眾者,也早早和其他人家定親,一時還就是找不到與自家女兒相配的良緣。
再有一些人家,聽說自家女兒性子跳脫,怕她進門之後,做不來賢妻良母,便也絕了提親心思。
倒是今天前來拜訪的李如璋,好像挺配自家女兒的,年輕有為,能文能武,必定也能包容自家女兒古靈精怪的性子。
想到這兒,嶽文謙又沒好氣自嘲了一番,
自己這是怎麽了,婆婆媽媽,變得如同婦人一般。
李如璋拜訪了陳王殿下以後,天色漸晚,便打消了去看望範瑤月的心思。
準備回驛館歇息,明日一早再去探望。
哪知道剛回驛館,離得老遠,便看到兩個女子站在驛館旁邊,四下焦急張望。
白衣似雪,分外矚目。
走得近了,李如璋才驚奇發現,來人竟然就是範瑤月和她的婢女,
李如璋下馬駐足,詢問對方為何這麽晚,還在此處,即便是要等他,也可以到驛館裏麵去等。
範瑤月輕歎一聲,還未開口說話,旁邊婢女卻先跳出來道
“有的人,萬金都難博我們小姐一笑,而有的人,卻讓我家小姐,苦等半天。”
“為何在外麵等,莫非有的人不知道嗎?”
“當初在翠茗樓,小姐有心留人,卻被對方以名聲為重,推辭了,如今誰敢再拖累別人啊。”
“阿茹,別說了,李將軍不是那樣的人。”
範瑤月性子清冷,寡言端莊。
沒想到身邊婢女,口舌竟如此厲害,屬實讓人沒想到。
李如璋笑了,
抬手一伸,做了個請的手勢
“勞動兩位姑娘久等,李某給二位賠不是了,請二位裏麵一敘。”
那位名叫阿茹的丫鬟,因為在範瑤月那裏了解李如璋性子隨和,因此才不懼怕李如璋。
此刻望著驛館內,來來回回的官員胥吏,再也沒了拿李如璋撒氣時候,那種張牙舞爪的氣勢,
此刻縮著脖子,怯生生盯著裏麵那些人窺探,像極了受驚的鵪鶉。
反倒是範瑤月,此刻盡顯大家風範,款款移步,絲毫不慌,半點不怯,徑自跟隨李如璋一同往裏走。
其他官員見到範瑤月生的如此漂亮,一時驚為天人。
紛紛向李如璋投入羨豔的目光,心中感歎,為何沒有美人青睞自己。
來到李如璋的房間,範瑤月開始四處打量。
李如璋正在沏茶,冷不防撞上範瑤月微蹙的眉頭,順勢往範瑤月目光所及之處望去,頓時尷尬不以。
李如璋也是人,也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沒有疊被子的習慣。
加之睡相不好,整個床鋪,此刻亂成一團。
一時竟然忘了這個,趕緊將床幔放下了,又不失禮貌的尷尬一笑。
看著李如璋局促尷尬的神情,阿茹笑的樂不可支,即便清冷如範瑤月,也不禁莞爾。
李如璋趕緊岔開話題
“來,隨便坐,請喝茶,我這裏簡陋,讓二位見笑了。”
李如璋說著將兩杯茶水遞了過去,
緊接著李如璋率先打破安靜
“範姑娘此刻尋我,是有什麽事嗎?”
“本來打算明天去拜訪姑娘的,沒想到今日姑娘便來了。”
“那是,我家小姐重情重義,當初聽說有的人被下獄,各種打點,都要去見他一麵,等那人出來,便第一時間要來探望。”
“不像某些人,一點不念舊情,也不知道哪兒好,讓我家小姐天天掂念不說,還終日以淚洗麵。”
“明日?明日我家小姐就要與人做妾啦!”
範瑤月此刻臉色緋紅,一臉難堪道
“阿茹,別胡說,你再胡說,看我怎麽收拾你……”
“你先出去逛逛,我與李將軍說幾句話就好。”
“小姐,你還向著他說話……”
“好了,乖,你先出去。”
聽到範瑤月這樣說,阿茹嘟著嘴,瞪著眼,狠狠一跺腳,氣鼓鼓的扭頭出門而去。
李如璋沒想到他入獄一遭,竟然讓範瑤月擔心成這樣,怎麽又要做妾,什麽意思?
