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先生的離世,徹底讓壓抑已久的陳友德無所束縛,對學業甚是敷衍。麵對不再專攻學業的陳友德,其祖父和母親的寵溺卻一如既往,即使偶爾受到了其父陳源的責罵,祖父也會出麵調息,勸慰陳源,說:“即使友德日後不能高中,以陳家的家業也能保他一生無憂。”還說什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之類的話語,以此寬慰陳源。
陳友德與謝舒琴婚後三年,也就是宣德二年春二月,明宣宗朱瞻基即位第二年。已及冠的陳友德跟隨友人去往京師北平遊玩。朱元璋建國初期將大明首都定為應天府。後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將大明江山從侄兒朱允炆手中奪來,永樂十九年,大明遷都,定都於北平。此後的應天府也就成了大明陪都。
起初,陳源並不同意陳友德遠遊,一是陳源希望陳友德還是當以學業為主,即便不願以學業為重,也該當對家中的生意關心起來。二是婚後三年的陳友德還來不及為陳家留下血脈,妻兒嬌嫩;三是陳老太公已過古稀之年,隨時都有駕鶴歸西的可能。
怎奈陳友德卻對其父說出一通大道理來,說什麽學子當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說什麽大丈夫該暢行天下,廣交天下學士。加上祖父的寵溺和偏袒,陳源也就隻好任由陳友德遊玩北平。
北平,作為一朝新建的首都,自當有著天子的雍容大氣。北平城的恢宏大氣,一下就吸引了陳友德的眼睛。尤其是北京胡同裏形形色色的眠花宿柳之地,更是令他感到無比的誘惑。在遊人的串鼓下他名為去北京遊玩,訪名山大川,實為沉迷花柳之巷,好不快活。若不是因為突然接到家中書信告知陳老太公西去,恐怕他得長眠於花柳巷中。
當年,空衍道長曾對陳源說道,對陳友德不可寵溺,寵溺必使此子罪惡滔天。陳源謹記道長囑咐,幼年時也是嚴加管教。後有子文先生管束,又見陳友德早早考中秀才,也就對陳友德管教變得鬆弛起來。陳源放鬆管教也還罷了,怎奈祖父陳老太公和陳周氏早已忘了道長的忠言,一味寵溺與縱容。也恰因這些變化,才有了陳友德在友人的慫恿下出遊北平,出入花柳巷。出入花柳巷也還算情有可原。畢竟在當時的時代,出入花柳巷是許多文人大夫、風流士子、富家子弟常有的事。壞就壞在,他出入花柳巷後居然愛上了一個青樓女子,還立誓要同她廝守終生。
有話說,風塵女子兩張皮。一麵是虛情,一麵是假意。雖說有李師師、杜十娘等不一樣的風塵女子,但這畢竟是少數的。
接到祖父西去後的陳友德匆匆收拾好行囊南歸。南歸金陵的陳友德對北平遇見的青樓女子念念不忘,就連在為其祖父誦經的莊嚴時刻,他都可以神遊與北平的青樓女子來一番纏綿。
自從遇見了心中所愛之人,陳友德對賢淑、知書達理的妻子謝舒琴百般看不順眼。沒有了青樓女子的風情萬種,沒有鶯聲燕語,沒有纏綿悱惻,更沒有了顛鸞倒鳳的樂趣。不覺間,他看謝舒琴越看越不舒服。妻子謝舒琴敏感地意識到,自從北平歸來的丈夫已沒有了往日的溫柔,更多的是對她橫挑鼻子豎挑眼。以一個女子的直覺,她意識到丈夫已有新歡。然而,礙於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男有三妻四妾本不足為奇,謝舒琴有苦也不能言,更何況陳家還家大業大,即使陳友德真的有三妻四妾,她也隻能默默承受。而為了攏住丈夫心的謝舒琴,居然主動詢問起丈夫在北平的事來。並試探性地問丈夫在北平是否遇見了心儀的女子。
陳友德見妻子主動問起,也就將在北平遇見心儀之人的事說了。隻是,他掩去了他所心儀的女子是落入風塵之人的情節。謝舒琴見丈夫坦然說起,又見丈夫對北平結識的女子相思入骨,大是不悅。心想著不如將女子迎娶回來,這也能讓丈夫舒坦起來。
“夫君對那女子一往情深,何不迎娶進家門?同奴家一起服侍你?”
