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感歎道:
“人們所說的‘錦馬超’,果然名不虛傳!”
張飛便要下關迎戰。
劉備急忙阻止他說:
“且先不要出戰,應當避其鋒芒。”
關下,馬超單槍匹馬挑戰張飛,關上張飛恨不得立刻與馬超交戰,多次被劉備攔住。
到了午後,劉備見馬超陣中人馬疲倦,便挑選五百騎兵,跟隨張飛衝下關去。
馬超見張飛軍隊到來,揮槍向後一招,約退軍一箭之地。
張飛軍隊隨即駐紮,關上軍隊也陸續下來。
張飛挺槍出馬,大喊:
“認得燕人張翼德嗎!”
馬超答道:
“我家世代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張飛大怒。
兩馬齊出,雙槍並舉,約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
劉備觀戰,歎道:
“真虎將也!”
擔心張飛有失,急忙鳴金收兵。
兩將各自回陣。
張飛回到陣中,稍作休息,不戴頭盔,隻裹包巾上馬,又到陣前挑戰馬超。
馬超再次出戰,兩人再鬥。
劉備擔心張飛有失,親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見張飛與馬超又戰百餘回合,二人精神倍增。
劉備命令鳴金收兵,兩將分開,各回本陣。
當天已近黃昏,劉備對張飛說:
“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明日再戰。”
張飛戰意正濃,不肯罷休,大喊:
“誓死不回!”
劉備說:
“今日天色已晚,不可再戰。”
張飛說:
“多點火把,安排夜戰!”
馬超也換了戰馬,再次出陣前,大喊:
“張飛!敢夜戰嗎?”
張飛興致高昂,換了坐騎,衝出陣來,喊道:
“捉不到你,誓不上關!”
馬超答道:
“勝不了你,誓不回寨!”
兩軍呐喊,點起千百火把,照如白晝。
兩將又在陣前激戰。
戰至二十餘個回合,馬超撥馬便往回走。
張飛大喊:
“往哪裏逃!”
原來馬超見無法取勝,心生一計,佯裝敗退,引張飛追趕,暗中則掣出銅錘,回身擊打。
張飛見馬超逃走,心中警惕,待銅錘打來時,側身閃過,銅錘從耳邊掠過。
張飛勒馬往回走,馬超又追了上來。
張飛停馬,搭弓射箭,回射馬超,馬超閃避。
二將各自回陣。
劉備在陣前喊道:
“我以仁義待人,不施詭計。”
“馬將軍可回營休息,我不追擊。”
馬超聽後,收兵回營。
劉備也收兵上關。
次日,張飛又欲下關挑戰馬超,忽聞軍師到來。
劉備迎接孔明,孔明說:
“我聽聞孟起是當世虎將,若與翼德死戰,必有一傷,故命子龍、漢升守住綿竹,我星夜趕來。”
“可用一小計,使馬超歸降主公。”
劉備說:
“我見馬超英勇,甚愛之。”
“如何可得?”
孔明說:
“我聽聞東川張魯,欲自立為‘漢寧王’。其謀士楊鬆,極貪財。”
“主公可派人從小路前往漢中,先以金銀賄賂楊鬆,再致書張魯,言:‘我與劉璋爭西川,是為你報仇。”
“勿聽離間之語。”
“事成之後,保你為漢寧王。’使其撤回馬超兵。”
“待其撤兵時,便可用計招降馬超。”
劉備大喜,即修書,派孫乾攜金珠從小路至漢中,先見楊鬆,說明此事,贈以金珠。
楊鬆大喜,引孫乾見張魯,陳述利害。
張魯說:
“劉備隻是左將軍,如何保我為漢寧王?”
楊鬆說:
“他是大漢皇叔,正可保奏。”
張魯大喜,遂派人令馬超罷兵。
孫乾留在楊鬆家等回信。
不久,使者回報:
“馬超言:未成功,不可退兵。”
張魯再派人召喚,仍不肯回。
連派三次,皆不至。楊鬆說:
“此人素無信義,不肯罷兵,必有反意。”
遂散布流言:
“馬超欲奪西川,自立為蜀主,與父報仇,不願臣服漢中。”
張魯聞之,問計於楊鬆。
楊鬆說:
“一麵派人告知馬超:‘你既欲成功,限你一月,須遵我三事。”
“若依,賞;否則,誅:一要取西川,二要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州兵。”
“三事不成,獻頭來。’一麵令張衛點兵守關,防馬超兵變。”
張魯從之,派人至馬超寨中,傳達三事。
馬超大驚:
“如何如此!”
乃與馬岱商議:
“不如罷兵。”
楊鬆又散布流言:
“馬超回兵,必懷異心。”
於是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兵入。
馬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
孔明對劉備說:
“今馬超進退兩難,我以三寸不爛之舌,親往其寨,說降馬超。”
劉備說:
“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差池,如何是好?”
孔明堅決要去,劉備再三不肯放行。
劉備正猶豫間,忽然接到報告,趙雲送來一封信,推薦西川一人前來投降。
劉備召見此人,得知他是建寧俞元人,姓李,名恢,字德昂。
劉備問道:
“早聞先生曾多次勸諫劉璋,如今為何歸順於我?”
李恢答道:
“我聽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先前勸諫劉益州,是盡人臣之責;既然他不采納,我知其必敗。”
“如今將軍仁德布於蜀中,必成大業,故前來歸順。”
劉備說:
“先生此來,必對我有益。”
李恢說:
“聽聞馬超正處於進退兩難之境。”
“我昔日在隴西與他有一麵之交,願前往勸說他歸降,如何?”
孔明說:
“正想找人前去,願聞先生之策。”
李恢在孔明耳邊低語,孔明大喜,即刻派他前往。
“人們所說的‘錦馬超’,果然名不虛傳!”
