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這嵩國人,帶著身後其餘的兩三個北虜。


    繼續往大殿走,此時雖不再嘩然,卻依舊是趾高氣昂。


    進到大殿,見到嵩國帝君,也不跪拜。


    領頭之人,左手握拳撫胸,身體微微前傾,對著帝君行了一禮,後麵幾人也是如此。


    行禮完畢,也不說話,更不避諱天顏,就這樣直勾勾的盯著帝君。


    直視天顏,這是僭越的行為,


    帝君尚未表態,一眾大臣紛紛怒斥,


    “化外蠻夷,瑾見天顏,為何不拜?”


    又有大臣譏諷道


    “多半是蠻荒之輩,不懂禮數,不識禮節。”


    帝君也是略微有些不喜,


    更有言辭激利者,直接建議將這幾個北虜推出去,斬首算了。


    也有官員出聲勸阻說北虜粗鄙,不諳王化、不知禮儀。


    而且此次主要是為了和談,其他都是細枝末節,不必和這些粗俗無知的蠻子計較這麽多。


    嵩國的朝堂,果真也應了一句話,人多嘴雜。


    不論任何問題,都能引發爭論,


    說的好叫朝堂清明,各抒己見,


    說的不好聽,便是苛雜冗長。


    不過,隨著帝君示意先談正事以後,一眾官員也是紛紛放棄了懲戒北虜的話題。


    紛紛轉頭,誇讚自家帝君,寬仁大度,不拘小節。


    若不是帝君治國有方,四海賓服,又怎麽會外邦來朝。


    一通馬屁,拍得帝君是怡然自得,沾沾自喜。


    嘴上推辭,臉色卻得意至極


    帝君如何不得意?


    自家臣子的誇讚,等於是在外臣麵前,不遺餘力展示了一番自己聖君的形象。


    那北虜領頭之人,從對帝君行禮問安以後,再也沒有說過話。


    此刻,他環視了一番周圍大臣和帝君之後。


    終於再度開口


    “帝君仁念君子,寬和待人,在下佩服之致,外臣在此,多謝帝君包容之心。”


    一番嵩國雅言,竟然說的字正腔圓,


    隨後,這北虜使者,又自陳道


    他叫樓行舟,


    現在在景國,鴻臚館任鴻臚寺大鴻臚。


    此番,正是應了自家國主之托,出使嵩國,商討兩家罷兵言和等事宜。


    相對於北虜讓他出使嵩國,前來議和。


    更讓帝君和大臣,驚異的是他的身份,


    他一個漢人,憑什麽能坐上景國鴻臚寺大鴻臚這樣的一部主官?


