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早點回去歇著。小孩子睡的少,長不高。”姚廣誠端起酒盞淺淺抿一口,“梁姨娘的事,我們正在查。不勞你費心。”
明珠眼睛裏的亮光慢慢黯淡,“那行吧,您要是查出個子醜寅卯,可千萬告訴我一聲。我這人心思重,天天惦記這事兒,吃不好睡不香的,更長不高了。”
姚廣誠又瞥了眼可憐巴巴的明珠,放下酒盞,“跟你說道說道也行。但你千萬別外傳。這事兒,就我和林大人知道。陛下那邊都沒露口風。”
明珠重重點頭,“我誰都不說。晚上睡覺把嘴縫上,縫死死的!”
嗐!真要縫上韓氏不得找他算賬?
誒?這不就見著韓氏了嗎?
他也是魔怔了。姚廣誠暗暗自嘲一笑。以前,他和韓氏三不五時可以見上一麵。自打捅破這層窗戶紙,韓氏再沒見過他。
早知如此,他就不多嘴了。
要說縫上嘴巴,也應該把他的縫上。
老姚想什麽呢?明珠偏頭盯著姚廣誠。說好好的,怎麽眉頭擰的跟麻花似的?是不是嫌她不夠誠心?
怎樣才能令老姚滿意?
姚廣誠似是感受到明珠的視線,迅速瞟了她一眼,清清喉嚨,“說到那個梁氏。你可知她爹是誰?”
她要是知道就不問了啊。
明珠搖頭,“不道。”
“他爹也姓梁。”
多新鮮呢。
明珠覺得姚廣誠就是跟她逗著玩呢。
要不還是回家算了。讀讀邸報就睡了。明兒還上學呢。
林梅接過話頭,“梁姨娘的爹,原是先帝寵信的國師。先帝駕崩之後,他就離開帝京了。萬沒想到,他居然有女兒。還將其送給老方做妾。”
“做國師的時候,沒有用梁姓,而是自稱空空道人。真就是仙風道骨。”姚廣誠悶聲冷哼,“也就是看著像而已。實則不是個好的!”
原來如此。
明珠暗暗點頭,“陛下知道嗎?”
“正如你所言,我在等一個恰當的時機,向陛下稟明此事。”姚廣誠給自己半空的酒盞裏續上果子酒,“單憑梁姨娘,尚且不夠。”
林梅也道:“對對。今天這事兒,明天那事兒,說來說去反倒把陛下說煩了。攢一起給他來個狠的……”
唯恐明珠誤會似的,笑嗬嗬的解釋,“哦,我是說給姓方的來個狠的。沒別的意思。”
“我明白的。”明珠略一頷首,“您深受陛下偏疼,肯定不會說給陛下來狠的。”
啊……
這……
這小孩兒是不是故意的?林梅深吸口氣,肩膀鬆鬆垮下來。
人家是活神仙的東家,惹不起的。
姚廣誠瞥了林梅一眼,忍不住揚起唇角。老林也有吃癟的時候呢。
林梅訕訕笑著,捏起衣袖印印額角。
她怎麽還不回家?大人不管她嗎?
正事兒說完,明珠也吃飽喝足,這才趁著夜色回到刺槐胡同。
夜已深沉,韓延平和韓氏還沒有睡,兩人坐在前廳吃著聊著喝著等著明珠。
“老姚想見見你。”韓延平吹散茶水上的浮葉,對韓氏道:“我覺得他沒什麽壞心。就沒把話說死,說是回來問問你。你要是覺得心裏不得勁,我明兒一早就去跟他說不見。”
韓氏眼簾低垂,“容我想想。”
“你慢慢想。不急。咱們離開帝京之前給他回信就行。”
韓氏做事向來幹脆利索,“倒也不用拖那麽久。”
“那成。”韓延平吃口茶,又道:“等回到嚴州府,我給你娘倆再買個宅子。省得你跟我們住的不自在。也省得你嫂子念叨。她那人你還不知道,肯定得張羅著給你找婆家。
你連老姚那樣的都瞧不上,嚴州府的老光棍你更瞧不上。”
說著說著,韓延平居然品出姚廣誠的好兒來,“人真就挺厚道的。有錢有事業,還養貓。長得也壯實。我看他那個勁兒,活到八十輕而易舉。他要是死你後邊,你得多享福?”
韓氏實在聽不下去了,“三哥!”
