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麽時候過來的?”
此時夜已深了,街上空無一人,楚雲琛和蘇瑾並肩走著,兩隻交疊的袖子裏,是兩人緊握的手。
“從府衙出來之後,聽到你還未回來,有些不放心。”
蘇瑾其實很難過。
但不知為何,這種難過不像從前一樣讓她困頓,反而使她的頭腦更加清醒。
無論是她還是楚雲琛都很清楚,何秋月的那根針並非衝著蘇瑾而來,隻是為了引楚雲琛現身。
即使楚雲琛不出現,即使蘇瑾躲都不躲,那根針也隻會擦著蘇瑾的耳畔過去。
無論如何,何秋月絕無傷蘇瑾之意。
“我以前便覺得師父是一個很神秘的人,她不願意說的事情,沒有人能撬開她的嘴。”
楚雲琛微微側目,如此說來,蘇瑾不愧是何秋月養出來的徒弟,二人的脾性在某些方麵格外的像。
“她教給我那麽多東西,卻唯獨沒有教給我,離開她之後該如何生活。”
“飛雲查到的消息裏,前輩的確在齊國都城待過一段時間,也的確遇見過喬裝打扮的齊瑉,但這樣的交情,似乎不足以讓她做出今天的舉動。”
何秋月不是什麽大善人。
但這些事,光靠想是想不明白的。
楚雲琛把蘇瑾送到屋外,看著她進去,蘇瑾進門時,心有所感似的回頭,看見月光下楚雲琛頎長的身影,或許是她的錯覺,那雙眼中蘊著不可言說的柔和。
恍然間,蘇瑾想起師父說的那句“我們阿瑾,終於有人心疼了”。
於是她彎了彎唇,對楚雲琛微笑,“我會睡個好覺的,你早點回去吧。”
楚雲琛凝視著她的笑意,也禁不住揚起唇角,溫聲道:“好,早些休息。”
他知道她心裏並不如表麵這般平靜。
但蘇瑾不說,他便不問。
他已經派人去了齊國,搜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而看著齊瑉的人表示近期齊瑉未有異動,說明的確是蘇瑾的師父主動為齊瑉開脫的。
而這些都不必告訴蘇瑾,徒增她的煩惱。
蘇瑾關上門的那一刻,才徹底脫了力,她翻轉身子靠在門上,死死地抓住門栓作為身體的支撐。
黑暗放大了所有的感受,她聽到自己的心超於常速地跳動著,不是激動,而是憤怒。
這世界上沒有師父之外的第二個人會讓她有這種情緒,即使她已全然不在乎。
——其實在離開白橋鎮的那天你就已經猜到了,不是嗎?
蘇瑾在心底問自己。
那個時候她想要問齊瑉一個問題,但這些話最終還是消弭在清晨的雨幕裏。
師父親自給出的答案,比她自己在心裏猜出來的更讓她心裏發冷。
她可以為了齊瑉的安危再回來,那為什麽在燕國滅國時她不曾出現呢?她沒有擔心過自己嗎?
她說齊瑉不是她的徒弟。那如果換做是自己做出這樣毫無人性的事,她也會如此寬容嗎?
蘇瑾飛快地擦去眼角的濕潤。
沒關係,一切都沒關係。
她隻是有點難過。但這沒關係,等到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就好了。
月光如瀉,將這個小院子的各個角落都染上一層朦朧的光影。
蘇瑾並不知道楚雲琛並未如她所說那般早點回去,他在院落中負手而立,看著緊閉的房門。
楚雲琛常年習武,耳力自然非同於常人,蘇瑾進門那一刻驟然厚重的呼吸聲並未瞞過他。
一扇門隔絕了所有的情緒,也隔絕了她與他。
這是蘇瑾繞不開的一關,她總要在一次次的掙紮中長出新的血肉。所以即使再心痛,楚雲琛能做的也隻是無聲地站在這裏,不言不語。
直到確認蘇瑾真的平複下來準備休息,楚雲琛才離開了院落。
唯餘廊下一盞燈隨風搖曳。
......
