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後說道:
“奉孝(郭嘉字)之言極為有理。”
於是率領大軍出發,車隊綿延數千輛,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
一路上,隻見黃沙漫天,狂風呼嘯,道路崎嶇,人馬行進十分艱難。
曹操漸生退兵之意,便詢問郭嘉對策。
然而此時,郭嘉因水土不服,臥病於車中。
曹操看著他,不禁落淚,說道:
“隻因我想平定沙漠,才讓先生遠涉艱辛,以致病倒,我心何安!”
郭嘉躺在病榻上答道:
“我承蒙丞相大恩,即使死了,也無法報答萬分之一。”
曹操說道:
“我見北地道路艱難險阻,意欲回軍,你怎麽看?”
郭嘉答道:
“用兵之道,貴在神速。如今我們千裏突襲敵人,若帶輜重大軍前行,行動遲緩,難以取得戰機。”
“不如派輕裝部隊分路前進,趁敵人不備突然襲擊,隻需找一位熟悉地形的向導即可。”
於是,曹操將郭嘉留在易州療養,並尋找熟悉地形的向導。
有人推薦袁紹舊將田疇,說他對當地地形非常熟悉。
曹操召見田疇並詢問他意見。
田疇回答:
“此地在夏秋季節常有積水,水淺時車馬難行,水深時舟楫無法通過,最為難走。”
“不如回軍,從盧龍口繞過白檀險地,直出敵人空虛之處,抵近柳城,趁其不備,蹋頓(烏桓首領)可一戰而擒。”
曹操采納了田疇的建議,封他為靖北將軍,任向導官,引領大軍前進。
田疇帶張遼作為先鋒,曹操自率後軍。
輕騎倍道疾行,田疇帶張遼先行至白狼山,正巧遇到袁熙、袁尚與蹋頓等數萬騎兵會合。
張遼急報曹操。
曹操勒馬登高觀察,發現敵軍陣型混亂,毫無秩序,便對張遼說:
“敵軍混亂,不堪一擊,速攻之!”
隨即命張遼率許褚、於禁、徐晃分四路下山猛攻,蹋頓軍大亂。
張遼親手斬殺蹋頓,其餘兵馬紛紛投降。
袁熙、袁尚帶少數騎兵逃往遼東。
曹操入駐柳城,封田疇為柳亭侯,命他守衛柳城。
田疇卻涕泣謝絕,說道:
“我不過是個背叛主人的逃亡之人,能得丞相厚恩存活已是萬幸,怎能為了封賞出賣盧龍之寨!”
“我死也不敢接受侯爵之位。”
曹操敬佩他的氣節,改任他為議郎。
隨後,曹操安撫單於等部,收得駿馬萬匹,便即日回軍。
然而天氣寒冷幹旱,途中兩百裏無水,糧草匱乏,士卒隻能殺馬充饑,並鑿地三四十丈方得飲水。
回到易州時,郭嘉已病逝多日,靈柩停於官署中。
曹操親自祭奠,大哭道:
“奉孝之死,是上天要奪走我的良輔!”
他回望眾人,歎息道:
“各位都是與我年紀相仿的老將,唯有奉孝年少,我原本打算將後事托付於他。”
“不料中年早逝,教我心腸崩裂!”
郭嘉的部屬將其臨終時封存的一封書信呈上,信中寫道:
“丞相若依此信行事,則遼東之事可成。”
曹操看後連連點頭感歎。
此時夏侯惇等人建議道:
“遼東太守公孫康久不歸順,如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恐為後患,不如趁機征討。”
曹操笑道:
“不必如此。”
“數日後,公孫康自會送上二袁的首級。”
眾人都不相信。
袁熙、袁尚逃至遼東,密謀道:
“遼東軍隊兵力強盛,足以與曹操抗衡。”
“我們可暫時投靠公孫康,待時機成熟後再殺他奪地,積蓄實力反攻河北。”
二人定計後,進入遼東向公孫康投靠。
公孫康雖接納二人,但心存疑慮。
他手下公孫恭建議:
“袁紹生前曾有吞並遼東之意,如今二袁敗亡來投,必有圖謀。”
“與其容納他們,不如引入城中殺之,獻首給曹公,換取重賞。”
公孫康深以為然,便設伏刀斧手,待二袁入城後將其斬殺,裝入木匣,送往易州獻給曹操。
曹操果然按兵不動,待到二袁首級送至,眾人驚服。
曹操取出郭嘉遺書,書中早已預見公孫康會疑袁氏自相殘殺。
曹操大加感歎,對郭嘉的智謀更為欽佩。
曹操在柳城設祭悼念郭嘉,並將其靈柩運回許都安葬。
此後,他率軍班師回朝,並表示將製定征伐江南的策略。
然而,當夜他登冀州角樓觀天文,見南方氣象旺盛,歎道:
“恐南方尚未可圖。”
荀攸勸道:
“以丞相之威,何地不可平?”
