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清很早就知道了女兒女婿在美國,1952年的時候,杜致禮就到了台灣,在花蓮中學教了一年英文,專門陪護母親,當時曹秀清向光頭提出要到美國看女兒女婿,一直遭到拒絕,生怕她借機跑到大陸投共。
楊振寧獲獎的消息傳到台灣後,曹秀清又一次提出到美國看望女兒女婿,這次立即得到批準,蔣夫婦兩人還親切的會見了她,親切的和曹拉起了家常,仔細的詢問了楊振寧獲獎的情況,光頭表示,楊振寧為華人爭了光,希望曹秀清到美國後,能以嶽母的身份,爭取楊博士訪問台灣,為台灣的建設出一份力。
早就看穿了光頭的曹秀清聽到這些話,不僅驚詫於蔣的臉皮真厚,感到十分惡心,但也隻能敷衍,表示一定按照蔣總統的指示,說服女婿訪問台灣,為台灣的建設添磚加瓦,光頭非常滿意,踱著小方步走了,宋就和曹秀清繼續東扯西拉,還拿出高檔女士香煙,熱情招待。
很快,曹秀清就到了美國,和女兒女婿生活在一起,楊振寧很孝順,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向嶽母請安,曹秀清終於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
女婿爭氣,老伴也到了美國,這些消息都被及時告知了杜,再加上身體恢複,杜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從此成為功德林的積極分子,他還擔任了管理所的縫紉小組組長,把管理軍團的水平拿了出來,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看見誰都笑嗬嗬,性格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由陰鬱變得陽光起來。
改造非常成功,1959年12月4日,杜和其他32人,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獲得了自由,12月14日,同批特赦的王耀武、曾擴清、宋希濂、陳長捷等共10人接到通知,有大人物要接見他們,由於剛剛被釋放,他們還十分謹慎,不敢開口問是哪位大人物要接見他們,隻好悶著頭不吭聲,坐在車裏跟著走。
這10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接見他們的是曾經的老師,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統戰部還邀請了一位特殊嘉賓——末代皇帝溥儀,這位曾經大清的皇帝,此時和大家一樣,都顯得有些拘謹。
杜的領路人張治中,陳長捷的大哥傅作義,國共兩黨的元老邵力子也參加了這次會見。
其實參加會見的都是老熟人,開始大革命的時候,大家都還是熱血青年,轉眼間滄海桑田,發生的變化讓很多人恍若隔世。
1961年3月1日,杜等七人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擔任文史專員,這個機構是總理專門提議設立的,文史專員的主要工作是把自己的親身經曆寫下來,這些專員以前都是一方大員,他們的經曆都是寶貴的財富,既可以教育後人,也能讓他們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實在一舉兩得。
杜此時最渴望的是妻子能回到自己身邊,可是曹秀清此時反而有點疑慮,雖然大家都說他現在心甘情願留在大陸,但誰知道他是真心還是被逼的?她勸杜不如到美國來,夫妻雙方開始了拉鋸戰。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在1952年就回國了,在複旦大學教數學,從六十年代開始,楊武之每年夏天都要出國,到日內瓦與兒子楊振寧一家團聚,通過和親家的交流,曹秀清對丈夫的情況越來越清楚。
轉眼間到了1963年10月,此時曹秀清已經確定杜是真心想留在大陸,並且有穩定的生活,行動也完全自由,於是表露了回大陸的想法,在楊振寧和中國外交部的共同努力下,曹秀清從美國飛到日內瓦,登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
孝順的楊振寧為了方便嶽父母的生活,為他們購買了一批美國最先進的家用電器,包括冰箱空調電動縫紉機和照相機等大件。
1964年11月,杜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可以參政議政,對於一個曾經的俘虜來說,這是極大的信任,也是極大的榮耀,讓杜感到非常振奮。
楊振寧送走嶽母後,一直期待訪問大陸,可是中美當時處於絕交狀態,美國公民不允許到大陸,隻能等待。
