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最後一天,國民黨中央委員,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成為解放軍的階下囚,進入功德林勞動改造,杜聿明和家人從此流落天涯,各居一方。
杜聿明當俘虜的時候,他的夫人曹秀清在上海的家裏,淮海戰役國軍戰敗的消息迅速傳到上海,讓曹秀清感覺天都塌了下來,她托人到處打聽丈夫的消息,可是兵荒馬亂,沒有人知道杜聿明的確切消息,她從上海跑到南京,天天追著人問老杜的消息,被告知杜聿明已經戰死了。
曹秀清失魂落魄,回到上海天天以淚洗麵,杜聿明19歲的時候,就和曹秀清結婚了,曹比杜大兩歲,兩家都是大戶人家,婚後兩人感情非常好,半年後,熱血青年杜聿明就投考了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學員,表現非常優秀,國共兩黨都向他遞出了橄欖枝,由於杜家是地主,杜聿明對共產兩個字比較反感,他選擇了三民主義,加入了國民黨,有意思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曹秀清在老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杜聿明很有軍事天賦,得到貴人相助,張治中和徐庭瑤都提拔過他,後來又得到蔣介石賞識,隨著戰功的積累,職務也扶搖直上,在抗日戰爭中從頭打到尾,長城抗戰、淞滬抗戰、昆侖關戰役、緬甸遠征,立下赫赫戰功。
長期的戰爭生活,讓他獲得榮譽的同時,也摧毀了他的健康,他患上了胃潰瘍、肺結核、腎結核、脊椎炎等嚴重疾病,為了報答校長蔣介石的知遇之恩,解放戰爭開始以後,他先後出任東北剿總副司令和徐州剿總副司令,拖著重病的身體被解放軍兩大戰神林彪和粟裕反複蹂躪,直到淮海戰役戰敗,生死未卜。
想到這裏,曹秀清更加悲痛欲絕,老杜即使沒死,以他的身體,肯定挨不過監獄的生活,還是必死無疑,老杜是家裏的頂梁柱,老杜沒了,生活的來源就沒了,曹秀清帶著幾個孩子該怎麽生活?
很快到了1949年5月,解放戰爭進展很快,粟裕率領大軍逼近上海,作為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家屬,曹秀清被通知務必攜帶子女登上最後一架從上海到台灣的飛機,還承諾國民黨政府當局一定會支付家庭的生活費和孩子的學費。
杜聿明音訊全無,萬般無奈之下,曹秀清隻好帶著婆婆和5個子女到了台北,定居在台北縣,可是國民黨當局發的那點補助根本不夠一家人的生活,曹秀清隻好出去找了一份收發的工作,賺點微薄的薪水補貼家用。
婆婆年老體弱,經曆了顛沛流離和生活環境的惡化,不幸去世,實在過不下去了,曹秀清隻好豁出去臉皮,找以前的好姐妹宋美齡,還有老公的好哥們張群,都被打哈哈擋了回來,根本沒有解決問題。
後來,杜聿明的長子到美國留學,學費沒有來源,隻能白天上學,晚上出去打工,過的十分艱辛,孩子實在挺不住了,求母親能不能想點辦法,給他寄點錢過去,曹秀清隻好給蔣介石寫信,請看在杜聿明為校長賣命的份上,給予支援,蔣介石大筆一揮,批了一張1000美元的條子,還分2年支付,杜聿明長子的學費一年就要3000美元,年輕人受不了這個打擊,衝動之下,服藥自盡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曹秀清悲痛欲絕,徹底看清了蔣介石卸磨殺驢的嘴臉。
杜聿明和曹秀清有6個子女,前麵說了,有5個被曹秀清帶到了台北,還有一個是個女兒,叫杜致禮,1947年就到了美國,她的老公很有名,現在還活著,叫楊振寧。
這是一段很有傳奇色彩的師生戀,楊振寧是清華大學高材生,他的父親楊武之是著名數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虎父無犬子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
抗戰爆發以後,清華大學搬到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成聯合大學,這就是著名的西南聯大,1944年,楊振寧從西南聯大研究院畢業後,就到聯大附中教書,小夥子很年輕,當時隻有22歲。
杜致禮是他班上的一名學生,當時隻有15歲,杜致禮對這名靦腆害羞的老師印象很好,表示“好害羞的大男生”。
楊振寧教書的時間不長,1945年8月,考取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從此開始旅美生涯。1947年,杜聿明的腎病已經很嚴重了,準備到美國去治療,已經到了上海機場,起飛之前被蔣介石扣下了,緊急派往東北指揮作戰,18歲的杜致禮隻好獨自前往美國讀書。
這個時候,為了讓杜聿明賣命,蔣介石夫婦對杜的家人都關懷備至,杜致禮的學校是宋美齡親自選定的,衛理斯學院攻讀英國文學,還沒讀完,杜聿明被俘,杜致禮失去了生活來源,隻好換了一所免費的聖文森學院,繼續攻讀英國文學。
