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來到驛館外麵,
隻見大街上,人流如織,往來行人摩肩接踵。
伴隨街道兩旁,店鋪行當的叫賣聲,雜耍賣藝吆喝聲,一副熱鬧非凡景象……
二人跟隨陸子昭來到一處酒樓門口,
陸子昭抬手一指道
“聽二位皆是南方口音,想來,喜歡南菜更多一些,在下便自作主張,帶二位來這裏了。”
二人抬眼望去,酒樓裝飾雖談不上金碧輝煌,也算的上大氣磅礴。
門楣正上方,上書三個大字,“萬福樓”,寓意美好。
旁邊左右門柱,各書一行字,
一邊書寫“食色性也,方為人間真性情。”
另一邊則是“海納八方,迎來送往皆緣分。”
字體龍飛鳳舞,遒勁有力。
顯然出自名家之手,
這幅場景,不似飯莊酒樓,倒更像是書社更多一些。
門口迎賓小廝,見三人駐足,當是有心用餐,
又見幾人衣著氣度不凡,言行舉止不似普通人。
於是趕緊上前招呼道
“貴客,可是要用餐?您幾位裏麵請,小店各色菜肴,無論家常便飯還是山珍海味,無一不全,無一不精,
您聽小的說,不如裏麵看一看,您到裏麵看一看,不如親自嚐一嚐。”
好個伶牙俐齒的門童!!!
陸子昭來過,所以,並不覺得稀奇,李如璋他們二人,倒是被小二這番攬客話術給逗樂了。
迎賓見二人麵露笑意,知道二人已經被自己說動,又連連點頭哈腰,伸手示意幾位往裏走。
進到酒樓,點好飯菜,又要了一壺酒,
待落座,
李如璋、顧延武和陸子昭三人便攀談起來,
幾人年齡相仿,所以相談甚歡,
“在下李如璋,蜀中通州郡人士。”
“在下顧延武,揚州丹陽郡人士。”
“在下陸子昭,荊州江夏郡人士。”
三人各自正式通報自身,算是彼此認識。
李如璋詢問陸子昭
“還未來得及請教,陸兄此次到帝都有何貴幹?”
“聽你方才講,似乎往來帝都是常事。”
陸之昭笑著答道
“當不得貴幹,數次轉運錢糧物資,在下官職微小,便隻能跑腿押送,都一路隨行,此次也是一樣,為給帝君選秀,特意送人到帝都。”
李如璋顧延武二人,本就對選秀之事微詞頗多,如今再聽到被人提及,頓時麵色有些不善。
陸子昭察言觀色,知道這個話題引得二人不快,便立即轉移話題。
“來來來,二位,嚐嚐這萬福樓的爆炒鱔絲,此乃店家招牌之一。”
二人聞言,紛紛夾起菜品,嚐了一口,果然味道絕妙。
陸子昭不動聲色,便將方才引人不快的話題越過,
轉而將話題引到李如璋身上,向李如璋詢問當日大戰的經過,李如璋隻推說是將士的功勞,並不居功自傲。
引得另外二人,紛紛讚歎佩服,
接著陸子昭又把關注點放到了顧延武身上,
向對方請教起了治水方法,
沒人會拒絕被重視,除非被重視是因為不好的事,
所以,當顧延武被請教的時候,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起來。
顧炎武稱,
治水其實簡單,隻要人心得力堪用,便不是難事,就怕主政者消極怠政,
洪水其實並非猛獸,完全有跡可循,其秉性更像是一個頑劣孩童,必須要順著他來。
所謂治水,堵不如疏。
枯水時節,應當組織人手,深溝高壘,加固河堤,深挖河渠,疏通河道。
再者,兩旁堤岸,多種植根係發達的樹木,以達到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第三,及時清理各地引水灌溉水渠。
前麵兩點,李如璋和陸子昭還能理解,
這第三點,他們兩人實在不能理解,
顧延武耐心解釋到
平時旱時,水位低矮,很多地方想引水,都引不上去,待到幹旱日久,這些地方便很容易顆粒無收。
所以,整理好引水灌溉渠道,待汛期洪水泛濫之時,將這些水流截取存蓄起來,一方麵,可以達到汛期分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留作旱季灌溉之用。
