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的軍營的防窺探措施一般非常嚴格,強如周亞夫的細柳營,連皇帝都不能輕易入內。何況是在有外來使者前來之時,更是慎之又慎,嚴之又嚴。


    衛青的祁連營的布局猶如一座精密的迷宮,從營地的選址開始,便充分考量了隱蔽性與防禦性。建於地勢險要之處,四周高山環繞,仿若天然的屏障,營地內部,營帳的排列錯落有致,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暗藏玄機。各區域之間以曲折的通道相連,通道兩旁設有眾多遮蔽物,既方便士兵日常行動,又能在有外人進入時,最大限度地阻礙其視線,使其難以窺探到軍營的全貌。


    崗哨的設置更是無處不在,明崗士兵身姿挺拔,手持兵器,威風凜凜地站在營地入口及關鍵要道,對進出之人進行初步的審視與盤查。而暗哨則如隱匿於黑暗中的幽靈,他們巧妙地藏身於營帳之後、樹林之中,或是借助特殊的掩體,將自己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李廣在前頭引路,不多時便來到了衛青的祁連營前。盡管是李廣親自帶路,且說明了來意,但軍營的防禦體係依舊有條不紊地運轉著。士兵們迅速對李廣以及他身後的晁釗和竇揚進行了嚴格的初步檢查。他們仔細地查看了眾人的衣物,是否藏有可疑的物品或兵器,眼神在每個人的臉上來回掃視,試圖從表情中探尋是否有異樣。就連隨行的馬匹也未能幸免,被士兵們仔細地檢查了馬具與馱物。


    確認沒有問題後才被放行,晁釗和竇揚緊緊跟隨著李廣,目不斜視,心中雖有些許緊張,但仍努力保持著鎮定。他們深知此刻正處於軍營的嚴密監控之下,任何一個不當的舉動都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李廣來到帳外求見,兵士趕忙入內通報。


    李廣對晁釗和竇揚二人輕聲說道:“虧得你們老實,但凡你有點不軌,都不能走到這裏。” 晁釗和竇揚聞言不禁心中納悶,他們奇怪李廣頭都沒轉一下,怎麽就知道自己老實了?這一路行來,他們自覺周圍並未有何異常舉動,心中滿是疑惑。


    其實,從他們稍微靠近軍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納入了軍營的監控。除了那些明麵上的崗哨,暗處更是有無數雙眼睛在緊緊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這一路上,那些帳篷看似尋常,實則暗藏玄機。若有人稍有不慎,斜眼多看幾眼那些看似普通的帳篷,便會被視作可疑人員。因為在這軍營之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許多看似把守森嚴的地方,或許隻是個普通倉庫,而一個毫不起眼的帳篷,裏麵卻可能另有洞天。李廣的判斷依據很簡單 —— 這倆小子沒有觸發任何隱藏的警告機製,一路行來,行為舉止皆未引起暗哨的警覺。


    此時,帳中沒有其他人,衛青似乎正趁著片刻閑暇,在查看各處傳來的文書通報。李廣自然不知,在他外出的這一天一夜多的時間裏,衛青為了以防不測,處理了多少繁雜事務做了多少調整。就在不久之前,又是一批快騎從營中出發,向各方報送李廣已經平安返回的消息。


    片刻之後,兵士快步走出,恭敬地請他入內。


    李廣進入帳內,恭敬地行禮道:“見過大將軍。”


    衛青從簡牘中抬起頭,神色平靜,隻是淡淡地問候了一句:“過來了。” 衛青對李廣的事情,作為主帥該知曉的其實都已心中有數,隻是此刻他選擇了假裝不知。畢竟此次李廣失誤被擒,致使漢軍陷入了頗為被動的局麵。若此時前去慰問,隻怕李廣會心生誤會,以為是來嘲笑他的。


    李廣直入主題,稟報道:“稟大將軍,有倆小孩哥,是烏孫過來的,說是有重要的事一定要見您。我初步驗證了,他們還算實誠。”


    衛青聽聞,微微挑眉,目光投向帳門口,說道:“哦?進來吧。”


    李廣見狀,接著說道:“沒其他的事我先走了。” 這也是軍中慣例,若留在此處,萬一聽到不該聽的機密之事,難免會讓自己或別人陷入尷尬的境地。


    兩人進了大帳,晁釗上前一步,行禮道:“長平侯好!”


