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仁心中憤怒,隨即調集本部大軍,連夜渡河,意圖踏平新野。
卻說單福得勝回到新野縣城,對劉備說道:
“曹仁屯兵樊城,如今得知兩將陣亡,必定會起大軍來攻打我們。”
劉備問道:
“我們應當如何迎敵?”
單福回答:
“若他傾盡兵力前來,樊城必然空虛,我們可以趁機奪取。”
劉備進一步詢問對策,單福便附耳低聲詳細策劃一番。
劉備聽後大喜,立刻按照計劃做好準備。
忽然有探馬來報:
“曹仁已率大軍渡河而來!”
單福笑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
隨即請劉備出兵迎戰。
兩軍對峙,趙雲出陣,喊話挑戰敵將。
曹仁命李典迎戰,與趙雲交鋒十餘回合後,李典自知不敵,撥馬回陣。
趙雲策馬追擊,曹仁的軍隊兩翼用箭掩護,雙方遂各自撤軍回營。
李典回到曹仁處稟報說:
“劉備軍隊兵精將勇,不可輕敵,不如撤回樊城穩守。”
曹仁大怒道:
“你未出戰時,已使我軍心渙散。”
“如今又不戰而退,罪當斬首!”
說罷便命刀斧手將李典推出去斬首,幸虧眾將苦苦求情,李典才得以免死。
曹仁於是調派李典領後軍,自己率領前軍,準備次日再戰。
次日清晨,曹仁鳴鼓進軍,布下陣勢後,派人向劉備喊話:
“可識得我陣法?”
單福登高察看陣形,隨即對劉備說道:
“這是‘八門金鎖陣’,陣中有八門: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如果從生門、景門、開門進入,則吉利。”
“若從傷門、驚門、休門進入,則有損傷。”
“若從杜門、死門進入,則必敗亡。”
“然而,此陣雖布得整齊,卻缺少一個能駕馭全局的主帥。”
“若從東南角的生門攻入,再從正西的景門突圍,敵陣必亂。”
劉備聽後大喜,立即傳令將士把守陣角,並命趙雲率五百軍士從東南生門攻入,直取西景門突圍。
趙雲領命,持槍躍馬,引兵直衝東南角,大喊一聲殺入敵陣。
曹仁見狀,急忙向北撤退。
趙雲不追擊,而是突圍至西景門,又折回東南角,從內外夾擊,曹軍陣腳大亂。
劉備趁勢揮軍猛攻,曹軍大敗而退。
單福命令停止追擊,收兵回營。
卻說曹仁敗退後,終於相信李典的勸告。
他召見李典,說道:
“劉備軍中果然有高人,我的陣法竟被破壞得如此徹底。”
李典答道:
“雖在此,但我更擔心樊城的安危。”
曹仁說道:
“今晚我將親自率軍劫營。”
“如果得勝,再作計議;若不勝,就撤軍回樊城。”
李典勸道:“不可!劉備必已做好防備。”
曹仁不聽,大怒道:
“若如此畏首畏尾,何以用兵!”
便自領前軍,命李典為後應,當夜二更時分偷襲劉備營寨。
卻說單福正與劉備在營寨中議事,忽然狂風驟起。
單福笑道:
“今晚曹仁必定來劫寨。”
劉備問:
“如何應對?”
單福笑道:
“我早已布置妥當。”
隨即暗中分撥兵力。
至二更時分,曹仁大軍接近劉備營寨,忽見寨中四周火光衝天,烈焰燒起寨柵。
曹仁大驚,知劉備已有準備,急忙下令撤軍。
此時趙雲率軍殺出,曹仁措手不及,隻能帶殘兵敗將向北河撤退。
曹仁剛到河邊,正要尋找渡河的船隻,忽然岸邊又衝出一支軍隊,為首大將大喝:
“張翼德在此!”
