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稚斜站在匈奴軍營之中,望著遠處那模糊不清的戰場,心中一時猶如亂麻,毫無頭緒,心裏實在是沒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和不安,心中暗自想著是否要退避,以保存實力,他日再戰。然而,他的將士們正在前方奮勇殺敵,那震天的喊殺聲,橫飛的血肉仿佛是一道道無形的枷鎖,將他束縛在此處,讓他無法輕易做出退避的決定,無奈之下,也隻好咬著牙堅持下去,期望能夠在這混亂的戰局中尋得一絲轉機。
竇揚和晁釗一路快馬加鞭,心急如焚地朝著匈奴軍營趕來。當他們趕到時,天剛擦黑,暮色漸漸籠罩著大地。他們小心翼翼地從小山後悄悄潛入匈奴軍營,試圖避開漢軍的眼線和匈奴的巡邏兵,為的就是能夠將這緊急的軍情盡快告知匈奴人,盡管他們知道這樣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風險,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
“什麽人?膽敢擅闖軍營!”
然而他們剛一進入軍營,就被警惕的匈奴衛兵發現,並阻攔了下來。竇揚火急火燎,但仍強裝鎮定,大聲說道:“我們有重要軍情匯報,十萬火急!” 衛兵們聽後,不敢有絲毫懈怠,但也深知在這戰場上,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於是便說需要核實他們的身份和情報的真實性。
竇揚在衛兵核實的過程中,急切地四處張望,終於發現了須卜濤的身影。他激動地喊道:“須叔叔!” 須卜濤聽到喊聲,轉過頭來,看到是竇揚和晁釗,心中也是一驚。在這緊急關頭,他也沒空去計較竇揚應該叫他 “須卜叔叔” 這樣的細節了,連忙快步走過去接住他們,詢問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你們怎麽來了?”
“須叔叔,我們遇到一大隊漢軍,正從東麵來襲!”
竇揚和晁釗便急忙將他們在路上遇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須卜濤,說那一大隊漢軍有萬把人,正馬不停蹄從東麵來襲,情況萬分危急。須卜濤聽後,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將兩人引見給伊稚斜。
伊稚斜看著眼前這兩個烏孫人,眼中充滿了疑慮,冷冷地問道:“你們怎麽知道的?” 現在戰場如此混亂,難保你們不是對方派來的細作,想要調虎離山。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警惕和不信任,畢竟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任何一點輕舉妄動都可能踩進致命的陷阱,他不得不謹慎核實。
竇揚連忙解釋道:“我們烏孫人勢單力薄,式靡將軍為了避開漢軍,就帶著我們往東走。我們在途中偶然遇到一個馴鷹人,他說漢軍找他問路,他故意把漢人指向東邊,但估計漢軍終究會發現上當。”
伊稚斜一聽,眉頭緊皺,疑惑地問道:“馴鷹人?”
晁釗緊接著回答道:“上次李廣隻殺了他的鷹,沒殺他的那個。”
須卜濤和伊稚斜對視一眼,心中同時閃過一個名字,異口同聲地說道:“是烏吉。”
須卜濤轉過頭來,看著竇揚和晁釗,問道:“你們為什麽跑過來?”
晁釗看了看竇揚,然後說道:“竇揚說須叔叔之前幫助過他,不忍心看你死。”
伊稚斜聽後,心中暗暗叫苦,心想什麽叫幫助過他,須卜不就沒拿他家人東西嘛。但此刻他也無暇去計較這些,便轉移話題問道:“你們怎麽跑到漢軍前頭的?”
