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就在大家翹首以盼之際。
終於,瑤月姑娘手中捧一麵古箏,緩緩登場。
瑤月姑娘一出場,便引的四座皆驚,就連李如璋都忍不住眼前一亮。
眼前女子,無法和後世的那些明星作對比,這是標準的古典美。
一綰青絲配著紅繩,渾身上下一襲白裙,裙擺踞地,行走之間嫋嫋婷婷,整個人,飄然出塵,仿佛真就是月宮仙子從月光中走出來一般。
柳葉眉,瓊鼻,明明生有一雙桃花眼,卻輕靈嫵媚之餘又帶有一絲憂傷,仿佛心中有無限愁緒揮之不去,
膚若凝脂,麵若桃花,一點朱唇因點了唇脂的緣故,愈發顯得嬌豔欲滴。
一雙纖纖玉手,更是膚如柔夷。
剛一出場,便博得滿堂喝彩。
李如璋打心底來說,也不得不承認,這瑤月姑娘,縱使他二世為人,也是他見到的最美的一個女人。
不是那種美的不可方物,妖豔無比的美,
而是給人一種,無可挑剔,冰雪清冷讓人覺得無法觸碰,卻又欲求不得那種感覺。
雖沒有一顰一笑,卻讓人忍不住起憐愛之心。
瑤月姑娘來到席間,衝眾人淺施一禮,然後道
“奴家有禮了。”
“聽聞貴人踏足我翠茗樓,奴家今日便獻醜一曲,以款待諸君,諸位貴人,且飲且娛,願諸位乘興而至,盡興而歸。”
說完,便開始撥動琴弦,彈奏曲子,
琴聲曼妙,動人心弦。
李如璋此刻終於體會到了古人為何熱衷於,勾欄聽曲這種事了。
對方彈奏的曲子,悠揚婉轉,緩時如珠落玉盤,急切又如溪泉奔流。
就連李如璋一個不懂音律之人,都聽的如癡如醉。
一曲奏畢,餘音繞梁。
在場所有人都沉醉其中,
最後,還是在瑤月姑娘的打斷下,眾人才回過神來。
“諸位,奴家獻醜了。”
“陳王殿下,萬金之軀屈尊到此,奴家特敬薄酒一杯,以謝厚愛之情,也願陳王殿下福壽綿長。”
李如璋暗道,果然是花魁,才藝就不說了,情商也這麽高。
果然,
這番話說完,逗得陳王殿下也是開懷大笑。
二話不說,便一口將杯中酒水,喝了個幹淨。
放下酒杯以後,陳王殿下接著道
“今日,你其實不應該先敬本王,此乃本王為李將軍準備的接風宴,也是壓驚宴,李將軍少年英姿,此前潼關之戰大捷,全賴李將軍施為。”
“瑤月姑娘,你應該敬李將軍一杯才是。”
範瑤月一聽潼關之戰的英雄在這裏,頓時眼前一亮。
“那奴家確實要敬上一杯,李將軍英雄蓋世,救萬民於水火,奴家替天下百姓謝過李將軍,願將軍馬上博得場場勝,驅逐北虜身無殤。”
李如璋推辭道
“多謝瑤月姑娘美意,至於什麽英雄蓋世,莫要這般說,李某受之有愧,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潼關之戰,能夠取勝,非是李某一人之功,全賴將士用命,拚死力戰,才能取勝。”
“此戰……陣亡將士無數,李某肩項單薄,哪能承其之重,又豈敢貪天之功。”
李如璋回憶起當初那一戰,觸景生情不由得變得感傷。
場麵氣氛一下變得沉重,
隻有範瑤月聽李如璋這樣說,眸子裏閃爍著一絲異樣的光彩,
最終旁邊有人打斷這種壓抑的氣氛,稱酒宴不因再提這種傷感之事。
並提議,有酒無詩,不成宴。
提議每人賦詩一首,眾人進行評判,眾人盡皆叫好,唯獨被陳王否了,原因是陳王殿下考慮李如璋不擅此道,不願意李如璋被冷落。
然而,陳王殿下對李如璋的偏袒,卻引起了其他人不滿和妒忌。
這時有人跳出來表示,既然李如璋有同進士身份在身,以後說不得也要轉入文官這邊,入朝為官。
到那個時候,要是再不會吟詩作賦,又如何應對官場交際?