    不過,樓行舟並未回答眾人這個疑問。


    而是轉身,讓身後隨行幾人,拿出自家國主準備給嵩國帝君的禮物。


    一邊展示,一邊介紹。


    “帝君請看,此乃天山雪域之地出產美玉,因地域而得名“和闐玉”,


    說完便展開禮盒,將兩塊雕刻有草原放牧景象的白玉璧,展示在眾人麵前。


    隻見兩塊白色玉璧,通身無瑕,渾身散發著溫潤淳厚的光澤,玉質上佳。


    更難得的是,上麵雕刻圖案更是活靈活現,玉璧上端浮雲翻飛,山峰高聳直入雲端,下方雕刻牛羊悠然覓食,栩栩如生,整副圖案精雕細琢渾然一體。


    細細觀賞之下,仿佛讓人身臨其境。


    感受清風拂過,草海搖曳,隱隱顯露出正在覓食的牛羊和遠處若隱若現的氈房營帳。


    一副天地廣闊,安居祥和的景象


    雖然,嵩國朝堂之中,絕大多數官員都沒有領略過北地風光。


    但是,僅僅通過這兩塊玉石上展現的風光,以及樓行舟的娓娓道來,便讓他們已然心曠神怡。


    底下不少大臣,甚至搖頭晃腦,一副沉醉其中的樣子。


    縱使如帝君,見識過無數珍寶,也對這兩塊玉石壁畫讚不絕口,歎為觀止。


    接下來,樓行舟又拿出一對鑄造得栩栩如生的純金雕像,金光閃閃,耀眼奪目。


    乃是一對童男童女,二人共同托舉一個托盤,托盤之上,放置著一顆紅寶石,代替壽桃,寓意萬壽無疆之意。


    這對禮品,貴重不說,且寓意深遠,頓時讓帝君喜形於色,龍顏大悅。


    還沒結束,接下來,


    樓行舟,又命人捧出一張,色澤鮮豔,五彩斑斕的猛虎皮,


    老虎在這個時代很常見,州府各地,常有虎患,各州郡甚至還成立了打虎隊,所以虎皮本不足為奇。


    偏偏,樓行舟拿出這塊虎皮,相較於平時所見到的那些老虎,整整大出一倍,


    一看就知道,這隻猛虎活著之前,定然是威風凜凜,品相不凡。


    兩名北虜壯漢本就人高馬大,此刻雖然盡可能高舉虎皮,可仍然有一段墜在地麵上。


    樓行舟又開口介紹道


    “此乃北境雪域所產,名為阿穆爾山君,常居山川苦寒之地,威猛無比,呼嘯嘶吼之聲,常常達數百裏而不絕,體型碩大異常,凶悍無比。”


    往往數百人也難以捕獲。


    這張虎皮,是我家國主,曾經孤身一人,深入雪域腹地三萬裏所捕獲。”


    “現,特贈與帝君,以示厚意。”


    樓行舟,這一番介紹。


    頓時讓這些大臣,紛紛變色,


    眼前光是一張虎皮,就足以震人心魄,眾人無法想象,這個凶獸活著的時候,是多麽恐怖的龐然大物。


    結果就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竟然被北虜國主一個人捕獲,


    那這北虜國主,豈非神仙在世,天神下凡?


    果然,立馬有人跳出來表示不信。


    “百人都難以捕捉,你家國主區區一人,就能捕捉到?吹牛!!!”


    樓行舟麵不改色心不跳,戲謔說道


    “哦,是嗎?”


    “我家國主天縱之資,我景國百萬虎狼之師,尚且能統領,這不過區區一山君罷了,手到擒來之事而已。”


    一時間,也將質疑的人,說得啞口無言。


    如果北虜國主此時在現場,定然會十分滿意他的說辭。


    實際上,個人又如何能鬥得過猛虎?


    這張虎皮,是東路軍銀甲大將納古斯偶然所得,然後再獻給自家國主的。


    後麵還有其他禮品,比如駿馬二十匹,羊一百頭、羊皮十卷等等。


    因條件有限,不能一一展示,


    等這些帶上大殿的禮品展示完畢,


    樓行舟道


    “國主念及兩國兵戎已久,民生疲敝,特遣我等為使,方才的禮品,便是以示誠意,特願與貴國,冰釋前嫌重修於好。”


    說完,仍舊是撫胸一禮。


    周圍大臣,紛紛交頭接耳,相互交談不斷,


    此次,帝君也開口問道


    “眾卿可曾聽得分曉,意下如何?”


    左相率先起身,朝帝君行禮的同時,開口道


    “恭賀陛下,威加內外,寰宇四海,當為陛下賀~”


    其他一眾大臣,也連忙紛紛醒悟過來,一並行禮恭賀自家帝君。


    然後等眾人行禮完畢,左相再度說道


    “不知你家大王,此番除了敬獻賀禮以外,可還有其他言語?”


    這是肯定,北虜特意來談和,除了剛才的獻禮,肯定還有其他言語動作,


    左相言語正好將接下來的事情引出來。


    樓行舟糾正道


    “不是大王,是國主,我景國國主!!!此臨行前,國主確有言語交代吩咐。”


    “我景國原是貴國一番邦臣屬,隻因當年羈所州一眾官吏壓迫過甚,我家國主才被迫起兵,實非本願,隻為求自保而已。”


    “如今我家國主之意,仍願奉貴國為兄,方才所敬獻之禮品,也是略表遵奉貴國國主為兄的一片心意。”


    “本欲厚贈兄弟之邦,然我景國國弱而民衰,財弱而物寡,實是力有未逮也。”


    “還望貴國體諒。”


    “既是兄弟之邦,便當禮尚往來,嵩國地大物博,錢糧豐腴,故特請賞賜弟之友邦,


    “金五千兩,銀五十萬兩,絲帛十萬匹,糧二十萬擔。


    屆時,我景國,便歸還並州九郡中的上黨郡和西河郡,以做回禮。”


    這段話,內容極為豐富,聽得嵩國一眾官員心思起伏跌宕。


    一眾官員,紛紛交頭接耳。


    右相已然忍無可忍,對著帝君一禮,然後厲聲嗬斥道


    “好無稽的言語,拿本就是我嵩國的土地,來換錢財,真是好算計啊!!!”


