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璋,在後麵的幾個月裏,
飽受了肉體折磨以後,確實也有效果。
體力打熬的初見成效,起碼現在,每天練習完畢,也也跟著自己大哥,舞刀弄槍了
至於能不能打,那是另外一回事
循序漸進嘛
這幾個月裏,他的手腳,好了再磨破,磨破了再好
如今已是,布滿老繭了
如果再披甲執銳,活脫脫一個軍伍糙漢,
閑暇之餘
他和李少嚴,討論軍事戰略。
以前在幽州,還有養馬地,軍中有不少騎軍。
現如今,逃難來到青州治下的光州,
失了養馬地,
騎軍遲早萎縮,幸好之前,李如璋研究出來了冷鍛甲
現在二人,正在商議,
考慮將騎兵轉為,重甲步兵。
李少嚴擔憂的是,失了騎軍機動性,
以後打仗,勝了無法追擊倒是小事,
本身北虜,就是以騎兵聞名
騎兵戰術,被他們用的爐火純青
往往輕騎襲擾,重甲騎兵鑿陣,鑿陣成功,再輕騎追殺,遇到要結陣的敵軍,再用重甲騎兵鑿散
以此往複。
現如今,再遇到北虜,沒有足夠的戰馬保持機動靈活。萬一戰事失利……
那隻怕是,兵敗如山倒。
他將這個擔心說給李如璋,讓他看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解決。
李如璋一聽,缺少戰馬,他解決不掉,
但是,他可以用其他辦法彌補?
當下,打包票,包在他身上
他建議李少嚴,可以加強遠程打擊啊
應當,多打造弓弩,練習射擊
實行,遠程軍事打擊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個想法,被李少嚴否決了,
“兄弟啊,你有所不知啊,北虜雖號稱邊患,”
“其實,那是朝廷,自欺欺人,邊患能被人家一路追著打?”
“能失了三州之地?”
“北虜的軍備和我們比,不遑多讓,甚至有的比我們還強”
“就比如,之前在幽州的時候,
我的老對手,景國的白甲大將
納古斯。
他和他的軍隊,戰力極強不說,軍備還特別好,人人披甲,一人雙馬。
尤其是,專門用來鑿陣用的重甲騎兵,人馬俱甲
非馬槊,骨朵,戰錘,重斧,不能破。
而且,你不要以為,我能使二石半重弓,便以為軍中人人可以
軍中普通士兵,常用弓箭,
不過六十均到一石,
六十均以下,破不了北虜的甲。
一石則是普通士兵的極限。
然而,臨陣對敵,又要保存體力,一般不過三矢,便要短兵相接。
所以,弓弩的作用殺傷有限
並不足以決定戰場局勢
“要是,戰馬甲具齊備的話,隨時,拉開架勢和北虜好好幹他一場,我也不懼!!!”
說完,李少嚴拍著大腿狠狠的歎了一口氣。
“大哥,何必憂愁?”
“小弟製作的弓,保證你射的又遠又準,還省力。”
李少嚴喜上眉梢,道:“當真?”
“當然,大哥你什麽時候看我說過大話,假話”
李少嚴想了想,還真沒有過。
自從認識,李如璋以來,他做的每一件事,
都很出彩,甚至可以說無可挑剔。
“那?敢問是什麽樣的弓?”