陳王殿下此時看似在袒護李如璋,其實是害了他。
陳王殿下一聽,好像也是有幾分道理,便以目光示意詢問李如璋。
李如璋本來還覺得有什麽,本打算開口推辭,因為他的確不擅長此道。
而且,他從心底裏來說,有些排斥這種所謂的官場文化,
倒不是說詩詞之道不可取,畢竟,詩詞歌賦,也是文化瑰寶,曆史傳承的一部分。
隻是如今,朝政凋敝,百姓困苦,整個嵩國風雨飄搖,與其鑽研這些,不如,厲兵秣馬,掃除弊病,
待天下太平,再大行其樂也不遲。
何必現在便要追捧此道?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偏偏有人揪著李如璋不放,旁邊另外一人,以為李如璋遲疑便是露怯。
便嘲諷李如璋雖有同進士之名,卻好像名不副實,若是不擅長此道,可由他們率先起頭,給李如璋打個樣。
若還是不會,盡可罰酒三杯,便可越過此間。
一邊說一邊搖頭晃腦拈須譏諷,還一臉蔑視的表情看著李如璋。
若不是陳王殿下在,估計,此刻已經將李如璋羞辱得不成樣子了。
李如璋真就覺得很無奈,對方真就以為自己是文人?就可以自我感覺這麽良好嗎?
這讓李如璋逆反心理發作,你既然藐視我,我偏要讓你看看我到底行不行。
他雖然不擅長吟詩作賦,但是,不代表自己不能剽竊啊,
雖然,剽竊可恥,但是,他這是借鑒,不對,是借用……
曾經上學的時候,老師不就是提倡學以致用嗎?
那此時不就是派上用場的時刻?
想到這兒,李如璋搖了搖頭,
“謝過閣下好意,李某的確不擅長此等小道,所以並未鑽研詩詞歌賦。”
“不過,要是說隨機應變,硬編兩首,李某勉為其難,也還是可以的。”
眾人聽他這般藐視貶低詩詞歌賦之道,一時間,紛紛大怒
“狂妄!!!”
“竟敢說詩詞歌賦乃小道,何為大道?!!”
“我倒要看看,你能做出什麽樣的詩詞出來。”
也有人搖頭歎息
“豎子太過輕狂,雖然之前打過一次勝仗,但也不能目空一切吧。”
“到底是年輕人血氣方剛,可惜剛則易折啊。”
“李將軍,收回剛才的話吧,若是不會,也不打緊,就算喝酒也沒事。”
有人怒而斥之,也有人好心規勸。
李如璋心道
“年輕氣盛?不氣盛那還是年輕人嗎?”
想到這兒李如璋笑容滿麵道
“諸位還未聽我吟詩作賦,便開始批判駁斥在下,於理不合吧?”
“不如,聽我道來,再做評判?”
陳王殿下聽李如璋這樣說,驚奇道
“李將軍,莫非真擅長此道?”
李如璋搖了搖頭道
“回稟殿下,微臣並不是擅長此道,正如我前麵所說,無非搜腸刮肚硬湊罷了。”
說完又衝陳王殿下俯身一揖,陳王殿下則抬手示意李如璋開始作詩。
就在李如璋即將開口吟詩的時候,
他突然覺得之前對方嘲諷他不會吟詩作賦,又要罰他喝酒,以做懲罰。
那如今他能吟詩作對,是不是也要罰其他人喝酒才算公平?
想到這兒,李如璋開口對陳王殿下說道
“殿下下官有個不情之請,李某乃是一介武夫,吟詩作賦確實不太擅長,陳王殿下能否居中質證,
我若做的不好,我自罰十杯,若是我作出來的詩,殿下覺得還可以,那他們自罰十杯可好?”