陳友德又何嚐不想將女子迎娶回來,又怕父母不同意,也怕惹得妻子不快。心雖有所想,總是不好開口。而今見謝舒琴說來,滿心歡喜。卻依舊裝作一副為難的模樣。
“這可怎麽行?”
“男有三妻四妾本是司空見慣之事。隻要夫君心中快活,且迎娶則個。”謝舒琴不愧是書香之家養育長大的女子,對事豁達,落落大方。
“這事,還是容我想想。”
“你擔心什麽?擔心公婆反對?”
說不擔心是假的。當然,陳友德擔心的倒不是父母不同意他納妾,怕的是他們一旦發現北平女子風塵的身份,那將是可怕的。
“這倒不是。隻是,這樣的事有些難以啟齒。”陳友德故作為難地說。
“若是你不便說。待我找個時間,給公公婆婆說去。想他們也不會難為你的。”溫文賢淑的謝舒琴怎會知道,正是她的這一決定,為她日後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禍患。
在陳友德與謝舒琴談過北平女子後的第三天午後。謝舒琴找到了公公婆婆將陳友德在北平遇見心儀女子的事說了一遍。
開始,陳源並不同意陳友德納妾。一是他認為,再找也很難找到像他媳婦謝舒琴這樣的女子;二是從謝舒琴的講述中知道,女子隻是北平一個小商販人家,這門不當戶不對的;三是嫌棄路途過於遙遠,今後走訪起親家來也是麻煩事一件。可耐不住媳婦和妻子的勸說,最終答應了由陳源準備好了聘禮,委托了一位忠厚老實的家仆,擇吉日帶著媒人上北平為陳友德下聘。
在當時,納妾遠不如娶妻來得隆重,各種繁文縟節也變得簡單起來。陳友德知曉父母同意他迎娶北平女子,快速修書一封,托友人急送到北平,並給予贖金,要友人先為女子贖身,後找一小戶人家住下,演一出戲,蒙蔽眾人。
很快,選定了上北平的吉日。那時正值宣德年間六月,而陳友德的友人在其金錢的誘惑下,更早於陳源委托的媒人到達北平,並按照陳友德的囑咐安排停檔了一切。隻是在安排這一切時,發生了一件有趣之事。陳友德之友早已忘記了友人之托,反而以女子的身份作為威脅,要與她行苟且之事。出言警告其要是不從,便將她的真實身份告知陳家。女子本是風流場中的慣手,也嚐盡了風月場中的冷若冰霜。這好不容易熬到了出頭之日,怎會輕易放下唾手可得的富貴?還不待陳友德之友要霸王硬上弓,早已熟練地伺候起他來。此後,在北平南下金陵的日子裏,陳友德之友總會窺得夜深人靜之時,偷偷潛入女子夜宿的房間。一來二去,女子把陳友德之友迷得魂神顛倒,但凡一得空隙便要與女子行苟且之事。而女子也難捱路途上的空虛與寂寞,對陳友德之友也是歡喜的迎合。
待陳家忠仆帶著媒人來時,北平女子已換成了農家女子的打扮,但依舊難掩身上的風塵之氣。而身為媒人的媒婆縱覽世間之人,不似陳家忠仆那般好糊弄,一眼就看出了端倪。隻是拿著人家的錢,隻好看破不說破。
下聘異常順利。在媒人與早已安排好的女子的父母,經過一番談論,便敲定了所有事務。陳家忠仆雇了四人抬的花轎,一行人就這樣南下金陵了。
北平女子本家姓顏,在家時排行老三,家人又想她之後能有個弟弟,便起名叫顏三弟。顏三弟的名字乍一聽是男子名字,這也不足為怪。後在靖難之役中與家人走散,被人販子賣入青樓。改名燕語。因長得標致,又算聰慧,琴棋書畫略知一二。十五歲那年被一客人看上,破了瓜。此後與人逢場作戲成了她每日必修的課。遇見陳友德時,已是二十歲年華。
走了半月有餘,一行人終是由北平來到了金陵。顏三弟初入陳家門時,陳源見她一身風塵之氣,心知乃不祥之人。便開始後悔起魯莽的決定來。而今木已成舟,也就隻好囑咐謝舒琴對顏三弟多加管束,生怕她做出什麽有損門風的事來。
謝舒琴一個生於書香門第的閨秀,又怎能敵得過顏三弟在風月場中練就的手段?
