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又高喊:“本官的祖墳還在神山,我能騙鄉親們嗎?我要是有一句假話,你去把我祖墳刨了!朱新家的人都沒幹好事,一個二十兩銀子,死的活的都行。誰敢跟著他們造反,滅他滿門!”
話音未落,朱新三個兄弟子侄旁邊的人就打了起來。很快朱新家的人都被亂刃分屍。裏麵的人都出來拿刀槍鎧甲換錢換糧。
王有誌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厲害呀!居然比自己都能忽悠,二十兩就硬說成二百兩;一個不存在的祖墳讓他用到死。這都是本官培養的好啊。
看到高全三言兩語就把朱新的舊部分化拉攏過來,忠義軍大頭領李義峰無比佩服,他愈發覺得自己一見麵就投靠何等明智,趕緊大聲說:“恭喜高相公談笑間取數千兵馬,這下如虎添翼。高相公帶來的聖旨,我們一定聽從!” 接著就跪下磕頭。
忠義軍一直聲稱自己有臨安官家的聖旨,現在直接說成是高全帶來的,把高王二人說成是欽差,表示自己堅決服從高全的領導。
劉匯等人也趕緊說八字軍本來就是朝廷的部隊,原來自己暫時管著,現在朝廷派高相公王相公來,自己也應該把隊伍交出來,頤養天年了。
高全一看誤會了,心想我是想收編你們的部隊,但不是現在,我沒那麽多軍官呀。
他趕緊說:“這大可不必。你們都是忠貞之士,朝廷對你們都是信任的,隊伍還是要你們來帶。
隻不過大家以後要號令一致,通力合作,擰成一根繩。不要各自為戰,那樣容易被金賊各個擊破。咱們漢人這麽多,如果說都一條心,哪怕十個人打他一個也早把金兵殺沒了。”
劉匯千恩萬謝,然後叫過劉德勝來,對高全說:“老夫這個侄子是我大哥劉澤留下來,也是我們老劉家唯一一個還像有出息的。老夫就讓他帶著所有的三百騎兵,留下來跟著兩位相公。德勝趕快過來給兩位相公磕頭。”
劉德勝趕緊過來跪下磕頭,高全慌忙雙手扶起:“真是一條好漢,日後必成名將!”
劉德勝嘿嘿的笑了,然後問王有誌:“ 兩位相公可是以後酒肉管飽?”
劉匯大怒罵道:“你這個畜生天天就想著吃。”
劉德勝趕緊躲到高全背後說:“ 俺以後是兩位相公的人了,三叔你不能打俺。”王有誌心想,這叫你們家唯一一個有出息的?送了個二傻子來當人質,虧他想得出。
高全表示很喜歡劉德勝,願意收他為徒。劉匯喜出望外,本來他還在犯愁,因為他既沒有女兒嫁給高全和王有誌,這兩位又太年輕,劉德勝也不好拜他們做幹爹。現在高全表示要收劉德勝做徒弟,這關係一下就近了。
忠義軍李義峰也表示要派兒子帶兵過來接受改編。高全告訴他們抗金軍有隨營學校,歡迎他們派少年人來學習,並分給他們很多錢糧。兩人都千恩萬謝,然後滿載而歸。
高全和王有誌安排抗金軍住進孔莊,總算是安下家了。抗金軍的長征從天目山禪源寺正式出發,到孔莊正式結束,共行程兩千一百裏。出發時556人。到達孔莊時,共5300多人,出發者還剩424人。其中有陣亡的,有病死的,也有掉隊或者逃跑的。
王有誌感慨地說:“這424人都是咱們的寶貴財富,素質高,最忠誠。現在想想,我們還是保守了,路上其實也可以招一些的。你看紅軍長征就一路也招人。”
他就忘了他自己當初是怎麽生怕走漏消息,想殺俘的了。後來又擔心控製不了,不想收編土匪。
高全也說:“是啊,紅軍其實沿途招了不少人。這些人相信咱們倆,一直跟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努力,讓剩下這424人都榮華富貴。”
高全留王有誌在孔莊,自己帶了兩千多人前往神山磨山一帶, 準備收編這個地盤。這是兩個相鄰的鄉鎮,鑒於自己幹部數量緊張,高全暫時也無力派很多人過來。