陳王殿下沒想到李如璋居然會和那些人賭上氣了,當即也是哈哈大笑,
“妙極妙極,如此甚好,若是沒有賭約,反而少了意思,
如此這般我再加一句可好,咱們一人再出一件東西?金銀玉器皆可,若是沒有,事後補上也行,
李將軍若是輸了,他給不了,我來替他給,諸位若是輸了,可要兌現喲~”
其餘眾人一聽,更是忿忿不平,
他李如璋一黃口孺子,不過僥幸立了些許戰功,為何能得自家王爺這般器重,自己這些人久隨王爺身邊,也不如他今日這般來的受偏袒……
紛紛無異議,都拿出自己的心愛之物,或是金銀錢財又或是珠寶玉器,請陳王殿下做見證,誓要和李如璋一較高下。
待眾人賭約妥當,收集起來的物品倒也琳琅滿目。
李如璋也從懷裏掏出,之前從衝陣陣亡的乃蠻阿彌手上擼下來的黃金手鐲,也放在其中,
黃金在任何時候,都是硬貨,盡管古代文人墨客,皆以輕財重義為形象道德楷模。
可並不妨礙他們想要升官發財撈銀子。
所以,當李如璋掏出那麽大一個金手鐲以後,眾人眼睛都亮了。
賭約已成,李如璋終於要開始吟詩了。
範瑤月雖性子平淡清冷,但是,也也想看看,李如璋一個武夫,能作出來什麽樣的詩,
會不會和那些一擲千金的紈絝子弟一樣,隻知道飛花弄月,無病呻吟。
“諸位,那在下便獻醜了。”
“今日陳王殿下,慷慨相助,又設宴款待我等微末之人,在下不勝榮幸,同樣也萬分感激。”
“如此,為答謝陳王殿下厚愛,在下便以此間酒宴為詩,拚湊一首。”
“也作為諸位一會的勸酒令。”
陳王殿下聽李如璋這般一本正經篤定其他人一會要被罰酒,更是捧腹大笑。
感歎,少年心性,果然恣意放蕩。
隻見李如璋假裝思索之態,然後開口道
將近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範仙子,諸眾臣,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今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諸位勿憂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勸君更盡十杯酒。
李如璋將詩仙李太白的詩,略做改動,便娓娓道來。
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
原本還抱著看李如璋笑話的那些人,此刻也是徹底被驚掉下巴。
“噗嗤”一聲嬌笑,打破了現場的安靜。
範瑤月被李如璋有仇必報的態度給逗笑了。
其他人也被這笑聲驚醒,眾人如夢初醒般環視四周,意猶未盡的表情仿佛是在說,做得這手好詞,怎麽突然就停了?
一陣掌聲響起,陳王殿下誇讚道
“好詞,絕妙好詞!!!”
“剛才誰說武將粗鄙,胸無點墨的?各位可還有話說?”
陳王殿下笑意盈盈環視眾人,
其餘眾人麵麵相覷,反應過來之後,其中有人立馬站出來
“他……他怎麽能作出如此精妙絕倫的詩詞?”
“這首詞……真是……先抑後揚,峰回路轉,令人心潮澎湃!!!”
“不服,下官不服,這首詞是李將軍扮豬吃虎,我……,下官……,下官以為這首詞,不是李將軍所作。”
“對,如此絕妙的詩詞,怎麽可能出自一個武將之手,多半是剽竊哪位文人墨客的佳作。”
這人氣急敗壞加上慌亂之下,開始找借口誣陷李如璋。
麵對詆毀,李如璋麵不改色心不跳道
“敢問閣下,既是佳作,為何會名不見經傳?又為何會被我所得,恰好又在今日作出來?
而且,也不是不許你們作詩,隻要諸位的詩詞,能勝過我,我李某人,一樣願賭服輸。
諸位,在下之前便已經說過了,這首詞便是諸位的勸酒令,願賭服輸,請吧?”
