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言突然離開祖籍五姓村了。


    行色匆匆,元宵節都沒過,十五晚上乘著村裏人合家團聚興高采烈時偷偷離開了。


    不要說離得遠的村裏人,本家人都是直到第二天方才陸續知道。


    還是因著張鄭氏和齊麗盈吵嘴才聽出來的。


    沒錯,齊麗盈沒跟著離開,七房的其他人也安然不動。


    原因隻有一個,張知言又要去打仗去。


    ——他這次直接去跟平叛大軍匯合,然後立時奔赴西南去平叛。


    因此,家眷什麽的自然不能隨行。


    “聽說是去打仗。”


    劉二女有些將信將疑的,她滿腦子疑惑:


    “現在哪裏還打仗呢?不是說皇上把天下都打下來了?”


    張知勁搖搖頭,告訴她一些藏在底下的實情:


    “那都是糊弄人呢,話說的好聽罷了。據我所知,其實西南之地和零星邊疆,還在叛王前朝餘孽手中。還有各地也有零碎的土匪橫行。再則四周的番邦屬國、蠻夷外族更是對大良早就虎視眈眈。”


    所以說,百姓離天下天平還很遠。


    劉二女這才知道如今的世道這麽不太平,也才明白自己現在的平淡生活的有多幸福。


    不過,她更由衷的敬佩當今皇帝。


    畢竟她連自家這一片都不能稱王稱霸,可皇帝那?都把天下打下來了,那地方可大了去了,是她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對此,張知勁隻是哼了一聲,不置而否。


    就像張知勁不會輕易說道皇帝一般,劉二女也很快將張知言的事拋之腦後,畢竟張知言已經離開了,而打仗的事又離她太遙遠了。


    雖然她也經過亂世,但九曲縣地理位置微妙,是兵家常爭之地,是以早早被元大將軍占領,後來竟因此遠離了戰火的侵擾。


    這讓她倒有了幾分商女不知亡國恨之感。


    因此,比起這些天下大勢打打殺殺的,她一個普通的婦人最感興趣的還是身邊的紛紛擾擾。


    比如發生在家邊的本家七房的婆媳大戰。


    說起來因為上下街的原因,劉二女看七房的熱鬧也不容易,但是這不是有張裴氏給她通透風報信?


    原本,劉二女不是那種愛東家長西家短的人。


    可是前有高四丫,後有張裴氏,被她二人灌輸熏陶久了,她雖然還是不愛往外傳閑話,但也很有興致聽一聽這些家常理短。


    張裴氏不虧為一個好傳話人,她又家在下街,與七房隻隔著兩家街坊,七房婆媳鬧騰的事被她有意無意的聽了個正著。


    因此種種,這場大鬧的前因後果被她講得淋漓精致,生動有趣。


    說起來,七房婆媳間的不和早在張知言沒活著回來時就有了。


    不過,那時的不和還主要集中在張鄭氏和薑氏這對前婆媳身上。


    當時,婆媳倆因為家裏沒個當家做主的男人,為了避免被欺負,一般的時候彼此十分和氣,有些同心協力的意思。


    但是,親母女都有不和鬧矛盾的時候呢,更不用說她們這種天生是冤家對頭的婆媳,那比親母女不如多了。


    尤其,兩人膝下都有兒女。


    除了那些天生來討債的父母,誰的孩子誰不心疼?


    家裏窮,就是為了彼此的孩子多口吃的這種在有些人看起來十分小的事,不僅大人間明爭暗鬥,就是孩子們也有各自的小心思。


    人心雜亂,那彼此有些矛盾那不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嗎?


    不過雖如此,到底不礙大事。


    其實,不僅是七房婆媳有,天下間萬萬千千的家庭裏也是如此,要不然怎麽有‘清官難斷家務事’,‘十根手指,不一般長’這這話?


    但是偏偏張知言回來了。


    還頭一個就是給新媳婦撐腰。


    為了給新媳婦一個名分,不惜得罪原配嫡子。


    結果弄了個兩頭大。


    齊麗盈在老家,也有正妻的名分,也能進長房祭祖,偏偏族譜上落不下她的名字。


    薑紅花呢。


    族譜上倒有她的名字了,也承認她原配嫡子的名分,偏偏朝廷的誥封沒有她的份兒,日後跟著到了新家,外出交際也輪不到她。


    不提新舊兩媳婦之間那不可調和的矛盾,就說張鄭氏與新媳婦齊麗盈這對新婆媳也是矛盾重重。


    ——回來那天鬧得兩場氣就不說了,隻說張知言帶回來的東西,那都是張鄭氏這些鄉下人沒吃過,也沒見過的。


    剛開始,她可能沒見識被那些東西震懾住了,光顧著高興,光顧著得意了。


    但時間一長,再好的東西,日日看,時時用也就一文不值了。


    況且,張知言和齊麗盈可能是太得意了,就沒有在老家掩飾一下,那種明明白白的不屑就那麽擺著張鄭氏他們的麵前。


    如此種種,都催生出他們的不滿。


    不過其他人礙於輩分小,年齡小不敢表露什麽,可張鄭氏就沒這些顧忌了。


    她可是七房的老祖宗,又向來愛拿大。


    她這時就不禁尋思了,既然張知言如今都能拿回來這麽多好東西,那他外麵還有一個家呢,還不放的更多?


