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藝高人膽大
大清:朕不會再做傀儡皇帝! 作者:青城隱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朝鮮動亂以來,除了偶爾舉行的早朝會議和各種祭祀典禮外,光緒幾乎都釘在了軍機處裏。
為了第一時間知悉戰場的實時動向,光緒打破了“紫禁城內不許架設電報線路”的禁令。
時任電報總辦的盛宣懷在接到旨意後,便把線路直接架進了宮中,在軍機處和養心殿內,分別安裝了一台最為先進的莫爾斯自動電報機。
不出所料,這一舉動立馬戳到了守舊派薄弱的自尊心上,一個個像癩蛤蟆上蒸籠似的,氣鼓卵脹?,他們用幾近瘋狂的頻率,不斷向光緒上折。
理由呢,無外乎還是老三樣,風水受損、祖宗難眠、用夷變夏,會失天下民心。
不過這次,光緒並沒有慣著這群愚昧頑固的守舊派。
在朱批回折中,光緒對滿漢的守舊大臣們,幾乎是一句一罵,一句一懟:
“伏見奏請聖主萬安。”
“朕難以躬安,以朕之情,也決不能保護爾等這張老臉。”
“皇宮架設線路一事,奴才不勝惶恐。”
“不喜歡就別進來。”
“奴才懷塔布今年六十有三。”
“年齡見長,見識愈短。”
“皇上鴻恩,奴才今世不能報答,每思不勝羞愧悚然,不敢辜負聖恩,奴才一心隻為江山社稷,並無巧詐不誠之處。”
“竟不知自己行為之是非也,可惜朕常年教誨之心,朕這樣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這樣的先賢之人?!”
終於,在大臣們收到各自的回折後,都緊閉其口,不敢再言,唯恐這性情帝王,真的會將自己摘頂問罪。
“皇上啊,讓葉誌超率軍入朝這事兒,奴才還真有些異議。”
光緒埋頭在文山書海裏,聽到恭親王進言後,並沒抬頭,隻是輕輕“嗯“”了一聲。
接觸日久,恭親王也知道這是光緒在專注工作時的習慣。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生了犄角像老鼠,這葉軍門年輕時,確是個驍勇猛將,無論平撚還是剿匪,都是忠勇可嘉,但是啊~~”
恭親王見光緒正一心批注著駐日公使汪鳳藻發來的密電文書,以為光緒對此事毫不在意,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向下講時,光緒卻將公文一放,向後一仰,伸了下胳膊腿兒。
“來,坐下說。”
光緒讓軍機章京把朱批的折子搬走後,太監隨即端上一壺新沏的西湖龍井。
“嘩啦啦~~”
淡金色的茶水順著龍首壺嘴傾斜而出,點點熱氣彌漫在白玉描金碗上,氤氳漸漸...
光影浮動,仿似流年過往轉眼間,茶水相逢,已是勝遍人間美景,短短數秒,卻已看透浮生清歡。
觸景生情下,兩人心生感慨,將茶碗各自端起,送到唇邊呷了一口後,光緒舒緩眉頭,不緊不慢地溫言開口:
“六叔,你接著說吧。”
除了上朝會議外,私下裏,光緒對恭親王常以長輩稱呼,似乎這樣敬稱,更能拉近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皇上,奴才聽聞這葉誌超自從位極大員後,便於軍備上懈怠不止,心慵意懶。
朝廷令他選練軍隊,進兵朝鮮時,他多次遲疑不進,直到李鴻章當麵斥責後,才勉強乘船啟行,如此懦將,奴才以為,他實難擔任先鋒一職啊。”
光緒聞言,微微一笑,用食指蘸了點茶水,在矮幾中間畫出一個半弧形後,鎮定自若地對恭親王說道:
“六叔,我知道這葉誌超已是個年老力衰?的昏聵之人,而且他早就告訴過李鴻章,他不想去朝鮮戰場,境外作戰,他沒有信心,另外,他也多次說,自己年歲大了,不想再來回折騰了。”
“那...為何還要用他?”
恭親王盯著桌上水跡,揣測半天,卻未能如往常一樣,一眼洞穿聖心。
“六叔,這正是我選中他的目的。”
“啊?”