    “樓行舟,汝本為嵩國臣民,叛國降敵,是謂不忠。”


    “以嵩人身份,侍外邦賊子,數典忘祖,背祖忘宗,乃是不孝。”


    “北虜凶蠻殘暴,曆年以來,犯我邊境,屠我百姓,掠我州府,


    每陷一地,錢糧財帛,盡數洗劫一空,致使國家疲敝窮困,百姓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爾等助紂為虐,是為不仁。”


    “觀其言語,汝當初也曾習文弄墨,聆聽聖人教誨,如今替那北虜賊子,前來做說客。


    叛母國而侍賊酋,以嵩國生養之軀,為賊子北虜以前驅,天地君親師,禮義仁智信,你是半點全無,此乃不義。”


    “如此,不忠、不孝、不義之徒,也敢登堂入室,汙言穢語,大放厥詞,狺狺狂吠?”


    說完又轉身對帝君說道


    “懇請陛下,將此人處斬,以正本朔,以示皇威。”


    “對,右相言之有理。”


    “豈可讓這等跳梁小醜,在朝堂上賣弄。”


    “以前怎地不見北虜前來示弱,如今敗了,才知道怕嗎?”


    許多大臣,對右相的話紛紛表示附和。


    右相說的嚴重至極且極為刺耳,把樓行舟形容成一個天地不容,十惡不赦之徒。


    饒是那樓行舟,脾氣再好,


    此刻,也是多少有些惱怒羞憤之意,麵色陰沉,臉上表情陰鷙狠辣,死死盯著右相。


    就在大家以為他一定會怒不可遏,暴起惡語相向的時候。


    哪知道,樓行舟居然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不快然後還哈哈大笑道


    “嵩國一向自詡,以詩書禮儀立國傳家,本以為嵩國朝堂諸位大臣,定然是溫良恭謙,言行舉止,必定有謙謙君子之風,


    今日得見,實乃遺憾,果真是見麵不如聞名。”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等此行,並非為了爭個口頭高低,何必咄咄逼人。”


    左相手下吏部尚書出言譏諷道


    “對待良善之人,自然溫良恭謙,哪怕是對待道旁一乞丐,我等亦會彰顯君子之風,”


    “至於對豺狼虎豹,這等不通教化的凶蠻野獸,詩書禮儀定然沒有兵戈箭鏃來的更好。”


    這話不說還好,說了……,更是打自己的臉,用軍事說話?軍事方麵,誰不知道嵩國一直是挨打的一方?


    如果不是最近一戰,李如璋他們挫了北虜銳氣,怕不是潼關已經丟失不說,搞不好甚至此刻來到這裏不是北虜使者,而是北虜的兵馬。


    所以說,說到兵戈之事,豈不是變相在誇北虜?


    樓行舟反唇相譏道


    “這位大人說,對道旁乞丐,也會以禮相待?


    那對於你們沒能護佑周全,而流離失所的百姓,諸位也是以禮相待嗎?”


    “哈哈哈……”


    說完又是一陣恥笑,


    方才,吏部尚書一時口快,口不擇言,結果被樓行舟抓住痛點,等於將這一耳光狠狠的抽反在了朝廷的臉上。


    諸位大臣盡皆顯露尷尬難堪之態不說,帝君更是麵色鐵青。


    畢竟他是帝君,第一個挨這記耳光的,便是他。


    左相回頭,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家陣營的吏部尚書,心裏已然在暗罵愚蠢。


    然而,依然出列環護道


    “陛下息怒,吏部尚書也是為了駁斥北虜,不墜帝國銳氣,一時口直心快,中了北虜圈套,才失口說出如此無稽之言,”


    “殊不知,自古以來,不以一時論英雄,”


    “當初北虜多麽不可一世,如今不也被我軍所敗?若你北虜真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樓大人又何必到此?”