當即詢問道
“李某何德何能,勞累姑娘牽掛至此,
範姑娘,方才阿茹說的做妾是怎麽回事?”
聽到李如璋詢問,範瑤月垂下眼眸,麵色重歸清冷。
見範瑤月這樣,李如璋頓時明白了,剛才阿茹所說,都是真的。
李如璋沒有憤怒,他知道,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初他被帝君任用的時候,其他人不管有何不滿,都是敢怒不敢言,
而他失勢下獄以後,這些牛鬼蛇神跳出來也正常。
想到這兒,李如璋對範瑤月說道
“李某無能,無端連累範姑娘,還望姑娘莫怪。”
聽到李如璋這樣說,範瑤月猛然抬頭,慌亂推辭道
“不……,不是的,沒有……,將軍從來沒有拖累於奴家,反而是將軍此番遭遇,皆是因我而起,若不是為了我,將軍不會遭此厄運。
“聽到將軍被下獄那一刻,奴家真是萬念俱灰,若此次將軍真有個好歹,奴家萬死也難贖其罪。”
“本來奴家已經想好了,若是將軍有事,我將她姐弟二人安置好以後,便為將軍殉葬,屆時隨將軍而去,在九泉之下,也要報答將軍的恩情。”
“所幸老天保佑,將軍竟然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得以平安歸來。”
“奴家真是替將軍高興了。”
李如璋以前隻是在書中看過,哪家女子性烈如火,動輒便隨心愛之人殉葬身亡,他那時隻當是演義裏的情節,對此還有些嗤之以鼻。
如今自己親身經曆,屬實令他感到震撼。
原來,世上真有如此重情女子!!!
想到這兒,李如璋出言安慰道
“是啊,此番確實凶險,所幸最後平安無事,有勞姑娘記掛,
你看,如今我不是全須全尾的站在姑娘麵前,不必再擔心,後麵都沒事了,開心一些,待我麵見帝君以後,我便帶你們和我一起回光州。”
聽到李如璋這樣說,範瑤月不但沒有感到開心,反而淒涼一笑,
“不必了,李將軍,今日奴家到此,是為與將軍道別而來。”
“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奴家就在此恭賀將軍,願將軍從此一帆風順。”
李如璋聽聞頓時大驚失色,連忙追問範瑤月此話何意,莫非對方勢力強大到讓人無法拒絕的地步?
範瑤月死活不再作答,
直到李如璋再三追問之下,範瑤月才將事情原委說出來。
原來,之前老鴇口中所說的巨賈,要範瑤月做妾之人,
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和李如璋產生不快的平遠候許霖君。
對方得知李如璋與範瑤月之間的關係,又見李如璋以被下獄,便以為大局已定,於是許下重金,強納範瑤月。
並且聲稱,若是範瑤月不答應,他就讓自家姐夫,當今帝君,處死李如璋。
許霖君出手十分闊綽,老鴇見錢眼開,當即便同意了此事,
加之那許霖君用李如璋作為威脅,範瑤月為了不累及李如璋,隻得被迫就範。
此番,李如璋能出獄,範瑤月還以為是許霖君見她答應條件,故而讓帝君將李如璋放出來的。
李如璋明白,對方這不是真的看上了範瑤月,明顯是衝自己來的。
他許霖君何德何能,能說動帝君?
就憑家中一個靠美色受寵的姐姐,便想左右帝君心意?
至於那老鴇,見錢眼開是真,惹不起他許霖君也是真,除了那些親王郡王侯爺,便是他許霖君為大。
許霖君真要強納範瑤月,也就納了,其他親王侯爺,若非有什麽深仇大恨,也不會和他許霖君針鋒相對,計較太多。
許霖君之前因為在他這裏失了麵子,這是要將場子找回去。
“明日,許家便要來接人。”
“所以,奴家便不與將軍同行了,將軍此去要多多保重,早日驅逐北虜,
今後,奴家每日都會替將軍祈福,惟願……將軍早日功成名就。”
話說完這些,範瑤月早已是泣不成聲。
李如璋牙關緊咬,額頭青筋暴起。
欺人太甚!!!!