說完,還將手一伸,做了個請的手勢。
陳王殿下本來沒有異議,一聽這些人這樣說,心中也略有猶疑。
是啊,一個武將,哪怕擅長此道,也不至於信手拈來,
何況這首詞,如此應景,又姿意灑脫,雖說此詩中的豪氣,確有幾分武人的豪邁之氣,
但是,確實好像不太是一個武將臨場就能做出來的,
可他又不願意直接質問李如璋,不過為了試探李如璋一番。
陳王殿下當即笑道
“之前說李將軍不會吟詩作賦,如今人家做出來了,爾等又覺得是人家剽竊他人,正如李將軍之言,願賭服輸嘛。”
“或者這樣,你們自認有才華者,也可站出來和李將軍一較高下。”
“想必李將軍也不是不敢接受。”
“屆時,爾等可用其他的詩詞和李將軍再做比試,難道你們如此多人,還贏不了李將軍一人?”
言語間便是赤裸裸的誘導,暗示其他人,在詩詞方麵,繼續挑戰李如璋。
隨即又對李如璋道
“李將軍,又豈會懼怕你們的挑戰?”
陳王殿下看似是在誇讚李如璋,實際上是為了架住他,不讓李如璋有反悔的餘地。
不等李如璋開口,陳王殿下繼續說道。
“諸位若是有自覺勝得過李將軍的,盡可一試。”
其他人一時沒明白陳王殿下的心思,隻以為陳王殿下還是在偏袒李如璋。
隻有少數人反應過來,齊齊道
“我等雖是詩詞歌賦比不上李將軍,但是,我等就是不服!!!”
“胡鬧!!!”
“本王已經說了,若是不服,盡可挑戰李將軍,爾等既然不服,又不願意挑戰對方,隻在這兒,無理取鬧,是何道理?”
李如璋也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同尋常,這陳王殿下隻是誇讚他的詩詞,卻不見不見為自己質證,
反而一味在向其他人對自己發起挑戰一事上,三令五申。
看來,這陳王殿下,也太相信前麵那首詞,是自己所作啊,
李如璋不禁啞然失笑,果然,任何時候,永遠不要低估別人的智商。
看來,今日如果自己不再出手,對方還會繼續刁難他不說,陳王殿下也會對他持懷疑態度……
也罷,既然要裝就要裝得圓潤,裝得徹底。
想到這兒,李如璋主動對陳王殿下說道
“殿下,既然諸位對在下心存猶疑,卻又不願吟詩作賦挑戰在下,不如,讓在下自證好了。
“哦?敢問李將軍,如何自證?”
陳王殿下當即來了興趣
“無他,無非我再吟詩一首,讓他們看看,我到底是否剽竊他人。”
“好!!!李將軍果然豪爽,行事坦蕩,如此方法,的確是最好的辦法。”
陳王殿下見自己的目的達到,當即讚同李如璋的提議。
“不過,不知道李將軍接下來又準備以何種題材為引?”
李如璋略微思索隨即道
“既然在場有人說,武人粗鄙,不通文墨,那我便以武將的角度出發,再賦詩一首吧。”
“也好讓諸位,一改對武將的刻板印象。”
說完,不等眾人反應,便在場中踱步,作思索狀。
在場眾人,目光皆被李如璋所吸引,想看看李如璋到底能不能再作一首好詩詞來。
隻見他煞有介事的走了幾步,然後心思一動,故作深沉道
“有了……”
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幽州恥,猶未雪。家國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北虜戰陣。
壯誌饑餐北虜肉,笑談渴飲敵酋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首嶽武穆的滿江紅,又被李如璋堂而皇之借鑒了……
隨著他激昂慷慨的聲音,以及怒發衝冠的樣子,
給人感覺,絲毫不會懷疑,李如璋有隨時為國捐軀的壯烈情懷。
陳王殿下看著眼前這位年輕人,心緒也不免一陣激蕩,暗自感歎。“”
此子,果然非同凡響!!!