新的藥方問世後,平城的疫病才真正得到了有效的控製。藥方的普及,朝廷撥了大量的藥材和補給,再加上楚雲琛強硬的手腕,平城的藥商們終於偃旗息鼓,平民百姓的求醫問藥終於不再是難上加難。
美中不足的是楚雲琛和蘇瑾都因此經曆了幾次刺殺,好在有驚無險,二人如今仍是全須全尾的。
待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到收尾的時候,楚軍終於將返回都城提上日程。
離開的這一天,平城下了雪,不大,隻在地上積了薄薄一層,很快便會化水。
蘇瑾伸出手,讓瑩白的雪粒子落在自己的掌心,雪粒須臾間便融化不見,空氣中有微涼的寒意縈繞,冷風席卷而來,蘇瑾的衣袖上下翻飛。
她來時將將入夏,不曾想離去時已近寒冬。
與在白橋鎮不同,這一次蘇瑾是隨楚軍回都城,不能再悄聲離開,於是早早地便有人自發地送給蘇瑾一些東西,有的是自家婆娘織的一些布料,上麵繡滿各色的花樣子,有的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大多是這裏的小孩子們給她的。
小孩子們其實有點怕蘇瑾,蘇瑾也自覺地未曾往他們麵前湊,但孩子們送來的禮物卻如此純粹而獨特,讓她想到了那一雙雙黑亮的眼睛。
蘇瑾隻留下了這些禮物,其他值錢的東西盡數退了回去。
世界是一分為二的世界。一個世界負責把人逼上絕路,另一個世界則負責把人挽留下來。
因為疫情尚未徹底結束,大家的出行仍有限製,沒辦法到城外送別楚雲琛一行人,於是在府衙外的官道以及其他百姓居住的大街上,沿街的窗子盡數打開,裏麵露出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或年輕或蒼老的臉。
如若平城沒能挺過這場人為的瘟疫,那它或許會變成一座空城,或許會被齊衛等國占領。
這裏所有屬於平城人的喧囂與熱鬧,生離與死別,都會在時間的推移中慢慢化為煙塵。
學醫或許不是為了救人,但學醫一定可以用來救人。
蘇瑾從沒有如此慶幸過,慶幸當年自己沒能從城牆上跳下去成為一攤爛泥,更慶幸自己沒有無聲無息地死在楚國的地牢裏蟲蟻滿身,她慶幸自己活著。
她慶幸自己開始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尊嚴。
她慶幸在這一方天地裏,她可以用一生的時間去體會世間的各種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用這些將自己原本空洞的靈魂填充起來,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然而,蘇瑾想,或許人正因一無所有才無所畏懼,比起窮盡一生去求一個因果,她更願意在這漫漫人生路中去探尋,去治愈,去寫完屬於自己的醫心散記。
此時夜已深了,街上空無一人,楚雲琛和蘇瑾並肩走著,兩隻交疊的袖子裏,是兩人緊握的手。
“從府衙出來之後,聽到你還未回來,有些不放心。”
蘇瑾其實很難過。
但不知為何,這種難過不像從前一樣讓她困頓,反而使她的頭腦更加清醒。
無論是她還是楚雲琛都很清楚,何秋月的那根針並非衝著蘇瑾而來,隻是為了引楚雲琛現身。
即使楚雲琛不出現,即使蘇瑾躲都不躲,那根針也隻會擦著蘇瑾的耳畔過去。
無論如何,何秋月絕無傷蘇瑾之意。
“我以前便覺得師父是一個很神秘的人,她不願意說的事情,沒有人能撬開她的嘴。”
楚雲琛微微側目,如此說來,蘇瑾不愧是何秋月養出來的徒弟,二人的脾性在某些方麵格外的像。
“她教給我那麽多東西,卻唯獨沒有教給我,離開她之後該如何生活。”
“飛雲查到的消息裏,前輩的確在齊國都城待過一段時間,也的確遇見過喬裝打扮的齊瑉,但這樣的交情,似乎不足以讓她做出今天的舉動。”
何秋月不是什麽大善人。
但這些事,光靠想是想不明白的。
楚雲琛把蘇瑾送到屋外,看著她進去,蘇瑾進門時,心有所感似的回頭,看見月光下楚雲琛頎長的身影,或許是她的錯覺,那雙眼中蘊著不可言說的柔和。
恍然間,蘇瑾想起師父說的那句“我們阿瑾,終於有人心疼了”。
於是她彎了彎唇,對楚雲琛微笑,“我會睡個好覺的,你早點回去吧。”
楚雲琛凝視著她的笑意,也禁不住揚起唇角,溫聲道:“好,早些休息。”
他知道她心裏並不如表麵這般平靜。
但蘇瑾不說,他便不問。
他已經派人去了齊國,搜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而看著齊瑉的人表示近期齊瑉未有異動,說明的確是蘇瑾的師父主動為齊瑉開脫的。
而這些都不必告訴蘇瑾,徒增她的煩惱。
蘇瑾關上門的那一刻,才徹底脫了力,她翻轉身子靠在門上,死死地抓住門栓作為身體的支撐。
黑暗放大了所有的感受,她聽到自己的心超於常速地跳動著,不是激動,而是憤怒。
這世界上沒有師父之外的第二個人會讓她有這種情緒,即使她已全然不在乎。
——其實在離開白橋鎮的那天你就已經猜到了,不是嗎?