李如璋抓起桌上的茶壺,砸了個粉碎。
若是對方擺開架勢和自己較量一番,說不得自己還會佩服對方,有膽識,是個爺們。
像如今這種,眼見扳不倒自己,便向自己身邊人下手,何況事情還和自己身邊人無關,完全是因為對方和自己鬥法而波及到身邊人。
趁他陷入危機的時候,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還隻會挑弱者下手的卑鄙手段,屬實讓李如璋窩火和憤怒。
之前李如璋之所以擔驚受怕,畏首畏尾完全是因為摸不透帝君的心思,如今,可就不一樣了……
現在,他和帝君有私下交易,帝君需要用他,現在李如璋行事,隻要不是太過分,可以說算得上有恃無恐。
如果現在不飛揚跋扈,豈不是白白錯失良機?
想到這兒,李如璋不禁心中冷笑。
許霖君,我要讓你明白,你惹錯人了!!!
李如璋先勃然大怒,隨後嚎啕悲愴,以頭搶地,最後竟然整整三天不吃不喝。
完全一副哀莫大於心死的狀態。
自然有人暗中將這一切稟報給了帝君,
帝君見目的達成,趁機開出條件,聲稱隻要李如璋答應他的條件,不光保他無事,而且還另有賞賜。
還特意命人拿給李如璋紙筆,讓他寫“忠心貼”,李如璋為了讓戲演的更加逼真,故意裝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
就這樣,又拖了兩天,李如璋才將寫好的東西,托人送於帝君。
李如璋並沒有寫什麽所謂的“忠心貼”。
而是寫了一首詞,當做投名狀,沒想到,帝君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大加讚歎。
因為李如璋寫的是辛棄疾的破陣子。
尤其是那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更是讓帝君心花怒放,頻頻誇讚。
就這樣,李如璋才得以重獲自由。
短短數日,李如璋大起大落,從帝君青睞到淪為階下囚,
如今得以脫罪,真是恍如隔世。
李如璋出來第一件事,便派人給自家大哥報信,按兵不動。
右相相召,他必須要來。
來到右相府邸,說明來意,
門子進去通報,李如璋趁機開始打量整個宅院。
上次來的匆忙,加之有事,並未關注房屋陳設這些。
即便早已聽說過右相生活簡樸,
可當真正看到右相家中陳設以後,李如璋還是有些震驚,堂堂一朝宰執,家中清貧如斯,
莫說看不到一絲,那些達官顯貴家中那種奢靡無度的景象。
甚至比一些富裕人家都不如,
但李如璋知道,這種人,往往心誌極其堅韌。
認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正在思索,門子回稟,說是右相已經在客廳等候,請李如璋進去。
這是第二次與右相相見,右相原本端坐在交椅之上,見李如璋到來,笑容滿麵,竟然直接起身迎接,不可謂不重視。
右相上下打量一番李如璋之後道
“李將軍此番受苦了,比起上次見麵,清瘦了不少,可是在獄中遭受薄待?
右相一邊說,一邊示意李如璋落座。
麵對詢問,李如璋回想種種遭遇,深吸一口氣道
“回稟右相,並不曾,隻是之前憂思過度所致。”
右相點了點頭,緊接著又說道
“李將軍此番大起大落,可有感悟?”
李如璋沒想到,右相會這麽直接,居然一上來就開門見山。
見右相詢問,李如璋也是略微思索片刻,才緩緩搖了搖頭
“若說沒有,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實不相瞞,小子此番遭逢沉浮,隻覺人生無常,命運多舛,心中多有彷徨淒然之意。”
“更加體會到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這句話的含義。”
言語之中,略帶一絲不滿。
右相目光炯炯盯著李如璋看了許久,兀自歎息一聲才開口道
“周澤曾有書信與我,讓我在你來帝都這段時間,有機會便照拂你一二……”
聽到右相這樣說,李如璋有些感動和摸不著頭腦,一時便不好直接開口。
他感念周澤與他政見不合,卻還能在背地裏暗中相助於他,但是他不懂為何右相此時將這番話說出來,
右相見李如璋沉默不語,右相仿佛能洞穿人心一般。
“可是在想老夫為何要說這番話,
你可知道?若是你今日開口便是江山社稷,閉口又是慷慨陳詞,毫無怨言的話,老夫現在已經送客,若是那樣,你必定是一個虛偽之人。”
“所幸,你並未如此,你的坦率,讓老夫很是欣慰。
“周澤信中不光將你誇得世間少有。但同樣也說你心思極重,擅長鼓唇弄舌,操弄人心。”
李如璋心中一時有些尷尬…………
右相接著說道
“你莫要怨恨周澤,他此番也是好意,怕你在帝都行差踏錯,才特意讓老夫關照於你。”
李如璋見右相誤會趕緊道
“府君大人一片良苦用心,在下感激還來不及,如何又會怨恨?”
