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想守住根據地,光有群眾基礎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強大的武力。而武力是要以工業化為基礎的。後勤處建了一個大風車,利用風力來帶動機床,山風動力十足,就是不夠穩定。水車相對穩定,但水車要等明年春天才可以用。
不過得益於從南方帶來的烏金鑽杆,風車動力的車床,成功鑽出了槍管。不過由於還不能大批煉鋼,所以暫時槍管還是鐵的,打上幾百發就容易炸膛。不過也可以勉強用了。高全表示等明年做出來大型石墨坩堝,他可以保證日產一噸鋼。
石英礦就出上好的燧石,但這並不能說就可以大規模生產燧發槍了。因為彈簧生產還不行,以前在烏金寨,他們利用當地的鎢礦來製作鎢鉻合金彈簧。但北方沒有鎢礦,隻能用碳素鋼做彈簧,而碳的含量還沒有測好。目前隻能砸錢反複試驗。
現在的槍支,還是以火繩槍為主,燧發槍隻有十來支,當做狙擊槍用。高全希望火槍的射程能夠超過一千米。因為經過測試,目前抗金軍的軍馬全力衝刺的速度,大概是每分鍾三百五十米左右。不過馬的衝刺跑也就是兩分鍾,大概跑七百米的樣子,之後就開始渾身大汗。如果騎兵再往前繼續衝刺,就有可能會把馬累壞。
高全估計女真騎兵的馬應該更好,如果說是輕騎兵的話大概衝刺距離是一千米;如果說是重騎兵的話,他估計速度應該跟抗金軍騎兵的衝刺速度差不多。所以他希望火槍能夠將對方的騎兵逼到一千米之外列陣,這樣等他們衝過來,就已經失速了。騎兵一旦失去速度,麵對重步兵陣列,就成了靶子。
但目前火繩槍的最大射程,隻有一般五十米左右,而有效殺傷距離,還不到一百米。燧發槍的有效射程也不過一百五十米。高全不惜用最好的鋼坯,幾乎算廢了一根鑽杆,搞出膛線來,做了一支都不能算槍的狙擊槍來。
王有誌嘲笑說,這種狙擊槍也太重了,都成狙擊炮了。這樣做出來的重型後膛遂發槍,殺傷距離也就是勉強超過八百米。
火炮試驗進展倒是很快,但一門炮光用銅就要熔掉一千貫銅錢。因為高全發現銅錢其實是一種青銅,改造一下就是很好的鑄炮材料,比直接買銅料更劃算。他前前後後融掉了一萬多貫銅錢,才造出一門合格的大炮來,三千斤重,能打一千五百多米。
高全羞愧難當,但王有誌已經很滿意了,他在軍器監看到當世射程最大的武器,八牛弩,也就大致一千五百米。而需要十幾個人操作的八牛弩,顯然威力遠不如高全的這個火炮。
但高全認為這麽重的大炮,隻能做防守用。他希望造出來的炮是拿破侖炮的改良版,因為以後跟女真騎兵的作戰,很可能是在野外。大拿破侖炮身一千一百多斤,全炮加上前拖車上和附帶彈藥箱才三千五百斤,而小拿破侖才七百九十斤重。他希望可以做出全炮組合重量在三千斤以下的,炮彈重約十斤的野戰重炮,射程在三千米左右。
王有誌提出他在網上看到的明朝威遠炮,重量僅二百斤,約為編製上三人為一個炮班,最大射程二十裏。高全認為難以置信,這種參數到二戰都不差,比新四軍自己造的迫擊炮強多了。
王有誌也記不清具體數據,他其實連軍迷都不算,隻是當初在網上亂看。不過他接著提出的思路讓高全拍案叫絕,他說曾經在網上看到過吳三桂做鐵胎銅體的大炮。
高全覺得這種思路好,之所以用銅,就是因為鐵炮容易炸膛,而銅的延展性好,不容炸膛。裏麵先鑄鋼管然後在澆鑄銅壁,這樣既可以減輕重量,又可以減少炸膛的危險。高全認為這樣可以把炮身重量降到一千斤甚至以下,這樣就可以超過大拿破侖炮了。