這一番言論下來,也讓李如璋和陸子昭不得不服,尤其是李如璋,從心底感受到一個認真做事的人所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多麽難能可貴。
俗話說的好,術有專攻,
待酒菜上齊,
幾人相互敬酒,又品嚐了這家店的菜肴,味道的確不錯。
陸子昭和顧延武二人吃的不亦樂乎,即便是李如璋一個從後世來的人,都覺得風味獨特,不知道是因為原生態還是其他原因,竟然讓他也吃的津津有味。
三人邊吃邊聊,幾杯酒下肚,
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的緣故,
顧延武放下筷子,忽然歎了口氣道
“如今,這世道,奸臣當道,忠臣壯誌難酬,百姓艱難,雖有忠臣良將,一力為國分憂,卻架不住朝廷迂腐,官場腐敗。
就拿李兄你們潼關這一仗來說,真是氣煞人也。
以往打輸了割地,可這次打贏了還要談和,竟然還要花錢買地。
朝廷此舉,唉~”
大概是因為飲了幾杯酒的緣故,
顧延武的話,夾雜著不少的牢騷和不滿。
陸子昭奉勸道
“你我皆是位卑職低,麵對此事,你我皆是有心無力,莫作多想,喝酒,喝酒。”
李如璋也是微微一笑道,
“顧兄慎言,這裏乃是帝都,不可亂說,朝廷行事,自有朝廷的道理,你我當盡心竭力,輔佐當今帝君才是。”
“再過兩日,更是要瑾見帝君,屆時,可不敢這般言語……”
顧延武明顯是喝多了
臉色泛紅道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有何不敢,如今的朝廷官員,個個屍位素餐,不思作為,隻知道享樂斂財,哪有半點為帝國和百姓考慮的想法。
“就說,此次揚州水患的幾個州郡,朝廷的賑災糧,賑災銀,本來就差了數額,便呼籲當地大戶捐錢捐糧,結果,得來的錢糧被這些人盡數貪墨,導致各地銀錢均有短缺,好幾處河堤修繕和賑濟災民的錢糧,還是我和其他一些官員,四處去求來的。
幾個州郡的官員,還以為我不知道,我如何不知?
等過兩日,與帝君奏對之時,我定要將這些齷齪齟齬全盤托出。”
陸子昭附和道
“唉,百姓苦啊,水患才剛剛治理好,據說又要加賦了。”
李如璋好奇陸子昭所說加賦的事,轉念一想,便想通了,
所謂國庫賦稅,不就是收的全國百姓的各項稅收,前麵既然花了銀錢贖買二郡,導致國庫匱乏。
帝國沒錢,可不是要加賦到老百姓頭上嗎,
等於說,實際上變相把談和的銀錢,均攤到了百姓身上。
李如璋並沒有覺得奇怪,如今的朝廷做出什麽樣的舉動,他都不覺得震驚。
這就如同一個人,隻要他拉下臉麵,舍棄尊嚴之後,什麽離經叛道的事,他都能做出來。
隻是這般壓榨,百姓能忍耐幾時?
這是帝都,李如璋不想幾人的談話,留下把柄,
於是,將話題轉移到了這家酒店的裝飾和飯菜口味上。
這方麵,陸子昭是個老饕,他不光將酒店這些招牌菜品,做法來曆說的一清二楚,還將整個酒店的裝飾風格及設計初衷,點評得恰如其分。
很難想象,如此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竟然隻是一個從九品的芝麻小官。
喝到最後,顧延武不勝酒力,早已醉倒,桌上隻剩李如璋和陸子昭二人,繼續對飲。
李如璋對眼前之人,頗為好奇,
自己在後世接觸過高度酒,因此沒有醉倒,而對方,居然也能泰然自若,若不是常年飲酒,又如何能做到。
何況,他還能對這酒樓如數家珍。
按嵩朝的官員俸祿,即便加上其他的灰色收入,也不足以支撐一個從九品的官員長期在酒店消費。
莫非,對方是藏拙?如同他之前看的那些影視文創作品,達官顯貴的後代,出來體驗生活?
想到這兒,李如璋再次起了好奇心
“陸兄,恕我直言,我觀閣下言行舉止大方,不像是一巡檢這般簡單,莫不是家中叮囑?”