自從顏三弟進了陳家後,陳友德幾乎日日夜夜都宿眠於她的房中,被迷得神魂顛倒。此時的陳友德哪裏還管什麽孔孟之道,哪裏還有求取功名之心。一心隻想沉迷於巫山雲雨中。
說來也是怪事一件。謝舒琴嫁入陳家三年有餘,硬生生沒能有孕上身。反倒是這個長期遊走在風塵中的顏三弟,嫁入陳家一個月後便發現已有了身孕,這可真是奇事一件。
縱使事多有悖謬。顏三弟懷有身孕的事還是讓陳源等陳家老少好一陣歡喜。有了身孕的顏三弟漸漸暴露出可怕的心機。她需要霸占謝舒琴正室的地位,要將謝舒琴趕出陳家門。隻是礙於一時間沒有機會,加上公婆對謝舒琴的特別愛護,也就無從下手了。
人有時候,想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時,機會總會來得特別快。一日,陳友德的友人上門來走訪。該友人便是陳友德托他到北平安排顏三弟之人。姓吳,名淳文,年長陳友德兩歲,乃是陳友德在考取秀才後,偶然結識的朋友。吳淳文雖也聰慧,卻心術不正,愛耍小聰明。本吳淳文家也頗有些家業,後因其父早早亡故,其母與他又不善經營家業,漸漸衰敗下來。一下從家業頗豐的家族跌落成了落魄門第,這也令吳淳文感到失落。自從他家道中落後,原本圍著他的友人一個個相繼離去,唯有陳友德不計較其家業衰敗,一直將他當成好友對待。正因為有了陳友德的善待,他才願為陳友德去安排一切。
吳淳文此時上門,雖打著探望好友陳友德的名義。實則是想窺探顏三弟。陳友德見好友上門,滿是歡喜,連忙令家仆安排酒菜送到他的書房,還明令家仆不得讓任何人打擾。酒桌上,陳友德又一次對他的鼎力相助表達了感謝。還特意讓顏三弟過來一起陪同。
顏三弟因有身孕本不該飲酒。怎奈久居風月場的她,哪能禁受得住酒香的誘惑。在一番假意客套後,順勢喝起了酒。當顏三弟見吳淳文到了陳家,心中快速盤算起來,想著能否借助吳淳文的手,將謝舒琴趕出陳家。不及一會,她心中已然有了打算。於是,在見陳友德與吳淳文推杯換盞時,故意要陳友德為表達對吳淳文的謝意,每一次敬酒均要以三對一。
陳友德哪曾想到,自己的嬌妻心中會有不良的盤算,還直誇其知書達理,懂得感恩。酒過數巡後,陳友德已是酩酊大醉,趴在桌上打起呼來。
本就心懷鬼胎,一身色膽的吳淳文,看見了顏三弟早就亂了方寸,心猿意馬。見陳友德醉酒,即刻對顏三弟動起手腳。顏三弟對於此事早已司空見慣,也就任由吳淳文上下其手在其身上一頓蹂躪。正當吳淳文熱血沸騰,欲望一觸即發的時刻,顏三弟卻將他叫住。這可急壞了早已欲火焚身的吳淳文。
“你這是什麽意思?撩撥起我來,又製止。”吳淳文心生不滿。威脅道:“你可莫要逼我將你的身份告知金陵城,看你還怎麽在陳家待下去。”
顏三弟抬起纖纖玉手,在他的胸前輕柔地一撫一推,嬌嗔道:“你個猴急什麽?這般情景下怎能做如此之事?萬一他若醒來,怎麽自處?”話音未落,咯咯地笑了起來。
吳淳文被顏三弟的風騷早勾得魂都飛了,怎還會理會陳友德是否突然醒來。俗話說,酒是色之媒。這話一點不假。吳淳文不管不顧,摟住顏三弟就是一頓親撫。被吳淳文一波挑逗,顏三弟也被勾起了淫欲之蟲,也不在乎結果會是如何。就在陳友德的書房中行起雲雨來。
一個是浪蕩公子,一個是水性楊花的風塵女子。一個似餓虎撲食,一個似妖狐展盡手段,早將禮義廉恥丟棄一旁,好一出無恥勾當。勾當過後,男似回味深長,女若花兒亂顫。