    這就是威震大漠的衛青!一對獅眉慈眉善目,髭須濃密,而下巴的山羊胡讓他看起來像文官多於武將。


    衛青看向二人,抬手示意免禮,然後問道:“兩位是……”


    晁釗趕忙回答:“在下晁釗,這位是竇揚,我們從烏孫來。一個叫張騫的朋友托了口信給漢朝朝廷的人,我們想侯爺恰好可以。” 說罷,呈上張騫所給的令牌。


    晁釗此舉幹脆利索,不拖泥帶水,將自己的身份和來意簡潔明了地說明,竇揚在一旁也絕不多話。衛青見此情形,對這二人的第一印象頗為不錯。然而,衛青心中立刻湧起幾個疑問。他暗自思忖,為何這二人不從烏孫直接前往長安,卻要繞道如此之遠來到幽州?再者,為何這口信是傳給自己,而不是交給太守程大人或其他漢人?還有,張騫為何會選擇這兩個年輕人來傳遞如此重要的消息?


    還未等聽取口信的具體內容,衛青便毫不留情地接連拋出這三個尖銳的問題。他居高臨下地站在那裏,目光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晁釗,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他心中暗自決定,但凡對方的回答有一絲猶豫或漏洞,便立刻將其拿下。


    晁釗心中早有準備,料到會被盤問,隻是沒想到衛青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這般不留情麵地當場質問。他隻得硬著頭皮 “如實” 回答:“不能直接去長安是因為接到口信後,我們就被匈奴人裹挾著去了龍庭,參加他們的大祭,然後被指派押運軍需到南大營。我們想過來,但苦於沒有門路。這兩天李將軍大展神威,我們也被派出搜索,得有機會自由活動。恰好李將軍遇險,我們助力了一把,一起逃出生天。我們就想侯爺您可以直達天聽,而且不日就可以班師回朝,不像程太守需要王命急宣才能得以回京城。”


    晁釗一口氣說了這許多,衛青始終一言不發,就那樣一眨不眨地盯著他。晁釗被盯得心中愈發緊張,隻得繼續說道:“因為事關多個國家,所以也不敢輕易轉托他人。至於張君為什麽選擇我們倆,是因為我們醫好了他的傷。”


    衛青聽到此處,目光下移,看著晁釗年輕的麵容,明顯露出懷疑之色,問道:“你是醫者?”


    晁釗連忙點頭:“是的。我師承京城的倉公,尋常風寒咳症,金瘡燙傷不在話下。張君是磨開匈奴人的腳鐐時劃傷了腳踝,又長時間逃亡得不到醫治,加上風餐露宿,缺衣少食,才致病倒。”


    衛青微微頷首,表示認可了他這個解釋。晁釗心中鬆了一口氣,卻又不敢懈怠,隻得繼續說道:“我醫得張騫病好後,我們昆莫也挽留他,但他說受漢天子的囑托,沒有完成使命不敢一天安睡。昆莫給他馬匹、補給還有通關文書,助他西去繼續尋找月氏人。臨行他囑托我有機會轉告漢家朝廷的人,說他還活著,正完成他身為漢使的使命,另外烏孫欲與漢庭交好。”


    衛青靜靜地聽他說完,心中明白,於外交之事,自己本不常參與,但如今這消息至關重要,需要轉告皇上。他沉思片刻,看著兩人,多問了一句:“這是你們昆莫說的還是張騫說的?”


    竇揚上前回稟:“是昆莫送別張大人的時候他們在一起說的,他們說大漢需要烏孫的良馬,而烏孫需要漢庭的鹽鐵和工匠,可以互通有無,互為犄角。”


    “這還真是個大事。” 衛青聽完兩人所言,心中已是了然。他深知張騫這是為大漢在西域謀到了一個潛在同盟。且不說距離遠近,也不論這個國家強弱,隻要有這麽一個同盟存在,其意義便非同凡響。作為大軍事家,衛青自是具備這樣的戰略眼光,瞬間便能洞察其中的價值。而馬源,更是大漢的短板,這些年不遺餘力地發展畜牧,略有收效,但與需求差距仍大。


    正事說完,衛青卻並未就此打住,他繼續定定地看著晁釗,那目光猶如實質,看得晁釗心裏直發毛。晁釗心中暗自納悶,這不都說完了,難道他又哪裏發現了紕漏?自己這些話裏,雖有九真一假,但即使是那假話,也是確有其事,隻是換了個因由罷了。


    隻聽衛青緩緩問道:“你剛才說你師承倉公,你這輩子可去過長安?再說你這個年齡,出生時倉公已然作古,如何教得了你?”


    晁釗聽聞此言,心中卻是一喜,原來衛大人自己想到了這一“破綻”,如此一來,倒省得自己再絞盡腦汁想辦法另開話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絲路長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台令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台令史並收藏絲路長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