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逛到城西這片區域,天色已經黑了。


    城東、城南多為官邸和達官顯貴們的居所,也是整個帝都最為繁華的地方,


    就是很多地方,限製進出,需要驗證身份,或者直接不讓進。


    李如璋去逛了兩條街,覺得麻煩,便轉了回來,來到城西。


    城西是帝都勾欄、青樓、瓦子的聚集地,幾乎整個帝都的勾欄風月場所,都在此處。


    而且,這個時代,不光有民間私人產業,連官府都有這方麵的營生。


    雖然皮肉生意,千百年來,不被禁絕,但是,也不被人提倡,


    像這種官府參與進來的行為卻是很惡劣的,


    因為無形中,官方仿佛在替這個行業站台,助長了這一行的興盛。


    城西明顯不是城東和城南熱鬧繁華,遊人如織的景象,


    而是另一種醉生夢死,帶著脂粉甜膩的氛圍。


    李如璋隨意挑選了一個坊間,便走了進去,抬頭看了下一眼牌坊上,上方篆刻“安樂坊”三個大字。


    進來,李如璋才發現,裏麵更是別有洞天。


    整個坊間雕梁畫棟,飛簷鬥拱,所有建築精雕細琢,描金畫彩。


    鶯鶯燕燕之色,隨處可見,靡靡霏霏之聲,充耳可聞。


    屬實讓人眼花繚亂,心猿意馬,若是定力差的人,恐怕此刻已經一頭紮進溫柔鄉了。


    進坊間的時候,李如璋還看見好幾撥小廝抬著鸞轎,急匆匆出去。


    他惡趣味心理泛濫,猜測,這說不準便是別人點的外賣,負責送貨上門?


    一路上,不斷有人招呼他們。


    這裏麵不光有勾欄、青樓這些,賭坊也有,還有人鬥雞,鬥狗,另外還有各種吃食,甚至按蹻、推拿、修足等等一切放鬆項目都有,真可謂是,吃喝玩樂一條龍。


    幾人邊走邊看,讓他們大開眼界。


    就連李如璋也不得不感歎長見識了,曆朝曆代供人享樂的行業真是經久不衰,繁榮昌盛。


    來到一座名為翠茗樓的牌坊前,剛一駐足。


    龜公和小廝,便言語熱情周到的招呼著李如璋,


    二樓閣樓上大開的窗戶,或是廊簷下,到處都是美豔女子的身影,或半遮半掩,欲迎還拒。或嬌柔魅惑,媚眼如絲。


    這種景象,無不刺激著男人的大腦和眼球。


    不要說兩位隨行的親衛看的心癢難耐。


    就連李如璋,險些也把持不住,縱使他二世為人,可畢竟兩次都是十幾歲的年紀,哪兒見過這種場景。


    表麵故作鎮定,實際上內心已經緊張到砰砰直跳。


    自己如今定力不夠,怕是把握不住,不行,得撤……


    正在這般思考之時,一群嬌豔女子,突然從門內湧了出來,簇擁著李如璋幾人便要往裏走。


    在這裏討生活的


    哪個不是人精?


    原來,那老鴇察言觀色,


    看李如璋這般年輕,風度翩翩,又帶著下屬,多半是哪家富商之子,或是哪家官員的二世祖。


    言行舉止甚為拘束,多半是哪家的公子子,初來這種風月場合,


    這無異於在頭上頂著,肥羊二字,哪肯讓他就這樣溜了?


    於是召集了一群姑娘,想要留住李如璋幾人,


    俗話說得好,色是刮骨刀,老鴇料定對方肯定禁不起自己這一手。


    李如璋也確實被這突發狀況情況,搞得手忙腳亂,猝不及防。


    反倒是,身後兩個親衛估計平時沒少去逛這些地方,表麵看起來是左躲右閃,實則不停在揩油,惹得這些姑娘,一陣尖叫連連。


    老鴇看到李如璋和李如璋手下這番做派,越發篤定李如璋是個二世祖,


    隻不過,他本人應該是個雛兒,多半被自家下人拐帶來的。


    這種不諳世事的二世祖,她們是最喜歡的,


    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這些二世祖花起錢來,個個大手大腳,


    隻要今天把他哄開心,那銀子還不是嘩嘩的往自己這裏流?