“你可真是餓死鬼。”顏三弟在吳淳文的胸前捶了捶。
“若非你似妖狐,我等書生豈能行如此不苟之事?”吳淳文一邊收拾衣衫,一邊調侃。
“呸。你個包藏禍心的書生。你要不欲圖謀不軌,奴家豈會上當。”
“禍心也罷,圖謀不軌也好。能親得芳澤,做鬼亦風流也。”
“少扯什麽風流鬼。”顏三弟不願這樣無關緊要地調侃。話鋒一轉:“我們得尋一計謀,你若幫我一起完成,保你時時可風流。”
吳淳文似有不解,一雙色眼緊緊盯著顏三弟隆起的雙峰看去。
顏三弟不見吳淳文回答,似有不悅:“怎的不願意風流長久?”
吳淳文察覺出顏三弟已生不滿,轉而問道:“是何計謀?”
顏三弟便將心中所想一點一點地向吳淳文說了一遍。吳淳文初聽顏三弟的想法,並不認可,深覺此事難度太大。但一見顏三弟梨花帶雨的哭訴,數落他這隻是想圖一時的快活,並不曾想過要與她長久風流。聞聽此話,吳淳文也就隻得應承下來,並囑托其一定要多加留意,好發現一些破綻,待她為陳家留下血脈後,再尋一個好計謀,好一擊得中。
眼見吳淳文答應幫她一起尋個計謀,滿心歡喜,忍不住摟著他的脖子,親吻一口。被這一勾一吻,吳淳文的心又像被貓兒抓了一般,正當他將顏三弟摟著懷裏,意欲再行苟且之事時,卻聽到了陳友德含糊不清的叫了一聲:“茶,茶,茶……,三弟,給我杯茶。”
陳友德的這一聲叫喚,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苟且之事。
陳友德與謝舒琴婚後三年,也就是宣德二年春二月,明宣宗朱瞻基即位第二年。已及冠的陳友德跟隨友人去往京師北平遊玩。朱元璋建國初期將大明首都定為應天府。後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將大明江山從侄兒朱允炆手中奪來,永樂十九年,大明遷都,定都於北平。此後的應天府也就成了大明陪都。
起初,陳源並不同意陳友德遠遊,一是陳源希望陳友德還是當以學業為主,即便不願以學業為重,也該當對家中的生意關心起來。二是婚後三年的陳友德還來不及為陳家留下血脈,妻兒嬌嫩;三是陳老太公已過古稀之年,隨時都有駕鶴歸西的可能。
怎奈陳友德卻對其父說出一通大道理來,說什麽學子當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說什麽大丈夫該暢行天下,廣交天下學士。加上祖父的寵溺和偏袒,陳源也就隻好任由陳友德遊玩北平。
北平,作為一朝新建的首都,自當有著天子的雍容大氣。北平城的恢宏大氣,一下就吸引了陳友德的眼睛。尤其是北京胡同裏形形色色的眠花宿柳之地,更是令他感到無比的誘惑。在遊人的串鼓下他名為去北京遊玩,訪名山大川,實為沉迷花柳之巷,好不快活。若不是因為突然接到家中書信告知陳老太公西去,恐怕他得長眠於花柳巷中。
當年,空衍道長曾對陳源說道,對陳友德不可寵溺,寵溺必使此子罪惡滔天。陳源謹記道長囑咐,幼年時也是嚴加管教。後有子文先生管束,又見陳友德早早考中秀才,也就對陳友德管教變得鬆弛起來。陳源放鬆管教也還罷了,怎奈祖父陳老太公和陳周氏早已忘了道長的忠言,一味寵溺與縱容。也恰因這些變化,才有了陳友德在友人的慫恿下出遊北平,出入花柳巷。出入花柳巷也還算情有可原。畢竟在當時的時代,出入花柳巷是許多文人大夫、風流士子、富家子弟常有的事。壞就壞在,他出入花柳巷後居然愛上了一個青樓女子,還立誓要同她廝守終生。
