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死?”房間裏的人麵麵相覷,但都明白魏忠賢的意思,他要裝死,以此來滿哄皇上。
“可是這樣做能行嗎,現在我們正處於皇家的嚴密監控之下,一旦演戲不成,肯定會招來皇上更大的震怒。這帶來的後果,就不是一般地嚴重了,”李忠擔憂地說道。
“這事我早有考慮,”魏忠賢呷了一口茶水,說道,“我說的詐死,其實是要找一個替身,讓他扮做我去死。而真實的我,卻要金禪脫殼,在替身死亡的同對,秘密轉移走。”
“可是,這替身到哪兒去找呢?一旦對外宣布您身遇不測後,朝廷肯定會派員來查驗。一旦證明出了差錯,追究起來,事就大了,”魏方說道。
“我已經考慮好了,”魏忠賢說,“你們還記得徐村的徐才嗎?”
一經提醒,魏方馬上想起這個人來,立即明白了魏忠賢的用意,連聲稱妙。
原來這個徐才,之所以叫身處險境的魏忠賢念念不忘,並非他有什麽特長。
而是因為他和魏忠賢長的極度地像,像到什麽程度?連生活在他自己身邊的人都無法分辨真假,孿生兄弟也不過如此。
這樣一個人才,是怎麽發現的呢?這要從魏平說起。
魏平是魏忠賢的堂侄,平時很受重用。為了更有效地對付政政,他成為了護守京城的一名將軍。
在為魏忠賢保駕護航,打去政敵上,最賣力,功勞最大。
一夭,去京外公幹,完事後返京。在路過離京五十裏的一個小山村時,發現了一件怪事。
那時日已黃昏,到京後天黑已成定局,他隻有加快速度往前趕路。
不料來到村口,發生了一件怪事,驚得他魂飛魄散,慌忙跳下馬,納頭便拜。
原來在村頭,坐著一老者,目視遠方,正在納涼,正是魏公公。
隻是衣衫有些襤褸,大概是到民間獨自來享受清閑時光來了,所以才穿得如此簡樸,身邊又沒有任何雜役人員。
不料,他的禮節卻叫那個人大吃一驚,“閣下這是要做什麽?你我素未謀麵,為何行此大禮?”
聲音與平時他們聽到的公公聲音,多少有些迥異。
公公聲音尖細,而這個人的聲音,卻渾厚的多。
他不由得再次打量此人,才知道鬧了烏龍。
原來這個人還真不是魏忠賢。
他隻是長得和魏忠賢太像了,無論身高,還是五官長相,都形同一個人。
魏平整日進出魏王府,和魏忠賢關係密切,了解他的情況比較多。
若是僅僅和魏忠賢見過幾次麵的人,肯定就會以為這就是魏王本人,
驚駭之餘,魏平便和這個人攀談起來。知道這個村莊叫徐村,不大,村民依山而居,村子有一半的人口姓徐。
問老者姓名,他說自己姓徐名才,是一個農民,靠種幾畝薄田維持生活,家有妻子兒女。
隻是妻子與年前故去,兒子也分家另居,現在就是他一個人在生活。
談及生活經曆,徐才說由於村莊交通閉塞,長這麽大,他還沒走出過村子,
魏平暗暗稱奇,回京後把此事向魏公公說了。
公公聽後也很感興趣,一天,偷偷跑去看了一眼,不禁大聲驚呼,這豈止是和他長得相似,簡直是同一個人。
於是把他帶到魏王府,和自己吃住在一起。讓他穿上自己的衣袍,果然迷惑了許多下屬,都以為這就是公公本人。
魏忠賢現在想到他,便是想讓他代替自己死。
因為二人長的太相似了,沒人會想到他用這個計策逃跑。
幾個心腹一致認為這個方法可行。
於是這個任務就交給了李忠,由他去尋找徐才。
此時,他們已離徐村好幾百裏了。
當下商定,魏忠賢等繼續向鳳陽進發,隻是不要走的太快。
李忠則快馬加鞭,去徐村去找徐才。
還好,一切順利,徐才正好在家。
李忠便騙他說,魏王想他了,想讓他去王府裏小住幾天,敘敘舊。
當時魏忠賢被抓,是舉國皆知的大事。但由於這個小山村實在是太過於閉塞,所以人們並不知道魏王己倒台了,包括徐才本人。
徐才很爽快地接受了邀請。
他的腦海裏還停留在上次到魏王府做客的情形。
那迷宮似的深宅大院,華著華麗的仆人,威嚴的魏王,以及府內大廚所做的飯菜,遠遠都聞著香氣撲鼻。那個豐盛,別說吃了,他見都沒見過。
