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毫不疲倦地連續吹了整整兩天。
那漫天的黃土仿佛給天空披上了一層厚重的紗幕。
讓整個世界都顯得有些混沌。
然而,大地上卻到處呈現出一片盎然的綠色,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清明節的這個清晨,我早早地坐在桌前。
認真裁剪著前幾日買來的白紙和黃紙。我小心翼翼地把紙割成長條。
心裏想著這是要為爺爺奶奶和父親上墳準備的。
早年間,曾聽父親說過,隻有子孫親手做的紙條,才蘊含著最真摯的情感。
才是真心實意的。所以,這次我沒有選擇去買那些已經做好的成品。
就這樣,一個小時悄然過去,我終於將所有的紙都裁剪完畢。
按照我們這兒的鄉俗,在這一天還要精心製作兩碗貢飯。
所謂貢飯,就是要炒兩碗菜,然後在上麵用雞蛋攤成的餅做出好看的形狀。
當然,還需要搭配其他的食材。娟站在一旁,一臉的無奈,憂心忡忡地對我說:
“咋辦啊!我真的不會做貢飯。”
我趕忙安慰她:“別著急,我讓媽來教你。”
於是,我轉身向母親說道:“媽,娟不會做貢飯,麻煩您給教著做一下。”
娟隨即推著母親往廚房走去。
在母親還未生病之前,這些活她總是一早就利落地準備好了。
根本無需我們費心。
可如今,這麽簡單的事情,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卻都不會做。
就在我們正忙活著的時候,妹妹也回來了。
她手裏提著父親生前最喜歡吃的水果,剛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哥,都準備好了嗎?”
我回應道:“都準備好了。”
妹妹接著說:“好了就早點走,去了還要拔草呢。”
我說道:“稍微等等,看你二哥來不來。”
妹妹滿臉驚奇地問:“他每年都是自己去,從來不和我們一起去,你怎麽會想到等他?”
我解釋道:“前段時間你二哥回來過,我感覺他有點變化,等等吧。”
在等待的過程中,母親和娟在廚房裏忙碌著,終於把貢飯做好了。
這時,振振也從羊場趕了回來。
大家都在一旁催促著早點出發,可我卻一直堅持要等著建平。
因為我不想讓還健在的母親傷心難過。
我希望母親能夠親眼看到子女們和睦相處,更不想在父親的墳前缺少任何一個人。
然而,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弟弟建平還是沒有回來。
妹妹氣得直跺腳,大聲說道:“走不走,不走了我自己去!”
沒辦法,我隻能帶著妹妹和振振先出發了。
一路上,路兩旁的樹葉綠得發亮,仿佛被大自然精心擦拭過一般。
莊稼地裏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肆意盛開著,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村裏去上墳早的人已經開始往回走了,我們時不時地與他們打著招呼。
妹妹一路上不停地埋怨著:“叫你早點走,你非得等著,人沒來,倒把自己的心情弄沒了。”
我默默地聽著,沒有說話,心裏卻想著,我是真心希望母親看到我們兒女能一起去給父親上墳,盡量不讓母親留下遺憾。
終於,我們到達了父親的墳前。
剛把帶來的東西放下,我突然一轉眼,竟看見弟弟建平手裏提著東西,帶著兩個孩子朝這邊走來。
我趕緊給妹妹說:“你看,那是不是你二哥?”
妹妹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嘴裏嘟囔著:“來就來唄,各上各的墳,各進各的孝,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兩個侄子還沒走到跟前,就大聲喊著:“大爸,姑姑。”
我一邊高興地答應著,一邊說道:
“一會大家都一起拔草,讓你們爺爺高興高興。”
建平來到墳跟前,振振說道:
“二爸,我爸等了你兩個小時。”
建平一臉驚訝地看著我說:“哥,你們等我了?”
