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徐修仁這麽一番點撥,蕭綜在府中坐不住了。


    思來想去後終於鼓起勇氣來到了勤政堂門前,頭頂烈日,長跪不起。


    直閣將軍王神念很是疑惑,直到派人打探了些許內情,心裏才有了底。


    如此,蕭綜跪了快兩個時辰,王神念看著驕陽正烈,稍作點頭後來到了堂內,跪地行軍禮。


    “陛下,豫章王跪在殿外已有半晌,烈日當空,末將擔心......”


    可是皇帝就跟沒聽到一樣,繼續揮動著手中的朱筆。


    “陛下......”


    王神念神色慌張,俞三福見狀在皇帝身後朝著他擺了擺手示意。


    王神念會意後便退了出去。


    皇帝見他出去,這才停了筆。


    “有半晌了嗎?”


    身旁的臨川王聽後欠了欠身子,給皇帝續了一杯茶。


    “皇兄請用茶。”


    “伏暑酷熱難耐,別說是半晌了,就是那些宿衛甲士,每到夏日也要半個時辰換一次崗。他們常年守在門外,都受不得暑氣,更別說是綜兒那般孩童了。”


    皇帝瞥了一眼俞三福,轉而抿了一口茶。


    “嗯,那就讓他進來吧,朕倒是想聽一聽,他有什麽話要說。”


    “老奴這就去。”


    沒一會兒,蕭綜便跟著俞三福進了門。


    隻見他滿臉通紅,呼呼大喘,跪在門裏麵,行叩拜大禮。


    “不孝子......叩見父皇!”


    皇帝稍稍看了一眼蕭綜,沒有作聲。


    “兒臣跋扈成性,不知悔改,害父皇和母後勞心費神。”


    “兒臣......兒臣願以死謝罪!”


    皇帝聽了這句話倒是有了點反應。


    於是放下手中的奏折,盯著蕭綜。


    “那你就說說,錯在何處了。”


    此時小寺人又往堂內置了幾盆冰塊兒,屋裏頓時涼快了起來。


    俞三福在牆角拉過一個小寺人,嘀咕了一番不說。


    “兒臣身為郢州刺史,置萬千百姓於不顧,肆意搜刮大戶財物,還......還強搶民女。”


    “兒子雖幡然醒悟,但已然鑄成大錯,實乃......實乃罪不可赦!”


    “還有呢?”


    “額......”


    “還有......兒臣嗜酒成性,驕奢享樂。”


    “還有呢?”


    “你胡作非為,不止在郢州吧!”


    “兒臣知罪!”


    蕭綜又看了看臨川王,隻見他稍作點頭示意。


    那意思就是有啥說啥唄,爭取個坦白從寬。


    “兒臣見雍州遭難,便先斬後奏,私自發兵,入主寧蠻府。”


    皇帝搖了搖頭。


    “臨州有難,刺史可行獨斷之權。”


    “你發兵雍州,並非過錯!”


    “那就是......兒臣......兒臣出師不利,致使廣昌郡落入敵手,實乃大罪!”


    隻見皇帝接連搖頭,還是不滿意。


    蕭綜見狀甚是慌亂,不是這個還能是什麽呢?


    難道非得把柳慶遠之死懶到自己身上不成?


    如果這樣能平複人心,那就豁出去吧!


    “雍州柳刺史,心懷家國,大義凜然。”


    “兒臣未能效仿在先,還......還怠於發兵救援,致使築陽城險些落入敵手。”


    “還有呢!”


    皇帝的聲音十分響亮,可能是想彰顯提醒之意,也可能是極其悲憤之音。


    “父皇息怒,柳刺史之死,兒臣脫不了幹係,兒臣......兒臣甘願受罰!”


    “你當然要受罰!”


    “築陽城身中數箭之人,本該是你!”


    蕭綜把頭深深的紮在了地上,隻覺得耳鳴陣陣,時不時的感覺到頭暈目眩。


    “朽木不可雕也!”


    “你前番叛逃北地,朕念在父子之情,便寬恕於你。”


    “本以為你能知道悔改,可你卻變本加厲,以至於慶遠將軍命喪雍州!”


    “柳氏一族,皆為忠義臣子。”


    “你既已馳援雍州,何故袖手旁觀!”


    “若留你在世,天下人心,皆會負我!”


    “來人,將他拖出去......”


    “陛下!”


    “陛下!”


    “綜兒還小,你就饒他一次吧!”


    大門口,吳淑媛跑了過來,隻見她早已哭成了淚人兒,奔到蕭綜身旁,跪了下去。


    “陛下,綜兒生性頑劣,罪皆在臣妾。”


    “臣妾沒能多加教誨,臣妾......願以死謝罪!”


