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茹現在讀的學校雖然和她中專時期是同一所,但校區卻分散在上海的兩頭,一個在楊浦,一個在老閔行。
從新康裏出發,要坐二十分鍾的公交車,再轉乘兩班地鐵,最後在五號線的華寧路站下車,步行個七八分鍾才能抵達。
校園不算大,但卻頗有些歲月沉澱下來的古樸氣質,尤其是那幾棟哥特風格的花崗岩建築與學校周邊的工業園區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說二十世紀初的時候,這裏原本是一所德國人修建的教會學校,後來新中國成立了,整體就轉為公辦用地,作為一家大型國企的總部使用了幾十年。
直到1998年國家提出“教育振興計劃”,高等教育在全國範圍內進入全麵普及時代,這座曆史悠久的學府才正式回歸其原本的身份。
周清茹的宿舍在校園的最東麵,沿著深灰色的石質樓梯拾級而上三層,再穿過一條半露天的長廊就能看到308號寢室的房門。
因為臨近春節,加上再過半年就要正式畢業了,所以周清茹的三位室友都已經提前返鄉,讓這間不大的屋子多少顯得有些冷清。
當初分配宿舍的時候朱紅娟還對這三個來自天南海北的姑娘有過“意見”,覺得學校應該安排上海小囡住在一起,這樣生活習慣啥的會比較方便。
結果這念頭才剛冒出來,就被周學根和周清茹立刻掐滅。
事實也證明朱紅娟那套“老思想”的確毫無依據,兩年的時間裏周清茹反而成為了308寢室被照顧得最好的那個,朝夕相處也讓幾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哇,大蕊太貼心了吧,知道我還要回來住,把電熱水壺都留下了,趕緊發個短信謝謝她,哈哈。”
因為是老樓,電線負荷有限,所以像電熱水壺這種大功率的電器是被學校明令禁止的,也是宿管阿姨查房沒收的大戶。
但女生對熱水的需求大,尤其現在還是冬天,沒多少人會願意拎著兩個熱水瓶跑到澡堂那裏去打水回來。
所以每個寢室基本都會有個人負責“偷藏”電熱水壺,308寢室裏幹這事的就是大蕊。
她是個東北姑娘,家境還不錯,所以自費買了一些電器給其他人共用。
北方人天生熱情,大蕊更是其中翹楚,這不人都已經坐上火車回家了,卻把熱水壺和大半箱零食都留在了周清茹的桌上。
【親愛的大蕊寶貝,看到你留給我的水壺和零食啦,你對我最好啦,愛你喲。】
沒過多久周清茹就收到了回信,因為是元旦剛買的手機,她還有些不習慣提示鈴聲,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
【客氣啥,這麽重個水壺難不成我還要帶回家嗎?我們都不在你自己一個人在寢室小心點,別為了比賽把自己搞太累了,有事就給我打電話哈。】
看著屏幕上暖心的文字,周清茹笑出了聲,將手機放好,隨後便從背包裏掏出了一本四方形的畫冊。
冊子上滿是用鉛筆勾勒出來的設計草圖,種類很多,有裙子、有上裝、有披肩,甚至還有一些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
去年十二月初的時候周清茹被特地喊到了辦公室,帶教的老師二話沒說就是遞了份報名表給她,a4紙的頂頭赫然寫著“獻禮世博全球華人服裝設計大賽”的標題。
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裏,有兩場盛會牽動著國人們的心,一個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還有一個就是2010年要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和北京群眾一樣,上海的老百姓們也對這場博覽會展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從2002年正式宣告申辦成功後,官方和社會各界組織發起的相關活動就沒停過,比如攝影大賽、形象大使大賽、征文大賽等等。
周清茹要參加的這場服裝設計大賽規格很高,是由華商聯盟、中華文化促進會等組織發起主辦,上海世博局協辦,麵向全球華人征集服裝設計創意。