張飛便要下關迎戰。
劉備急忙阻止他說:
“且先不要出戰,應當避其鋒芒。”
關下,馬超單槍匹馬挑戰張飛,關上張飛恨不得立刻與馬超交戰,多次被劉備攔住。
到了午後,劉備見馬超陣中人馬疲倦,便挑選五百騎兵,跟隨張飛衝下關去。
馬超見張飛軍隊到來,揮槍向後一招,約退軍一箭之地。
張飛軍隊隨即駐紮,關上軍隊也陸續下來。
張飛挺槍出馬,大喊:
“認得燕人張翼德嗎!”
馬超答道:
“我家世代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張飛大怒。
兩馬齊出,雙槍並舉,約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
劉備觀戰,歎道:
“真虎將也!”
擔心張飛有失,急忙鳴金收兵。
兩將各自回陣。
張飛回到陣中,稍作休息,不戴頭盔,隻裹包巾上馬,又到陣前挑戰馬超。
馬超再次出戰,兩人再鬥。
劉備擔心張飛有失,親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見張飛與馬超又戰百餘回合,二人精神倍增。
劉備命令鳴金收兵,兩將分開,各回本陣。
當天已近黃昏,劉備對張飛說:
“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明日再戰。”
張飛戰意正濃,不肯罷休,大喊:
“誓死不回!”
劉備說:
“今日天色已晚,不可再戰。”
張飛說:
“多點火把,安排夜戰!”
馬超也換了戰馬,再次出陣前,大喊:
“張飛!敢夜戰嗎?”
張飛興致高昂,換了坐騎,衝出陣來,喊道:
“捉不到你,誓不上關!”
馬超答道:
“勝不了你,誓不回寨!”
兩軍呐喊,點起千百火把,照如白晝。
兩將又在陣前激戰。
戰至二十餘個回合,馬超撥馬便往回走。
張飛大喊:
“往哪裏逃!”
原來馬超見無法取勝,心生一計,佯裝敗退,引張飛追趕,暗中則掣出銅錘,回身擊打。
張飛見馬超逃走,心中警惕,待銅錘打來時,側身閃過,銅錘從耳邊掠過。
張飛勒馬往回走,馬超又追了上來。
張飛停馬,搭弓射箭,回射馬超,馬超閃避。
二將各自回陣。
劉備在陣前喊道:
“我以仁義待人,不施詭計。”
“馬將軍可回營休息,我不追擊。”
馬超聽後,收兵回營。
劉備也收兵上關。
次日,張飛又欲下關挑戰馬超,忽聞軍師到來。
劉備迎接孔明,孔明說:
“我聽聞孟起是當世虎將,若與翼德死戰,必有一傷,故命子龍、漢升守住綿竹,我星夜趕來。”
“可用一小計,使馬超歸降主公。”
劉備說:
“我見馬超英勇,甚愛之。”
“如何可得?”
孔明說:
“我聽聞東川張魯,欲自立為‘漢寧王’。其謀士楊鬆,極貪財。”
“主公可派人從小路前往漢中,先以金銀賄賂楊鬆,再致書張魯,言:‘我與劉璋爭西川,是為你報仇。”
“勿聽離間之語。”
“事成之後,保你為漢寧王。’使其撤回馬超兵。”
“待其撤兵時,便可用計招降馬超。”
劉備大喜,即修書,派孫乾攜金珠從小路至漢中,先見楊鬆,說明此事,贈以金珠。
楊鬆大喜,引孫乾見張魯,陳述利害。
張魯說:
“劉備隻是左將軍,如何保我為漢寧王?”
楊鬆說:
“他是大漢皇叔,正可保奏。”
張魯大喜,遂派人令馬超罷兵。
孫乾留在楊鬆家等回信。
不久,使者回報:
“馬超言:未成功,不可退兵。”
張魯再派人召喚,仍不肯回。
連派三次,皆不至。楊鬆說:
“此人素無信義,不肯罷兵,必有反意。”
遂散布流言:
“馬超欲奪西川,自立為蜀主,與父報仇,不願臣服漢中。”
張魯聞之,問計於楊鬆。
楊鬆說:
“一麵派人告知馬超:‘你既欲成功,限你一月,須遵我三事。”
“若依,賞;否則,誅:一要取西川,二要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州兵。”
“三事不成,獻頭來。’一麵令張衛點兵守關,防馬超兵變。”
張魯從之,派人至馬超寨中,傳達三事。
馬超大驚:
“如何如此!”
乃與馬岱商議:
“不如罷兵。”
楊鬆又散布流言:
“馬超回兵,必懷異心。”
於是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兵入。
馬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
孔明對劉備說:
“今馬超進退兩難,我以三寸不爛之舌,親往其寨,說降馬超。”
劉備說:
“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差池,如何是好?”
孔明堅決要去,劉備再三不肯放行。
劉備正猶豫間,忽然接到報告,趙雲送來一封信,推薦西川一人前來投降。
劉備召見此人,得知他是建寧俞元人,姓李,名恢,字德昂。
劉備問道:
“早聞先生曾多次勸諫劉璋,如今為何歸順於我?”
李恢答道:
“我聽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先前勸諫劉益州,是盡人臣之責;既然他不采納,我知其必敗。”
“如今將軍仁德布於蜀中,必成大業,故前來歸順。”
劉備說:
“先生此來,必對我有益。”
李恢說:
“聽聞馬超正處於進退兩難之境。”
“我昔日在隴西與他有一麵之交,願前往勸說他歸降,如何?”
孔明說:
“正想找人前去,願聞先生之策。”
李恢在孔明耳邊低語,孔明大喜,即刻派他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