恭親王從政多年,大風裏飄,大浪裏搖,什麽手段沒有見識過,這回,還是他頭一次犯起迷糊。
見精明無雙的六叔,都未看破計策,光緒也才放下心來,壓低聲音,對他托出了一個驚天大計:
“我若遣出左、宋這些勇將掛帥,那日軍就算不敗,也得同我軍僵持在朝鮮南部一帶,若是這樣,他們進可攻,退可守,於戰術上,占盡地利人和,可對我們而言,卻是極為不利。”
恭親王心裏猛地一顫,不敢置信地盯著光緒,見他信心滿滿,繼續用手指將弧形補齊,在矮幾上留下了一個完整的圓形。
光緒並未繼續開口,但恭親王已然知曉這盤驚世駭俗的大棋,要如何落子了。
他趁機偷偷瞄了光緒一眼,見光緒俊秀臉龐上,嵌著一雙榛色眸子,眸子當中,正透著一股森森寒意,和騰騰殺氣。
“這次,若隻是將日軍打跑,它們早晚還會卷土重來,而將日軍的有生力量,全數殲滅,甚至打到日本本土去,把右派官員盡數絞殺,也隻有這樣,它們,才會永無再犯之念!”
與此同時,在直隸總督府上。
當李鴻章正在為光緒的藝高膽大,而感到提心吊膽時,門外,卻傳來了一陣不合時宜的敲門聲。
“咚咚~~”
李鴻章放下老花眼鏡,從海事全圖上抬起腦袋,錘錘酸軟的腰部後,頗不耐煩的嘟噥一句:
“誰呀?”
“中堂大人,是盛大人有事求見。”
“哦,讓他進來吧。”
李鴻章向一旁挪了幾步,一屁股坐進了寬大舒適的西洋沙發裏。
片刻,身著四品朝服的盛宣懷手捧一紙文書,邁步走進。
見他滿麵春風,李鴻章還以為他又在哪裏發了橫財,便出言調侃了一句:
“杏蓀,都這麽晚了,還要來給老夫送上銀票,真個是辛苦你了。”
“哈哈~~中堂大人呀,您老人家是不知道,這張紙,可比銀票貴重太多了。”
“哦?”
李鴻章接過紙頁,粗略看了看,見這紙頁上的行楷用筆端莊,寬博厚重,棱角圓潤之間,含有流美之感。
書法上,倒是頗具顏體遺韻,內容呢,李鴻章幾乎是一眼未看。
不用說,這又是哪個激情學子的上書陳言,這些年青學子往往涉世未深,但又心係蒼生,這些年任地方督撫時,孝敬收的不多,學子的諫言書倒是收了一整屋。
“中堂大人呀,此書可不同其他,這個裏麵,可是有真才實貨。
您看,書中所論的,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據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此論,實乃洞穿了西洋的經濟之本哪。”
“杏蓀,此書是何人所作呀?”
李鴻章將紙頁放到一旁,習慣性地將一柄棗木煙杆含在嘴裏,隨即,盛宣懷熟練地從桌上撚起一把煙葉,放入煙鍋,而後從懷中掏出火折,點燃煙葉後,才繼續回話:
“回中堂大人,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醫生所書。”
“哈哈~~”
看著盛宣懷麵露羞澀,李鴻章毫不避諱的奚落他:
“杏蓀啊,你跟著我,也算見了不少世麵,你何曾看到過這樣年輕的醫生,就懂治國大策?你呀你,真是給我講了個天大的笑話!”
“大人,可...”