“大哥你先不用管,等小弟造好以後,你就知道了”
“我先暫且告訴你這件利器的名字,“複合弓”。
當下,李如璋也不再磨蹭
直奔匠作坊,將自己記憶裏的複合弓,的樣子畫出來
這次匠作坊的這些人,沒有了質疑,更多的反而是期待。
他先讓人打造滑輪,又讓人準備牛筋牛皮這些弓弦材料
一開始,他考慮用木頭做弓身。
後來考慮到戰場需要,和堅固性,最後還是選擇用鐵來打造
複合弓相對於一般的傳統弓來比較,
有著蓄力快,爆發高,省力等優點,
不光射箭省力不說,爆發力還高,
在戰場上,可以更輕鬆的穿透甲胄
而且簡單易製造,哪怕沒有鐵器,木頭都可以。
唯一重要的就是凸輪
傳統弓,蓄力時間長,費力,然後,射速要比複合弓快一些,但是更考驗弓手操作水平,而且製作起來耗費人力時間。
現在追求的是速度,臨陣對敵的時候,必須要靠著足夠快的速度
盡快的把手裏的箭射出去,而且,還要盡可能的保證士兵體力。
兩者兼顧之下。
那麽複合弓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不光是複合弓,
他還製作了一個大殺器,床子弩
曾經,自己在書上看到的記載,床子弩在一千多步射殺過敵國大將的記錄
著實,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作,
可以說是古代的巴雷特都不為過。
不過,他又加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進去,把床子弩後麵的絞盤把手,加長,
由以前的手動,改為用腳踩
利用杠杆原理的性質。
這樣操作起來的時候,將會大大減少人力不說,而且還能增加輪射次數。
不光如此,還在床子弩底下加裝了輪子,
自己曾經在書上看到的,都是固定的,需要人抬著走
加裝輪子以後,就可以隨時拉著走,
而且,哪裏需要增援,就可以隨時運到哪邊,靈活性將會大大增強。
這樣一來,就算步兵對陣騎兵,也不會吃太多的虧。
過了些時日,匠作坊來報,按照李如璋的吩咐,
兩樣東西全都打造好了
聽到這,李少嚴當即拽著李如璋直奔匠作坊。
看著這個帶幾股繩子的,奇怪造型的弓,
翻來覆去的看,大為好奇。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複……複合弓?”
“大哥,試試手?”
別看兩個小小的凸輪,複合弓的性能好不好,全靠他。
李如璋的一番介紹,讓李少嚴嘖嘖稱奇。
李少嚴在他的指導下,迫不及待的開始實驗。
抬臂,張弓答箭,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嗖嗖嗖”連珠箭飛了出去,定在實驗的木板上,發出“哚哚哚”的聲音,入木三分。
李少嚴,都沒覺得累,就把一壺二十支的箭,一口氣射完了,臉上寫滿了意猶未盡。
這讓李少嚴大為滿意,連連稱讚。
果然是好東西,
“還有更好玩兒的呢,跟我來”李如璋道
來到一個搭著麻布,像是一架推車似的東西,麵前
將麻布一掀,
赫然一架大弩展現在眾人麵前,
弓身如兒臂般粗細,弓弦也如小拇指粗細。
弓弦用繩子連著,後麵的絞盤。
這架弩的造型很奇特,一共三張弓,前麵兩張弓一前一後重疊組裝
第三張,卻是,和前麵兩張反方向組裝
先不說,威力如何
這麽大一架弓弩,單是,放這兒都挺唬人的。
加上前麵箭槽裏,放著三根和長矛一樣的箭鏃,箭頭寒光閃閃,光可鑒人
放在哪裏,都是一件讓人不可忽視的大殺器。
“試試?大哥”
李少嚴直接上前,想拉開弓弦,
哪知道,一上手,紋絲不動。
再一使勁,絞盤居然才微微動了一下,
李少嚴不服氣,真正發力。
隻見,整個弓身慢慢彎曲,發出讓人牙酸的嘎吱嘎吱的聲音
這讓李如璋和一眾工匠瞠目結舌,
要知道,這張床子弩,一次需要八個人一起轉動,才能拉開。
一架床子弩,要準備十六個人,輪流替換的轉絞盤,
因為轉動絞盤的時候,要像牛一樣拚命用力,
所以後來久而久之,又在軍中被戲稱“八牛弩”。
此時
李少嚴漲紅了臉,額頭上青筋乍起,廢了九牛二虎之力,
竟然,一個人生生把八個人才能轉動的床子弩給絞了一圈。
試問,怎麽可能,不讓李如璋和一眾工匠震驚?
可惜,最後還是因為氣力不濟,轉了一圈便再也轉不動了
“大哥,你可真是天神下凡啊,這床子弩我可是設計八個人同時拉弦的!!!”