有一天,紅衛兵小將衝到他家裏來,把他寫的文史資料選集,還有照相機縫紉機都搬走了,連他兒子的骨灰盒都要搬走,曹秀清急眼了,衝上去搶了回來,兒子的骨灰盒才算保住。
這件事情很快被上麵知道了,立即做出指示,對於文史專員們,一定要做好保護工作,他們的工資要按時發,居住的地方也不允許衝擊,很快,杜家門口貼出了一張告示“此院內已經檢查,以後不要再來破四舊”,從此以後,紅衛兵再也沒有上門過。
1971年,中美關係出現鬆動,美國國務院解除了美國公民不準赴中國旅行的禁令,楊振寧馬上給父親寫信,表達了要回祖國看望父母嶽父母和同學的願望。
楊武之馬上將這個請求報告上去,得到的答複“祖國敞開胸懷歡迎楊振寧遠洋歸來,楊振寧攜杜致禮乘法航直飛上海,成為美籍科學家訪問大陸第一人。
在上海,他見到了父母親,在北京,他見到了曾經的同窗好友,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鄧稼先,奇妙的是,楊振寧和美國的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關係也非常好,他還見到了吳有訓周培源等一大批原來的老師和朋友,大家敞開胸懷聊天,非常開心。
楊振寧這幾次回國探親,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1972年,尼克鬆訪華,此後,他幾乎每年都要回來,同時帶動了中美學術交流,包括李政道等100多名美籍華人科學家陸續訪華,他們為中國同行帶來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資訊,極大的拓寬了國內科學家的視野。
1977年,楊振寧成為“全美華人協會”主要負責人,積極開展增進中美友誼,宣傳祖國統一的活動。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腎髒衰竭去世,楊振寧得知噩耗後,立即啟程回國,全國政協為了照顧楊振寧能趕上葬禮,專門將葬禮延遲,黨中央給的評價是“杜聿明同誌是一名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擁護社會主義道路的愛國者”“雖然他走過曲折的道路,但他有著光榮的後半生,為人民的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人民將懷念他。”
楊振寧獲獎的消息傳到台灣後,曹秀清又一次提出到美國看望女兒女婿,這次立即得到批準,蔣夫婦兩人還親切的會見了她,親切的和曹拉起了家常,仔細的詢問了楊振寧獲獎的情況,光頭表示,楊振寧為華人爭了光,希望曹秀清到美國後,能以嶽母的身份,爭取楊博士訪問台灣,為台灣的建設出一份力。
早就看穿了光頭的曹秀清聽到這些話,不僅驚詫於蔣的臉皮真厚,感到十分惡心,但也隻能敷衍,表示一定按照蔣總統的指示,說服女婿訪問台灣,為台灣的建設添磚加瓦,光頭非常滿意,踱著小方步走了,宋就和曹秀清繼續東扯西拉,還拿出高檔女士香煙,熱情招待。
很快,曹秀清就到了美國,和女兒女婿生活在一起,楊振寧很孝順,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向嶽母請安,曹秀清終於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
女婿爭氣,老伴也到了美國,這些消息都被及時告知了杜,再加上身體恢複,杜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從此成為功德林的積極分子,他還擔任了管理所的縫紉小組組長,把管理軍團的水平拿了出來,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看見誰都笑嗬嗬,性格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由陰鬱變得陽光起來。
改造非常成功,1959年12月4日,杜和其他32人,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獲得了自由,12月14日,同批特赦的王耀武、曾擴清、宋希濂、陳長捷等共10人接到通知,有大人物要接見他們,由於剛剛被釋放,他們還十分謹慎,不敢開口問是哪位大人物要接見他們,隻好悶著頭不吭聲,坐在車裏跟著走。
這10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接見他們的是曾經的老師,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統戰部還邀請了一位特殊嘉賓——末代皇帝溥儀,這位曾經大清的皇帝,此時和大家一樣,都顯得有些拘謹。