“小子與府君大人相處日久,府君大人是什麽性子,在下一清二楚。”
“也正是因為府君大人是一位諄諄君子,平日小子沒少欺之以方,即便如此,府君大人不以為忤,仍然掂念小子,小子慚愧。”
右相聽李如璋這樣說,輕笑了一聲,然後如同陷入回憶一般
“欺之以方?想當初,也有人對老夫說過同樣的話,沒想到今日又輪到你對周澤說了……,
“這句話完整說來,應是諄諄君子,無黨無偏。溫潤如玉,中直有容,是謂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老夫哪能擔此誇讚?”
“光是不朋不黨這一點,老夫便沒有做到,身在這朝堂之上,哪裏又有君子?哪裏又能容得下君子?”
“當年,我的老師便說過,老夫不適合做官,老夫後來又將此話轉述我的學生周澤,
結果,我二人終究還是陰差陽錯,踏上官場。”
嗬嗬……,老師說得對,我們這種人又哪裏適合做官?”
“既忍不了官場的黑暗腐敗,又不能為天下為公,將自己夾在中間,進退維穀。”
“老夫無能……”
說完這話以後,右相神情落寞,還情難自禁的搖了搖頭
李如璋忍不住道
“天下如今這般,非是右相你一人之過,既然右相厭倦官場紛爭,那為何不選擇辭官退隱,過那閑雲野鶴的日子?”
右相苦笑一聲
“退隱?朝政糜爛至此,我等正該同心戮力,逆流而上,匡扶社稷危難之時,豈能坐視不管?”
“何況老夫年輕時,遍遊帝國大好河山,那時見山河壯麗,百姓安居,百業昌盛,心中豪情萬丈,勢要為這帝國,再添錦繡。”
“哪知,短短數十載,形勢竟然急轉直下,如今喪城失地,百姓流離,百廢待興,老夫苟活於世,卻不見當年盛景依舊,
“朝中這些大臣,多是屍位素餐,不思報效朝廷之輩,整日操弄權柄,為一己之私,相互攻訐不斷,為謀權利,無所不用其極。”
“就拿此次你查案一事,不也被層層阻攔?”
老夫不敢言自己勵精圖治,如今恬居高位尚且不能救國救民,若是隱退,那便真就棄百姓於水火啊。”
右相痛心疾首道,
但是,隨即話鋒一轉
“此番讓你來也正是因為此事,你可知為何你下獄以後,我隻是個人上書呈情?
而不是像那幫欲致你於死地的大臣一樣,聯名請願?