    當下,那老鴇也是扭腰晃臀,來到李如璋跟前,


    “公子,來到這兒,可不能拘束啊,這些地方,來了就是讓人放鬆的,莫不是這些庸脂俗粉入不了您的法眼?


    老鴇一邊用她那甜到發膩的聲音招呼,一邊暗暗使勁將李如璋往大廳裏拽


    “您裏邊請,裏麵姑娘還多著呢,”


    “保管讓您滿意~”


    “便是想要和咱們家瑤月姑娘,一親芳澤,隻要公子出得起錢也是可以的~”


    “來來來……”


    說話間又不斷使眼色,讓圍著李如璋的那些姑娘,將李如璋往裏架著走。


    李如璋什麽時候見過這場麵?


    有心去推辭,出手一片豐腴柔軟,不推辭,自己又隻能任他們擺布了,蹬著腳,死活不往裏進,


    麵紅耳赤不說,還搞得滿頭大汗,就差大聲呼救了正在拉扯不斷的時候,


    身後有人,發出一聲驚疑之聲,


    “閣下莫不是,潼關之戰,幸進的那位李將軍?”


    “怎地?武人也來附庸風雅?便是想要發泄,也當去勾欄瓦子這些地方啊,李將軍莫不是走錯地方了?”


    惹得那人身邊一起的另外幾人哈哈大笑,


    言語之間,充滿挖苦嘲諷,不過眼前之人,李如璋並不認識。


    自己才剛到帝都,前些日子,更是一直待在驛館,並不曾得罪什麽人,眼前之人為何這般說話?


    那人把李如璋武將的身份一挑明,圍著他的姑娘,頓時散去一大半,就連那老鴇也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鄙夷。


    看著風度翩翩,搞了半天原來是個武人???


    武人粗鄙,隻懂操刀殺人的勾當,哪懂文墨風雅,強作風雅的話,也是東施效顰罷了。


    更重要的是,武人俸祿微薄,雖不至於和平常百姓那般窮酸,


    但是,麵對青樓這樣揮金如土的地方,武人那點俸祿,倒和窮酸也差不多……


    李如璋的兩個親兵,聽見有人這般挖苦自家將軍,當即大怒,撩起袖子便要出手,


    所幸,李如璋攔住了他們,帝都這地方遍地是官員貴胄。


    他此行,隻想盡快見了帝君,然後平安折返,


    並不想在帝都生事,萬一起了衝突,惹了不該惹的人,踢到鐵板上,徒增麻煩。


    誰知道對方眼見李如璋親衛準備動手,不但不懼,反而出言譏諷


    “莫非還想動手?來來來,我今天倒要看看,你如何動得了我。”


    說完一副盛氣淩人姿態,引的和他一起來的人,又是一陣哄笑。


    旁邊還有幫腔道


    “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看對方這情形,李如璋心道自己多半猜中了,對方多半是哪家的王公貴族,想到這兒,他也是耐著性子道


    “敢問尊駕是何人?我與尊駕,素不相識,初次相見,閣下便出口傷人,挖苦譏諷,是何道理?”