有話說,風塵女子兩張皮。一麵是虛情,一麵是假意。雖說有李師師、杜十娘等不一樣的風塵女子,但這畢竟是少數的。
接到祖父西去後的陳友德匆匆收拾好行囊南歸。南歸金陵的陳友德對北平遇見的青樓女子念念不忘,就連在為其祖父誦經的莊嚴時刻,他都可以神遊與北平的青樓女子來一番纏綿。
自從遇見了心中所愛之人,陳友德對賢淑、知書達理的妻子謝舒琴百般看不順眼。沒有了青樓女子的風情萬種,沒有鶯聲燕語,沒有纏綿悱惻,更沒有了顛鸞倒鳳的樂趣。不覺間,他看謝舒琴越看越不舒服。妻子謝舒琴敏感地意識到,自從北平歸來的丈夫已沒有了往日的溫柔,更多的是對她橫挑鼻子豎挑眼。以一個女子的直覺,她意識到丈夫已有新歡。然而,礙於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男有三妻四妾本不足為奇,謝舒琴有苦也不能言,更何況陳家還家大業大,即使陳友德真的有三妻四妾,她也隻能默默承受。而為了攏住丈夫心的謝舒琴,居然主動詢問起丈夫在北平的事來。並試探性地問丈夫在北平是否遇見了心儀的女子。
陳友德見妻子主動問起,也就將在北平遇見心儀之人的事說了。隻是,他掩去了他所心儀的女子是落入風塵之人的情節。謝舒琴見丈夫坦然說起,又見丈夫對北平結識的女子相思入骨,大是不悅。心想著不如將女子迎娶回來,這也能讓丈夫舒坦起來。
“夫君對那女子一往情深,何不迎娶進家門?同奴家一起服侍你?”
陳友德又何嚐不想將女子迎娶回來,又怕父母不同意,也怕惹得妻子不快。心雖有所想,總是不好開口。而今見謝舒琴說來,滿心歡喜。卻依舊裝作一副為難的模樣。
“這可怎麽行?”
“男有三妻四妾本是司空見慣之事。隻要夫君心中快活,且迎娶則個。”謝舒琴不愧是書香之家養育長大的女子,對事豁達,落落大方。
“這事,還是容我想想。”
“你擔心什麽?擔心公婆反對?”
說不擔心是假的。當然,陳友德擔心的倒不是父母不同意他納妾,怕的是他們一旦發現北平女子風塵的身份,那將是可怕的。
“這倒不是。隻是,這樣的事有些難以啟齒。”陳友德故作為難地說。
“若是你不便說。待我找個時間,給公公婆婆說去。想他們也不會難為你的。”溫文賢淑的謝舒琴怎會知道,正是她的這一決定,為她日後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禍患。
在陳友德與謝舒琴談過北平女子後的第三天午後。謝舒琴找到了公公婆婆將陳友德在北平遇見心儀女子的事說了一遍。
開始,陳源並不同意陳友德納妾。一是他認為,再找也很難找到像他媳婦謝舒琴這樣的女子;二是從謝舒琴的講述中知道,女子隻是北平一個小商販人家,這門不當戶不對的;三是嫌棄路途過於遙遠,今後走訪起親家來也是麻煩事一件。可耐不住媳婦和妻子的勸說,最終答應了由陳源準備好了聘禮,委托了一位忠厚老實的家仆,擇吉日帶著媒人上北平為陳友德下聘。
在當時,納妾遠不如娶妻來得隆重,各種繁文縟節也變得簡單起來。陳友德知曉父母同意他迎娶北平女子,快速修書一封,托友人急送到北平,並給予贖金,要友人先為女子贖身,後找一小戶人家住下,演一出戲,蒙蔽眾人。