終於,瑤月姑娘手中捧一麵古箏,緩緩登場。
瑤月姑娘一出場,便引的四座皆驚,就連李如璋都忍不住眼前一亮。
眼前女子,無法和後世的那些明星作對比,這是標準的古典美。
一綰青絲配著紅繩,渾身上下一襲白裙,裙擺踞地,行走之間嫋嫋婷婷,整個人,飄然出塵,仿佛真就是月宮仙子從月光中走出來一般。
柳葉眉,瓊鼻,明明生有一雙桃花眼,卻輕靈嫵媚之餘又帶有一絲憂傷,仿佛心中有無限愁緒揮之不去,
膚若凝脂,麵若桃花,一點朱唇因點了唇脂的緣故,愈發顯得嬌豔欲滴。
一雙纖纖玉手,更是膚如柔夷。
剛一出場,便博得滿堂喝彩。
李如璋打心底來說,也不得不承認,這瑤月姑娘,縱使他二世為人,也是他見到的最美的一個女人。
不是那種美的不可方物,妖豔無比的美,
而是給人一種,無可挑剔,冰雪清冷讓人覺得無法觸碰,卻又欲求不得那種感覺。
雖沒有一顰一笑,卻讓人忍不住起憐愛之心。
瑤月姑娘來到席間,衝眾人淺施一禮,然後道
“奴家有禮了。”
“聽聞貴人踏足我翠茗樓,奴家今日便獻醜一曲,以款待諸君,諸位貴人,且飲且娛,願諸位乘興而至,盡興而歸。”
說完,便開始撥動琴弦,彈奏曲子,
琴聲曼妙,動人心弦。
李如璋此刻終於體會到了古人為何熱衷於,勾欄聽曲這種事了。
對方彈奏的曲子,悠揚婉轉,緩時如珠落玉盤,急切又如溪泉奔流。
就連李如璋一個不懂音律之人,都聽的如癡如醉。
一曲奏畢,餘音繞梁。
在場所有人都沉醉其中,
最後,還是在瑤月姑娘的打斷下,眾人才回過神來。
“諸位,奴家獻醜了。”
“陳王殿下,萬金之軀屈尊到此,奴家特敬薄酒一杯,以謝厚愛之情,也願陳王殿下福壽綿長。”
李如璋暗道,果然是花魁,才藝就不說了,情商也這麽高。
果然,
這番話說完,逗得陳王殿下也是開懷大笑。
二話不說,便一口將杯中酒水,喝了個幹淨。
放下酒杯以後,陳王殿下接著道
“今日,你其實不應該先敬本王,此乃本王為李將軍準備的接風宴,也是壓驚宴,李將軍少年英姿,此前潼關之戰大捷,全賴李將軍施為。”
“瑤月姑娘,你應該敬李將軍一杯才是。”
範瑤月一聽潼關之戰的英雄在這裏,頓時眼前一亮。
“那奴家確實要敬上一杯,李將軍英雄蓋世,救萬民於水火,奴家替天下百姓謝過李將軍,願將軍馬上博得場場勝,驅逐北虜身無殤。”
李如璋推辭道
“多謝瑤月姑娘美意,至於什麽英雄蓋世,莫要這般說,李某受之有愧,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潼關之戰,能夠取勝,非是李某一人之功,全賴將士用命,拚死力戰,才能取勝。”
“此戰……陣亡將士無數,李某肩項單薄,哪能承其之重,又豈敢貪天之功。”
李如璋回憶起當初那一戰,觸景生情不由得變得感傷。
場麵氣氛一下變得沉重,
隻有範瑤月聽李如璋這樣說,眸子裏閃爍著一絲異樣的光彩,
最終旁邊有人打斷這種壓抑的氣氛,稱酒宴不因再提這種傷感之事。
並提議,有酒無詩,不成宴。
提議每人賦詩一首,眾人進行評判,眾人盡皆叫好,唯獨被陳王否了,原因是陳王殿下考慮李如璋不擅此道,不願意李如璋被冷落。
然而,陳王殿下對李如璋的偏袒,卻引起了其他人不滿和妒忌。
這時有人跳出來表示,既然李如璋有同進士身份在身,以後說不得也要轉入文官這邊,入朝為官。
到那個時候,要是再不會吟詩作賦,又如何應對官場交際?