大賽將持續數月,經過海選、複賽等層層關卡,決出十件優秀作品進入2006年6月舉辦的總決賽,最後通過專業評審團和短信電話投票的方式選出唯一的金獎作品。
如此水準的賽事,聽起來似乎和一個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並沒啥關係。
但其實在大賽籌備之初,組委會就定下了“全民參與”的基調。
報名參賽毫無門檻不說,全國各大服裝設計類的院校還都直接收到了參賽邀請,周清茹所在的這所大專自是也不例外。
當時周清茹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拒絕的,她對自己的水平多少還是有些認知,放在學校裏的確是出類拔萃,但若是和那些行業內的資深設計師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在她看來如此盛況空前的設計大賽,參賽者肯定都是業內大腕,像她這樣初出茅廬的新手,恐怕在海選這一關就會被淘汰了。
不過嘴上說著不想去,心裏卻是已經有些蠢蠢欲動,周清茹一點都不在乎輸贏,她覺得如果能借此機會見識一下優秀設計師的作品,甚至說可以麵對麵地和他們交流,那收獲可比拿獎大多了。
所以最終在老師的堅持下,周清茹還是“乖乖”地填好了報名表,隨後便進入了備賽環節,她每天除了在學校設計草圖,就是坐著地鐵環遊在上海大大小小的角落來獲取靈感。
前前後後設計圖草畫了有百來張,成稿的作品也出來了三款,同學和老師都覺得很不錯,但周清茹自己卻不滿意。
她總感覺還缺了點東西,但究竟少的是什麽,又橫豎想不出來。
冬日的寢室格外清冷,尋常女生已經抱著熱水袋鑽進了被窩取暖,但今天的周清茹卻一反常態,她拉開陽台的移門,徑直靠在了大理石圍欄上。
寒風吹在俏麗的臉上,翻出蒼白中的紅暈,手機被握在手裏,字母在光標前閃爍出現,最後拚成一個個漢字。
每每迷茫之時,周清茹總會去尋求一個人的幫助,這習慣一直從巫山江峽邊的小村子延續到了繁華摩登的上海灘。
【安哥,在忙嗎?想打電話給你。】
從新康裏出發,要坐二十分鍾的公交車,再轉乘兩班地鐵,最後在五號線的華寧路站下車,步行個七八分鍾才能抵達。
校園不算大,但卻頗有些歲月沉澱下來的古樸氣質,尤其是那幾棟哥特風格的花崗岩建築與學校周邊的工業園區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說二十世紀初的時候,這裏原本是一所德國人修建的教會學校,後來新中國成立了,整體就轉為公辦用地,作為一家大型國企的總部使用了幾十年。
直到1998年國家提出“教育振興計劃”,高等教育在全國範圍內進入全麵普及時代,這座曆史悠久的學府才正式回歸其原本的身份。
周清茹的宿舍在校園的最東麵,沿著深灰色的石質樓梯拾級而上三層,再穿過一條半露天的長廊就能看到308號寢室的房門。
因為臨近春節,加上再過半年就要正式畢業了,所以周清茹的三位室友都已經提前返鄉,讓這間不大的屋子多少顯得有些冷清。
當初分配宿舍的時候朱紅娟還對這三個來自天南海北的姑娘有過“意見”,覺得學校應該安排上海小囡住在一起,這樣生活習慣啥的會比較方便。
結果這念頭才剛冒出來,就被周學根和周清茹立刻掐滅。
事實也證明朱紅娟那套“老思想”的確毫無依據,兩年的時間裏周清茹反而成為了308寢室被照顧得最好的那個,朝夕相處也讓幾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哇,大蕊太貼心了吧,知道我還要回來住,把電熱水壺都留下了,趕緊發個短信謝謝她,哈哈。”
因為是老樓,電線負荷有限,所以像電熱水壺這種大功率的電器是被學校明令禁止的,也是宿管阿姨查房沒收的大戶。
但女生對熱水的需求大,尤其現在還是冬天,沒多少人會願意拎著兩個熱水瓶跑到澡堂那裏去打水回來。
所以每個寢室基本都會有個人負責“偷藏”電熱水壺,308寢室裏幹這事的就是大蕊。
她是個東北姑娘,家境還不錯,所以自費買了一些電器給其他人共用。
北方人天生熱情,大蕊更是其中翹楚,這不人都已經坐上火車回家了,卻把熱水壺和大半箱零食都留在了周清茹的桌上。