陸子昭聞言,麵色一滯,顯然沒想到李如璋會有此問。
李如璋本就隨口一問,見陸子昭麵露難色,也不打算繼續追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陸兄不想說便不說,倒是在下失禮了。”
說著,李如璋舉起酒杯,示意幹杯,
聽到李如璋這樣說,陸子昭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隨即苦笑道
“有何難言之隱,不過是這一路,路途坎坷,即便說出來了,也無用,反而使著杯中酒,更加難以下咽。”
李如璋點點頭,表示讚同。
因為,他自己的經曆,一樣充滿了坎坷。
二人經曆相識,無需多言,相視一笑,將杯中酒水喝了個幹淨。
陸子昭此刻已然醉眼朦朧,撐著桌子幾次想起身,都沒能成功。
反而是顧炎武之前因為醉倒呼呼大睡了一覺。
此刻反而是醒了過來,不過依舊胡言亂語。
李如璋怕惹麻煩,便準備結束酒席。
一桌菜肴加酒水,花費一兩銀子,這要是在其他地方州府,大概隻需要幾錢銀子。
果真是帝都米貴,居之不易。
結完賬
李如璋便架起二人,準備回驛館。
奈何,幾人體重相當,李如璋縱然和李少嚴練過,依然架不住兩個醉漢。
就在為難之際,
沒想到,酒樓主動提出,可以幫送,也就是出人力或者轎夫,幫這些醉酒的客人送回家,不過要花些銀錢。
李如璋不禁感歎,誰說古代落後了?這個服務理念,就很先進很貼心好吧。
問清楚了幫送價格以後,對方是是根據路途遠近,以及幫送方式來定價的,
驛館離此不遠,飯莊要了兩百大錢,
李如璋心中略微一盤算,倒也不算貴。
便讓酒樓的人,將顧炎武和陸子昭二人幫忙送回去。
對李如璋來說,這種酒,根本醉不倒他。
將他二人送回去,安頓好以後。
李如璋決定出去轉轉,好歹也是來到了首都,怎麽也要見識見識,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到底是什麽樣的。
從驛卒那邊了解到,
帝都人口過百萬,規模宏大。
整個都城分五個地域,其中囊括一個中樞,四個城區。
中樞便是皇城,每個城區又分十八個坊,合計七十二坊,
這個建造格局是有說法的,據說是本朝開國太祖帝君,請道家和陰陽家兩家大能翹楚,合力設計建造。
從道家陰陽來說,奇為陰,偶為陽。從一到九為天地之數。九為陽極,八就是陰極,正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七十二這個數字正好為陰陽極數之集,以示陰陽調和。中正綿長之意,
至於街道數量多少,哪怕驛卒是帝都本地人,也說不上來。
李如璋帶著兩個親衛,就這麽隨意的閑逛,
除了在幽州陪自家妹妹買糖葫蘆逛過街,其餘他還真沒有好好逛過街。
隻見大街上,人流如織,往來行人摩肩接踵。
伴隨街道兩旁,店鋪行當的叫賣聲,雜耍賣藝吆喝聲,一副熱鬧非凡景象……
二人跟隨陸子昭來到一處酒樓門口,
陸子昭抬手一指道
“聽二位皆是南方口音,想來,喜歡南菜更多一些,在下便自作主張,帶二位來這裏了。”
二人抬眼望去,酒樓裝飾雖談不上金碧輝煌,也算的上大氣磅礴。
門楣正上方,上書三個大字,“萬福樓”,寓意美好。
旁邊左右門柱,各書一行字,
一邊書寫“食色性也,方為人間真性情。”
另一邊則是“海納八方,迎來送往皆緣分。”
字體龍飛鳳舞,遒勁有力。
顯然出自名家之手,
這幅場景,不似飯莊酒樓,倒更像是書社更多一些。
門口迎賓小廝,見三人駐足,當是有心用餐,
又見幾人衣著氣度不凡,言行舉止不似普通人。
於是趕緊上前招呼道
“貴客,可是要用餐?您幾位裏麵請,小店各色菜肴,無論家常便飯還是山珍海味,無一不全,無一不精,
您聽小的說,不如裏麵看一看,您到裏麵看一看,不如親自嚐一嚐。”
好個伶牙俐齒的門童!!!
陸子昭來過,所以,並不覺得稀奇,李如璋他們二人,倒是被小二這番攬客話術給逗樂了。
迎賓見二人麵露笑意,知道二人已經被自己說動,又連連點頭哈腰,伸手示意幾位往裏走。
進到酒樓,點好飯菜,又要了一壺酒,
待落座,
李如璋、顧延武和陸子昭三人便攀談起來,
幾人年齡相仿,所以相談甚歡,
“在下李如璋,蜀中通州郡人士。”
“在下顧延武,揚州丹陽郡人士。”
“在下陸子昭,荊州江夏郡人士。”
三人各自正式通報自身,算是彼此認識。
李如璋詢問陸子昭
“還未來得及請教,陸兄此次到帝都有何貴幹?”