    就是個傻子,也知道藏點好東西不是?


    再一個,隻有有點成算的人也不會全拿回來呀,總不能以後讓一家人等著喝西北風不是?


    當然,大兒子就算真那麽實在又如何?


    既然他現在能掙了那麽多東西,以後總不會就掙不上了?


    反正,她尋思來尋思去,就得出一個結論,大兒子手裏的東西絕對少不了。


    那些可都是錢財啊!


    那得多少錢財啊?


    俗話說,財帛動人心。


    張鄭氏想來想去,一時腦子發懵,當場就恨不得把新家舊家的東西據為己有。


    可她冷靜下來,轉念一想,又覺得張知言不會同意。


    與其鬧騰一場還成空,還得罪兒子,她便想著退一步讓張知言同意她當家。


    這樣也不錯。


    畢竟從兒子手裏拿錢,看兒子的臉色形事和錢掌在自己手裏,她想怎麽花就怎麽花可是大不一樣。


    何況,她若當家了,小兒子和唯一的閨女也能跟著沾光。


    不僅平時跟著她吃香的喝辣的。就是以後的婚姻嫁娶,也握在她手裏了,她想出多少聘禮嫁妝還不是她說了算?


    還有,以後這家裏誰都要看她臉色,她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她就是家裏名副其實的老祖宗了。


    偏偏,這其中有個絆腳石,那就是齊麗盈,她當著外麵的家呢。


    怎麽讓她把當家的權利讓出來呢?


    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張知言出手,偏偏張鄭氏明裏暗裏的試探了幾回,張知言就是拐彎抹角的不願意。


    這時好了,大兒子先走了,張鄭氏當然能自己明火執仗的上了。


    ——她早琢磨了,到底老家這裏算是自己的地盤,這裏的人比起齊麗盈來自然向著她。


    而新家是齊麗盈收拾的,還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她的人呢。與其等到以後跟去外麵的家再動手,讓人給使絆子,那還不如在老家就開始動手。


    隻要現在搞定了,跟著過去後,新家的下人再不滿意,也無力回天了。


    主意一定,張鄭氏說動手就動手。


    本來就張鄭氏和齊麗盈不和已然夠亂了,偏偏薑氏趁機也摻和到其中。


    薑氏原本就不是啥好人。


    自從張知言回來鬧了一場,一點也不將她們母子放在眼裏後,薑氏就變的更厲害了。


    深恨罪魁禍首張知言和齊麗盈就不說了。


    就是張鄭氏,她也暗恨在心。


    畢竟,張鄭氏在她的事上並沒有攔住張知言,反而很快聽之任之,一點也不顧念以前與她的共患難之情。


    想想以前她為了張鄭氏母子吃的那些苦,守得那些日子,真是不值得。


    可惜,為了自己,為了兒子,她還不能怎麽樣報複。


    畢竟,七房如今起來了,全靠著張知言,自然他不能出事。


    而張鄭氏呢?


    比其她來,張鄭氏最恨的還是齊麗盈。


    眼看男人男人靠不住,兒子兒子又太小,為了在這個家裏有一席之地,還是得巴著同樣看不慣齊麗盈的婆婆張鄭氏。


    不過,對齊麗盈就沒這麽多顧忌了。


    況且,旁觀者清,張鄭氏能想到的那些她也想到了,她也想插上一腳沾點光。


    所以,於情於理,她自然少不了挑撥離間。


    齊麗盈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她本就認為自己在丈夫老家沒得償所願吃虧了,自然不想在其他地方再退一步。


    何況,她還有一雙兒女,為了他們,她也得立起來。


    三個女人一台戲。


    這麽斷斷續續的唱了幾天,不僅七房被攪了個一團亂,也讓街上看夠了熱鬧。


    偏偏本家的人看不過去上門去勸和,張鄭氏婆媳幾個人又難得一氣,矢口否認她們吵架。


    幾次三番,隻把本家人氣了個倒仰。


    這尤沒完。


    為了準備些幫手,張鄭氏又忙裏偷閑放出風來,要在老家挑幾個丫頭。


    別看鄉裏鄉親的,很多人麵子薄不敢說話,可還是有很多臉皮厚的人家動了心思。


    沒辦法,這時候,普通老百姓還是太窮了,買一個女兒換點銀錢是平常的事。


    賣給誰不是買,隻要銀錢不虧就行了。


    而且說到底是一個村的,大家更放心。


    如此雞飛狗跳,隻把劉二女看的目瞪口呆,本家人七竅生煙


    幸好,不幾日,七房遠行的時候終於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卸甲將軍寡婦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峪山下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峪山下客並收藏卸甲將軍寡婦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