很快,選定了上北平的吉日。那時正值宣德年間六月,而陳友德的友人在其金錢的誘惑下,更早於陳源委托的媒人到達北平,並按照陳友德的囑咐安排停檔了一切。隻是在安排這一切時,發生了一件有趣之事。陳友德之友早已忘記了友人之托,反而以女子的身份作為威脅,要與她行苟且之事。出言警告其要是不從,便將她的真實身份告知陳家。女子本是風流場中的慣手,也嚐盡了風月場中的冷若冰霜。這好不容易熬到了出頭之日,怎會輕易放下唾手可得的富貴?還不待陳友德之友要霸王硬上弓,早已熟練地伺候起他來。此後,在北平南下金陵的日子裏,陳友德之友總會窺得夜深人靜之時,偷偷潛入女子夜宿的房間。一來二去,女子把陳友德之友迷得魂神顛倒,但凡一得空隙便要與女子行苟且之事。而女子也難捱路途上的空虛與寂寞,對陳友德之友也是歡喜的迎合。
待陳家忠仆帶著媒人來時,北平女子已換成了農家女子的打扮,但依舊難掩身上的風塵之氣。而身為媒人的媒婆縱覽世間之人,不似陳家忠仆那般好糊弄,一眼就看出了端倪。隻是拿著人家的錢,隻好看破不說破。
下聘異常順利。在媒人與早已安排好的女子的父母,經過一番談論,便敲定了所有事務。陳家忠仆雇了四人抬的花轎,一行人就這樣南下金陵了。
北平女子本家姓顏,在家時排行老三,家人又想她之後能有個弟弟,便起名叫顏三弟。顏三弟的名字乍一聽是男子名字,這也不足為怪。後在靖難之役中與家人走散,被人販子賣入青樓。改名燕語。因長得標致,又算聰慧,琴棋書畫略知一二。十五歲那年被一客人看上,破了瓜。此後與人逢場作戲成了她每日必修的課。遇見陳友德時,已是二十歲年華。
走了半月有餘,一行人終是由北平來到了金陵。顏三弟初入陳家門時,陳源見她一身風塵之氣,心知乃不祥之人。便開始後悔起魯莽的決定來。而今木已成舟,也就隻好囑咐謝舒琴對顏三弟多加管束,生怕她做出什麽有損門風的事來。
謝舒琴一個生於書香門第的閨秀,又怎能敵得過顏三弟在風月場中練就的手段?
自從顏三弟進了陳家後,陳友德幾乎日日夜夜都宿眠於她的房中,被迷得神魂顛倒。此時的陳友德哪裏還管什麽孔孟之道,哪裏還有求取功名之心。一心隻想沉迷於巫山雲雨中。
說來也是怪事一件。謝舒琴嫁入陳家三年有餘,硬生生沒能有孕上身。反倒是這個長期遊走在風塵中的顏三弟,嫁入陳家一個月後便發現已有了身孕,這可真是奇事一件。
縱使事多有悖謬。顏三弟懷有身孕的事還是讓陳源等陳家老少好一陣歡喜。有了身孕的顏三弟漸漸暴露出可怕的心機。她需要霸占謝舒琴正室的地位,要將謝舒琴趕出陳家門。隻是礙於一時間沒有機會,加上公婆對謝舒琴的特別愛護,也就無從下手了。
人有時候,想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時,機會總會來得特別快。一日,陳友德的友人上門來走訪。該友人便是陳友德托他到北平安排顏三弟之人。姓吳,名淳文,年長陳友德兩歲,乃是陳友德在考取秀才後,偶然結識的朋友。吳淳文雖也聰慧,卻心術不正,愛耍小聰明。本吳淳文家也頗有些家業,後因其父早早亡故,其母與他又不善經營家業,漸漸衰敗下來。一下從家業頗豐的家族跌落成了落魄門第,這也令吳淳文感到失落。自從他家道中落後,原本圍著他的友人一個個相繼離去,唯有陳友德不計較其家業衰敗,一直將他當成好友對待。正因為有了陳友德的善待,他才願為陳友德去安排一切。
吳淳文此時上門,雖打著探望好友陳友德的名義。實則是想窺探顏三弟。陳友德見好友上門,滿是歡喜,連忙令家仆安排酒菜送到他的書房,還明令家仆不得讓任何人打擾。酒桌上,陳友德又一次對他的鼎力相助表達了感謝。還特意讓顏三弟過來一起陪同。