竇揚詳細地說道:“我們多帶了兩匹馬,在路上交替著騎,這樣可以讓馬保持體力。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我們在額爾古那裏,看到漢軍在暫歇休整,於是我們就繞過他們,搶先跑到前頭來了。”
伊稚斜和須卜濤聽後,心底暗暗計算了一下時間。如今白晝漸漸變長,從太陽落山到現在天色昏黑,他們馬不停蹄地趕來,這個時間基本是對得上的,心中對他們的話再無懷疑。經過一番推算,他們意識到東邊這支漢軍,再過一兩個時辰就會到來,到那時,匈奴軍隊將會陷入漢軍的天羅地網之中,避無可避。
事不宜遲,整隊後撤已經來不及了,伊稚斜當機立斷,馬上偷偷率領著他最核心的勁騎三百人,這些侍衛都是他最為信任和精銳的手下。同時,他命人將重要的東西用六個騾子馱著,做好了突圍的準備。他們趁著夜色,從大帳後方悄悄地突圍而出,然後直直地向西北方向逃遁而去,希望能夠在漢軍到來之前,逃離這個危險之地。
這時候,外麵的匈奴兵仍然在與漢軍奮力拚殺,雙方殺得難解難分,喊殺聲震耳欲聾。兩下裏激戰了半夜,彼此俱有死傷,戰場上一片混亂,鮮血染紅了大地。
漢軍左校在戰鬥中,幸運地捕得左賢王近衛士兵數人。經過一番嚴刑拷打和審問,終於問明了伊稚斜的所在。當得知伊稚斜天剛擦黑就已經逃離時,眾人都大驚失色,當即稟知衛青。
衛青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立刻急發輕騎前去追趕。然而,伊稚斜等人已經搶先一步逃離,此時再去追趕,已是不及,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廣經過一番艱難的跋涉,終於率軍趕到戰場時,匈奴兵已經四散逃跑,隻留下一片狼藉的戰場和彌漫在空氣中的血腥氣息。
待到天明,衛青自率大軍繼續前進,或許是因為戰事緊急,或許是因為其他原因,他居然沒有通報李廣。衛青的大軍急馳二百餘裏,才接到前騎歸報,得知左賢王已經遠去,無從擒獲。
就在眾人感到沮喪之時,探子又傳來消息說前麵寘顏山有一座趙信城,貯有大量積穀,尚未運走等等。這個趙信,原本是匈奴人,早年投靠了漢朝,在漢朝的軍隊中效力。然而,四年前他帶兵作戰時,被單於攻擊,結果全軍覆沒。在走投無路之下,他又再次投靠了匈奴,還被匈奴單於封為自次王,受到了單於的重用。由於他熟悉漢軍的情況,在投降匈奴後,給匈奴提了很多對抗漢軍的建議,單於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同時也為了招攬更多的漢人來降,就把他的封地這個地方用他的名字命名。
衛青聽後,略作思考,便決定徑直到趙信城中。當他們到達城中時,果然發現有大量的積穀貯著,這些糧食正好可以接濟兵馬,讓將士們飽餐一頓,補充體力。而對於那些實在帶不走的糧食,漢軍為了防止被匈奴再次利用,便放火燒掉,一時間,城中火光衝天,濃煙滾滾。
等到趙信城內的糧食全部吃完、燒完後,衛青才帶領著將士們浩浩蕩蕩地逶迤而歸,結束了這場充滿波折和變數的征戰,隻留下那被戰火洗禮過的戰場,默默地訴說著這段驚心動魄的曆史!
竇揚和晁釗一路快馬加鞭,心急如焚地朝著匈奴軍營趕來。當他們趕到時,天剛擦黑,暮色漸漸籠罩著大地。他們小心翼翼地從小山後悄悄潛入匈奴軍營,試圖避開漢軍的眼線和匈奴的巡邏兵,為的就是能夠將這緊急的軍情盡快告知匈奴人,盡管他們知道這樣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風險,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
“什麽人?膽敢擅闖軍營!”
然而他們剛一進入軍營,就被警惕的匈奴衛兵發現,並阻攔了下來。竇揚火急火燎,但仍強裝鎮定,大聲說道:“我們有重要軍情匯報,十萬火急!” 衛兵們聽後,不敢有絲毫懈怠,但也深知在這戰場上,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於是便說需要核實他們的身份和情報的真實性。
竇揚在衛兵核實的過程中,急切地四處張望,終於發現了須卜濤的身影。他激動地喊道:“須叔叔!” 須卜濤聽到喊聲,轉過頭來,看到是竇揚和晁釗,心中也是一驚。在這緊急關頭,他也沒空去計較竇揚應該叫他 “須卜叔叔” 這樣的細節了,連忙快步走過去接住他們,詢問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你們怎麽來了?”
“須叔叔,我們遇到一大隊漢軍,正從東麵來襲!”
竇揚和晁釗便急忙將他們在路上遇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須卜濤,說那一大隊漢軍有萬把人,正馬不停蹄從東麵來襲,情況萬分危急。須卜濤聽後,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將兩人引見給伊稚斜。
伊稚斜看著眼前這兩個烏孫人,眼中充滿了疑慮,冷冷地問道:“你們怎麽知道的?” 現在戰場如此混亂,難保你們不是對方派來的細作,想要調虎離山。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警惕和不信任,畢竟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任何一點輕舉妄動都可能踩進致命的陷阱,他不得不謹慎核實。
竇揚連忙解釋道:“我們烏孫人勢單力薄,式靡將軍為了避開漢軍,就帶著我們往東走。我們在途中偶然遇到一個馴鷹人,他說漢軍找他問路,他故意把漢人指向東邊,但估計漢軍終究會發現上當。”
伊稚斜一聽,眉頭緊皺,疑惑地問道:“馴鷹人?”