“聽你方才講,似乎往來帝都是常事。”
陸之昭笑著答道
“當不得貴幹,數次轉運錢糧物資,在下官職微小,便隻能跑腿押送,都一路隨行,此次也是一樣,為給帝君選秀,特意送人到帝都。”
李如璋顧延武二人,本就對選秀之事微詞頗多,如今再聽到被人提及,頓時麵色有些不善。
陸子昭察言觀色,知道這個話題引得二人不快,便立即轉移話題。
“來來來,二位,嚐嚐這萬福樓的爆炒鱔絲,此乃店家招牌之一。”
二人聞言,紛紛夾起菜品,嚐了一口,果然味道絕妙。
陸子昭不動聲色,便將方才引人不快的話題越過,
轉而將話題引到李如璋身上,向李如璋詢問當日大戰的經過,李如璋隻推說是將士的功勞,並不居功自傲。
引得另外二人,紛紛讚歎佩服,
接著陸子昭又把關注點放到了顧延武身上,
向對方請教起了治水方法,
沒人會拒絕被重視,除非被重視是因為不好的事,
所以,當顧延武被請教的時候,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起來。
顧炎武稱,
治水其實簡單,隻要人心得力堪用,便不是難事,就怕主政者消極怠政,
洪水其實並非猛獸,完全有跡可循,其秉性更像是一個頑劣孩童,必須要順著他來。
所謂治水,堵不如疏。
枯水時節,應當組織人手,深溝高壘,加固河堤,深挖河渠,疏通河道。
再者,兩旁堤岸,多種植根係發達的樹木,以達到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第三,及時清理各地引水灌溉水渠。
前麵兩點,李如璋和陸子昭還能理解,
這第三點,他們兩人實在不能理解,
顧延武耐心解釋到
平時旱時,水位低矮,很多地方想引水,都引不上去,待到幹旱日久,這些地方便很容易顆粒無收。
所以,整理好引水灌溉渠道,待汛期洪水泛濫之時,將這些水流截取存蓄起來,一方麵,可以達到汛期分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留作旱季灌溉之用。
這一番言論下來,也讓李如璋和陸子昭不得不服,尤其是李如璋,從心底感受到一個認真做事的人所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多麽難能可貴。
俗話說的好,術有專攻,
待酒菜上齊,
幾人相互敬酒,又品嚐了這家店的菜肴,味道的確不錯。
陸子昭和顧延武二人吃的不亦樂乎,即便是李如璋一個從後世來的人,都覺得風味獨特,不知道是因為原生態還是其他原因,竟然讓他也吃的津津有味。
三人邊吃邊聊,幾杯酒下肚,
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的緣故,
顧延武放下筷子,忽然歎了口氣道
“如今,這世道,奸臣當道,忠臣壯誌難酬,百姓艱難,雖有忠臣良將,一力為國分憂,卻架不住朝廷迂腐,官場腐敗。
就拿李兄你們潼關這一仗來說,真是氣煞人也。
以往打輸了割地,可這次打贏了還要談和,竟然還要花錢買地。
朝廷此舉,唉~”
大概是因為飲了幾杯酒的緣故,
顧延武的話,夾雜著不少的牢騷和不滿。
陸子昭奉勸道
“你我皆是位卑職低,麵對此事,你我皆是有心無力,莫作多想,喝酒,喝酒。”
李如璋也是微微一笑道,
“顧兄慎言,這裏乃是帝都,不可亂說,朝廷行事,自有朝廷的道理,你我當盡心竭力,輔佐當今帝君才是。”
“再過兩日,更是要瑾見帝君,屆時,可不敢這般言語……”
顧延武明顯是喝多了
臉色泛紅道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有何不敢,如今的朝廷官員,個個屍位素餐,不思作為,隻知道享樂斂財,哪有半點為帝國和百姓考慮的想法。
“就說,此次揚州水患的幾個州郡,朝廷的賑災糧,賑災銀,本來就差了數額,便呼籲當地大戶捐錢捐糧,結果,得來的錢糧被這些人盡數貪墨,導致各地銀錢均有短缺,好幾處河堤修繕和賑濟災民的錢糧,還是我和其他一些官員,四處去求來的。
幾個州郡的官員,還以為我不知道,我如何不知?