盛宣懷還想竭力再薦,可李鴻章卻沒了這個閑情逸致,他揮了揮手,直截了當地開口:
“行了,這事兒就先擱著吧,等以後打完仗再說。”
眼見盛宣懷一臉失落,李鴻章輕輕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腕,寬慰一句:
“我看上書中提到了要在國內種植鴉片,用以抵製洋煙,還有那些出國考察農政的建議,算是比較新鮮的。
這樣吧,你去給這個小醫生發一張出國考察農務的護照,讓他先去曆練曆練,等回來以後,再來見我吧。”
盛宣懷由落轉起,輕快地應了一聲:
“中堂大人真是高瞻遠矚,屬下今個兒,又學到不少。”
為了第一時間知悉戰場的實時動向,光緒打破了“紫禁城內不許架設電報線路”的禁令。
時任電報總辦的盛宣懷在接到旨意後,便把線路直接架進了宮中,在軍機處和養心殿內,分別安裝了一台最為先進的莫爾斯自動電報機。
不出所料,這一舉動立馬戳到了守舊派薄弱的自尊心上,一個個像癩蛤蟆上蒸籠似的,氣鼓卵脹?,他們用幾近瘋狂的頻率,不斷向光緒上折。
理由呢,無外乎還是老三樣,風水受損、祖宗難眠、用夷變夏,會失天下民心。
不過這次,光緒並沒有慣著這群愚昧頑固的守舊派。
在朱批回折中,光緒對滿漢的守舊大臣們,幾乎是一句一罵,一句一懟:
“伏見奏請聖主萬安。”
“朕難以躬安,以朕之情,也決不能保護爾等這張老臉。”
“皇宮架設線路一事,奴才不勝惶恐。”
“不喜歡就別進來。”
“奴才懷塔布今年六十有三。”
“年齡見長,見識愈短。”
“皇上鴻恩,奴才今世不能報答,每思不勝羞愧悚然,不敢辜負聖恩,奴才一心隻為江山社稷,並無巧詐不誠之處。”
“竟不知自己行為之是非也,可惜朕常年教誨之心,朕這樣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這樣的先賢之人?!”
終於,在大臣們收到各自的回折後,都緊閉其口,不敢再言,唯恐這性情帝王,真的會將自己摘頂問罪。
“皇上啊,讓葉誌超率軍入朝這事兒,奴才還真有些異議。”
光緒埋頭在文山書海裏,聽到恭親王進言後,並沒抬頭,隻是輕輕“嗯“”了一聲。
接觸日久,恭親王也知道這是光緒在專注工作時的習慣。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生了犄角像老鼠,這葉軍門年輕時,確是個驍勇猛將,無論平撚還是剿匪,都是忠勇可嘉,但是啊~~”
恭親王見光緒正一心批注著駐日公使汪鳳藻發來的密電文書,以為光緒對此事毫不在意,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向下講時,光緒卻將公文一放,向後一仰,伸了下胳膊腿兒。
“來,坐下說。”
光緒讓軍機章京把朱批的折子搬走後,太監隨即端上一壺新沏的西湖龍井。
“嘩啦啦~~”
淡金色的茶水順著龍首壺嘴傾斜而出,點點熱氣彌漫在白玉描金碗上,氤氳漸漸...
光影浮動,仿似流年過往轉眼間,茶水相逢,已是勝遍人間美景,短短數秒,卻已看透浮生清歡。
觸景生情下,兩人心生感慨,將茶碗各自端起,送到唇邊呷了一口後,光緒舒緩眉頭,不緊不慢地溫言開口:
“六叔,你接著說吧。”
除了上朝會議外,私下裏,光緒對恭親王常以長輩稱呼,似乎這樣敬稱,更能拉近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皇上,奴才聽聞這葉誌超自從位極大員後,便於軍備上懈怠不止,心慵意懶。
朝廷令他選練軍隊,進兵朝鮮時,他多次遲疑不進,直到李鴻章當麵斥責後,才勉強乘船啟行,如此懦將,奴才以為,他實難擔任先鋒一職啊。”
光緒聞言,微微一笑,用食指蘸了點茶水,在矮幾中間畫出一個半弧形後,鎮定自若地對恭親王說道:
“六叔,我知道這葉誌超已是個年老力衰?的昏聵之人,而且他早就告訴過李鴻章,他不想去朝鮮戰場,境外作戰,他沒有信心,另外,他也多次說,自己年歲大了,不想再來回折騰了。”
“那...為何還要用他?”
恭親王盯著桌上水跡,揣測半天,卻未能如往常一樣,一眼洞穿聖心。
“六叔,這正是我選中他的目的。”
“啊?”