李如璋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不知。
“因為你是武將……”
“帝君最忌文武勾連,今日老夫此舉說起來已是觸碰逆鱗,
可想而知,若是當初我聯合其他官員上書請求帝君,看似是救你,實際上反而是害你。”
李如璋略一思索,還真是有這種可能,於是點頭表示讚同,
右相繼續說道
“你是帝國新秀,未來必定前途無量,你的路還很長,要學會忍耐大度,
“你也莫要怪罪朝廷,你此番遭受不公,乃是朝中有人詆毀所致,幸虧帝君聖明,明辨是非,你才得以脫離險境。
官場從來如此,顛倒黑白,勾心鬥角,借機滋事,都是常事,你此番受了委屈,老夫知道,明辨是非的人都知道。”
“但是,切莫因此一時衝動,毀壞前程,帝國縱有萬般不好,也莫要厭棄,人尚且有頭疼腦熱,傷筋動骨的時候,何況這諾大的帝國,若有弊病,也屬正常。”
“也正是這種時候,吾輩更應義不容辭,掃除弊病,還天下安樂太平,我們多做一分,這帝國便好上一分。”
“老夫等人終將老去,這朝堂此早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
“如今需耐下性子,好生輔佐君王,上順天命,下安民心,才是為臣之道。”
右相一通話下來,無非就是安撫李如璋,不要心懷怨恨,要繼續為這朝廷添磚加瓦,這讓李如璋不禁感歎,右相果然是個難得的忠臣。
不論任何時候,都想著以家國天下為重。
隻可惜,右相所謂的帝君明辨是非,並不是帝君變得英明,而是李如璋和帝君博弈勝出的結果。
右相不知道李如璋心中想法,仍然自顧自說道
“現在,老夫有幾句話要囑托於你,也算是應了我學生的請求。”
李如璋聽右相有話要對他說,當即打起精神。
“小子無狀,勞動二位為小子操心,給府君大人和右相添麻煩了,”
說完,站起來,躬身一揖。
右相擺了擺手,示意李如璋無需多言。
“你乃武將,非比文官,此番覲見帝君,定要表明心跡,帝君是個仁厚之君,如今這般,隻不過是因奸臣當道,蒙蔽視聽所致。”
“所以,此番你若表明心跡,瑾守為臣本分,帝君自然明白你的心意。”
“切莫放任心性,惹惱帝君,此舉與你無益。”
“一定切記。”
“言盡於此,老夫便不留將軍了,去吧。”
這就完了?
長篇大論之後,李如璋還在愣神之際,
右相卻毫不拖泥帶水,徑自端起桌案上的茶杯,以示送客。
既然右相送客,李如璋自然不好再逗留,
辭別右相,李如璋出了右相府,便準備再去拜望陳王殿下一番。
“爹爹,方才那年輕人就是你之前說的那個什麽李如璋啊?”
“他好年輕啊!”
嶽雲繡從旁邊閃了進來道
“是啊,年輕有為,若是日後不出意外,定會成為帝國棟梁。”
嶽文謙順口答道
然後察覺出哪裏不對勁,回過神來,見到是自家女兒詢問,假裝慍怒道
“你個姑娘家家的,怎麽學會聽牆根了,成何體統,真是有辱斯文……”
嶽文繡小嘴一噘道
“哼~,誰聽牆根啦?女兒沒有,我隻是恰好路過,無意間聽到的。”
“哇,這個李如璋還不錯嘛?拿了這麽多禮品登門,嗯~,挺懂禮數的。”
看到一堆禮品,嶽雲繡忍不住點頭感歎道
“一邊說還一邊打開其中一個禮盒,從中間拿出一塊糕點自顧自吃了起來。”
“你!!!你是個姑娘家……”
嶽文謙忍不住瞪著自家女兒,痛心疾首道。
嶽雲繡見狀,做了鬼臉,徑自跑了出去。
嶽雲繡望著自家女兒遠去的身影,心思翻騰。
自家女兒也該是到了出閣的年紀了,奈何便數帝都,盡是些紈絝子弟,真有些個才華出眾者,也早早和其他人家定親,一時還就是找不到與自家女兒相配的良緣。
再有一些人家,聽說自家女兒性子跳脫,怕她進門之後,做不來賢妻良母,便也絕了提親心思。
倒是今天前來拜訪的李如璋,好像挺配自家女兒的,年輕有為,能文能武,必定也能包容自家女兒古靈精怪的性子。
想到這兒,嶽文謙又沒好氣自嘲了一番,
自己這是怎麽了,婆婆媽媽,變得如同婦人一般。
李如璋拜訪了陳王殿下以後,天色漸晚,便打消了去看望範瑤月的心思。
準備回驛館歇息,明日一早再去探望。
哪知道剛回驛館,離得老遠,便看到兩個女子站在驛館旁邊,四下焦急張望。
白衣似雪,分外矚目。
走得近了,李如璋才驚奇發現,來人竟然就是範瑤月和她的婢女,
李如璋下馬駐足,詢問對方為何這麽晚,還在此處,即便是要等他,也可以到驛館裏麵去等。
範瑤月輕歎一聲,還未開口說話,旁邊婢女卻先跳出來道
“有的人,萬金都難博我們小姐一笑,而有的人,卻讓我家小姐,苦等半天。”
“為何在外麵等,莫非有的人不知道嗎?”