陳王殿下此時看似在袒護李如璋,其實是害了他。
陳王殿下一聽,好像也是有幾分道理,便以目光示意詢問李如璋。
李如璋本來還覺得有什麽,本打算開口推辭,因為他的確不擅長此道。
而且,他從心底裏來說,有些排斥這種所謂的官場文化,
倒不是說詩詞之道不可取,畢竟,詩詞歌賦,也是文化瑰寶,曆史傳承的一部分。
隻是如今,朝政凋敝,百姓困苦,整個嵩國風雨飄搖,與其鑽研這些,不如,厲兵秣馬,掃除弊病,
待天下太平,再大行其樂也不遲。
何必現在便要追捧此道?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偏偏有人揪著李如璋不放,旁邊另外一人,以為李如璋遲疑便是露怯。
便嘲諷李如璋雖有同進士之名,卻好像名不副實,若是不擅長此道,可由他們率先起頭,給李如璋打個樣。
若還是不會,盡可罰酒三杯,便可越過此間。
一邊說一邊搖頭晃腦拈須譏諷,還一臉蔑視的表情看著李如璋。
若不是陳王殿下在,估計,此刻已經將李如璋羞辱得不成樣子了。
李如璋真就覺得很無奈,對方真就以為自己是文人?就可以自我感覺這麽良好嗎?
這讓李如璋逆反心理發作,你既然藐視我,我偏要讓你看看我到底行不行。
他雖然不擅長吟詩作賦,但是,不代表自己不能剽竊啊,
雖然,剽竊可恥,但是,他這是借鑒,不對,是借用……
曾經上學的時候,老師不就是提倡學以致用嗎?
那此時不就是派上用場的時刻?
想到這兒,李如璋搖了搖頭,
“謝過閣下好意,李某的確不擅長此等小道,所以並未鑽研詩詞歌賦。”
“不過,要是說隨機應變,硬編兩首,李某勉為其難,也還是可以的。”
眾人聽他這般藐視貶低詩詞歌賦之道,一時間,紛紛大怒
“狂妄!!!”
“竟敢說詩詞歌賦乃小道,何為大道?!!”
“我倒要看看,你能做出什麽樣的詩詞出來。”
也有人搖頭歎息
“豎子太過輕狂,雖然之前打過一次勝仗,但也不能目空一切吧。”
“到底是年輕人血氣方剛,可惜剛則易折啊。”
“李將軍,收回剛才的話吧,若是不會,也不打緊,就算喝酒也沒事。”
有人怒而斥之,也有人好心規勸。
李如璋心道
“年輕氣盛?不氣盛那還是年輕人嗎?”
想到這兒李如璋笑容滿麵道
“諸位還未聽我吟詩作賦,便開始批判駁斥在下,於理不合吧?”
“不如,聽我道來,再做評判?”
陳王殿下聽李如璋這樣說,驚奇道
“李將軍,莫非真擅長此道?”
李如璋搖了搖頭道
“回稟殿下,微臣並不是擅長此道,正如我前麵所說,無非搜腸刮肚硬湊罷了。”
說完又衝陳王殿下俯身一揖,陳王殿下則抬手示意李如璋開始作詩。
就在李如璋即將開口吟詩的時候,
他突然覺得之前對方嘲諷他不會吟詩作賦,又要罰他喝酒,以做懲罰。
那如今他能吟詩作對,是不是也要罰其他人喝酒才算公平?
想到這兒,李如璋開口對陳王殿下說道
“殿下下官有個不情之請,李某乃是一介武夫,吟詩作賦確實不太擅長,陳王殿下能否居中質證,
我若做的不好,我自罰十杯,若是我作出來的詩,殿下覺得還可以,那他們自罰十杯可好?”