當天夜裏,他連家人都沒說一聲,便坐上了李忠為他準備的馬車,乘著茫茫夜色,向南馳去。
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幾天後家人們沒見到他,感覺不對勁,便四處尋找。
最終沒有找到。
人們便判斷他可能是夜裏被狼群給禍害了。
近幾年,山裏狼群逐年增多。由於食物匱乏,經常到村邊尋找食物。由開始主動躲避人類,到後來變成了向人類主動進攻,每年都有被狼禍害的人群出現。
後來人們就停止了尋找,徐才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時間一長,人們便都把他忘記了。
且說徐才,被裝上了馬車,他本來就很少出大山,對山外的情形不是太了解。明明到魏王府幾十裏路,方向在北方,卻向南走了好幾天,他竟然沒有一點疑問。
最終他們在阜平追上了魏忠賢。
為了把此事做的圓滿,魏忠賢又和幾個心腹進行了一番商議。
其中李忠提出,如果單單殺死徐財,製造魏忠賢自殺的現場,似乎說不出去。
因為朝廷己掌握了魏忠賢貪戀人世的弱點,在沒有外部誘導的情況下,是斷然不會做自殺的決定的。
因此李忠決定自殺。
他和魏忠賢是多年摯友,給人的印象是,別人無法勸阻的事,李忠能夠勸說,而且很大程度上能勸說成功。
如果李忠和徐才同寸死去,就可以製造這樣的假象:李忠和魏忠賢喝酒,想起以前位極人臣,一呼百應,過的何等瀟灑。
而今成為了階下囚,人人唾棄,甚至連惡狗都敢叼住鞋後跟不放,真是生死兩重天。一時天堂,一時地獄,叫人不勝唏噓。
兩人對飲,越喝越感到世態炎涼,生無可戀。借著酒勁,一向貪生怕死的魏忠賢,也英雄了一回,競然提議酒後自殺。
李忠欣然同意。
於是二人喝得酩酊大醉,在夜裏雙雙自盡。
魏忠賢感覺這樣做不合適。
徐才死不足惜,但李忠是自己多年摯友,情投意合,為了使事件演得更真切,而選擇赴死,這代價也太大了。
堅決不同意。
無奈李忠決心已定,堅決要以死報答魏公公的知遇之恩,任誰也勸不住。
魏忠賢隻好同意。
這個壞事做絕的老奸賊,良心笫一次發現,抱住李忠,痛哭不止。
“我的好兄弟啊,叫我怎麽感激你啊!”
“可是這樣做能行嗎,現在我們正處於皇家的嚴密監控之下,一旦演戲不成,肯定會招來皇上更大的震怒。這帶來的後果,就不是一般地嚴重了,”李忠擔憂地說道。
“這事我早有考慮,”魏忠賢呷了一口茶水,說道,“我說的詐死,其實是要找一個替身,讓他扮做我去死。而真實的我,卻要金禪脫殼,在替身死亡的同對,秘密轉移走。”
“可是,這替身到哪兒去找呢?一旦對外宣布您身遇不測後,朝廷肯定會派員來查驗。一旦證明出了差錯,追究起來,事就大了,”魏方說道。
“我已經考慮好了,”魏忠賢說,“你們還記得徐村的徐才嗎?”
一經提醒,魏方馬上想起這個人來,立即明白了魏忠賢的用意,連聲稱妙。
原來這個徐才,之所以叫身處險境的魏忠賢念念不忘,並非他有什麽特長。
而是因為他和魏忠賢長的極度地像,像到什麽程度?連生活在他自己身邊的人都無法分辨真假,孿生兄弟也不過如此。
這樣一個人才,是怎麽發現的呢?這要從魏平說起。
魏平是魏忠賢的堂侄,平時很受重用。為了更有效地對付政政,他成為了護守京城的一名將軍。
在為魏忠賢保駕護航,打去政敵上,最賣力,功勞最大。
一夭,去京外公幹,完事後返京。在路過離京五十裏的一個小山村時,發現了一件怪事。
那時日已黃昏,到京後天黑已成定局,他隻有加快速度往前趕路。
不料來到村口,發生了一件怪事,驚得他魂飛魄散,慌忙跳下馬,納頭便拜。
原來在村頭,坐著一老者,目視遠方,正在納涼,正是魏公公。
隻是衣衫有些襤褸,大概是到民間獨自來享受清閑時光來了,所以才穿得如此簡樸,身邊又沒有任何雜役人員。
不料,他的禮節卻叫那個人大吃一驚,“閣下這是要做什麽?你我素未謀麵,為何行此大禮?”