我輕輕地擺了擺手:“不說這些了,先給爸上墳。”
我回頭偷偷掃了一眼建平,發現他的眼眶已經濕潤,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我們把貢飯和水果整齊地擺好後。
大家一起跪在父親的墳前,悲傷的情緒瞬間如洪水般湧來,我們都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哽咽著說道:“爸,今天你的兒女,還有你的孫子都來齊了,來給您上墳了。家裏一切都好,您別再惦記。”
給父親磕完頭後,我們便開始動手拔草。
旁邊不遠處就是爺爺奶奶的墳,兩座墳頭的兩麵都擺放著水果和貢飯。
人多力量大,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很快三個墳頭上的草就被拔完了。
接下來,就隻剩下最後一步。
那就是用我之前裁好的黃紙條和白紙條。
用手指頭使勁插在墳上的土裏。
這些黃白紙片象征著瓦片,就如同給活著的人翻新房屋一樣。
這項工作做起來異常緩慢,畢竟每一寸土都要插上,否則會被別人笑話的。
盡管人多,我們也足足幹了兩個小時。
當一切都完成後,我們把貢飯倒在墳前,然後緩緩起身,準備回家。
此時,夕陽的餘暉灑在我們身上,拉出了長長的影子,仿佛父親在默默地送我們離開。
我回頭望了一眼那三座墳塋,心中默默地祈禱著:
願逝去的親人們安息,願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和溫暖。
踏上回家的路,我的心情格外複雜。
既有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懷念,又有對家人團聚的欣慰。
我深知,這樣的相聚雖然短暫,但卻無比珍貴。
未來的日子裏,無論風雨如何,我們都要相互扶持,讓親情永遠延續下去。
回到家之後,我轉頭對著娟說道:
“你給家裏打個電話問問,看你爸的墳上了沒有。你雖說回不去,可電話總得打一個。”
娟聽了我的話,便去給家裏打電話了。
母親看到我和弟弟建平一同回來。
臉上洋溢出欣慰的喜悅,開口問道:“建平是和你們一起去上墳的嗎?”
我回答道:“在半路上碰到的。”
母親聽完雖然沒有再多說什麽,但我明白母親的心思。
哪怕是再不爭氣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永遠都是寶貝。
那漫天的黃土仿佛給天空披上了一層厚重的紗幕。
讓整個世界都顯得有些混沌。
然而,大地上卻到處呈現出一片盎然的綠色,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清明節的這個清晨,我早早地坐在桌前。
認真裁剪著前幾日買來的白紙和黃紙。我小心翼翼地把紙割成長條。
心裏想著這是要為爺爺奶奶和父親上墳準備的。
早年間,曾聽父親說過,隻有子孫親手做的紙條,才蘊含著最真摯的情感。
才是真心實意的。所以,這次我沒有選擇去買那些已經做好的成品。
就這樣,一個小時悄然過去,我終於將所有的紙都裁剪完畢。
按照我們這兒的鄉俗,在這一天還要精心製作兩碗貢飯。
所謂貢飯,就是要炒兩碗菜,然後在上麵用雞蛋攤成的餅做出好看的形狀。
當然,還需要搭配其他的食材。娟站在一旁,一臉的無奈,憂心忡忡地對我說:
“咋辦啊!我真的不會做貢飯。”
我趕忙安慰她:“別著急,我讓媽來教你。”
於是,我轉身向母親說道:“媽,娟不會做貢飯,麻煩您給教著做一下。”
娟隨即推著母親往廚房走去。
在母親還未生病之前,這些活她總是一早就利落地準備好了。
根本無需我們費心。
可如今,這麽簡單的事情,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卻都不會做。
就在我們正忙活著的時候,妹妹也回來了。
她手裏提著父親生前最喜歡吃的水果,剛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哥,都準備好了嗎?”
我回應道:“都準備好了。”
妹妹接著說:“好了就早點走,去了還要拔草呢。”
我說道:“稍微等等,看你二哥來不來。”
妹妹滿臉驚奇地問:“他每年都是自己去,從來不和我們一起去,你怎麽會想到等他?”