【親愛的大蕊寶貝,看到你留給我的水壺和零食啦,你對我最好啦,愛你喲。】
沒過多久周清茹就收到了回信,因為是元旦剛買的手機,她還有些不習慣提示鈴聲,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
【客氣啥,這麽重個水壺難不成我還要帶回家嗎?我們都不在你自己一個人在寢室小心點,別為了比賽把自己搞太累了,有事就給我打電話哈。】
看著屏幕上暖心的文字,周清茹笑出了聲,將手機放好,隨後便從背包裏掏出了一本四方形的畫冊。
冊子上滿是用鉛筆勾勒出來的設計草圖,種類很多,有裙子、有上裝、有披肩,甚至還有一些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
去年十二月初的時候周清茹被特地喊到了辦公室,帶教的老師二話沒說就是遞了份報名表給她,a4紙的頂頭赫然寫著“獻禮世博全球華人服裝設計大賽”的標題。
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裏,有兩場盛會牽動著國人們的心,一個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還有一個就是2010年要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和北京群眾一樣,上海的老百姓們也對這場博覽會展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從2002年正式宣告申辦成功後,官方和社會各界組織發起的相關活動就沒停過,比如攝影大賽、形象大使大賽、征文大賽等等。
周清茹要參加的這場服裝設計大賽規格很高,是由華商聯盟、中華文化促進會等組織發起主辦,上海世博局協辦,麵向全球華人征集服裝設計創意。
大賽將持續數月,經過海選、複賽等層層關卡,決出十件優秀作品進入2006年6月舉辦的總決賽,最後通過專業評審團和短信電話投票的方式選出唯一的金獎作品。
如此水準的賽事,聽起來似乎和一個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並沒啥關係。
但其實在大賽籌備之初,組委會就定下了“全民參與”的基調。
報名參賽毫無門檻不說,全國各大服裝設計類的院校還都直接收到了參賽邀請,周清茹所在的這所大專自是也不例外。
當時周清茹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拒絕的,她對自己的水平多少還是有些認知,放在學校裏的確是出類拔萃,但若是和那些行業內的資深設計師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在她看來如此盛況空前的設計大賽,參賽者肯定都是業內大腕,像她這樣初出茅廬的新手,恐怕在海選這一關就會被淘汰了。
不過嘴上說著不想去,心裏卻是已經有些蠢蠢欲動,周清茹一點都不在乎輸贏,她覺得如果能借此機會見識一下優秀設計師的作品,甚至說可以麵對麵地和他們交流,那收獲可比拿獎大多了。
所以最終在老師的堅持下,周清茹還是“乖乖”地填好了報名表,隨後便進入了備賽環節,她每天除了在學校設計草圖,就是坐著地鐵環遊在上海大大小小的角落來獲取靈感。
前前後後設計圖草畫了有百來張,成稿的作品也出來了三款,同學和老師都覺得很不錯,但周清茹自己卻不滿意。
她總感覺還缺了點東西,但究竟少的是什麽,又橫豎想不出來。
冬日的寢室格外清冷,尋常女生已經抱著熱水袋鑽進了被窩取暖,但今天的周清茹卻一反常態,她拉開陽台的移門,徑直靠在了大理石圍欄上。
寒風吹在俏麗的臉上,翻出蒼白中的紅暈,手機被握在手裏,字母在光標前閃爍出現,最後拚成一個個漢字。
每每迷茫之時,周清茹總會去尋求一個人的幫助,這習慣一直從巫山江峽邊的小村子延續到了繁華摩登的上海灘。
【安哥,在忙嗎?想打電話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