曹仁拚死抵抗,幸得李典保護,才勉強登船渡河。
然而曹軍大半被火攻、溺水所傷,死傷慘重。
曹仁好不容易渡河上岸,急忙奔回樊城。
到城下後令士兵敲門,不料城上鼓聲大震,一員大將率軍衝出,大喝道:
“樊城早已被我奪下!”
曹仁定睛一看,為首大將正是關羽。
曹仁大驚,撥馬逃命。
關羽緊追不舍,曹仁又損失了許多士兵,隻得星夜逃回許昌。
途中,曹仁聽聞,原來是單福出謀劃策,劉備才能如此從容應敵。
話說曹仁戰敗回到許昌,與李典一同麵見曹操,伏地哭拜請罪,詳細陳述了折損將領、兵敗損失的經過。
曹操說道:
“勝負乃是兵家常事。”
“但不知是誰為劉備出謀劃策?”
曹仁答道:
“是單福之計。”
曹操問:
“這單福是何許人也?”
程昱聽後笑著說:
“這並非真正的單福。”
“此人年少時愛好擊劍,在中平末年因替人報仇殺人,被捕時披頭散發塗抹麵容以掩人耳目,但仍被官吏抓獲。”
“問他的名字他不回答,官吏便將他綁在車上,擊鼓遊街讓百姓辨認。”
“雖然有人認得,但無人敢說。”
“後來他的同伴暗中將他解救。”
“他便改名換姓,開始折節學習,拜訪名師,曾與司馬徽談論學問。”
“這人其實是潁川人徐庶,字元直,單福隻是他假托的名字罷了。”
曹操聽後驚訝地問:
“徐庶的才幹,與您相比如何?”
程昱答道:
“十倍於我。”
曹操感慨道:
“可惜如此賢士歸屬劉備!”
“此人輔佐,劉備如虎添翼,該如何應對?”
程昱獻計道:
“徐庶為人極其孝順。”
“他幼年喪父,如今隻有老母尚在。”
“其弟徐康已經去世,老母無人奉養。”
“丞相若派人將其母接到許昌,再命她寫信召喚徐庶,徐庶一定會回來。”
曹操聞言大喜,隨即準備施行此計。
卻說單福得勝回到新野縣城,對劉備說道:
“曹仁屯兵樊城,如今得知兩將陣亡,必定會起大軍來攻打我們。”
劉備問道:
“我們應當如何迎敵?”
單福回答:
“若他傾盡兵力前來,樊城必然空虛,我們可以趁機奪取。”
劉備進一步詢問對策,單福便附耳低聲詳細策劃一番。
劉備聽後大喜,立刻按照計劃做好準備。
忽然有探馬來報:
“曹仁已率大軍渡河而來!”
單福笑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
隨即請劉備出兵迎戰。
兩軍對峙,趙雲出陣,喊話挑戰敵將。
曹仁命李典迎戰,與趙雲交鋒十餘回合後,李典自知不敵,撥馬回陣。
趙雲策馬追擊,曹仁的軍隊兩翼用箭掩護,雙方遂各自撤軍回營。
李典回到曹仁處稟報說:
“劉備軍隊兵精將勇,不可輕敵,不如撤回樊城穩守。”
曹仁大怒道:
“你未出戰時,已使我軍心渙散。”
“如今又不戰而退,罪當斬首!”
說罷便命刀斧手將李典推出去斬首,幸虧眾將苦苦求情,李典才得以免死。
曹仁於是調派李典領後軍,自己率領前軍,準備次日再戰。
次日清晨,曹仁鳴鼓進軍,布下陣勢後,派人向劉備喊話:
“可識得我陣法?”