正議論間,忽見一道金光從地而起,曹操令士兵挖掘,得見奇物。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奉孝(郭嘉字)之言極為有理。”
於是率領大軍出發,車隊綿延數千輛,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
一路上,隻見黃沙漫天,狂風呼嘯,道路崎嶇,人馬行進十分艱難。
曹操漸生退兵之意,便詢問郭嘉對策。
然而此時,郭嘉因水土不服,臥病於車中。
曹操看著他,不禁落淚,說道:
“隻因我想平定沙漠,才讓先生遠涉艱辛,以致病倒,我心何安!”
郭嘉躺在病榻上答道:
“我承蒙丞相大恩,即使死了,也無法報答萬分之一。”
曹操說道:
“我見北地道路艱難險阻,意欲回軍,你怎麽看?”
郭嘉答道:
“用兵之道,貴在神速。如今我們千裏突襲敵人,若帶輜重大軍前行,行動遲緩,難以取得戰機。”
“不如派輕裝部隊分路前進,趁敵人不備突然襲擊,隻需找一位熟悉地形的向導即可。”
於是,曹操將郭嘉留在易州療養,並尋找熟悉地形的向導。
有人推薦袁紹舊將田疇,說他對當地地形非常熟悉。
曹操召見田疇並詢問他意見。
田疇回答:
“此地在夏秋季節常有積水,水淺時車馬難行,水深時舟楫無法通過,最為難走。”
“不如回軍,從盧龍口繞過白檀險地,直出敵人空虛之處,抵近柳城,趁其不備,蹋頓(烏桓首領)可一戰而擒。”
曹操采納了田疇的建議,封他為靖北將軍,任向導官,引領大軍前進。
田疇帶張遼作為先鋒,曹操自率後軍。
輕騎倍道疾行,田疇帶張遼先行至白狼山,正巧遇到袁熙、袁尚與蹋頓等數萬騎兵會合。
張遼急報曹操。
曹操勒馬登高觀察,發現敵軍陣型混亂,毫無秩序,便對張遼說:
“敵軍混亂,不堪一擊,速攻之!”
隨即命張遼率許褚、於禁、徐晃分四路下山猛攻,蹋頓軍大亂。
張遼親手斬殺蹋頓,其餘兵馬紛紛投降。
袁熙、袁尚帶少數騎兵逃往遼東。
曹操入駐柳城,封田疇為柳亭侯,命他守衛柳城。
田疇卻涕泣謝絕,說道:
“我不過是個背叛主人的逃亡之人,能得丞相厚恩存活已是萬幸,怎能為了封賞出賣盧龍之寨!”
“我死也不敢接受侯爵之位。”
曹操敬佩他的氣節,改任他為議郎。
隨後,曹操安撫單於等部,收得駿馬萬匹,便即日回軍。
然而天氣寒冷幹旱,途中兩百裏無水,糧草匱乏,士卒隻能殺馬充饑,並鑿地三四十丈方得飲水。
回到易州時,郭嘉已病逝多日,靈柩停於官署中。
曹操親自祭奠,大哭道:
“奉孝之死,是上天要奪走我的良輔!”
他回望眾人,歎息道:
“各位都是與我年紀相仿的老將,唯有奉孝年少,我原本打算將後事托付於他。”
“不料中年早逝,教我心腸崩裂!”
郭嘉的部屬將其臨終時封存的一封書信呈上,信中寫道:
“丞相若依此信行事,則遼東之事可成。”
曹操看後連連點頭感歎。
此時夏侯惇等人建議道:
“遼東太守公孫康久不歸順,如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恐為後患,不如趁機征討。”
曹操笑道:
“不必如此。”
“數日後,公孫康自會送上二袁的首級。”
眾人都不相信。
袁熙、袁尚逃至遼東,密謀道:
“遼東軍隊兵力強盛,足以與曹操抗衡。”
“我們可暫時投靠公孫康,待時機成熟後再殺他奪地,積蓄實力反攻河北。”
二人定計後,進入遼東向公孫康投靠。
公孫康雖接納二人,但心存疑慮。
他手下公孫恭建議:
“袁紹生前曾有吞並遼東之意,如今二袁敗亡來投,必有圖謀。”
“與其容納他們,不如引入城中殺之,獻首給曹公,換取重賞。”
公孫康深以為然,便設伏刀斧手,待二袁入城後將其斬殺,裝入木匣,送往易州獻給曹操。
曹操果然按兵不動,待到二袁首級送至,眾人驚服。
曹操取出郭嘉遺書,書中早已預見公孫康會疑袁氏自相殘殺。
曹操大加感歎,對郭嘉的智謀更為欽佩。
曹操在柳城設祭悼念郭嘉,並將其靈柩運回許都安葬。
此後,他率軍班師回朝,並表示將製定征伐江南的策略。
然而,當夜他登冀州角樓觀天文,見南方氣象旺盛,歎道:
“恐南方尚未可圖。”
荀攸勸道:
“以丞相之威,何地不可平?”
正議論間,忽見一道金光從地而起,曹操令士兵挖掘,得見奇物。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