我解釋道:“前段時間你二哥回來過,我感覺他有點變化,等等吧。”
在等待的過程中,母親和娟在廚房裏忙碌著,終於把貢飯做好了。
這時,振振也從羊場趕了回來。
大家都在一旁催促著早點出發,可我卻一直堅持要等著建平。
因為我不想讓還健在的母親傷心難過。
我希望母親能夠親眼看到子女們和睦相處,更不想在父親的墳前缺少任何一個人。
然而,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弟弟建平還是沒有回來。
妹妹氣得直跺腳,大聲說道:“走不走,不走了我自己去!”
沒辦法,我隻能帶著妹妹和振振先出發了。
一路上,路兩旁的樹葉綠得發亮,仿佛被大自然精心擦拭過一般。
莊稼地裏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肆意盛開著,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村裏去上墳早的人已經開始往回走了,我們時不時地與他們打著招呼。
妹妹一路上不停地埋怨著:“叫你早點走,你非得等著,人沒來,倒把自己的心情弄沒了。”
我默默地聽著,沒有說話,心裏卻想著,我是真心希望母親看到我們兒女能一起去給父親上墳,盡量不讓母親留下遺憾。
終於,我們到達了父親的墳前。
剛把帶來的東西放下,我突然一轉眼,竟看見弟弟建平手裏提著東西,帶著兩個孩子朝這邊走來。
我趕緊給妹妹說:“你看,那是不是你二哥?”
妹妹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嘴裏嘟囔著:“來就來唄,各上各的墳,各進各的孝,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兩個侄子還沒走到跟前,就大聲喊著:“大爸,姑姑。”
我一邊高興地答應著,一邊說道:
“一會大家都一起拔草,讓你們爺爺高興高興。”
建平來到墳跟前,振振說道:
“二爸,我爸等了你兩個小時。”
建平一臉驚訝地看著我說:“哥,你們等我了?”
我輕輕地擺了擺手:“不說這些了,先給爸上墳。”
我回頭偷偷掃了一眼建平,發現他的眼眶已經濕潤,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我們把貢飯和水果整齊地擺好後。
大家一起跪在父親的墳前,悲傷的情緒瞬間如洪水般湧來,我們都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哽咽著說道:“爸,今天你的兒女,還有你的孫子都來齊了,來給您上墳了。家裏一切都好,您別再惦記。”
給父親磕完頭後,我們便開始動手拔草。
旁邊不遠處就是爺爺奶奶的墳,兩座墳頭的兩麵都擺放著水果和貢飯。
人多力量大,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很快三個墳頭上的草就被拔完了。
接下來,就隻剩下最後一步。
那就是用我之前裁好的黃紙條和白紙條。
用手指頭使勁插在墳上的土裏。
這些黃白紙片象征著瓦片,就如同給活著的人翻新房屋一樣。
這項工作做起來異常緩慢,畢竟每一寸土都要插上,否則會被別人笑話的。
盡管人多,我們也足足幹了兩個小時。
當一切都完成後,我們把貢飯倒在墳前,然後緩緩起身,準備回家。
此時,夕陽的餘暉灑在我們身上,拉出了長長的影子,仿佛父親在默默地送我們離開。
我回頭望了一眼那三座墳塋,心中默默地祈禱著:
願逝去的親人們安息,願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和溫暖。
踏上回家的路,我的心情格外複雜。
既有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懷念,又有對家人團聚的欣慰。
我深知,這樣的相聚雖然短暫,但卻無比珍貴。
未來的日子裏,無論風雨如何,我們都要相互扶持,讓親情永遠延續下去。
回到家之後,我轉頭對著娟說道:
“你給家裏打個電話問問,看你爸的墳上了沒有。你雖說回不去,可電話總得打一個。”
娟聽了我的話,便去給家裏打電話了。
母親看到我和弟弟建平一同回來。
臉上洋溢出欣慰的喜悅,開口問道:“建平是和你們一起去上墳的嗎?”
我回答道:“在半路上碰到的。”
母親聽完雖然沒有再多說什麽,但我明白母親的心思。
哪怕是再不爭氣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永遠都是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