    “爭辯無益,若是真有意談和,那大家便商討議事,早日定奪,如此才是正事。”


    一番話,圓滑的將事情又拉了回去。


    “老相國,老當益壯,所言極有道理,我本不欲爭辯,奈何有人借機生事,樓某無狀了……”


    說著樓行舟衝著帝君再度行了一禮。


    然後接著說道


    “此行目的,和談和條件,我以盡數替國主轉達,貴國先行商議,有結果了,再通知我們便是。”


    “切莫被右相所誤,錯失兩國和平相處的契機。”


    樓行舟對於右相斥責於他,耿耿於懷。


    表示,嵩國朝堂,本該是嵩國百官的朝堂,如今,觀右相言行,仿佛成了他的一言堂,此話即狠毒又誅心。


    說完這些,樓行舟領著一行人,折身走出大殿,也不向帝君行禮。


    在場文武百官,竟沒有一人覺得有何不妥。


    剩下的事,便如樓行舟所說,帝君和百官商議,如何答複北虜的提議。


    和還不和?


    北虜索要銀錢不可謂不多,然而,北虜這番低頭做小,主動承認嵩國為上邦的姿態,又讓帝君以及眾多文武百官很是受用。


    更讓人心動的是,還會割讓上黨、西河兩郡給嵩國,


    上黨、西河二郡,毗鄰帝都,與帝都隔河而望。


    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陷入敵手,也的確如芒刺在背。


    幸虧有黃河阻隔,而北虜又多不習水性,這才沒有打過來。


    所以,當初失了兩郡,整個豫州如臨大敵,朝堂上下盡顯驚慌之態,把絕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黃河一線,


    整個豫州十五萬兵馬,就有十萬,陳兵黃河畔。


    拱衛帝都的四大營,除了驍騎營大部在帝都,其他三部,也盡數駐紮黃河沿岸,以防備北虜。


    如果能將屏障再增加兩郡的間隔。


    那朝堂上,自然樂見其成,


    不費一兵一卒,給些錢財,就能取回兩郡,而且是很重要的兩郡,試問誰不心動?


    若是要動用軍事拿回兩郡,且不說能不能打贏不說,就算打贏了,軍資靡費也定會巨大。


    所以,不光帝君心動了,朝廷絕大多數人都心動了。


    就連右相一派,居然也有一些人些心動,


    主要是以軍事論勝負,終究是個未知數,如果能花錢將兩郡拿回來,則更為穩妥。


    現在唯一擔心的便是,北虜那邊,反複無常,


    此前,北虜就多次反複,前麵剛拿到嵩國遣送的財物,後者就開始攻伐嵩國。


    若這次又是這樣,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說,還失了麵子。


    所以,朝堂上的辯論之聲,又一如既往的響了起來。


    諸多大臣,眾說紛紜。


    帝君也被大臣們眾口不一的說辭,弄得不知所措,一開始的喜悅都被衝淡了幾分。


    最終,還是左相率先出言建議,


    北虜雖然索要財物眾多,但是,自己這方,也不能盡數應下,畢竟索要財物數額的確巨大。


    既然是和談,那重點便在一個談字上麵,何時談,如何談,這其中都大有學問。


    左相的意思是,應該趁著北虜此次戰敗帶來的陰鬱,盡快促成此事,盡早將和談敲定,防止北虜緩過來那口氣,事有反複。


    並且,促成此次和談,既可以安定人心,又可以鞏固防線。


    而右相這邊堅決反對,右相覺得,正因為此次北虜戰敗,他們才願意伏低做小,


    即便如此,這些北虜使者來到帝都,依舊趾高氣揚,色厲內荏。


    由此可見,此次北虜求和是假,借求和的名義休養生息才是真,所以,斷不能和。


    然而,帝君已然舉棋不定,還在這兩者觀點麵前猶豫不決。


    不知道,是長期的坐觀群臣內鬥習慣了,還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總之當日,並沒有商討出具體結果。


    便草草解散了朝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村農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村農夫並收藏邊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