“當初在翠茗樓,小姐有心留人,卻被對方以名聲為重,推辭了,如今誰敢再拖累別人啊。”
“阿茹,別說了,李將軍不是那樣的人。”
範瑤月性子清冷,寡言端莊。
沒想到身邊婢女,口舌竟如此厲害,屬實讓人沒想到。
李如璋笑了,
抬手一伸,做了個請的手勢
“勞動兩位姑娘久等,李某給二位賠不是了,請二位裏麵一敘。”
那位名叫阿茹的丫鬟,因為在範瑤月那裏了解李如璋性子隨和,因此才不懼怕李如璋。
此刻望著驛館內,來來回回的官員胥吏,再也沒了拿李如璋撒氣時候,那種張牙舞爪的氣勢,
此刻縮著脖子,怯生生盯著裏麵那些人窺探,像極了受驚的鵪鶉。
反倒是範瑤月,此刻盡顯大家風範,款款移步,絲毫不慌,半點不怯,徑自跟隨李如璋一同往裏走。
其他官員見到範瑤月生的如此漂亮,一時驚為天人。
紛紛向李如璋投入羨豔的目光,心中感歎,為何沒有美人青睞自己。
來到李如璋的房間,範瑤月開始四處打量。
李如璋正在沏茶,冷不防撞上範瑤月微蹙的眉頭,順勢往範瑤月目光所及之處望去,頓時尷尬不以。
李如璋也是人,也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沒有疊被子的習慣。
加之睡相不好,整個床鋪,此刻亂成一團。
一時竟然忘了這個,趕緊將床幔放下了,又不失禮貌的尷尬一笑。
看著李如璋局促尷尬的神情,阿茹笑的樂不可支,即便清冷如範瑤月,也不禁莞爾。
李如璋趕緊岔開話題
“來,隨便坐,請喝茶,我這裏簡陋,讓二位見笑了。”
李如璋說著將兩杯茶水遞了過去,
緊接著李如璋率先打破安靜
“範姑娘此刻尋我,是有什麽事嗎?”
“本來打算明天去拜訪姑娘的,沒想到今日姑娘便來了。”
“那是,我家小姐重情重義,當初聽說有的人被下獄,各種打點,都要去見他一麵,等那人出來,便第一時間要來探望。”
“不像某些人,一點不念舊情,也不知道哪兒好,讓我家小姐天天掂念不說,還終日以淚洗麵。”
“明日?明日我家小姐就要與人做妾啦!”
範瑤月此刻臉色緋紅,一臉難堪道
“阿茹,別胡說,你再胡說,看我怎麽收拾你……”
“你先出去逛逛,我與李將軍說幾句話就好。”
“小姐,你還向著他說話……”
“好了,乖,你先出去。”
聽到範瑤月這樣說,阿茹嘟著嘴,瞪著眼,狠狠一跺腳,氣鼓鼓的扭頭出門而去。
李如璋沒想到他入獄一遭,竟然讓範瑤月擔心成這樣,怎麽又要做妾,什麽意思?
當即詢問道
“李某何德何能,勞累姑娘牽掛至此,
範姑娘,方才阿茹說的做妾是怎麽回事?”