晁釗緊接著回答道:“上次李廣隻殺了他的鷹,沒殺他的那個。”
須卜濤和伊稚斜對視一眼,心中同時閃過一個名字,異口同聲地說道:“是烏吉。”
須卜濤轉過頭來,看著竇揚和晁釗,問道:“你們為什麽跑過來?”
晁釗看了看竇揚,然後說道:“竇揚說須叔叔之前幫助過他,不忍心看你死。”
伊稚斜聽後,心中暗暗叫苦,心想什麽叫幫助過他,須卜不就沒拿他家人東西嘛。但此刻他也無暇去計較這些,便轉移話題問道:“你們怎麽跑到漢軍前頭的?”
竇揚詳細地說道:“我們多帶了兩匹馬,在路上交替著騎,這樣可以讓馬保持體力。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我們在額爾古那裏,看到漢軍在暫歇休整,於是我們就繞過他們,搶先跑到前頭來了。”
伊稚斜和須卜濤聽後,心底暗暗計算了一下時間。如今白晝漸漸變長,從太陽落山到現在天色昏黑,他們馬不停蹄地趕來,這個時間基本是對得上的,心中對他們的話再無懷疑。經過一番推算,他們意識到東邊這支漢軍,再過一兩個時辰就會到來,到那時,匈奴軍隊將會陷入漢軍的天羅地網之中,避無可避。
事不宜遲,整隊後撤已經來不及了,伊稚斜當機立斷,馬上偷偷率領著他最核心的勁騎三百人,這些侍衛都是他最為信任和精銳的手下。同時,他命人將重要的東西用六個騾子馱著,做好了突圍的準備。他們趁著夜色,從大帳後方悄悄地突圍而出,然後直直地向西北方向逃遁而去,希望能夠在漢軍到來之前,逃離這個危險之地。
這時候,外麵的匈奴兵仍然在與漢軍奮力拚殺,雙方殺得難解難分,喊殺聲震耳欲聾。兩下裏激戰了半夜,彼此俱有死傷,戰場上一片混亂,鮮血染紅了大地。
漢軍左校在戰鬥中,幸運地捕得左賢王近衛士兵數人。經過一番嚴刑拷打和審問,終於問明了伊稚斜的所在。當得知伊稚斜天剛擦黑就已經逃離時,眾人都大驚失色,當即稟知衛青。
衛青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立刻急發輕騎前去追趕。然而,伊稚斜等人已經搶先一步逃離,此時再去追趕,已是不及,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廣經過一番艱難的跋涉,終於率軍趕到戰場時,匈奴兵已經四散逃跑,隻留下一片狼藉的戰場和彌漫在空氣中的血腥氣息。
待到天明,衛青自率大軍繼續前進,或許是因為戰事緊急,或許是因為其他原因,他居然沒有通報李廣。衛青的大軍急馳二百餘裏,才接到前騎歸報,得知左賢王已經遠去,無從擒獲。
就在眾人感到沮喪之時,探子又傳來消息說前麵寘顏山有一座趙信城,貯有大量積穀,尚未運走等等。這個趙信,原本是匈奴人,早年投靠了漢朝,在漢朝的軍隊中效力。然而,四年前他帶兵作戰時,被單於攻擊,結果全軍覆沒。在走投無路之下,他又再次投靠了匈奴,還被匈奴單於封為自次王,受到了單於的重用。由於他熟悉漢軍的情況,在投降匈奴後,給匈奴提了很多對抗漢軍的建議,單於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同時也為了招攬更多的漢人來降,就把他的封地這個地方用他的名字命名。
衛青聽後,略作思考,便決定徑直到趙信城中。當他們到達城中時,果然發現有大量的積穀貯著,這些糧食正好可以接濟兵馬,讓將士們飽餐一頓,補充體力。而對於那些實在帶不走的糧食,漢軍為了防止被匈奴再次利用,便放火燒掉,一時間,城中火光衝天,濃煙滾滾。
等到趙信城內的糧食全部吃完、燒完後,衛青才帶領著將士們浩浩蕩蕩地逶迤而歸,結束了這場充滿波折和變數的征戰,隻留下那被戰火洗禮過的戰場,默默地訴說著這段驚心動魄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