“你居然一個人就拉動了!!!”
“的確費勁”,李少嚴擦了擦頭上汗,搖頭說到
“來人,把這架弩推出去,到山洞外邊,我倒要試試看,可以射多遠”
李少嚴不死心道
幾名工匠,趕緊將床子弩推了出去
“兄弟,這是你設計的,靶子放多遠?你說”
李如璋也是沒譜,他也是照著以前看的軍事題材的書本。
照本宣科
具體能射多遠,他心裏也沒底,
“先試試五百步吧”李如璋道
十來個工匠合力,將絞盤絞好。
李少嚴掄起木錘,朝著扳機,奮力一砸
箭若奔雷,
“嗖”一下便飛出去了
實驗結果,讓在場的人都沒想到。
靶子是用的軍中大盾,
箭矢不光是撞上了盾牌,將大盾砸了個大洞,
砸出洞來不說,複又砸到盾牌後麵地上,接著,斜鑽入地下一尺。
接連幾次,更換靶子的距離。
最後,放到一千三百步的時候。
終於,弩箭隻能定在盾牌上。
沒能穿破盾牌。
這讓在場的人,沉默了許久,包括李如璋自己。
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真的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直到過了好一會,大家才爆發熱烈的歡呼聲。
一直以來,兩軍對壘的過程裏,
弓箭隻能射幾十到百十米。
李如璋的複合弓,一下子將有效射程拉到了,一百多米。
改變了,一直以來,大家印象裏,弓箭的固定有效射程,也就算了。
哪知道
由他設計出來的
床子弩,更是驚天之作。
一千多步
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雖然操作起來,比較耗費人力。
但是,這種弓弩的威力,用到戰場上,
不論是作用,還是給敵人的震撼,無疑是驚人的。
李少嚴將他,舉起來,原地轉了兩圈
又狠狠地拍了,李如璋的肩膀幾下。
把李如璋拍的齜牙咧嘴,感覺整個肩膀,都被拍掉了
“兄弟,你才是天神,你是上天賜給我的神!!!。”
飽受了肉體折磨以後,確實也有效果。
體力打熬的初見成效,起碼現在,每天練習完畢,也也跟著自己大哥,舞刀弄槍了
至於能不能打,那是另外一回事
循序漸進嘛
這幾個月裏,他的手腳,好了再磨破,磨破了再好
如今已是,布滿老繭了
如果再披甲執銳,活脫脫一個軍伍糙漢,
閑暇之餘
他和李少嚴,討論軍事戰略。
以前在幽州,還有養馬地,軍中有不少騎軍。
現如今,逃難來到青州治下的光州,
失了養馬地,
騎軍遲早萎縮,幸好之前,李如璋研究出來了冷鍛甲
現在二人,正在商議,
考慮將騎兵轉為,重甲步兵。
李少嚴擔憂的是,失了騎軍機動性,
以後打仗,勝了無法追擊倒是小事,
本身北虜,就是以騎兵聞名
騎兵戰術,被他們用的爐火純青
往往輕騎襲擾,重甲騎兵鑿陣,鑿陣成功,再輕騎追殺,遇到要結陣的敵軍,再用重甲騎兵鑿散
以此往複。
現如今,再遇到北虜,沒有足夠的戰馬保持機動靈活。萬一戰事失利……
那隻怕是,兵敗如山倒。
他將這個擔心說給李如璋,讓他看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解決。
李如璋一聽,缺少戰馬,他解決不掉,
但是,他可以用其他辦法彌補?
當下,打包票,包在他身上
他建議李少嚴,可以加強遠程打擊啊
應當,多打造弓弩,練習射擊
實行,遠程軍事打擊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個想法,被李少嚴否決了,
“兄弟啊,你有所不知啊,北虜雖號稱邊患,”
“其實,那是朝廷,自欺欺人,邊患能被人家一路追著打?”
“能失了三州之地?”