他清理了朱新的勢力以後,把這些人家的錢糧大部分給神山和磨山的老百姓,然後讓他們自己選村長,當然嚴禁威脅和賄選,又提拔了一批積極投靠的。
他假模假式的到了高家莊,原來還真是他老家那個莊,地形基本相同。高家莊的人看到他似乎輕車熟路的樣子,更加相信他真就祖上是從這裏出去的。高全找到他記憶當中的祖墳的位置,發現那裏現在還沒有墳墓。
於是他隻好就找了村裏人公認是老祖宗的墳子,說是自己的祖墳。他覺得應該也沒有問題,即便不是直係,應該也是祖先。一番祭拜,他表示認祖歸宗了。
那個村裏早就沒有識字的人了,很多年沒有續家譜。族長“請出”家譜給他看,他發現隻記到盛唐,後來經常打仗,這邊兵荒馬亂,讀書人都跑了。
那這就好辦了,於是高全發現其中一個比較顯貴的高氏祖先,有一個兒子基本上沒什麽記錄,應該是沒功名也沒事跡。他就硬說自己祖宗就是這個人,後來躲避戰亂逃到外地去了。
高家莊的人自然都信,哪有人冒充神山人後代的?神山人名聲很好嗎?好不容易,有一個大官來認同宗,這是祖墳冒青煙啊。更何況他還給糧食給錢。於是不但說高全就是同宗,還承認高全輩分很高,是全村輩分最高的之一,於是高全就有了一大批侄子侄孫。
他剛提出要帶幾個孩子回去,結果幾乎全村人都想跟著去,打仗也行。這讓他差點招架不住,最後還是族長幫著解圍,說去衙門做事得識文斷字,先讓孩子去上學,然後才行。但最後有男孩的家庭,每家都塞給他一個半大小子。
經過這一番探視高家莊,高全感到非常震驚。他原來就以為自己在江南看到的那些村民已經很窮了,但這邊人窮的超出他的想象。
原來覺得教科書上說的舊社會窮人悲慘生活過於誇張,但他眼前這個情況比舊社會還舊社會。原來有教科書上說舊社會某地窮的一家人隻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但他發現在高家莊,整個村裏一共也沒幾條褲子。
話音未落,朱新三個兄弟子侄旁邊的人就打了起來。很快朱新家的人都被亂刃分屍。裏麵的人都出來拿刀槍鎧甲換錢換糧。
王有誌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厲害呀!居然比自己都能忽悠,二十兩就硬說成二百兩;一個不存在的祖墳讓他用到死。這都是本官培養的好啊。
看到高全三言兩語就把朱新的舊部分化拉攏過來,忠義軍大頭領李義峰無比佩服,他愈發覺得自己一見麵就投靠何等明智,趕緊大聲說:“恭喜高相公談笑間取數千兵馬,這下如虎添翼。高相公帶來的聖旨,我們一定聽從!” 接著就跪下磕頭。
忠義軍一直聲稱自己有臨安官家的聖旨,現在直接說成是高全帶來的,把高王二人說成是欽差,表示自己堅決服從高全的領導。
劉匯等人也趕緊說八字軍本來就是朝廷的部隊,原來自己暫時管著,現在朝廷派高相公王相公來,自己也應該把隊伍交出來,頤養天年了。
高全一看誤會了,心想我是想收編你們的部隊,但不是現在,我沒那麽多軍官呀。
他趕緊說:“這大可不必。你們都是忠貞之士,朝廷對你們都是信任的,隊伍還是要你們來帶。
隻不過大家以後要號令一致,通力合作,擰成一根繩。不要各自為戰,那樣容易被金賊各個擊破。咱們漢人這麽多,如果說都一條心,哪怕十個人打他一個也早把金兵殺沒了。”
劉匯千恩萬謝,然後叫過劉德勝來,對高全說:“老夫這個侄子是我大哥劉澤留下來,也是我們老劉家唯一一個還像有出息的。老夫就讓他帶著所有的三百騎兵,留下來跟著兩位相公。德勝趕快過來給兩位相公磕頭。”
劉德勝趕緊過來跪下磕頭,高全慌忙雙手扶起:“真是一條好漢,日後必成名將!”