杜的領路人張治中,陳長捷的大哥傅作義,國共兩黨的元老邵力子也參加了這次會見。
其實參加會見的都是老熟人,開始大革命的時候,大家都還是熱血青年,轉眼間滄海桑田,發生的變化讓很多人恍若隔世。
1961年3月1日,杜等七人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擔任文史專員,這個機構是總理專門提議設立的,文史專員的主要工作是把自己的親身經曆寫下來,這些專員以前都是一方大員,他們的經曆都是寶貴的財富,既可以教育後人,也能讓他們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實在一舉兩得。
杜此時最渴望的是妻子能回到自己身邊,可是曹秀清此時反而有點疑慮,雖然大家都說他現在心甘情願留在大陸,但誰知道他是真心還是被逼的?她勸杜不如到美國來,夫妻雙方開始了拉鋸戰。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在1952年就回國了,在複旦大學教數學,從六十年代開始,楊武之每年夏天都要出國,到日內瓦與兒子楊振寧一家團聚,通過和親家的交流,曹秀清對丈夫的情況越來越清楚。
轉眼間到了1963年10月,此時曹秀清已經確定杜是真心想留在大陸,並且有穩定的生活,行動也完全自由,於是表露了回大陸的想法,在楊振寧和中國外交部的共同努力下,曹秀清從美國飛到日內瓦,登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
孝順的楊振寧為了方便嶽父母的生活,為他們購買了一批美國最先進的家用電器,包括冰箱空調電動縫紉機和照相機等大件。
1964年11月,杜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可以參政議政,對於一個曾經的俘虜來說,這是極大的信任,也是極大的榮耀,讓杜感到非常振奮。
楊振寧送走嶽母後,一直期待訪問大陸,可是中美當時處於絕交狀態,美國公民不允許到大陸,隻能等待。
有一天,紅衛兵小將衝到他家裏來,把他寫的文史資料選集,還有照相機縫紉機都搬走了,連他兒子的骨灰盒都要搬走,曹秀清急眼了,衝上去搶了回來,兒子的骨灰盒才算保住。
這件事情很快被上麵知道了,立即做出指示,對於文史專員們,一定要做好保護工作,他們的工資要按時發,居住的地方也不允許衝擊,很快,杜家門口貼出了一張告示“此院內已經檢查,以後不要再來破四舊”,從此以後,紅衛兵再也沒有上門過。
1971年,中美關係出現鬆動,美國國務院解除了美國公民不準赴中國旅行的禁令,楊振寧馬上給父親寫信,表達了要回祖國看望父母嶽父母和同學的願望。
楊武之馬上將這個請求報告上去,得到的答複“祖國敞開胸懷歡迎楊振寧遠洋歸來,楊振寧攜杜致禮乘法航直飛上海,成為美籍科學家訪問大陸第一人。
在上海,他見到了父母親,在北京,他見到了曾經的同窗好友,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鄧稼先,奇妙的是,楊振寧和美國的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關係也非常好,他還見到了吳有訓周培源等一大批原來的老師和朋友,大家敞開胸懷聊天,非常開心。
楊振寧這幾次回國探親,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1972年,尼克鬆訪華,此後,他幾乎每年都要回來,同時帶動了中美學術交流,包括李政道等100多名美籍華人科學家陸續訪華,他們為中國同行帶來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資訊,極大的拓寬了國內科學家的視野。
1977年,楊振寧成為“全美華人協會”主要負責人,積極開展增進中美友誼,宣傳祖國統一的活動。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腎髒衰竭去世,楊振寧得知噩耗後,立即啟程回國,全國政協為了照顧楊振寧能趕上葬禮,專門將葬禮延遲,黨中央給的評價是“杜聿明同誌是一名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擁護社會主義道路的愛國者”“雖然他走過曲折的道路,但他有著光榮的後半生,為人民的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人民將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