“北虜的軍備和我們比,不遑多讓,甚至有的比我們還強”
“就比如,之前在幽州的時候,
我的老對手,景國的白甲大將
納古斯。
他和他的軍隊,戰力極強不說,軍備還特別好,人人披甲,一人雙馬。
尤其是,專門用來鑿陣用的重甲騎兵,人馬俱甲
非馬槊,骨朵,戰錘,重斧,不能破。
而且,你不要以為,我能使二石半重弓,便以為軍中人人可以
軍中普通士兵,常用弓箭,
不過六十均到一石,
六十均以下,破不了北虜的甲。
一石則是普通士兵的極限。
然而,臨陣對敵,又要保存體力,一般不過三矢,便要短兵相接。
所以,弓弩的作用殺傷有限
並不足以決定戰場局勢
“要是,戰馬甲具齊備的話,隨時,拉開架勢和北虜好好幹他一場,我也不懼!!!”
說完,李少嚴拍著大腿狠狠的歎了一口氣。
“大哥,何必憂愁?”
“小弟製作的弓,保證你射的又遠又準,還省力。”
李少嚴喜上眉梢,道:“當真?”
“當然,大哥你什麽時候看我說過大話,假話”
李少嚴想了想,還真沒有過。
自從認識,李如璋以來,他做的每一件事,
都很出彩,甚至可以說無可挑剔。
“那?敢問是什麽樣的弓?”
“大哥你先不用管,等小弟造好以後,你就知道了”
“我先暫且告訴你這件利器的名字,“複合弓”。
當下,李如璋也不再磨蹭
直奔匠作坊,將自己記憶裏的複合弓,的樣子畫出來
這次匠作坊的這些人,沒有了質疑,更多的反而是期待。
他先讓人打造滑輪,又讓人準備牛筋牛皮這些弓弦材料
一開始,他考慮用木頭做弓身。
後來考慮到戰場需要,和堅固性,最後還是選擇用鐵來打造
複合弓相對於一般的傳統弓來比較,
有著蓄力快,爆發高,省力等優點,
不光射箭省力不說,爆發力還高,
在戰場上,可以更輕鬆的穿透甲胄
而且簡單易製造,哪怕沒有鐵器,木頭都可以。
唯一重要的就是凸輪
傳統弓,蓄力時間長,費力,然後,射速要比複合弓快一些,但是更考驗弓手操作水平,而且製作起來耗費人力時間。
現在追求的是速度,臨陣對敵的時候,必須要靠著足夠快的速度
盡快的把手裏的箭射出去,而且,還要盡可能的保證士兵體力。
兩者兼顧之下。
那麽複合弓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不光是複合弓,
他還製作了一個大殺器,床子弩
曾經,自己在書上看到的記載,床子弩在一千多步射殺過敵國大將的記錄
著實,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作,
可以說是古代的巴雷特都不為過。
不過,他又加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進去,把床子弩後麵的絞盤把手,加長,
由以前的手動,改為用腳踩
利用杠杆原理的性質。
這樣操作起來的時候,將會大大減少人力不說,而且還能增加輪射次數。
不光如此,還在床子弩底下加裝了輪子,
自己曾經在書上看到的,都是固定的,需要人抬著走
加裝輪子以後,就可以隨時拉著走,
而且,哪裏需要增援,就可以隨時運到哪邊,靈活性將會大大增強。
這樣一來,就算步兵對陣騎兵,也不會吃太多的虧。
過了些時日,匠作坊來報,按照李如璋的吩咐,
兩樣東西全都打造好了
聽到這,李少嚴當即拽著李如璋直奔匠作坊。
看著這個帶幾股繩子的,奇怪造型的弓,
翻來覆去的看,大為好奇。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複……複合弓?”
“大哥,試試手?”