顏三弟因有身孕本不該飲酒。怎奈久居風月場的她,哪能禁受得住酒香的誘惑。在一番假意客套後,順勢喝起了酒。當顏三弟見吳淳文到了陳家,心中快速盤算起來,想著能否借助吳淳文的手,將謝舒琴趕出陳家。不及一會,她心中已然有了打算。於是,在見陳友德與吳淳文推杯換盞時,故意要陳友德為表達對吳淳文的謝意,每一次敬酒均要以三對一。
陳友德哪曾想到,自己的嬌妻心中會有不良的盤算,還直誇其知書達理,懂得感恩。酒過數巡後,陳友德已是酩酊大醉,趴在桌上打起呼來。
本就心懷鬼胎,一身色膽的吳淳文,看見了顏三弟早就亂了方寸,心猿意馬。見陳友德醉酒,即刻對顏三弟動起手腳。顏三弟對於此事早已司空見慣,也就任由吳淳文上下其手在其身上一頓蹂躪。正當吳淳文熱血沸騰,欲望一觸即發的時刻,顏三弟卻將他叫住。這可急壞了早已欲火焚身的吳淳文。
“你這是什麽意思?撩撥起我來,又製止。”吳淳文心生不滿。威脅道:“你可莫要逼我將你的身份告知金陵城,看你還怎麽在陳家待下去。”
顏三弟抬起纖纖玉手,在他的胸前輕柔地一撫一推,嬌嗔道:“你個猴急什麽?這般情景下怎能做如此之事?萬一他若醒來,怎麽自處?”話音未落,咯咯地笑了起來。
吳淳文被顏三弟的風騷早勾得魂都飛了,怎還會理會陳友德是否突然醒來。俗話說,酒是色之媒。這話一點不假。吳淳文不管不顧,摟住顏三弟就是一頓親撫。被吳淳文一波挑逗,顏三弟也被勾起了淫欲之蟲,也不在乎結果會是如何。就在陳友德的書房中行起雲雨來。
一個是浪蕩公子,一個是水性楊花的風塵女子。一個似餓虎撲食,一個似妖狐展盡手段,早將禮義廉恥丟棄一旁,好一出無恥勾當。勾當過後,男似回味深長,女若花兒亂顫。
“你可真是餓死鬼。”顏三弟在吳淳文的胸前捶了捶。
“若非你似妖狐,我等書生豈能行如此不苟之事?”吳淳文一邊收拾衣衫,一邊調侃。
“呸。你個包藏禍心的書生。你要不欲圖謀不軌,奴家豈會上當。”
“禍心也罷,圖謀不軌也好。能親得芳澤,做鬼亦風流也。”
“少扯什麽風流鬼。”顏三弟不願這樣無關緊要地調侃。話鋒一轉:“我們得尋一計謀,你若幫我一起完成,保你時時可風流。”
吳淳文似有不解,一雙色眼緊緊盯著顏三弟隆起的雙峰看去。
顏三弟不見吳淳文回答,似有不悅:“怎的不願意風流長久?”
吳淳文察覺出顏三弟已生不滿,轉而問道:“是何計謀?”
顏三弟便將心中所想一點一點地向吳淳文說了一遍。吳淳文初聽顏三弟的想法,並不認可,深覺此事難度太大。但一見顏三弟梨花帶雨的哭訴,數落他這隻是想圖一時的快活,並不曾想過要與她長久風流。聞聽此話,吳淳文也就隻得應承下來,並囑托其一定要多加留意,好發現一些破綻,待她為陳家留下血脈後,再尋一個好計謀,好一擊得中。
眼見吳淳文答應幫她一起尋個計謀,滿心歡喜,忍不住摟著他的脖子,親吻一口。被這一勾一吻,吳淳文的心又像被貓兒抓了一般,正當他將顏三弟摟著懷裏,意欲再行苟且之事時,卻聽到了陳友德含糊不清的叫了一聲:“茶,茶,茶……,三弟,給我杯茶。”
陳友德的這一聲叫喚,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苟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