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孫瑞說道:


    “如今天子剛剛病愈,可以派一位善於言辭的人前往郿塢,假借商議國家大事的名義將董卓召回。”


    “同時,密授天子的詔令給呂布,讓他在朝門內伏兵,等董卓入朝時將其誅殺。”


    “這是上策。”


    黃琬說道:


    “但誰敢前去執行此事?”


    士孫瑞說道:


    “呂布的同鄉騎都尉李肅,因董卓不肯遷升他的官職,對董卓頗有怨言。”


    “如果讓他去,董卓一定不會起疑。”


    王允說道:


    “妙計!”


    於是召呂布來共同商議此事。


    呂布聽後說道:


    “昔日勸我殺丁建陽的,正是此人。”


    “如今若他不肯前往,我先斬了他。”


    呂布派人秘密召李肅到來,對他說道:


    “當初您勸我殺丁建陽投奔董卓。”


    “如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百姓,罪惡滔天,天怒人怨。”


    “您可持天子詔書前往郿塢,宣董卓入朝,伏兵誅殺,力扶漢室,共同成為忠臣。”


    “您的意向如何?”


    李肅答道:


    “我早有鏟除此賊的心願,隻恨無人同心。”


    “如今將軍如此作為,正是天賜良機,肅豈敢有二心!”


    於是折箭為誓。


    王允說道:


    “若能成此大事,還愁不能獲得高官厚祿?”


    次日,李肅率領十餘騎前往郿塢,傳報天子詔命。


    董卓召他入內,李肅拜見後,董卓問:


    “天子詔書所為何事?”


    李肅答道:


    “天子病體剛剛康複,欲在未央殿召集文武群臣,議定禪位於太師,因此下詔。”


    董卓問:


    “王允對此意如何?”


    李肅說道:


    “王司徒已經命人建造‘受禪台’,隻等主公您入朝即位。”


    董卓聽後大喜,說道:


    “我昨夜夢見一條龍籠罩我全身,今日果然得此喜訊。”


    “時機不可錯過!”


    便命心腹將領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率領三千飛熊軍留守郿塢,自己則即日啟程回京。


    董卓轉身對李肅說道:


    “我若成為天子,你當為執金吾。”


    李肅拜謝稱臣。


    隨後,董卓入內與母親辭行。


    當時董卓的母親已九十多歲,問道:


    “我的兒子要去哪裏?”


    董卓答道:


    “兒將赴京接受漢室禪讓,母親早晚便是太後了!”


    其母卻說道:


    “我近日總覺得心神不寧,肉跳心驚,恐怕並非吉兆。”


    董卓笑道:


    “將為太後,這是吉祥之兆的預示!”


    說罷辭別母親上路。


    臨行前,董卓對貂蟬說道:


    “我若為天子,當立你為貴妃。”


    貂蟬已明曉事情真相,假裝歡喜拜謝。


    董卓離開郿塢,登車啟程,前呼後擁,向長安進發。


    行不到三十裏,所乘的車忽然折了一隻輪子。


    董卓下車改騎馬前行,但又走了不到十裏,那馬忽然嘶鳴掙斷韁繩。


    董卓問李肅:


    “車輪折斷,馬韁崩裂,這是什麽征兆?”


    李肅答道:


    “這是太師即將接受漢室禪讓、改換新局的征兆,象征您將乘玉輦金鞍。”


    董卓聽後大喜,信以為真。


    次日行程中,忽然狂風大作,天色昏暗,霧氣籠罩。


    董卓問:


    “這又是什麽祥兆?”


    李肅回答:


    “主公即將登上帝位,自然會有紅光紫霧襯托威儀。”


    董卓更加高興,沒有懷疑。


    抵達長安城外時,百官前來迎接,隻有李儒因病未能出城迎接。


    董卓進至相府,呂布前來祝賀。


    董卓說道:


    “我若登基稱帝,你便總督天下兵馬。”


    呂布拜謝,並在帳前暫歇。


    當夜,十幾個孩童在郊外唱歌,歌聲隨風傳入帳中,歌詞唱道:


    “千裏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


    聲音悲切。


    董卓聽後問李肅:


    “童謠象征著什麽吉凶?”


    李肅答道:


    “這不過是說劉氏衰微,董氏興盛之意罷了。”


    次日清晨,董卓列隊入朝,途中忽遇一道人,穿青袍、戴白巾,手執一根長竿,竿上綁著一塊布,兩端各寫一個“口”字。


    董卓問李肅:


    “這個道人意欲何為?”


    李肅回答:


    “這隻是個心神不寧的癲狂之人罷了。”


    隨即命人驅趕道人離去。


    董卓進入朝堂,群臣身著朝服列隊迎接,李肅手持寶劍攙扶董卓的車。


    到達北掖門時,軍兵都擋在門外,隻有董卓和隨行的二十多人進入。


    董卓遠遠看到王允等人手持寶劍站在殿門前,驚問李肅:


    “他們持劍是何意?”


    李肅不作答,推車直入。


    王允大聲喊道:


    “反賊至此,武士何在?”


    兩側伏兵百餘人衝出,持戟刺向董卓。


    董卓身穿鎧甲,戟刺不入,但臂膀中傷,墜落車下,大呼:


    “我兒奉先何在?”


    呂布從車後怒喝:


    “有詔討賊!”


    隨即一戟刺穿董卓喉嚨。


    李肅上前割下董卓首級。


    呂布左手持戟,右手從懷中取出詔書,高呼:


    “奉詔討賊臣董卓,其餘人等不必追究!”


    眾將吏齊聲呼萬歲。


    後人有詩歎董卓道:


    “伯業成時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


    誰知天意無私曲,郿塢方成已滅亡。”


    當下呂布大呼:


    “助董卓為虐者,罪魁乃李儒!”


    “誰能擒之?”


    李肅應聲願往。


    忽聞朝門外喧嚷,有人報告李儒家奴已將李儒綁縛獻上。


    王允命將李儒綁赴市曹斬首。


    董卓屍首則示眾於街巷。董卓屍體肥胖,軍士點火燒其腹部作燈,脂膏流滿地,百姓見狀,無不手擲其頭、腳踏其屍。


    王允隨後命呂布、皇甫嵩、李肅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郿塢抄沒董卓家產。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得知董卓已死,連夜率飛熊軍逃往涼州。


    呂布抵達郿塢,首先接走貂蟬。


    皇甫嵩則命釋放塢中所有被擄的良家子女,但董卓的親屬無論老少皆被誅殺,其母也未能幸免。


    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被斬首示眾。


    郿塢中的財產被盡數抄收:黃金數十萬,白銀數百萬,綺羅、珠寶、器皿、糧食數不勝數。


    眾人回京後,向王允報告戰果。


    王允大犒軍士,並在都堂設宴,召集百官,共飲慶功酒。


    正飲宴間,忽有人來報告:


    “董卓的屍體暴露在鬧市,竟有人伏屍痛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