別看兩個小小的凸輪,複合弓的性能好不好,全靠他。
李如璋的一番介紹,讓李少嚴嘖嘖稱奇。
李少嚴在他的指導下,迫不及待的開始實驗。
抬臂,張弓答箭,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嗖嗖嗖”連珠箭飛了出去,定在實驗的木板上,發出“哚哚哚”的聲音,入木三分。
李少嚴,都沒覺得累,就把一壺二十支的箭,一口氣射完了,臉上寫滿了意猶未盡。
這讓李少嚴大為滿意,連連稱讚。
果然是好東西,
“還有更好玩兒的呢,跟我來”李如璋道
來到一個搭著麻布,像是一架推車似的東西,麵前
將麻布一掀,
赫然一架大弩展現在眾人麵前,
弓身如兒臂般粗細,弓弦也如小拇指粗細。
弓弦用繩子連著,後麵的絞盤。
這架弩的造型很奇特,一共三張弓,前麵兩張弓一前一後重疊組裝
第三張,卻是,和前麵兩張反方向組裝
先不說,威力如何
這麽大一架弓弩,單是,放這兒都挺唬人的。
加上前麵箭槽裏,放著三根和長矛一樣的箭鏃,箭頭寒光閃閃,光可鑒人
放在哪裏,都是一件讓人不可忽視的大殺器。
“試試?大哥”
李少嚴直接上前,想拉開弓弦,
哪知道,一上手,紋絲不動。
再一使勁,絞盤居然才微微動了一下,
李少嚴不服氣,真正發力。
隻見,整個弓身慢慢彎曲,發出讓人牙酸的嘎吱嘎吱的聲音
這讓李如璋和一眾工匠瞠目結舌,
要知道,這張床子弩,一次需要八個人一起轉動,才能拉開。
一架床子弩,要準備十六個人,輪流替換的轉絞盤,
因為轉動絞盤的時候,要像牛一樣拚命用力,
所以後來久而久之,又在軍中被戲稱“八牛弩”。
此時
李少嚴漲紅了臉,額頭上青筋乍起,廢了九牛二虎之力,
竟然,一個人生生把八個人才能轉動的床子弩給絞了一圈。
試問,怎麽可能,不讓李如璋和一眾工匠震驚?
可惜,最後還是因為氣力不濟,轉了一圈便再也轉不動了
“大哥,你可真是天神下凡啊,這床子弩我可是設計八個人同時拉弦的!!!”
“你居然一個人就拉動了!!!”
“的確費勁”,李少嚴擦了擦頭上汗,搖頭說到
“來人,把這架弩推出去,到山洞外邊,我倒要試試看,可以射多遠”
李少嚴不死心道
幾名工匠,趕緊將床子弩推了出去
“兄弟,這是你設計的,靶子放多遠?你說”
李如璋也是沒譜,他也是照著以前看的軍事題材的書本。
照本宣科
具體能射多遠,他心裏也沒底,
“先試試五百步吧”李如璋道
十來個工匠合力,將絞盤絞好。
李少嚴掄起木錘,朝著扳機,奮力一砸
箭若奔雷,
“嗖”一下便飛出去了
實驗結果,讓在場的人都沒想到。
靶子是用的軍中大盾,
箭矢不光是撞上了盾牌,將大盾砸了個大洞,
砸出洞來不說,複又砸到盾牌後麵地上,接著,斜鑽入地下一尺。
接連幾次,更換靶子的距離。
最後,放到一千三百步的時候。
終於,弩箭隻能定在盾牌上。
沒能穿破盾牌。
這讓在場的人,沉默了許久,包括李如璋自己。
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真的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直到過了好一會,大家才爆發熱烈的歡呼聲。
一直以來,兩軍對壘的過程裏,
弓箭隻能射幾十到百十米。
李如璋的複合弓,一下子將有效射程拉到了,一百多米。
改變了,一直以來,大家印象裏,弓箭的固定有效射程,也就算了。
哪知道
由他設計出來的
床子弩,更是驚天之作。
一千多步
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雖然操作起來,比較耗費人力。
但是,這種弓弩的威力,用到戰場上,
不論是作用,還是給敵人的震撼,無疑是驚人的。
李少嚴將他,舉起來,原地轉了兩圈
又狠狠地拍了,李如璋的肩膀幾下。
把李如璋拍的齜牙咧嘴,感覺整個肩膀,都被拍掉了
“兄弟,你才是天神,你是上天賜給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