剩下就是怎麽研製開花彈的問題,在沒有做出雷汞的情況下,隻能用引信,不過這樣非常危險。引信的製作和長度,都需要慢慢試,也很花錢。
開始有了槍炮,而且要麵對女真重騎兵,原來的升級鴛鴦陣怕是不夠用了。高大全開始重新設立軍製,根據王有誌的建議,既然有了火槍就開始搞西班牙大方陣。
但他覺得西班牙大方陣太過笨重,也太集中,不如空心方陣占地麵積大,可以減少對方弓箭打擊麵,同時增加騎兵迂回難度。於是就結合空心方陣,進行改進。
每十個人排成一隊,這樣就算成一個班。每一麵有三個班站成三排的長矛手,這樣三個班形成一個排。一個方陣需要四麵也就是四個排,這樣就是一個形成一個連。
因為還有一些輔助人員,比如了望手、傳令兵,沒有後世那種軍號,改為哨子和牛角號。還有連長、指導員、副連長、文書、文化教員,還有偵察班,司務長、炊事人員等輔助人員。大概一個連這樣形成一百四十個人左右,形成一個空心方陣。
一般要作戰的時候,需要三個方陣一起行動,成品字形,這樣就形成一個營,加上九十人的火槍兵和營部一共五百五十人左右。營裏除了營長副營長外,設一個營參謀,還有一個教導員,文書、事務長等。
真正的大陣是一個團,共四個營,形成前後左右,一個閉環的菱形大陣。高大全希望以後中間能再設至少八門野戰炮,一門十斤炮,一門二斤炮,為一個炮兵營。再加上輜重隊,共三千人左右。
搞完了以後,二人一想,原來近代的軍隊編製是這樣來的。高全計劃以後發展到兩個團,再加一個騎兵團六百人,組成一個混成旅,作為抗金軍的核心力量。以後有條件就以旅為單位擴編。
高全估計,如果與豪強武裝打,連級方陣即可擊潰對付一千多步兵;如果是步騎混合的數千人大股武裝,一個配備了炮兵的營也差不多可以獲勝,即便遇到一個女真騎兵謀克,也可以戰勝。
不過得益於從南方帶來的烏金鑽杆,風車動力的車床,成功鑽出了槍管。不過由於還不能大批煉鋼,所以暫時槍管還是鐵的,打上幾百發就容易炸膛。不過也可以勉強用了。高全表示等明年做出來大型石墨坩堝,他可以保證日產一噸鋼。
石英礦就出上好的燧石,但這並不能說就可以大規模生產燧發槍了。因為彈簧生產還不行,以前在烏金寨,他們利用當地的鎢礦來製作鎢鉻合金彈簧。但北方沒有鎢礦,隻能用碳素鋼做彈簧,而碳的含量還沒有測好。目前隻能砸錢反複試驗。
現在的槍支,還是以火繩槍為主,燧發槍隻有十來支,當做狙擊槍用。高全希望火槍的射程能夠超過一千米。因為經過測試,目前抗金軍的軍馬全力衝刺的速度,大概是每分鍾三百五十米左右。不過馬的衝刺跑也就是兩分鍾,大概跑七百米的樣子,之後就開始渾身大汗。如果騎兵再往前繼續衝刺,就有可能會把馬累壞。
高全估計女真騎兵的馬應該更好,如果說是輕騎兵的話大概衝刺距離是一千米;如果說是重騎兵的話,他估計速度應該跟抗金軍騎兵的衝刺速度差不多。所以他希望火槍能夠將對方的騎兵逼到一千米之外列陣,這樣等他們衝過來,就已經失速了。騎兵一旦失去速度,麵對重步兵陣列,就成了靶子。
但目前火繩槍的最大射程,隻有一般五十米左右,而有效殺傷距離,還不到一百米。燧發槍的有效射程也不過一百五十米。高全不惜用最好的鋼坯,幾乎算廢了一根鑽杆,搞出膛線來,做了一支都不能算槍的狙擊槍來。
王有誌嘲笑說,這種狙擊槍也太重了,都成狙擊炮了。這樣做出來的重型後膛遂發槍,殺傷距離也就是勉強超過八百米。