    一旁的蕭綜紮在地上已經懵了,也不知道是因為暴曬虛脫還是嚇得失禁了,以至於身子底下濕成了一片。


    “以死謝罪?”


    “你們一死倒是簡單,可我那手足兄弟,能起死回生嗎!”


    皇帝怒氣衝天,本就欠佳的身體再次動了肝火,隻覺得眼前一黑,便癱在了憑幾上。


    俞三福見狀急忙貼了過去。


    “陛下......”


    隻見皇帝擺了擺手,用手拄著額頭稍作平息。


    臨川王見此情形也坐不住了。


    這要是沒人出來打圓場,恐怕真要出事。


    於是他起身指了指蕭綜大喝道:“蕭綜!”


    “罪臣......在。”


    蕭綜緩緩的抬起來頭,此時已是雙眼迷離,神誌不清。


    “你驕縱蠻橫,在州強取豪奪,禍亂於民。”


    “陛下對你期望甚厚,可你卻如此辜負聖意。”


    “寡人代陛下,先行處罰!”


    “你即刻就去大獄中麵壁思過,抄寫孝經千遍。”


    “待陛下了卻政務,再作處置!”


    “罪臣......甘願受罰!”


    臨川王說完,又俯身朝著皇帝嘀咕著:“皇兄,我如此斷決,可否妥當?”


    隻見皇帝擺了擺手。


    臨川王會意後,便稍作拱手。


    “來人。”


    門外的王神念聽後帶著幾個侍衛來到了堂內。


    “將他押去大獄吧!”


    “是!”


    此時的蕭綜已接近昏迷狀態,侍衛隻得拖著他出了大門。


    吳淑媛見狀神色慌張,可好歹是留了蕭綜一條小命,既然是臨川王的安排,那麽後續的事情,也就方便些了。


    至此,吳淑媛再三叩首,抹著眼淚退了出去。


    禁軍大院西側,廷尉署的大獄裏,蕭綜躺在一張木榻上昏迷不醒。


    一旁的吳淑媛親自捧著湯藥碗,一口一口的吹著。


    廷尉丞劉嗣芳,陪在床邊忙前忙後。


    此時蕭綜待的這間房,是原本看守的衙役休息的地方。周圍的牆壁已連夜粉刷,更換了桌案和床榻,又添了幾盆冰塊兒消暑散熱,如此安排,可謂是煞費苦心了。


    而吳淑媛心中一時間萬念俱灰。


    兒子若是有個三長兩短,自己也就不活了。


    她一勺一勺的給蕭綜喂著湯藥,嘴裏還念念有詞。


    “綜兒自小最是聽話了。”


    “他身邊雖有奶娘十餘人,但等到他會跑會跳了,就知道去明光殿尋我。”


    “綜兒聰明伶俐,知道心疼我。”


    “我記得那年中秋,丁貴嬪設宴慶祝。”


    “因我染了風寒,沒能參加宴席,綜兒就把那桂花糕都裝在了懷裏。”


    “他人雖小,但我愛吃什麽,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六通受了欺負,他便挺身而出,知道保護弟弟。”


    “如今他卻躺在這,而我......卻無能為力......”


    “都怪我......”


    “都怪我啊......”


    吳淑媛啜泣著,低下了頭。


    劉嗣芳見狀後急忙屏退了左右。


    “娘娘要當心身子啊!”


    “禦醫適才看過了,殿下乃是暑症所致,加之傷神過度,還需調養一番才是。”


    吳淑媛點了點頭。


    “你可是廷尉署官吏?”


    “奧,小人劉嗣芳,司職廷尉丞。”


    吳淑媛聽後抬眼看了看他。


    “怎麽不見臧廷尉來?”


    “回娘娘,臧廷尉奉命和禦史台幾位上官出城巡查了。”


    “小人安排不周,還望娘娘恕罪。”


    吳淑媛這才看了看周圍,這哪裏像是大獄,要是陽光通透點兒,可比普通屋子好多了。


    “有勞你了。”


    說著,吳淑媛從袖中掏出了一個足錠銀兩來。


    “拿去吧,本宮代豫章王賞給你。”


    “小人不敢!”


    劉嗣芳直接跪了下去,連連叩首。


    “殿下屈身此處,小人理應照顧周全。”


    “還望娘娘允許小人......為殿下盡一份心意。”


    吳淑媛聽後點了點頭。


    “你能如此忠義,本宮自然會記下。”


    “小人不敢。娘娘賢德仁愛,頗有母儀天下之風!”


    “能為娘娘盡一份孝心,小人......三生有幸!”


    “大膽!”