陳王殿下沒想到李如璋居然會和那些人賭上氣了,當即也是哈哈大笑,
“妙極妙極,如此甚好,若是沒有賭約,反而少了意思,
如此這般我再加一句可好,咱們一人再出一件東西?金銀玉器皆可,若是沒有,事後補上也行,
李將軍若是輸了,他給不了,我來替他給,諸位若是輸了,可要兌現喲~”
其餘眾人一聽,更是忿忿不平,
他李如璋一黃口孺子,不過僥幸立了些許戰功,為何能得自家王爺這般器重,自己這些人久隨王爺身邊,也不如他今日這般來的受偏袒……
紛紛無異議,都拿出自己的心愛之物,或是金銀錢財又或是珠寶玉器,請陳王殿下做見證,誓要和李如璋一較高下。
待眾人賭約妥當,收集起來的物品倒也琳琅滿目。
李如璋也從懷裏掏出,之前從衝陣陣亡的乃蠻阿彌手上擼下來的黃金手鐲,也放在其中,
黃金在任何時候,都是硬貨,盡管古代文人墨客,皆以輕財重義為形象道德楷模。
可並不妨礙他們想要升官發財撈銀子。
所以,當李如璋掏出那麽大一個金手鐲以後,眾人眼睛都亮了。
賭約已成,李如璋終於要開始吟詩了。
範瑤月雖性子平淡清冷,但是,也也想看看,李如璋一個武夫,能作出來什麽樣的詩,
會不會和那些一擲千金的紈絝子弟一樣,隻知道飛花弄月,無病呻吟。
“諸位,那在下便獻醜了。”
“今日陳王殿下,慷慨相助,又設宴款待我等微末之人,在下不勝榮幸,同樣也萬分感激。”
“如此,為答謝陳王殿下厚愛,在下便以此間酒宴為詩,拚湊一首。”
“也作為諸位一會的勸酒令。”
陳王殿下聽李如璋這般一本正經篤定其他人一會要被罰酒,更是捧腹大笑。
感歎,少年心性,果然恣意放蕩。
隻見李如璋假裝思索之態,然後開口道
將近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範仙子,諸眾臣,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今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諸位勿憂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勸君更盡十杯酒。
李如璋將詩仙李太白的詩,略做改動,便娓娓道來。
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
原本還抱著看李如璋笑話的那些人,此刻也是徹底被驚掉下巴。
“噗嗤”一聲嬌笑,打破了現場的安靜。
範瑤月被李如璋有仇必報的態度給逗笑了。
其他人也被這笑聲驚醒,眾人如夢初醒般環視四周,意猶未盡的表情仿佛是在說,做得這手好詞,怎麽突然就停了?
一陣掌聲響起,陳王殿下誇讚道
“好詞,絕妙好詞!!!”
“剛才誰說武將粗鄙,胸無點墨的?各位可還有話說?”
陳王殿下笑意盈盈環視眾人,
其餘眾人麵麵相覷,反應過來之後,其中有人立馬站出來
“他……他怎麽能作出如此精妙絕倫的詩詞?”
“這首詞……真是……先抑後揚,峰回路轉,令人心潮澎湃!!!”
“不服,下官不服,這首詞是李將軍扮豬吃虎,我……,下官……,下官以為這首詞,不是李將軍所作。”
“對,如此絕妙的詩詞,怎麽可能出自一個武將之手,多半是剽竊哪位文人墨客的佳作。”
這人氣急敗壞加上慌亂之下,開始找借口誣陷李如璋。
麵對詆毀,李如璋麵不改色心不跳道
“敢問閣下,既是佳作,為何會名不見經傳?又為何會被我所得,恰好又在今日作出來?
而且,也不是不許你們作詩,隻要諸位的詩詞,能勝過我,我李某人,一樣願賭服輸。
諸位,在下之前便已經說過了,這首詞便是諸位的勸酒令,願賭服輸,請吧?”