蘇瑾在心底問自己。
那個時候她想要問齊瑉一個問題,但這些話最終還是消弭在清晨的雨幕裏。
師父親自給出的答案,比她自己在心裏猜出來的更讓她心裏發冷。
她可以為了齊瑉的安危再回來,那為什麽在燕國滅國時她不曾出現呢?她沒有擔心過自己嗎?
她說齊瑉不是她的徒弟。那如果換做是自己做出這樣毫無人性的事,她也會如此寬容嗎?
蘇瑾飛快地擦去眼角的濕潤。
沒關係,一切都沒關係。
她隻是有點難過。但這沒關係,等到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就好了。
月光如瀉,將這個小院子的各個角落都染上一層朦朧的光影。
蘇瑾並不知道楚雲琛並未如她所說那般早點回去,他在院落中負手而立,看著緊閉的房門。
楚雲琛常年習武,耳力自然非同於常人,蘇瑾進門那一刻驟然厚重的呼吸聲並未瞞過他。
一扇門隔絕了所有的情緒,也隔絕了她與他。
這是蘇瑾繞不開的一關,她總要在一次次的掙紮中長出新的血肉。所以即使再心痛,楚雲琛能做的也隻是無聲地站在這裏,不言不語。
直到確認蘇瑾真的平複下來準備休息,楚雲琛才離開了院落。
唯餘廊下一盞燈隨風搖曳。
......
新的藥方問世後,平城的疫病才真正得到了有效的控製。藥方的普及,朝廷撥了大量的藥材和補給,再加上楚雲琛強硬的手腕,平城的藥商們終於偃旗息鼓,平民百姓的求醫問藥終於不再是難上加難。
美中不足的是楚雲琛和蘇瑾都因此經曆了幾次刺殺,好在有驚無險,二人如今仍是全須全尾的。
待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到收尾的時候,楚軍終於將返回都城提上日程。
離開的這一天,平城下了雪,不大,隻在地上積了薄薄一層,很快便會化水。
蘇瑾伸出手,讓瑩白的雪粒子落在自己的掌心,雪粒須臾間便融化不見,空氣中有微涼的寒意縈繞,冷風席卷而來,蘇瑾的衣袖上下翻飛。
她來時將將入夏,不曾想離去時已近寒冬。
與在白橋鎮不同,這一次蘇瑾是隨楚軍回都城,不能再悄聲離開,於是早早地便有人自發地送給蘇瑾一些東西,有的是自家婆娘織的一些布料,上麵繡滿各色的花樣子,有的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大多是這裏的小孩子們給她的。
小孩子們其實有點怕蘇瑾,蘇瑾也自覺地未曾往他們麵前湊,但孩子們送來的禮物卻如此純粹而獨特,讓她想到了那一雙雙黑亮的眼睛。
蘇瑾隻留下了這些禮物,其他值錢的東西盡數退了回去。
世界是一分為二的世界。一個世界負責把人逼上絕路,另一個世界則負責把人挽留下來。
因為疫情尚未徹底結束,大家的出行仍有限製,沒辦法到城外送別楚雲琛一行人,於是在府衙外的官道以及其他百姓居住的大街上,沿街的窗子盡數打開,裏麵露出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或年輕或蒼老的臉。
如若平城沒能挺過這場人為的瘟疫,那它或許會變成一座空城,或許會被齊衛等國占領。
這裏所有屬於平城人的喧囂與熱鬧,生離與死別,都會在時間的推移中慢慢化為煙塵。
學醫或許不是為了救人,但學醫一定可以用來救人。
蘇瑾從沒有如此慶幸過,慶幸當年自己沒能從城牆上跳下去成為一攤爛泥,更慶幸自己沒有無聲無息地死在楚國的地牢裏蟲蟻滿身,她慶幸自己活著。
她慶幸自己開始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尊嚴。
她慶幸在這一方天地裏,她可以用一生的時間去體會世間的各種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用這些將自己原本空洞的靈魂填充起來,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然而,蘇瑾想,或許人正因一無所有才無所畏懼,比起窮盡一生去求一個因果,她更願意在這漫漫人生路中去探尋,去治愈,去寫完屬於自己的醫心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