    吳淑媛聽後瞥了他一眼。


    “小人該死,小人言語失當,還請娘娘責罰。”


    母儀天下這種詞可不是亂用的,要說劉嗣芳司職廷尉丞,兼任吏部郎,其學識在朝廷同輩人裏也是數一數二,所以說話用詞不可能這麽容易就出錯。


    至於今日失禮的原因,一定是有其用意了。


    話說吳淑媛幾乎與丁貴嬪同時入宮,無非因為她是舊朝皇帝的妾室,於情於理,做不了後宮之主,能升到淑媛的品階,也是因為她生下了皇子的緣故。


    可無論在學識還是為人處世方麵,她和丁貴嬪都不相上下。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


    後宮之主的位子雖然沒了,但不代表吳淑媛不惦記。


    而劉嗣芳正是知道了這層緣由,才說出了母儀天下這樣的話來。


    要說也巧,還從來沒人在麵前說自己母儀天下呢,吳淑媛聽了這話,心中的愁雲和煩悶也便消散了些。


    “罷了!”


    “本宮念你一片忠心,便饒了你!”


    “多謝娘娘不殺之恩!”


    吳淑媛這才挑了挑眉,打量著眼前這個人。


    隻見他麵色白皙,棱角分明。


    文人的儒雅和淵博的修為充斥在舉手投足之間。


    加上那一副體貼聽話的模樣,更是惹人憐愛了。


    劉嗣芳見狀滿臉通紅,將頭埋了起來。


    “明日差人,將這堵牆砸了,殿下醒來後也好透透氣。”


    “小人得令!”


    吳淑媛見他那副書呆子樣,心中不由得暗暗發笑。


    於是不由自主的撫了撫肩膀,想想許久都沒能按摩放鬆了。


    自從長公主回了陳郡婆家,也沒人跟她一起玩了。


    如此,她孤身回到明光殿,暗自神傷不說。


    大西北,巴西梓潼郡郊外,始興王帳下行參軍甄恬,奉令帶著百姓正往臨近的潼州地界遷移。


    遷徙人口的策略自然是為了防禦索虜,保存有生力量。


    去年一戰,雖無城池丟失,可南軍也沒有收複城池,南北雙方除了將士各有折損,疆域並無變化。


    不過自從去年索虜來此折騰了一番後,潼州周邊的幾個郡城已是破敗不堪,老百姓又重土安遷,以至於遷徙之策拖了半年多才開始緩慢進行。


    於此同時,太穀郡郊外的百姓由始興王法曹行參軍、兼記室劉孝儀帶著,遷往南梁州的北巴西郡內。


    一時間人潮洶湧,排著長隊在郊外進城的路上緩慢前行。


    忽而陰雲密布,遠處隆隆聲響起,甄恬見狀心中有些著急。


    要知道,這地方山水縱橫,凡是遇上大雨天氣,那條綿水便如同那發怒的潑婦,一發脾氣就不可收拾,以至於滑坡泥石和著渾濁的大水便會形成一瀉千裏之勢;加之北麵是敵軍所占領的綿竹、萬安二城,頻頻對潼州邊界進行騷擾。


    所以此地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可以說常年維持在零甚至是負數。


    沒想到今日百姓遷移,竟然遭遇到了如此天氣。


    數千的百姓也跟著慌了起來,隻聽得轟鳴聲越來越近,可天上卻沒有一道閃電。


    甄恬急忙跑到了一旁的高坡上,放眼五裏外,是黑壓壓一片,隻見一大堆人馬拔山倒樹而來。


    “快跑啊!”


    “索虜來了!”


    沒一會兒,遮天的箭雨驟然而下,拖家帶口的百姓、沿路護送的士卒,皆悲嚎掙紮著。


    甄恬被幾個將士拉扯了好一陣,才上馬而逃不說。


    入夜,狂風大起,玉柱傾瀉。


    益州蜀郡府衙內,領使持節並都督益、寧、南、北秦、沙七州諸軍事、鎮西將軍,任益州刺史的鄱陽王、長史劉之遴、智武將軍、鎮西長史、蜀郡太守王茂遠、安昌縣侯、假節都督益州外水諸軍張子響,圍坐在一起,麵露難色。


    “索虜迅如閃電,攻我巴西梓潼二郡。”


    “據探報來奏,北國羊祉率軍三萬從庾城出兵,奚康生領所部兩萬從綿竹發兵。”


    “太穀郡西北,亦發現索虜數萬餘人。”


    “索虜來勢洶洶,我觀此戰,會比去年更加激烈!”


    王茂遠聽後稍作拱手。


    “殿下所言極是。”


    “我益州兵馬雖有九萬餘眾,但敵軍分兵攻擊,其誌必在我益州城。”


    “殿下,請準許我率所部水軍,趕赴涪縣,於潼州一帶禦敵。”


    “嗯,張將軍已在巴西梓潼二郡戍守十數載,對周邊地況最為了解。”


    “這樣,除了你三萬水軍之外,我在撥出一萬步騎,助你鎮守二郡!”


