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調兵情理之中。


    烏桓,公孫度上躥下跳。


    諸邦將大漢的幽州視為肉食,豈能容忍下去。


    隔日,賈詡代為擬詔,加鎮戍印,皇帝信璽,分發幽並雍涼四州。


    同時,太史慈拿到參與武考會試的資格,令陳宮為之羨慕,老夫人為之欣慰。


    戶部所在。


    羊衜聽聞調兩州賦稅,互市錢財給張遼。


    風輕雲淡的笑了笑,大筆一揮便分發公文於幽並。


    今年秋收,賦稅雖然還在統計,但倉儲之豐碩肉眼可見。


    何況,他有大漢銀行在手,撥調一次大型戰爭軍需,綽綽有餘。


    …………


    ……


    “兵家之學浩瀚。”


    “你想借取,在那邊登記造冊便可。”


    數日後,稷下武殿的書閣中,周瑜領著太史慈進入書閣介紹道。


    “多謝。”


    太史慈拱手道謝。


    周瑜朝著遠處指了指,低聲道:“平輿陳叔至,陳郡武試第一,以前算是汝南人,不過孝烈帝封疆之後,便成了陳郡人。”


    “哦?”


    太史慈眸子微亮。


    陳郡三十縣,能得武考第一,定非常人。


    “可惜了。”


    周瑜惋惜道:“某與馬超的年齡不夠,隻能等三年之後的大考,或者直接參軍入伍從卒伍做起!”


    “嗬嗬。”


    太史慈笑了笑,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尉繚子,問道:“聽說此次文試三甲,一甲三人可為六部官吏,武試怎麽排布?”


    “也是三甲。”


    “一甲榜首是狀元,第二是榜眼,第三是探花。”


    周瑜坐在大椅上,翻看著兵書道:“至於之後如何分配,便要看陛下的意思,狀元起步最低便是校尉,或許能為王卒,殿中之卒”


    “甚好。”


    太史慈點了點頭。


    起步不高,遠比不過在青州領兵之多。


    然,鎮國府軍製之下,各營軍卒皆有大功在身,尤其是領軍之將封侯者不少,沒有軍卒願意讓一個身無寸功之人,成為自己的統帥。


    武考會試。


    一共考三日,入榜者方可參與殿試。


    稷下武殿設內外兩個考場,內場考校兵書策論;外場考校擊技之術,馬射,步射,負重,角力等種類。


    稷下武殿大考之時。


    大業宮。


    千秋萬歲殿外。


    劉牧挽弓而發,箭矢掠空百步,釘入箭靶之中。


    “陛下好箭術。”


    從朝歌而回的呂布不遑多讓。


    扯開龍舌弓,以參連之法而發,矢矢相屬,四矢同中一處。


    劉牧眉頭微微一挑,從手指上摘下玉韘,淡笑道:“奉先,朕持玉韘於五十步之外,你若是能使箭矢穿過玉韘,便賜你一匹神駿。”


    “陛下。”


    典韋,許褚,滿寵臉色微微巨變。


    五十步之外,玉韘難以看見,又怎麽可能射矢而中。


    “臣無能。”


    “豈敢對陛下挽弓。”


    呂布攥緊龍舌弓,心驚膽顫道。


    “陛下。”


    “玲綺願意代為持韘。”


    與父入宮,年僅九歲的呂玲綺,穿著黑色小甲,從呂布身後走出。


    “不必。”


    “朕親持,方能證奉先的箭術。”


    劉牧笑了笑,赴前五十步,轉身捏起玉韘。


    “君侯。”


    “呂君侯。”


    典韋,許褚,滿寵目光冷厲。


    陛下持韘是陛下持韘,呂布若敢挽弓發矢,性質可就變了。


    “嗡。”


    呂布深吸了口氣。


    沒有理會三人,自顧從箭囊中抽出雕翎箭,挽弓搭箭,屏氣凝神。


    一息,兩息,三息之後,弓弦釋放,箭矢呼嘯,箭羽帶著摩擦空氣的熾熱,穿過玉韘的孔洞。


    “中了?”


    “真的中了?”


    許褚,滿寵瞠目結舌的呢喃自語。


    唯獨,典韋眼中滿是驚詫,呂布這一箭,猶如當初宛城之外的劉牧,一樣的迅捷,一樣的發矢即中!


    “不錯。”


    “五十步發之即中。”


    劉牧將玉韘戴在手指上,淡笑道:“仲康,朕記得陳槐征戰隴西俘獲了一匹卷毛赤兔,等護商軍班師回朝之後,你將此馬送入奉先府中。”


    “諾。”


    許褚狠狠瞪了眼呂布。


    “嗬嗬。”


    劉牧搖頭笑了笑。


    董卓的赤兔馬,於蕭關時送給徐榮。


    可呂布要是沒有赤兔,總覺得差那麽點意思。


    他為大漢天子,又不能以皇家苑廄的神駿,去換臣子的贈馬。


    如今恰好有卷毛赤兔,雖不是嘶風赤兔,但都是赤兔馬,應當能讓呂布混出一個‘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名號。


    “陛下。”


    呂布放下龍舌弓,疑惑道:“宣臣入朝,難道不是為了幽州戰事嗎?”


    “邦野之眾。”


    “還不需要你親往幽州。”


    劉牧走向千秋萬歲殿,淡淡道:“秋收之後,各方不臣躁動,朕宣你入朝,便是要告訴你朝歌不可失,必要之時可以叫陣張燕,至於他應不應戰,便是冀州的事情。”


    “臣明白。”


    呂布肅然作揖應喝。


    “奉先。”


    劉牧腳步一頓,冷眸道:“秋收之後,兗州必定有戰事,朝歌是錨定鄴城的關鍵,朕對你給予厚望,切記張燕可滅,黑山軍可滅,更要牽製袁紹的冀州主力。”


    “陛下放心。”


    呂布眼中滿是肆意的風采。


    他有神武軍在手,何懼一群黑山軍賊匪。


    隻要踏滅駐守蕩陰的張燕,袁紹自然龜縮在鄴城不敢擅動。


    “伯寧。”


    劉牧微微頷首,側目問道:“朕昨夜查閱會試名單,河內司馬沒有參考嗎?”


    “陛下。”


    滿寵恭敬道:“當年主戰並州之時,九郡封關,河內司馬一族便與趙谘奔逃黎陽,投靠鄉裏姻親之人趙威孫!”


    “遷離了?”


    劉牧微微一怔。


    司馬防是參與過並州士族通敵之事,還是單純的怕被王允牽連?


    “是。”


    滿寵恭敬道:“臣曾遣人查察,司馬防與王允,袁氏並沒有牽連,隻是因為擔心並州戰火波及河內,便倉惶東遷黎陽,而且其長子司馬朗已經被袁紹表為黎陽令。”


    “罷了。”


    劉牧轉身看向身後的呂玲綺,淡笑道:“還有你,著甲入宮,難道要效仿婦好嗎?”


    “婦好?”


    呂玲綺眼中滿是疑惑。


    呂布連忙解釋道:“陛下,邊疆兒女,臣隻是讓玲綺在軍中適應一下,入朝之後還未來得及回府更衣,便被許尉丞引入宮廷。”


    “挺好。”


    “巾幗不讓須眉。”


    “以後記得多讀百家兵書。”


    劉牧屈指彈了下呂玲綺的雙丫髻,淡笑道:“等你長大學會你父親的武藝,朕讓你做大漢第一個女將軍!”


    “玲綺謹記。”


    “一定能做大漢女將軍。”


    呂玲綺眨著大眼,稚嫩的拱手作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