恭親王從政多年,大風裏飄,大浪裏搖,什麽手段沒有見識過,這回,還是他頭一次犯起迷糊。
見精明無雙的六叔,都未看破計策,光緒也才放下心來,壓低聲音,對他托出了一個驚天大計:
“我若遣出左、宋這些勇將掛帥,那日軍就算不敗,也得同我軍僵持在朝鮮南部一帶,若是這樣,他們進可攻,退可守,於戰術上,占盡地利人和,可對我們而言,卻是極為不利。”
恭親王心裏猛地一顫,不敢置信地盯著光緒,見他信心滿滿,繼續用手指將弧形補齊,在矮幾上留下了一個完整的圓形。
光緒並未繼續開口,但恭親王已然知曉這盤驚世駭俗的大棋,要如何落子了。
他趁機偷偷瞄了光緒一眼,見光緒俊秀臉龐上,嵌著一雙榛色眸子,眸子當中,正透著一股森森寒意,和騰騰殺氣。
“這次,若隻是將日軍打跑,它們早晚還會卷土重來,而將日軍的有生力量,全數殲滅,甚至打到日本本土去,把右派官員盡數絞殺,也隻有這樣,它們,才會永無再犯之念!”
與此同時,在直隸總督府上。
當李鴻章正在為光緒的藝高膽大,而感到提心吊膽時,門外,卻傳來了一陣不合時宜的敲門聲。
“咚咚~~”
李鴻章放下老花眼鏡,從海事全圖上抬起腦袋,錘錘酸軟的腰部後,頗不耐煩的嘟噥一句:
“誰呀?”
“中堂大人,是盛大人有事求見。”
“哦,讓他進來吧。”
李鴻章向一旁挪了幾步,一屁股坐進了寬大舒適的西洋沙發裏。
片刻,身著四品朝服的盛宣懷手捧一紙文書,邁步走進。
見他滿麵春風,李鴻章還以為他又在哪裏發了橫財,便出言調侃了一句:
“杏蓀,都這麽晚了,還要來給老夫送上銀票,真個是辛苦你了。”
“哈哈~~中堂大人呀,您老人家是不知道,這張紙,可比銀票貴重太多了。”
“哦?”
李鴻章接過紙頁,粗略看了看,見這紙頁上的行楷用筆端莊,寬博厚重,棱角圓潤之間,含有流美之感。
書法上,倒是頗具顏體遺韻,內容呢,李鴻章幾乎是一眼未看。
不用說,這又是哪個激情學子的上書陳言,這些年青學子往往涉世未深,但又心係蒼生,這些年任地方督撫時,孝敬收的不多,學子的諫言書倒是收了一整屋。
“中堂大人呀,此書可不同其他,這個裏麵,可是有真才實貨。
您看,書中所論的,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據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此論,實乃洞穿了西洋的經濟之本哪。”
“杏蓀,此書是何人所作呀?”
李鴻章將紙頁放到一旁,習慣性地將一柄棗木煙杆含在嘴裏,隨即,盛宣懷熟練地從桌上撚起一把煙葉,放入煙鍋,而後從懷中掏出火折,點燃煙葉後,才繼續回話:
“回中堂大人,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醫生所書。”
“哈哈~~”
看著盛宣懷麵露羞澀,李鴻章毫不避諱的奚落他:
“杏蓀啊,你跟著我,也算見了不少世麵,你何曾看到過這樣年輕的醫生,就懂治國大策?你呀你,真是給我講了個天大的笑話!”
“大人,可...”
盛宣懷還想竭力再薦,可李鴻章卻沒了這個閑情逸致,他揮了揮手,直截了當地開口:
“行了,這事兒就先擱著吧,等以後打完仗再說。”
眼見盛宣懷一臉失落,李鴻章輕輕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腕,寬慰一句:
“我看上書中提到了要在國內種植鴉片,用以抵製洋煙,還有那些出國考察農政的建議,算是比較新鮮的。
這樣吧,你去給這個小醫生發一張出國考察農務的護照,讓他先去曆練曆練,等回來以後,再來見我吧。”
盛宣懷由落轉起,輕快地應了一聲:
“中堂大人真是高瞻遠矚,屬下今個兒,又學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