說完,還將手一伸,做了個請的手勢。
陳王殿下本來沒有異議,一聽這些人這樣說,心中也略有猶疑。
是啊,一個武將,哪怕擅長此道,也不至於信手拈來,
何況這首詞,如此應景,又姿意灑脫,雖說此詩中的豪氣,確有幾分武人的豪邁之氣,
但是,確實好像不太是一個武將臨場就能做出來的,
可他又不願意直接質問李如璋,不過為了試探李如璋一番。
陳王殿下當即笑道
“之前說李將軍不會吟詩作賦,如今人家做出來了,爾等又覺得是人家剽竊他人,正如李將軍之言,願賭服輸嘛。”
“或者這樣,你們自認有才華者,也可站出來和李將軍一較高下。”
“想必李將軍也不是不敢接受。”
“屆時,爾等可用其他的詩詞和李將軍再做比試,難道你們如此多人,還贏不了李將軍一人?”
言語間便是赤裸裸的誘導,暗示其他人,在詩詞方麵,繼續挑戰李如璋。
隨即又對李如璋道
“李將軍,又豈會懼怕你們的挑戰?”
陳王殿下看似是在誇讚李如璋,實際上是為了架住他,不讓李如璋有反悔的餘地。
不等李如璋開口,陳王殿下繼續說道。
“諸位若是有自覺勝得過李將軍的,盡可一試。”
其他人一時沒明白陳王殿下的心思,隻以為陳王殿下還是在偏袒李如璋。
隻有少數人反應過來,齊齊道
“我等雖是詩詞歌賦比不上李將軍,但是,我等就是不服!!!”
“胡鬧!!!”
“本王已經說了,若是不服,盡可挑戰李將軍,爾等既然不服,又不願意挑戰對方,隻在這兒,無理取鬧,是何道理?”
李如璋也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同尋常,這陳王殿下隻是誇讚他的詩詞,卻不見不見為自己質證,
反而一味在向其他人對自己發起挑戰一事上,三令五申。
看來,這陳王殿下,也太相信前麵那首詞,是自己所作啊,
李如璋不禁啞然失笑,果然,任何時候,永遠不要低估別人的智商。
看來,今日如果自己不再出手,對方還會繼續刁難他不說,陳王殿下也會對他持懷疑態度……
也罷,既然要裝就要裝得圓潤,裝得徹底。
想到這兒,李如璋主動對陳王殿下說道
“殿下,既然諸位對在下心存猶疑,卻又不願吟詩作賦挑戰在下,不如,讓在下自證好了。
“哦?敢問李將軍,如何自證?”
陳王殿下當即來了興趣
“無他,無非我再吟詩一首,讓他們看看,我到底是否剽竊他人。”
“好!!!李將軍果然豪爽,行事坦蕩,如此方法,的確是最好的辦法。”
陳王殿下見自己的目的達到,當即讚同李如璋的提議。
“不過,不知道李將軍接下來又準備以何種題材為引?”
李如璋略微思索隨即道
“既然在場有人說,武人粗鄙,不通文墨,那我便以武將的角度出發,再賦詩一首吧。”
“也好讓諸位,一改對武將的刻板印象。”
說完,不等眾人反應,便在場中踱步,作思索狀。
在場眾人,目光皆被李如璋所吸引,想看看李如璋到底能不能再作一首好詩詞來。
隻見他煞有介事的走了幾步,然後心思一動,故作深沉道
“有了……”
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幽州恥,猶未雪。家國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北虜戰陣。
壯誌饑餐北虜肉,笑談渴飲敵酋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首嶽武穆的滿江紅,又被李如璋堂而皇之借鑒了……
隨著他激昂慷慨的聲音,以及怒發衝冠的樣子,
給人感覺,絲毫不會懷疑,李如璋有隨時為國捐軀的壯烈情懷。
陳王殿下看著眼前這位年輕人,心緒也不免一陣激蕩,暗自感歎。“”
此子,果然非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