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


    隨著劉平的一聲令下,被甄別出來的一千多人當即是人頭落地。


    至於殘存的四千多人,考慮到這些人並沒有直接參與殺戮百姓。


    劉平當場解除了這些人的武裝,將其除去軍籍譴回原籍。


    日後不論哪部招兵,這些人的名單就如上了黑名單一樣,永不錄用。


    處置完畢,懷慶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在後世考古學家發掘的古跡之中,便有懷慶府匠人鐫刻了石雕名為“劉少保斬亂兵”,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百姓們的歡送聲中回到了開封,劉平等人馬不停蹄的開始了營兵的改製。


    經和範景文、李信的詳細商議,最終敲定了精兵簡政之策。


    三日之後,鄧先的首級連帶著開封府所發公文傳遍了河南各府。


    各地守備、遊擊惶恐之下,無不遵守劉平所發的精兵之令。


    即各州府將領除家丁之外,隻允許保留三千戰兵。


    所領戰兵人員,戶籍皆須詳細造冊報上,嚴禁吃空餉與喝兵血。


    十幾日後,各地的戰兵名冊一齊送了上來。


    經過李信的統計,目前河南境內共有戰兵餘人,屯兵8000餘人。


    各衛所所轄軍田共計十三萬畝,每年除去留下種子和口糧,可得軍糧十數萬石。


    聽李信念完了統計名冊,劉平不由是點頭稱是。


    如今改革的第一步已經是邁出,將兵權集中起來的目標已經完成。


    下一步,便是要將神武衛之兵作為自己的中軍標營。


    進行全麵的擴軍與備戰,以對抗未來所麵臨的危機。


    為此,劉平命趙黑子等軍中宿將從杞縣來開封報到。


    在一間僻靜的大屋裏,劉平召見到了這些老部下。


    “可以開始了”


    “是!”


    梁飛點點頭,隨後拿著一份早就寫好的文書宣讀起來。


    “死兵營擴編至五千人,由趙黑子任坐營官,軍卒皆為重甲步兵”


    “炮車營編為五千人,由王平任坐營官,肖大成為副手,其中為四千人的車兵,一千人的炮手,預計配備一千輛偏廂戰車、五十門野戰小炮及二十門重型野炮”


    “新編一營泰山營,由羅孝武任坐營官,人數暫定為五千人,皆為持槍盾的重步”


    “騎兵營擴編至三千人,由趙貴任坐營官,其中一千甲騎,餘者皆為輕騎”


    “神火營擴編至五千人,由趙小五任坐營官,其中皆為手持火器的銃手”


    “輔兵營編製不變,由李信任坐營官,人數為五千人”


    條條命令念出,堂下之人神色各是不一。


    有高興的,也有滿臉憂慮的,當真是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通。


    其中最高興的莫過於趙黑子,他的死兵營本來一直都不屬於正兵範圍。


    但經曆了數次惡戰,這支人馬已經表現的足夠出色。


    這次入了正兵之序列,總算也可以給下麵的兄弟一個交代了。


    輕咳了一聲,劉平頓了頓道:“諸位兄弟,此次擴軍之事至關重要,尤其是各營所屬基層軍官,須在各營表現不錯的老兵之中挑選,無論如何,本官隻要這支人馬完全聽命於我們!”


    “請劉頭放心!”


    “劉頭,你且放心便是了,若是下麵有人敢違抗軍令的,老黑第一個砍了他的腦袋!”


    點了點頭,劉平便與幾人商量起招兵事宜。


    最終敲定之下,劉平決定繼續在杞縣一帶廣立招兵旗。


    無論怎麽說,還是家鄉的子弟兵更靠譜些。


    “大人,那軍備之事可有眉目,擴編了那麽多人,武備方麵可不能有一點疏忽”


    “哈哈哈,知我者李兄弟也!”


    劉平笑著拍手,算是回答了李信的問題。


    隨後,許青山緩緩的從簾子之後走了出來。


    “李兄弟大可放心,軍中武備之事至關重要,自大人那日勤王之時,神武衛各工坊一直都未停歇過,裝備這些人馬是綽綽有餘,隻有戰車的打造麻煩些,不過隻要全力開工之下,最多兩月時間便可全部交付!”


    “許兄這樣一說,那信便可放心了!”


    李信是莞爾一笑,與許青山互相見了一禮。


    自劉平等人勤王以來,許青山一人承擔著整個衛所的運轉工作。


    此人靠著衛所產出的優質鋼鐵,大規模的打製農具販賣給各地百姓,到了今年之時,已是有數萬兩銀子的節餘。


    “諸位,今日一別之後,務必要勤練軍卒,三月之後在開封再見,到時各部軍卒都要來會操,到時可不要墮了我神武軍的威名!”


    “屬下遵命!”


    與眾人相互拜別,劉平帶著李信一起步入了開封官廳之內拜見範景文。


    如今精兵簡政已經進行了一半,部隊的餉銀問題是個大問題。


    先不說各州府的戰兵改製,單單是神武軍的擴編,沒有個十萬兩銀子是下不來的。


    而劉平的那點家底早就被掏空了,依靠屯田所得軍糧,目前也隻能維持各部軍卒的正常餉銀。


    “劉少保,你且來看看”


    剛一見麵,範景文便苦笑著將一份奏書遞了過來。


    劉平接過來仔細觀閱,細細一看之下是滿臉的愁容。


    果不其然,殺鄧先的那事在朝堂之上引發了震動。


    朝廷之上的清流言官對劉平是口誅筆伐,更有甚者說劉平乃是“第二個袁崇煥”。


    也幸虧是孫承宗和範景文兩位老大人發了力,為劉平在皇帝麵前說了一番好話。


    範景文更是將其中的前因後果全部交代了清楚,這才讓劉平未被朝廷苛責。


    感念於此,劉平低身一禮道:“多謝範公仗義執言”


    “劉少保多禮了,你我鎮撫二人同治河南,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本官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


    見此,劉平也不再多禮,便與範景文談及了“精兵”所需的錢糧和編製。


    範景文聽後,眉頭是微微皺起,好似遇到了大難題似的反問道:“劉少保該當如何,各府庫中錢糧如今遠遠不足,難以為供”


    “範公,今年的遼餉還未征收,待到春耕之後,我等可截留遼餉用於整軍備戰”


    “劉少保莫要誆老夫,你竟真的要如此!”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鯊魚愛吃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鯊魚愛吃瓜並收藏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