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是必然中的偶然,必然是國共合作肯定會破裂,偶然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國共在皖南發生了衝突,即使不在皖南發生衝突,也會在其他地方發生衝突。
那麽就有兩個問題,首先是國共合作為啥肯定會破裂,其次是為啥會在皖南發生衝突。
先闡述第一個問題,國共合作為啥一定會破裂?
黃埔軍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對於大部分剛入校的黃埔一期小夥子們而言,他們對共產黨或者國民黨,三民主義或者共產主義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他們隻有一腔熱血,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打倒軍閥,趕走帝國主義,改變中國落後的麵貌。
對於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國共兩黨都在竭力爭取,很多人在入學第一天就一臉懵逼,他們的桌子上擺著兩張表格,一張是國民黨的入黨申請,一張是共產黨的入黨申請,就和很多參加學生填寫高考誌願一樣,這種選擇是非理性的,隻能是跟著感覺走。
比如來自陝西的精神小夥杜聿明,他就同時收到了兩張表格,略微思考下,他就選擇了國民黨,原因非常簡單,首先是國民黨的名氣比較大,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黨嘛,跟著老革命走肯定沒錯,其次他對共產兩個字有點不太理解,杜聿明家境不錯,覺得共產是不是就是要把家裏的財產拿出來分給別人?他有點舍不得。
黃埔軍校學生都是年輕人,年輕人聚在一起自然歡樂多多,但在歡聲笑語之下,裂痕卻在悄悄出現,軍校學習除了軍事課程之外,還有政治課程,出身不同,對生活的認識就不同,有的同學出身貧寒,自然強烈反對剝削和壓迫,有的同學出身富貴,覺得自己家裏人對窮人也挺好的啊,不應該是專政的對象。
後來,校園內出現了兩個組織,一個叫“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主要成員是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青年,一個叫“孫文主義學會”,主要是國民黨右派青年,在兩個學會剛成立的時候,相處還是很和諧的,宣傳各自的理論,甚至很多人還在兩個學會之間來回晃蕩,就跟大學裏的各種協會差不多。
比如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他就是“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籌備人之一,後來成了“孫文主義學會”的骨幹。
不過和諧的時間不長,為了宣傳共產主義,“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成立了一個劇團,叫“血花劇社”,經常自編自導劇目在軍校內演出,軍校生活非常枯燥,隻要劇社有演出,學生們都樂嗬嗬的跑過來觀看,跟在以前農村看電影似的,效果非常好。
有一天,節目裏出現了地主打長工的一幕,讓地主家庭出身的賀衷寒一下子毛了,他帶著幾個人衝到戲台上,大聲斥責,你們演的什麽玩意?我們家對長工好的很,什麽時候這樣虐待過他們?你們這樣演居心何在?是不是想奪我們的財產?
賀衷寒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軍校學生中有很多家境很好,他們也有這個疑問,我家裏挺有錢,我也不壞,難道我要被專政嗎?既然這樣,那麽誰想對我專政,那我就反對誰!
一道無形的鐵幕在同學們中間開始豎起。
衝突很快就開始表麵化,1925年春末夏初,第一次東征結束,部隊駐紮在梅縣,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在廣場上舉辦了一場軍民聯歡會,準備借這個難得的機會宣傳一下共產主義思想,大會由黃埔三傑之首蔣先雲主持,由共產黨員李之龍主講,沒錯,就是後來“中山艦事件”的主角李之龍。
結果李之龍還沒有講幾句,賀衷寒就聽不下去了,他帶著幾個人衝上講台,把李之龍給架了下去,然後自己演講起來,開始李之龍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勃然大怒,帶著幾個人衝上台子,兩夥人就在台上開始拳擊加摔跤表演,讓台下的幾千名老百姓目瞪口呆。
當鬥毆的消息傳到蔣介石耳朵後,蔣暴跳如雷,把賀衷寒和李之龍一頓臭罵,然後對賀衷寒做出“撤職查辦”的處分,對李之龍做出檢討的處分。
此時正是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兩黨是同誌加兄弟的關係,兩黨領導人也再三強調,雙方要親密無間,好的“跟一家人似的”,包括後來堅定的反共鬥士蔣介石,此刻也是國共合作的堅定支持者。
在沒有任何人鼓動的情形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分化,連珍貴的同窗之誼都無法阻擋。
在階級消失之前,這種爭鬥將無法避免,無產階級和地主資產階級都有各自的利益訴求,無產階級要專政,就必須要打倒當權的地主資產階級,這和人品無關,不是說你是好人就不打倒你,隻要你在對立的階級,那就必然被打倒。
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代表地主買辦階級的利益,這兩種利益訴求是完全對立的,矛盾非常尖銳,但我們知道,矛盾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條件下,矛盾是可以隨時轉化的。
當麵對打倒封建和反對軍閥的共同目標時,國共兩黨可以暫時擱置矛盾,一致對外,一旦這個目標有所緩解,兩黨的矛盾就會上升為主要矛盾,於是發生了4.12反革命政變,兩黨第一次合作破裂。
當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滅亡中華民族時,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共矛盾成為次要矛盾,西安事變後,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但是當中日民族矛盾稍稍下降時,立即就有人跳出來挑事,就好像前麵提到的,賀衷寒跳出來鬧事一樣,雖然不至於全麵破壞國共合作,但摩擦不可避免。
那麽就有兩個問題,首先是國共合作為啥肯定會破裂,其次是為啥會在皖南發生衝突。
先闡述第一個問題,國共合作為啥一定會破裂?