聲音與平時他們聽到的公公聲音,多少有些迥異。
公公聲音尖細,而這個人的聲音,卻渾厚的多。
他不由得再次打量此人,才知道鬧了烏龍。
原來這個人還真不是魏忠賢。
他隻是長得和魏忠賢太像了,無論身高,還是五官長相,都形同一個人。
魏平整日進出魏王府,和魏忠賢關係密切,了解他的情況比較多。
若是僅僅和魏忠賢見過幾次麵的人,肯定就會以為這就是魏王本人,
驚駭之餘,魏平便和這個人攀談起來。知道這個村莊叫徐村,不大,村民依山而居,村子有一半的人口姓徐。
問老者姓名,他說自己姓徐名才,是一個農民,靠種幾畝薄田維持生活,家有妻子兒女。
隻是妻子與年前故去,兒子也分家另居,現在就是他一個人在生活。
談及生活經曆,徐才說由於村莊交通閉塞,長這麽大,他還沒走出過村子,
魏平暗暗稱奇,回京後把此事向魏公公說了。
公公聽後也很感興趣,一天,偷偷跑去看了一眼,不禁大聲驚呼,這豈止是和他長得相似,簡直是同一個人。
於是把他帶到魏王府,和自己吃住在一起。讓他穿上自己的衣袍,果然迷惑了許多下屬,都以為這就是公公本人。
魏忠賢現在想到他,便是想讓他代替自己死。
因為二人長的太相似了,沒人會想到他用這個計策逃跑。
幾個心腹一致認為這個方法可行。
於是這個任務就交給了李忠,由他去尋找徐才。
此時,他們已離徐村好幾百裏了。
當下商定,魏忠賢等繼續向鳳陽進發,隻是不要走的太快。
李忠則快馬加鞭,去徐村去找徐才。
還好,一切順利,徐才正好在家。
李忠便騙他說,魏王想他了,想讓他去王府裏小住幾天,敘敘舊。
當時魏忠賢被抓,是舉國皆知的大事。但由於這個小山村實在是太過於閉塞,所以人們並不知道魏王己倒台了,包括徐才本人。
徐才很爽快地接受了邀請。
他的腦海裏還停留在上次到魏王府做客的情形。
那迷宮似的深宅大院,華著華麗的仆人,威嚴的魏王,以及府內大廚所做的飯菜,遠遠都聞著香氣撲鼻。那個豐盛,別說吃了,他見都沒見過。
當天夜裏,他連家人都沒說一聲,便坐上了李忠為他準備的馬車,乘著茫茫夜色,向南馳去。
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幾天後家人們沒見到他,感覺不對勁,便四處尋找。
最終沒有找到。
人們便判斷他可能是夜裏被狼群給禍害了。
近幾年,山裏狼群逐年增多。由於食物匱乏,經常到村邊尋找食物。由開始主動躲避人類,到後來變成了向人類主動進攻,每年都有被狼禍害的人群出現。
後來人們就停止了尋找,徐才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時間一長,人們便都把他忘記了。
且說徐才,被裝上了馬車,他本來就很少出大山,對山外的情形不是太了解。明明到魏王府幾十裏路,方向在北方,卻向南走了好幾天,他竟然沒有一點疑問。
最終他們在阜平追上了魏忠賢。
為了把此事做的圓滿,魏忠賢又和幾個心腹進行了一番商議。
其中李忠提出,如果單單殺死徐財,製造魏忠賢自殺的現場,似乎說不出去。
因為朝廷己掌握了魏忠賢貪戀人世的弱點,在沒有外部誘導的情況下,是斷然不會做自殺的決定的。
因此李忠決定自殺。
他和魏忠賢是多年摯友,給人的印象是,別人無法勸阻的事,李忠能夠勸說,而且很大程度上能勸說成功。
如果李忠和徐才同寸死去,就可以製造這樣的假象:李忠和魏忠賢喝酒,想起以前位極人臣,一呼百應,過的何等瀟灑。
而今成為了階下囚,人人唾棄,甚至連惡狗都敢叼住鞋後跟不放,真是生死兩重天。一時天堂,一時地獄,叫人不勝唏噓。
兩人對飲,越喝越感到世態炎涼,生無可戀。借著酒勁,一向貪生怕死的魏忠賢,也英雄了一回,競然提議酒後自殺。
李忠欣然同意。
於是二人喝得酩酊大醉,在夜裏雙雙自盡。
魏忠賢感覺這樣做不合適。
徐才死不足惜,但李忠是自己多年摯友,情投意合,為了使事件演得更真切,而選擇赴死,這代價也太大了。
堅決不同意。
無奈李忠決心已定,堅決要以死報答魏公公的知遇之恩,任誰也勸不住。
魏忠賢隻好同意。
這個壞事做絕的老奸賊,良心笫一次發現,抱住李忠,痛哭不止。
“我的好兄弟啊,叫我怎麽感激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