等過兩日,與帝君奏對之時,我定要將這些齷齪齟齬全盤托出。”
陸子昭附和道
“唉,百姓苦啊,水患才剛剛治理好,據說又要加賦了。”
李如璋好奇陸子昭所說加賦的事,轉念一想,便想通了,
所謂國庫賦稅,不就是收的全國百姓的各項稅收,前麵既然花了銀錢贖買二郡,導致國庫匱乏。
帝國沒錢,可不是要加賦到老百姓頭上嗎,
等於說,實際上變相把談和的銀錢,均攤到了百姓身上。
李如璋並沒有覺得奇怪,如今的朝廷做出什麽樣的舉動,他都不覺得震驚。
這就如同一個人,隻要他拉下臉麵,舍棄尊嚴之後,什麽離經叛道的事,他都能做出來。
隻是這般壓榨,百姓能忍耐幾時?
這是帝都,李如璋不想幾人的談話,留下把柄,
於是,將話題轉移到了這家酒店的裝飾和飯菜口味上。
這方麵,陸子昭是個老饕,他不光將酒店這些招牌菜品,做法來曆說的一清二楚,還將整個酒店的裝飾風格及設計初衷,點評得恰如其分。
很難想象,如此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竟然隻是一個從九品的芝麻小官。
喝到最後,顧延武不勝酒力,早已醉倒,桌上隻剩李如璋和陸子昭二人,繼續對飲。
李如璋對眼前之人,頗為好奇,
自己在後世接觸過高度酒,因此沒有醉倒,而對方,居然也能泰然自若,若不是常年飲酒,又如何能做到。
何況,他還能對這酒樓如數家珍。
按嵩朝的官員俸祿,即便加上其他的灰色收入,也不足以支撐一個從九品的官員長期在酒店消費。
莫非,對方是藏拙?如同他之前看的那些影視文創作品,達官顯貴的後代,出來體驗生活?
想到這兒,李如璋再次起了好奇心
“陸兄,恕我直言,我觀閣下言行舉止大方,不像是一巡檢這般簡單,莫不是家中叮囑?”
陸子昭聞言,麵色一滯,顯然沒想到李如璋會有此問。
李如璋本就隨口一問,見陸子昭麵露難色,也不打算繼續追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陸兄不想說便不說,倒是在下失禮了。”
說著,李如璋舉起酒杯,示意幹杯,
聽到李如璋這樣說,陸子昭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隨即苦笑道
“有何難言之隱,不過是這一路,路途坎坷,即便說出來了,也無用,反而使著杯中酒,更加難以下咽。”
李如璋點點頭,表示讚同。
因為,他自己的經曆,一樣充滿了坎坷。
二人經曆相識,無需多言,相視一笑,將杯中酒水喝了個幹淨。
陸子昭此刻已然醉眼朦朧,撐著桌子幾次想起身,都沒能成功。
反而是顧炎武之前因為醉倒呼呼大睡了一覺。
此刻反而是醒了過來,不過依舊胡言亂語。
李如璋怕惹麻煩,便準備結束酒席。
一桌菜肴加酒水,花費一兩銀子,這要是在其他地方州府,大概隻需要幾錢銀子。
果真是帝都米貴,居之不易。
結完賬
李如璋便架起二人,準備回驛館。
奈何,幾人體重相當,李如璋縱然和李少嚴練過,依然架不住兩個醉漢。
就在為難之際,
沒想到,酒樓主動提出,可以幫送,也就是出人力或者轎夫,幫這些醉酒的客人送回家,不過要花些銀錢。
李如璋不禁感歎,誰說古代落後了?這個服務理念,就很先進很貼心好吧。
問清楚了幫送價格以後,對方是是根據路途遠近,以及幫送方式來定價的,
驛館離此不遠,飯莊要了兩百大錢,
李如璋心中略微一盤算,倒也不算貴。
便讓酒樓的人,將顧炎武和陸子昭二人幫忙送回去。
對李如璋來說,這種酒,根本醉不倒他。
將他二人送回去,安頓好以後。
李如璋決定出去轉轉,好歹也是來到了首都,怎麽也要見識見識,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到底是什麽樣的。
從驛卒那邊了解到,
帝都人口過百萬,規模宏大。
整個都城分五個地域,其中囊括一個中樞,四個城區。
中樞便是皇城,每個城區又分十八個坊,合計七十二坊,
這個建造格局是有說法的,據說是本朝開國太祖帝君,請道家和陰陽家兩家大能翹楚,合力設計建造。
從道家陰陽來說,奇為陰,偶為陽。從一到九為天地之數。九為陽極,八就是陰極,正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七十二這個數字正好為陰陽極數之集,以示陰陽調和。中正綿長之意,
至於街道數量多少,哪怕驛卒是帝都本地人,也說不上來。
李如璋帶著兩個親衛,就這麽隨意的閑逛,
除了在幽州陪自家妹妹買糖葫蘆逛過街,其餘他還真沒有好好逛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