    就在那人準備開口說話的時候,那老鴇率先迎了上去,依舊是用之前那副甜到發膩的語氣。


    隻不過,這次言語間更多了些諂媚和討好,


    “哎喲~,奴婢說這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貴公子是哪家天神下凡呢,原來是侯爺啊,”


    “侯爺,您可有些時候沒來咱這小樓了,公務繁忙都忘了咱們翠鳴樓了吧。”


    “快,您裏邊請,我叫幾個姑娘,陪您喝上一杯,再讓瑤月姑娘給你彈上一曲兒,解解乏,何必與這種粗鄙之人一般見識。”


    這老鴇管眼前之人叫做侯爺,


    又見那人油頭粉麵,左邊頭上還配著一朵絹花,不倫不類。


    年紀不大,膚色細膩白嫩,半點沒有風霜打磨的痕跡,想來多半是恩蔭傳承的二世祖。


    既使是這樣,目前這人也是自己惹不起的存在。


    於是,李如璋躬身行禮道


    “卑職初來乍到,不知是侯爺大駕,見過侯爺,侯爺且盡興,卑職便不打擾侯爺雅興了。”


    說完,便要轉身離去,然而就在此時,那侯爺突然道


    “慢著,名聲鵲起,威名遠揚的李將軍,怎麽這麽不通情理,見到本候,也不行禮?本侯讓你走了嗎?”


    “邊野武夫,不知禮儀,見到本侯為何不行禮?”


    李如璋蹙了蹙眉,心道對方怕不是找茬吧,自己明明已經行禮了,對方是什麽意思?


    “侯爺身份尊貴,這是自然,然而方才卑職已經行禮,不知侯爺還要讓卑職如何行禮?”


    對方睥睨著李如璋,一臉不屑道


    “本侯是說,讓你恭恭敬敬給我跪下行禮!!!”


    對方既然自稱侯爺,在這帝都自然是不敢冒充。


    可對方一上來便想讓自己下跪,明擺著是要以勢壓人?


    李如璋自認,自己和對方無冤無仇,對方做卻咄咄逼人姿態。


    這讓李如璋頓覺惱怒,自己再不濟,那也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搏殺過的。


    他一個隻知道吃喝玩樂,靠著家裏恩澤混日子的官二代,憑什麽強逼著自己下跪?


    不過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壓住火氣開口道


    “卑職雖屬武官,可我也有帝君親賜的同進士出身,按嵩國律例,我同屬文官序列,文官即使是麵見帝君也不需跪拜。”


    “哪怕縱使是武人,可他們一樣是為朝廷效命,


    所以,侯爺為何執意要拿我武人身份逼我下跪?”


    “不知侯爺此舉何意?”


    “莫非是卑職哪裏做的不妥,得罪了侯爺,若有,還請侯爺明示,卑職也好賠禮道歉。”


    那人先是驚訝,隨後自問自答道


    “得罪?我堂堂侯爺,看不上你這等糙漢武夫,看見你等武夫我便來氣,這便是原因,至於你所說什麽狗屁同進士,也配在本侯麵前提及?哈哈哈哈。”


    這下不光是那侯爺和他一起的人,笑的前仰後合,捧腹大笑。


    就連那老鴇和其中一些姑娘,也笑的花枝亂顫。


    其實,這就是文武有別的弊端,文武有別,本身最初隻是職責不同罷了,


    到如今,逐漸演變成了,派別之爭。


    李如璋以武將身份帶著軍士打贏了北虜,正如這侯爺前麵所說,風頭正盛,如何不招人嫉妒。


    李如璋不明白對方笑什麽,難道自己哪裏說的不對。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點還真是李如璋錯了,也可以說是李少嚴和李如璋說的不夠清楚,所以導致他現在出錯了。


    他之前隻是聽李少嚴說過,嵩朝文武有別,武官和文官同級相見,武官要自降三等,還要對文官行禮,而低於文官品級的,則要跪拜文官,


    文官之間,則都是行俯身作揖禮。


    就在李如璋不思其解之時,和那侯爺一起的其中一人譏諷道。


    “邊地武夫,果然才疏學淺,愚昧無知,既知國家法度,見到我家侯爺,還不跪下磕頭?”