單福登高察看陣形,隨即對劉備說道:
“這是‘八門金鎖陣’,陣中有八門: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如果從生門、景門、開門進入,則吉利。”
“若從傷門、驚門、休門進入,則有損傷。”
“若從杜門、死門進入,則必敗亡。”
“然而,此陣雖布得整齊,卻缺少一個能駕馭全局的主帥。”
“若從東南角的生門攻入,再從正西的景門突圍,敵陣必亂。”
劉備聽後大喜,立即傳令將士把守陣角,並命趙雲率五百軍士從東南生門攻入,直取西景門突圍。
趙雲領命,持槍躍馬,引兵直衝東南角,大喊一聲殺入敵陣。
曹仁見狀,急忙向北撤退。
趙雲不追擊,而是突圍至西景門,又折回東南角,從內外夾擊,曹軍陣腳大亂。
劉備趁勢揮軍猛攻,曹軍大敗而退。
單福命令停止追擊,收兵回營。
卻說曹仁敗退後,終於相信李典的勸告。
他召見李典,說道:
“劉備軍中果然有高人,我的陣法竟被破壞得如此徹底。”
李典答道:
“雖在此,但我更擔心樊城的安危。”
曹仁說道:
“今晚我將親自率軍劫營。”
“如果得勝,再作計議;若不勝,就撤軍回樊城。”
李典勸道:“不可!劉備必已做好防備。”
曹仁不聽,大怒道:
“若如此畏首畏尾,何以用兵!”
便自領前軍,命李典為後應,當夜二更時分偷襲劉備營寨。
卻說單福正與劉備在營寨中議事,忽然狂風驟起。
單福笑道:
“今晚曹仁必定來劫寨。”
劉備問:
“如何應對?”
單福笑道:
“我早已布置妥當。”
隨即暗中分撥兵力。
至二更時分,曹仁大軍接近劉備營寨,忽見寨中四周火光衝天,烈焰燒起寨柵。
曹仁大驚,知劉備已有準備,急忙下令撤軍。
此時趙雲率軍殺出,曹仁措手不及,隻能帶殘兵敗將向北河撤退。
曹仁剛到河邊,正要尋找渡河的船隻,忽然岸邊又衝出一支軍隊,為首大將大喝:
“張翼德在此!”
曹仁拚死抵抗,幸得李典保護,才勉強登船渡河。
然而曹軍大半被火攻、溺水所傷,死傷慘重。
曹仁好不容易渡河上岸,急忙奔回樊城。
到城下後令士兵敲門,不料城上鼓聲大震,一員大將率軍衝出,大喝道:
“樊城早已被我奪下!”
曹仁定睛一看,為首大將正是關羽。
曹仁大驚,撥馬逃命。
關羽緊追不舍,曹仁又損失了許多士兵,隻得星夜逃回許昌。
途中,曹仁聽聞,原來是單福出謀劃策,劉備才能如此從容應敵。
話說曹仁戰敗回到許昌,與李典一同麵見曹操,伏地哭拜請罪,詳細陳述了折損將領、兵敗損失的經過。
曹操說道:
“勝負乃是兵家常事。”
“但不知是誰為劉備出謀劃策?”
曹仁答道:
“是單福之計。”
曹操問:
“這單福是何許人也?”
程昱聽後笑著說:
“這並非真正的單福。”
“此人年少時愛好擊劍,在中平末年因替人報仇殺人,被捕時披頭散發塗抹麵容以掩人耳目,但仍被官吏抓獲。”
“問他的名字他不回答,官吏便將他綁在車上,擊鼓遊街讓百姓辨認。”
“雖然有人認得,但無人敢說。”
“後來他的同伴暗中將他解救。”
“他便改名換姓,開始折節學習,拜訪名師,曾與司馬徽談論學問。”
“這人其實是潁川人徐庶,字元直,單福隻是他假托的名字罷了。”
曹操聽後驚訝地問:
“徐庶的才幹,與您相比如何?”
程昱答道:
“十倍於我。”
曹操感慨道:
“可惜如此賢士歸屬劉備!”
“此人輔佐,劉備如虎添翼,該如何應對?”
程昱獻計道:
“徐庶為人極其孝順。”
“他幼年喪父,如今隻有老母尚在。”
“其弟徐康已經去世,老母無人奉養。”
“丞相若派人將其母接到許昌,再命她寫信召喚徐庶,徐庶一定會回來。”
曹操聞言大喜,隨即準備施行此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