韓延平嘿嘿地笑,“好好,三哥不說了,不說了。”
站在門口聽了半天的明珠不禁皺起眉頭。照三舅這麽說,老姚真就是個不錯的歸宿。韓伯母是不是被馮愈那個歪貨嚇破了膽,所以對老姚心存顧慮呢?
可……
老姚又不是馮愈,不會像他那麽不是人吧?
明珠抿著嘴角,反複回想老姚說話時的神態,以她淺薄的識人之術,老姚絕不是薄情之人。但他這人心眼多。
否則也不會從小番子一路升到指揮使。
心眼多歸多,隻要不用在自家人身上就行。
嗐!反正千錯萬錯都是馮愈的錯!明珠轉身就走。去找莫管事,連夜給馮愈上藥!
他那樣的歪貨,不收拾不行!
……
翌日。
天剛亮,陽光就刺的人眼睛發花。
明珠坐在桌前,展開小報,“鄧侍郎之庶孫,情海中浮沉的柳下惠?”
“不是,鄧鳶時成柳下惠了?”韓延平抖摟開朝報,“棲霞寺門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誤會,更加凸顯鄧侍郎之庶孫對寧王之庶女的情意綿綿,矢誌不渝?”
他昨兒晚上睡的晚,早上起晚了,沒出去買報。好在白露書局的報紙已經送來了。正好看個現成的。可這上邊寫的過於不著四六了吧?
韓氏略作思量,道:“由此可見,西寧侯府想跟鄧侍郎府撇清關係。”
明珠點點頭,“裴世叔這麽做算是幫了黃辛夷一把。她要是個精的,不說話不表態,過幾天這事兒淡了,也就沒人記得了。”
寶月不屑的悶哼一聲,“我看她不精明。真要是那種正兒八經的大家閨秀,哪能在母親死因尚未查明時,去棲霞寺門前胡鬧?這下倒好,衛尉司還了棲霞寺嫩豆腐清白。她反而把自己的清白搭上了。這不是傻嗎?”
其實,也不是黃辛夷想當傻子。當時那個氣氛,那個情緒,那個激動勁兒,再加上莫管事喊那一嗓子,黃辛夷氣急了,才會想要尋死自證。
說來說去,這裏邊也有她在其中推波助瀾。
她急著把莫管事摘出去,再就是想讓黃辛夷趕緊回家,別在棲霞寺門口歪纏。
誰能想到天殺的鄧鳶時居然也跑來湊熱鬧。
明珠眼睛裏的亮光慢慢黯淡,“那行吧,您要是查出個子醜寅卯,可千萬告訴我一聲。我這人心思重,天天惦記這事兒,吃不好睡不香的,更長不高了。”
姚廣誠又瞥了眼可憐巴巴的明珠,放下酒盞,“跟你說道說道也行。但你千萬別外傳。這事兒,就我和林大人知道。陛下那邊都沒露口風。”
明珠重重點頭,“我誰都不說。晚上睡覺把嘴縫上,縫死死的!”
嗐!真要縫上韓氏不得找他算賬?
誒?這不就見著韓氏了嗎?
他也是魔怔了。姚廣誠暗暗自嘲一笑。以前,他和韓氏三不五時可以見上一麵。自打捅破這層窗戶紙,韓氏再沒見過他。
早知如此,他就不多嘴了。
要說縫上嘴巴,也應該把他的縫上。
老姚想什麽呢?明珠偏頭盯著姚廣誠。說好好的,怎麽眉頭擰的跟麻花似的?是不是嫌她不夠誠心?
怎樣才能令老姚滿意?
姚廣誠似是感受到明珠的視線,迅速瞟了她一眼,清清喉嚨,“說到那個梁氏。你可知她爹是誰?”
她要是知道就不問了啊。
明珠搖頭,“不道。”
“他爹也姓梁。”
多新鮮呢。
明珠覺得姚廣誠就是跟她逗著玩呢。
要不還是回家算了。讀讀邸報就睡了。明兒還上學呢。
林梅接過話頭,“梁姨娘的爹,原是先帝寵信的國師。先帝駕崩之後,他就離開帝京了。萬沒想到,他居然有女兒。還將其送給老方做妾。”
“做國師的時候,沒有用梁姓,而是自稱空空道人。真就是仙風道骨。”姚廣誠悶聲冷哼,“也就是看著像而已。實則不是個好的!”
原來如此。
明珠暗暗點頭,“陛下知道嗎?”