火炮試驗進展倒是很快,但一門炮光用銅就要熔掉一千貫銅錢。因為高全發現銅錢其實是一種青銅,改造一下就是很好的鑄炮材料,比直接買銅料更劃算。他前前後後融掉了一萬多貫銅錢,才造出一門合格的大炮來,三千斤重,能打一千五百多米。
高全羞愧難當,但王有誌已經很滿意了,他在軍器監看到當世射程最大的武器,八牛弩,也就大致一千五百米。而需要十幾個人操作的八牛弩,顯然威力遠不如高全的這個火炮。
但高全認為這麽重的大炮,隻能做防守用。他希望造出來的炮是拿破侖炮的改良版,因為以後跟女真騎兵的作戰,很可能是在野外。大拿破侖炮身一千一百多斤,全炮加上前拖車上和附帶彈藥箱才三千五百斤,而小拿破侖才七百九十斤重。他希望可以做出全炮組合重量在三千斤以下的,炮彈重約十斤的野戰重炮,射程在三千米左右。
王有誌提出他在網上看到的明朝威遠炮,重量僅二百斤,約為編製上三人為一個炮班,最大射程二十裏。高全認為難以置信,這種參數到二戰都不差,比新四軍自己造的迫擊炮強多了。
王有誌也記不清具體數據,他其實連軍迷都不算,隻是當初在網上亂看。不過他接著提出的思路讓高全拍案叫絕,他說曾經在網上看到過吳三桂做鐵胎銅體的大炮。
高全覺得這種思路好,之所以用銅,就是因為鐵炮容易炸膛,而銅的延展性好,不容炸膛。裏麵先鑄鋼管然後在澆鑄銅壁,這樣既可以減輕重量,又可以減少炸膛的危險。高全認為這樣可以把炮身重量降到一千斤甚至以下,這樣就可以超過大拿破侖炮了。
剩下就是怎麽研製開花彈的問題,在沒有做出雷汞的情況下,隻能用引信,不過這樣非常危險。引信的製作和長度,都需要慢慢試,也很花錢。
開始有了槍炮,而且要麵對女真重騎兵,原來的升級鴛鴦陣怕是不夠用了。高大全開始重新設立軍製,根據王有誌的建議,既然有了火槍就開始搞西班牙大方陣。
但他覺得西班牙大方陣太過笨重,也太集中,不如空心方陣占地麵積大,可以減少對方弓箭打擊麵,同時增加騎兵迂回難度。於是就結合空心方陣,進行改進。
每十個人排成一隊,這樣就算成一個班。每一麵有三個班站成三排的長矛手,這樣三個班形成一個排。一個方陣需要四麵也就是四個排,這樣就是一個形成一個連。
因為還有一些輔助人員,比如了望手、傳令兵,沒有後世那種軍號,改為哨子和牛角號。還有連長、指導員、副連長、文書、文化教員,還有偵察班,司務長、炊事人員等輔助人員。大概一個連這樣形成一百四十個人左右,形成一個空心方陣。
一般要作戰的時候,需要三個方陣一起行動,成品字形,這樣就形成一個營,加上九十人的火槍兵和營部一共五百五十人左右。營裏除了營長副營長外,設一個營參謀,還有一個教導員,文書、事務長等。
真正的大陣是一個團,共四個營,形成前後左右,一個閉環的菱形大陣。高大全希望以後中間能再設至少八門野戰炮,一門十斤炮,一門二斤炮,為一個炮兵營。再加上輜重隊,共三千人左右。
搞完了以後,二人一想,原來近代的軍隊編製是這樣來的。高全計劃以後發展到兩個團,再加一個騎兵團六百人,組成一個混成旅,作為抗金軍的核心力量。以後有條件就以旅為單位擴編。
高全估計,如果與豪強武裝打,連級方陣即可擊潰對付一千多步兵;如果是步騎混合的數千人大股武裝,一個配備了炮兵的營也差不多可以獲勝,即便遇到一個女真騎兵謀克,也可以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