聽到李如璋詢問,範瑤月垂下眼眸,麵色重歸清冷。
見範瑤月這樣,李如璋頓時明白了,剛才阿茹所說,都是真的。
李如璋沒有憤怒,他知道,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初他被帝君任用的時候,其他人不管有何不滿,都是敢怒不敢言,
而他失勢下獄以後,這些牛鬼蛇神跳出來也正常。
想到這兒,李如璋對範瑤月說道
“李某無能,無端連累範姑娘,還望姑娘莫怪。”
聽到李如璋這樣說,範瑤月猛然抬頭,慌亂推辭道
“不……,不是的,沒有……,將軍從來沒有拖累於奴家,反而是將軍此番遭遇,皆是因我而起,若不是為了我,將軍不會遭此厄運。
“聽到將軍被下獄那一刻,奴家真是萬念俱灰,若此次將軍真有個好歹,奴家萬死也難贖其罪。”
“本來奴家已經想好了,若是將軍有事,我將她姐弟二人安置好以後,便為將軍殉葬,屆時隨將軍而去,在九泉之下,也要報答將軍的恩情。”
“所幸老天保佑,將軍竟然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得以平安歸來。”
“奴家真是替將軍高興了。”
李如璋以前隻是在書中看過,哪家女子性烈如火,動輒便隨心愛之人殉葬身亡,他那時隻當是演義裏的情節,對此還有些嗤之以鼻。
如今自己親身經曆,屬實令他感到震撼。
原來,世上真有如此重情女子!!!
想到這兒,李如璋出言安慰道
“是啊,此番確實凶險,所幸最後平安無事,有勞姑娘記掛,
你看,如今我不是全須全尾的站在姑娘麵前,不必再擔心,後麵都沒事了,開心一些,待我麵見帝君以後,我便帶你們和我一起回光州。”
聽到李如璋這樣說,範瑤月不但沒有感到開心,反而淒涼一笑,
“不必了,李將軍,今日奴家到此,是為與將軍道別而來。”
“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奴家就在此恭賀將軍,願將軍從此一帆風順。”
李如璋聽聞頓時大驚失色,連忙追問範瑤月此話何意,莫非對方勢力強大到讓人無法拒絕的地步?
範瑤月死活不再作答,
直到李如璋再三追問之下,範瑤月才將事情原委說出來。
原來,之前老鴇口中所說的巨賈,要範瑤月做妾之人,
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和李如璋產生不快的平遠候許霖君。
對方得知李如璋與範瑤月之間的關係,又見李如璋以被下獄,便以為大局已定,於是許下重金,強納範瑤月。
並且聲稱,若是範瑤月不答應,他就讓自家姐夫,當今帝君,處死李如璋。
許霖君出手十分闊綽,老鴇見錢眼開,當即便同意了此事,
加之那許霖君用李如璋作為威脅,範瑤月為了不累及李如璋,隻得被迫就範。
此番,李如璋能出獄,範瑤月還以為是許霖君見她答應條件,故而讓帝君將李如璋放出來的。
李如璋明白,對方這不是真的看上了範瑤月,明顯是衝自己來的。
他許霖君何德何能,能說動帝君?
就憑家中一個靠美色受寵的姐姐,便想左右帝君心意?
至於那老鴇,見錢眼開是真,惹不起他許霖君也是真,除了那些親王郡王侯爺,便是他許霖君為大。
許霖君真要強納範瑤月,也就納了,其他親王侯爺,若非有什麽深仇大恨,也不會和他許霖君針鋒相對,計較太多。
許霖君之前因為在他這裏失了麵子,這是要將場子找回去。
“明日,許家便要來接人。”
“所以,奴家便不與將軍同行了,將軍此去要多多保重,早日驅逐北虜,
今後,奴家每日都會替將軍祈福,惟願……將軍早日功成名就。”
話說完這些,範瑤月早已是泣不成聲。
李如璋牙關緊咬,額頭青筋暴起。
欺人太甚!!!!
李如璋抓起桌上的茶壺,砸了個粉碎。
若是對方擺開架勢和自己較量一番,說不得自己還會佩服對方,有膽識,是個爺們。
像如今這種,眼見扳不倒自己,便向自己身邊人下手,何況事情還和自己身邊人無關,完全是因為對方和自己鬥法而波及到身邊人。
趁他陷入危機的時候,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還隻會挑弱者下手的卑鄙手段,屬實讓李如璋窩火和憤怒。
之前李如璋之所以擔驚受怕,畏首畏尾完全是因為摸不透帝君的心思,如今,可就不一樣了……
現在,他和帝君有私下交易,帝君需要用他,現在李如璋行事,隻要不是太過分,可以說算得上有恃無恐。
如果現在不飛揚跋扈,豈不是白白錯失良機?
想到這兒,李如璋不禁心中冷笑。
許霖君,我要讓你明白,你惹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