“正如你所言,我在等一個恰當的時機,向陛下稟明此事。”姚廣誠給自己半空的酒盞裏續上果子酒,“單憑梁姨娘,尚且不夠。”
林梅也道:“對對。今天這事兒,明天那事兒,說來說去反倒把陛下說煩了。攢一起給他來個狠的……”
唯恐明珠誤會似的,笑嗬嗬的解釋,“哦,我是說給姓方的來個狠的。沒別的意思。”
“我明白的。”明珠略一頷首,“您深受陛下偏疼,肯定不會說給陛下來狠的。”
啊……
這……
這小孩兒是不是故意的?林梅深吸口氣,肩膀鬆鬆垮下來。
人家是活神仙的東家,惹不起的。
姚廣誠瞥了林梅一眼,忍不住揚起唇角。老林也有吃癟的時候呢。
林梅訕訕笑著,捏起衣袖印印額角。
她怎麽還不回家?大人不管她嗎?
正事兒說完,明珠也吃飽喝足,這才趁著夜色回到刺槐胡同。
夜已深沉,韓延平和韓氏還沒有睡,兩人坐在前廳吃著聊著喝著等著明珠。
“老姚想見見你。”韓延平吹散茶水上的浮葉,對韓氏道:“我覺得他沒什麽壞心。就沒把話說死,說是回來問問你。你要是覺得心裏不得勁,我明兒一早就去跟他說不見。”
韓氏眼簾低垂,“容我想想。”
“你慢慢想。不急。咱們離開帝京之前給他回信就行。”
韓氏做事向來幹脆利索,“倒也不用拖那麽久。”
“那成。”韓延平吃口茶,又道:“等回到嚴州府,我給你娘倆再買個宅子。省得你跟我們住的不自在。也省得你嫂子念叨。她那人你還不知道,肯定得張羅著給你找婆家。
你連老姚那樣的都瞧不上,嚴州府的老光棍你更瞧不上。”
說著說著,韓延平居然品出姚廣誠的好兒來,“人真就挺厚道的。有錢有事業,還養貓。長得也壯實。我看他那個勁兒,活到八十輕而易舉。他要是死你後邊,你得多享福?”
韓氏實在聽不下去了,“三哥!”
韓延平嘿嘿地笑,“好好,三哥不說了,不說了。”
站在門口聽了半天的明珠不禁皺起眉頭。照三舅這麽說,老姚真就是個不錯的歸宿。韓伯母是不是被馮愈那個歪貨嚇破了膽,所以對老姚心存顧慮呢?
可……
老姚又不是馮愈,不會像他那麽不是人吧?
明珠抿著嘴角,反複回想老姚說話時的神態,以她淺薄的識人之術,老姚絕不是薄情之人。但他這人心眼多。
否則也不會從小番子一路升到指揮使。
心眼多歸多,隻要不用在自家人身上就行。
嗐!反正千錯萬錯都是馮愈的錯!明珠轉身就走。去找莫管事,連夜給馮愈上藥!
他那樣的歪貨,不收拾不行!
……
翌日。
天剛亮,陽光就刺的人眼睛發花。
明珠坐在桌前,展開小報,“鄧侍郎之庶孫,情海中浮沉的柳下惠?”
“不是,鄧鳶時成柳下惠了?”韓延平抖摟開朝報,“棲霞寺門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誤會,更加凸顯鄧侍郎之庶孫對寧王之庶女的情意綿綿,矢誌不渝?”
他昨兒晚上睡的晚,早上起晚了,沒出去買報。好在白露書局的報紙已經送來了。正好看個現成的。可這上邊寫的過於不著四六了吧?
韓氏略作思量,道:“由此可見,西寧侯府想跟鄧侍郎府撇清關係。”
明珠點點頭,“裴世叔這麽做算是幫了黃辛夷一把。她要是個精的,不說話不表態,過幾天這事兒淡了,也就沒人記得了。”
寶月不屑的悶哼一聲,“我看她不精明。真要是那種正兒八經的大家閨秀,哪能在母親死因尚未查明時,去棲霞寺門前胡鬧?這下倒好,衛尉司還了棲霞寺嫩豆腐清白。她反而把自己的清白搭上了。這不是傻嗎?”
其實,也不是黃辛夷想當傻子。當時那個氣氛,那個情緒,那個激動勁兒,再加上莫管事喊那一嗓子,黃辛夷氣急了,才會想要尋死自證。
說來說去,這裏邊也有她在其中推波助瀾。
她急著把莫管事摘出去,再就是想讓黃辛夷趕緊回家,別在棲霞寺門口歪纏。
誰能想到天殺的鄧鳶時居然也跑來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