黃埔軍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對於大部分剛入校的黃埔一期小夥子們而言,他們對共產黨或者國民黨,三民主義或者共產主義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他們隻有一腔熱血,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打倒軍閥,趕走帝國主義,改變中國落後的麵貌。
對於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國共兩黨都在竭力爭取,很多人在入學第一天就一臉懵逼,他們的桌子上擺著兩張表格,一張是國民黨的入黨申請,一張是共產黨的入黨申請,就和很多參加學生填寫高考誌願一樣,這種選擇是非理性的,隻能是跟著感覺走。
比如來自陝西的精神小夥杜聿明,他就同時收到了兩張表格,略微思考下,他就選擇了國民黨,原因非常簡單,首先是國民黨的名氣比較大,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黨嘛,跟著老革命走肯定沒錯,其次他對共產兩個字有點不太理解,杜聿明家境不錯,覺得共產是不是就是要把家裏的財產拿出來分給別人?他有點舍不得。
黃埔軍校學生都是年輕人,年輕人聚在一起自然歡樂多多,但在歡聲笑語之下,裂痕卻在悄悄出現,軍校學習除了軍事課程之外,還有政治課程,出身不同,對生活的認識就不同,有的同學出身貧寒,自然強烈反對剝削和壓迫,有的同學出身富貴,覺得自己家裏人對窮人也挺好的啊,不應該是專政的對象。
後來,校園內出現了兩個組織,一個叫“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主要成員是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青年,一個叫“孫文主義學會”,主要是國民黨右派青年,在兩個學會剛成立的時候,相處還是很和諧的,宣傳各自的理論,甚至很多人還在兩個學會之間來回晃蕩,就跟大學裏的各種協會差不多。
比如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他就是“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籌備人之一,後來成了“孫文主義學會”的骨幹。
不過和諧的時間不長,為了宣傳共產主義,“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成立了一個劇團,叫“血花劇社”,經常自編自導劇目在軍校內演出,軍校生活非常枯燥,隻要劇社有演出,學生們都樂嗬嗬的跑過來觀看,跟在以前農村看電影似的,效果非常好。
有一天,節目裏出現了地主打長工的一幕,讓地主家庭出身的賀衷寒一下子毛了,他帶著幾個人衝到戲台上,大聲斥責,你們演的什麽玩意?我們家對長工好的很,什麽時候這樣虐待過他們?你們這樣演居心何在?是不是想奪我們的財產?
賀衷寒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軍校學生中有很多家境很好,他們也有這個疑問,我家裏挺有錢,我也不壞,難道我要被專政嗎?既然這樣,那麽誰想對我專政,那我就反對誰!
一道無形的鐵幕在同學們中間開始豎起。
衝突很快就開始表麵化,1925年春末夏初,第一次東征結束,部隊駐紮在梅縣,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在廣場上舉辦了一場軍民聯歡會,準備借這個難得的機會宣傳一下共產主義思想,大會由黃埔三傑之首蔣先雲主持,由共產黨員李之龍主講,沒錯,就是後來“中山艦事件”的主角李之龍。
結果李之龍還沒有講幾句,賀衷寒就聽不下去了,他帶著幾個人衝上講台,把李之龍給架了下去,然後自己演講起來,開始李之龍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勃然大怒,帶著幾個人衝上台子,兩夥人就在台上開始拳擊加摔跤表演,讓台下的幾千名老百姓目瞪口呆。
當鬥毆的消息傳到蔣介石耳朵後,蔣暴跳如雷,把賀衷寒和李之龍一頓臭罵,然後對賀衷寒做出“撤職查辦”的處分,對李之龍做出檢討的處分。
此時正是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兩黨是同誌加兄弟的關係,兩黨領導人也再三強調,雙方要親密無間,好的“跟一家人似的”,包括後來堅定的反共鬥士蔣介石,此刻也是國共合作的堅定支持者。
在沒有任何人鼓動的情形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分化,連珍貴的同窗之誼都無法阻擋。
在階級消失之前,這種爭鬥將無法避免,無產階級和地主資產階級都有各自的利益訴求,無產階級要專政,就必須要打倒當權的地主資產階級,這和人品無關,不是說你是好人就不打倒你,隻要你在對立的階級,那就必然被打倒。
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代表地主買辦階級的利益,這兩種利益訴求是完全對立的,矛盾非常尖銳,但我們知道,矛盾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條件下,矛盾是可以隨時轉化的。
當麵對打倒封建和反對軍閥的共同目標時,國共兩黨可以暫時擱置矛盾,一致對外,一旦這個目標有所緩解,兩黨的矛盾就會上升為主要矛盾,於是發生了4.12反革命政變,兩黨第一次合作破裂。
當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滅亡中華民族時,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共矛盾成為次要矛盾,西安事變後,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但是當中日民族矛盾稍稍下降時,立即就有人跳出來挑事,就好像前麵提到的,賀衷寒跳出來鬧事一樣,雖然不至於全麵破壞國共合作,但摩擦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