    李如璋有些奇怪,懷疑是自己聽錯了,還是剛才自己講話,他們聽錯了。


    於是,他耐著性子又說了一遍,表明他同進士的身份。


    周圍的人,再次被逗的哄堂大笑,有的人甚至笑得前仰後合,仿佛李如璋說的是什麽天大的笑話。


    等那群人笑夠了,其中另一個人跳出來趾高氣昂道


    “罷了,罷了,愚蠢武夫,教你做個明白人,若是直接讓你下跪磕頭,回頭莫說我們侯爺以權壓人。


    既然你說朝廷律法,那好,


    按本朝律例嚴格上來講,除了宰執和六部堂官以外,其餘文官,遇到帝君都應當行跪拜之禮,


    且遇到官高三級的官員,一樣要跪,


    隻不過曆代帝君,憐惜讀書人考取功名不易,為了彰顯身份清貴,所以沒有嚴格按禮法行事,漸漸的好多人便忘了這一條。”


    “帝君不追究那是帝君仁念,可不代表朝廷律法,形同虛設。”


    “你這武人身份,自是不必多言,就拿你同進士身份來說,等同於區區一七品官,


    你同進士,有何了不起?”


    “今日我等幾位,哪位不是進士或庶吉士,你一小小的同進士,在侯爺麵前又豈敢造次?


    李如璋,牙根咬了又咬,太陽穴不停跳動,心中怒氣翻騰,


    自己何曾被這樣羞辱過?


    是直接頂回去?還是忍氣吞聲?


    那人見李如璋不說話,於是繼續道


    “我家侯爺雖隻是三等候,可對你來說,一樣是攀仰之尊,所以,你為何不跪!!!”


    “大嵩刑律,見上官而倨傲者,當杖責八十!!!武官則還要革去一切官職!!!”


    說道這句的時候,儼然一副咬牙切齒之態。


    旁邊其他人也壯聲勢道


    “跪下!!!”


    “無知小兒,膽敢不敬上官!!!”


    仿佛,不被尊敬的人是他們一樣,


    “咳咳……,不必與這等粗鄙之人講得這般細致。”


    “他若今日不跪,本侯必不輕饒他。”


    那侯爺打斷道


    嵩國爵位分親王王爵,一等公爵,二等候爵,三等伯爵,


    這其中每一種爵位又要劃分好幾等,


    那侯爺之所以打斷自己人的解釋,就是因為他隻是侯爵中的一個三等候,


    因為他是靠著自家姐姐受帝君恩寵,才被賞賜為侯爺的,可以說是身無寸功。


    爵位雖不是正式官位,但是算起來,他便成了三等末位。


    這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自然不願意被人提及。


    李如璋被氣得麵色漲紅,胸口起伏不定,此刻胸中憤怒已到極致。


    但是,他還是沒有失去理智,他在思索。


    跪,還是不跪……


    這個問題擺在李如璋麵前,屬實讓他內心煎熬,難以抉擇。


    不跪,勢必今天要被對方拿律法指摘自己,自己不敬上官這條罪名,不管官司打到京兆尹、或是大理寺還是刑部,也是他李如璋沒理。


    若是跪,那今日勢必顏麵掃地,日後淪為他人笑柄。


    而且,李如璋不願向這種人低頭。


    可對方有理有據,搬出朝廷律法來壓自己,他又沒法辯駁,


    對方這是赤裸裸的陽謀。


    可恨這些帝國權貴,他李如璋出生入死,今日居然要向這些隻宵小之輩,低頭做小。


    算了,認栽了,想當初,越王勾踐不也臥薪嚐膽?兵仙韓信不也受過胯下之辱?


    小不忍則亂大謀,來日方長,今日之恥,他日必當百倍奉還。


    李如璋心中不斷告誡自己,忍住,一定要忍住!!!


    最後也是,眼一閉,心一橫,便要跪拜行禮。


    就在李如璋即將下跪之時,旁邊突然響起一道雄渾的聲音。


    “且慢,不許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村農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村農夫並收藏邊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