劉德勝嘿嘿的笑了,然後問王有誌:“ 兩位相公可是以後酒肉管飽?”
劉匯大怒罵道:“你這個畜生天天就想著吃。”
劉德勝趕緊躲到高全背後說:“ 俺以後是兩位相公的人了,三叔你不能打俺。”王有誌心想,這叫你們家唯一一個有出息的?送了個二傻子來當人質,虧他想得出。
高全表示很喜歡劉德勝,願意收他為徒。劉匯喜出望外,本來他還在犯愁,因為他既沒有女兒嫁給高全和王有誌,這兩位又太年輕,劉德勝也不好拜他們做幹爹。現在高全表示要收劉德勝做徒弟,這關係一下就近了。
忠義軍李義峰也表示要派兒子帶兵過來接受改編。高全告訴他們抗金軍有隨營學校,歡迎他們派少年人來學習,並分給他們很多錢糧。兩人都千恩萬謝,然後滿載而歸。
高全和王有誌安排抗金軍住進孔莊,總算是安下家了。抗金軍的長征從天目山禪源寺正式出發,到孔莊正式結束,共行程兩千一百裏。出發時556人。到達孔莊時,共5300多人,出發者還剩424人。其中有陣亡的,有病死的,也有掉隊或者逃跑的。
王有誌感慨地說:“這424人都是咱們的寶貴財富,素質高,最忠誠。現在想想,我們還是保守了,路上其實也可以招一些的。你看紅軍長征就一路也招人。”
他就忘了他自己當初是怎麽生怕走漏消息,想殺俘的了。後來又擔心控製不了,不想收編土匪。
高全也說:“是啊,紅軍其實沿途招了不少人。這些人相信咱們倆,一直跟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努力,讓剩下這424人都榮華富貴。”
高全留王有誌在孔莊,自己帶了兩千多人前往神山磨山一帶, 準備收編這個地盤。這是兩個相鄰的鄉鎮,鑒於自己幹部數量緊張,高全暫時也無力派很多人過來。
他清理了朱新的勢力以後,把這些人家的錢糧大部分給神山和磨山的老百姓,然後讓他們自己選村長,當然嚴禁威脅和賄選,又提拔了一批積極投靠的。
他假模假式的到了高家莊,原來還真是他老家那個莊,地形基本相同。高家莊的人看到他似乎輕車熟路的樣子,更加相信他真就祖上是從這裏出去的。高全找到他記憶當中的祖墳的位置,發現那裏現在還沒有墳墓。
於是他隻好就找了村裏人公認是老祖宗的墳子,說是自己的祖墳。他覺得應該也沒有問題,即便不是直係,應該也是祖先。一番祭拜,他表示認祖歸宗了。
那個村裏早就沒有識字的人了,很多年沒有續家譜。族長“請出”家譜給他看,他發現隻記到盛唐,後來經常打仗,這邊兵荒馬亂,讀書人都跑了。
那這就好辦了,於是高全發現其中一個比較顯貴的高氏祖先,有一個兒子基本上沒什麽記錄,應該是沒功名也沒事跡。他就硬說自己祖宗就是這個人,後來躲避戰亂逃到外地去了。
高家莊的人自然都信,哪有人冒充神山人後代的?神山人名聲很好嗎?好不容易,有一個大官來認同宗,這是祖墳冒青煙啊。更何況他還給糧食給錢。於是不但說高全就是同宗,還承認高全輩分很高,是全村輩分最高的之一,於是高全就有了一大批侄子侄孫。
他剛提出要帶幾個孩子回去,結果幾乎全村人都想跟著去,打仗也行。這讓他差點招架不住,最後還是族長幫著解圍,說去衙門做事得識文斷字,先讓孩子去上學,然後才行。但最後有男孩的家庭,每家都塞給他一個半大小子。
經過這一番探視高家莊,高全感到非常震驚。他原來就以為自己在江南看到的那些村民已經很窮了,但這邊人窮的超出他的想象。
原來覺得教科書上說的舊社會窮人悲慘生活過於誇張,但他眼前這個情況比舊社會還舊社會。原來有教科書上說舊社會某地窮的一家人隻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但他發現在高家莊,整個村裏一共也沒幾條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