    “末將領命!”


    “之遴。”


    “末將在。”


    人稱獨臂先生的劉之遴起身低頭示意。


    “你率一萬兵馬,趕赴南梁州,和在州長史席宗範合兵一處,與張將軍互為犄角,彼此照應。”


    “末將領命!”


    “潼州一帶有你們幾人駐守,可拖延一些時間。”


    “不過要想退敵,還需向朝廷請援啊!”


    幾人聽後都點頭示意。


    “隻怕......遠水解不了近渴。”


    智武將軍、鎮西長史、蜀郡太守王茂遠悶聲說道。


    “王將軍所言,亦是我之所憂。”


    “可是我西北無人,亦非一朝一夕之事了。”


    鄱陽王說完,握著手中的糙紙連連歎息。


    “殿下,我有一人舉薦。”


    “哦?將軍請講!”


    “殿下還記得北地吐穀渾蠻將葉休運?”


    鄱陽王眨了眨眼:“當然記得,隻不過他雖臣服於南國,但從未參與過我與索虜戰事。”


    “若貿然相邀,恐怕無甚把握吧!”


    王茂遠微微笑了笑。


    “殿下放心,末將願親赴繩州說服他。”


    “那葉休運祖上便臣服於我南國,我聖主恩澤在先,準許他與我邊疆通商通學。去年索虜入侵之際,他所部無處逃難,是殿下您奏請陛下,使其遷移至我繩州之地。”


    “上有天恩厚重,下有殿下仁愛禮遇。”


    “我在鎮守晉熙郡時,與他相處過一段時間。益州大戰在即,他葉休運身為屬國將領,於公於私,想必他都會慎重考慮。”


    鄱陽王稍作思索,點了點頭。


    “既如此,就有勞王將軍了!”


    要說北國這次發兵蜀地,可是高配置、高規格、高姿態。


    首先,北國皇帝欽定平原郡公高肇為大將軍都督,於北國白水城遠程遙控,統帥步騎十五萬人劍指益州。


    其中,都督南征諸軍事、征南將軍元遙,坐鎮陰平城指揮作戰。


    命持節、征虜將軍傅豎言,領步兵三萬餘眾討伐南益州州的北巴西郡;又命假節、益州刺史羊祉,率騎兵四萬鎮守要地劍閣,直逼北巴西郡;安武縣開國男、右衛將軍奚康生領兵兩萬從綿竹出發,於巴西梓潼二郡南郊紮營,伺機攻城;駙馬督尉、征西將軍甄琛,率所部兩萬餘眾,從劍閣出兵直奔巴西梓潼二郡。


    要特殊說明的是,南國原來的益州刺史始興王,與他九哥鄱陽王互相換防,去往了荊州。


    朝廷這邊,先前已下了旨意,著晉安王蕭綱出為使持節、都督荊、雍、梁、南北秦、益、寧七州諸軍事,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但蕭剛的車駕大隊還在半路上,一時半會還到不了荊州的南郡,所以始興王也沒辦法趕回來馳援。


    如此一來,本就缺兵少將的大西北逢此戰局,實力便顯得更加的捉襟見肘了。


    要說大西北本就地廣人稀,而始興王和鄱陽王輪流坐鎮益州,不僅僅是要禦敵,皇帝更看中的,還是他們好為、善為、敢為的施政仁心。


    治水修渠、開發荒田、編冊流民、遷移百姓、安撫蠻夷、通商通學、修繕城池、構築工事,如此種種,在十來年的任期裏,二人是竭盡心力,不知疲倦。


    於是大西北的人心皆為二王所動,可謂是人心聚攏,意誌統一。


    早在數年前,始興王回京服喪,治下州郡百姓送至城外數十裏,無不掩麵而泣。


    有一首民歌為證:始興王,民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時複來哺乳我?


    看到此處,還要加上一條理解。


    歌中唱到的‘哺乳’,乃是彼時鄉間之俗,大概可與西方維京人發明的“吻手禮”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時的始興王麵對大戰,雖迅速的作出了應對,但自己的家底到底如何,隻有他心裏最為清楚。


    以至於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最終還是端起了一碗渾酒,一飲而下......


    正是:


    陰雲遮天鎖新月,石橋升煙藏長街。


    滿窗落紅歸何處?一樹清風人不覺。


    懷賢閣前彈羽扇,淩煙閣裏幾豪傑?


    三杯黃縢笑往事,一曲長歌頌王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遺夢南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章雙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章雙城並收藏遺夢南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