1949年的一天,杜致禮到普林斯頓一家中國餐館吃飯,碰到了聯大附中的老師楊振寧,兩個年輕人異國重逢,自然倍感親切,很快墮入情網,一年以後就結婚了。
對於這一切,杜聿明是完全不知道的,他無比的思念家人,但是無能為力,感到萬念俱灰,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明知身患重病,但是一聲不吭,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準備病死算了,也算沒有辜負校長的一番栽培。
一天洗澡的時候,杜聿明的雙腿不停哆嗦,被管教的幹部發現,立即向上級報告,戰犯管理所的領導立即安排車輛將他送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簡直就是重病纏身,胃潰瘍、肺結核、腎結核、脊椎炎,隨便哪種都可以要人命。
經過周總理批示,國家把他送進最好的醫院,用最好的病房和設備給他醫治,還專門派人用重金從國外購買藥品,為了讓他盡快恢複,還特批牛奶、魚、肉、雞、蛋給他補身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夥食標準已經超過了他當剿總司令的待遇。
沒有了戰場上顛沛流離的生活,杜聿明在精心的照料和治療下,每天按時吃飯,按時做廣播體操,身體居然慢慢恢複了。
當時國民黨到處造謠,說杜聿明已經戰死,為了破除這種謠言,周總理在得知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在美國,和楊振寧結婚後,立即安排楊振寧的老師張文裕教授,寫了一封親筆信,通過英國大使館交給楊振寧和杜致禮,告訴他們杜聿明在大陸一切安好。
杜致禮很快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曹秀清,曹秀清悲喜交加,喜的是丈夫還活著,悲的是這輩子不知還能不能再見上一麵。
在功德林的杜聿明得知女兒已經結婚,老公還是著名數學家楊武之的兒子時,感到非常欣慰,覺得女兒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心情也好了起來。
這個事情發生在1955年,此時楊振寧還是一個無名之輩,周總理這個事情的確做的漂亮,相比蔣介石的不聞不問,總理的做法顯得分外有人情味,分外溫馨。
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消息傳出後,周總理立即派出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前往瑞典祝賀,顯得非常自然,代表團其實隻有兩個人,楊振寧老師張文裕教授和他的夫人王承書。
在總理的安排下,張在出發前,前往功德林拜訪杜聿明,請杜聿明以嶽父的身份寫一封祝賀信,準備在斯德哥爾摩的頒獎儀式現場當麵交給楊振寧,杜聿明寫了一封很短的祝賀信“親愛的寧婿: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爾獎金,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
楊振寧給這個從未謀麵的嶽父回了信,表示嶽父的鼓勵使他深受鼓勵。
杜聿明當俘虜的時候,他的夫人曹秀清在上海的家裏,淮海戰役國軍戰敗的消息迅速傳到上海,讓曹秀清感覺天都塌了下來,她托人到處打聽丈夫的消息,可是兵荒馬亂,沒有人知道杜聿明的確切消息,她從上海跑到南京,天天追著人問老杜的消息,被告知杜聿明已經戰死了。
曹秀清失魂落魄,回到上海天天以淚洗麵,杜聿明19歲的時候,就和曹秀清結婚了,曹比杜大兩歲,兩家都是大戶人家,婚後兩人感情非常好,半年後,熱血青年杜聿明就投考了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學員,表現非常優秀,國共兩黨都向他遞出了橄欖枝,由於杜家是地主,杜聿明對共產兩個字比較反感,他選擇了三民主義,加入了國民黨,有意思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曹秀清在老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杜聿明很有軍事天賦,得到貴人相助,張治中和徐庭瑤都提拔過他,後來又得到蔣介石賞識,隨著戰功的積累,職務也扶搖直上,在抗日戰爭中從頭打到尾,長城抗戰、淞滬抗戰、昆侖關戰役、緬甸遠征,立下赫赫戰功。
長期的戰爭生活,讓他獲得榮譽的同時,也摧毀了他的健康,他患上了胃潰瘍、肺結核、腎結核、脊椎炎等嚴重疾病,為了報答校長蔣介石的知遇之恩,解放戰爭開始以後,他先後出任東北剿總副司令和徐州剿總副司令,拖著重病的身體被解放軍兩大戰神林彪和粟裕反複蹂躪,直到淮海戰役戰敗,生死未卜。
想到這裏,曹秀清更加悲痛欲絕,老杜即使沒死,以他的身體,肯定挨不過監獄的生活,還是必死無疑,老杜是家裏的頂梁柱,老杜沒了,生活的來源就沒了,曹秀清帶著幾個孩子該怎麽生活?
很快到了1949年5月,解放戰爭進展很快,粟裕率領大軍逼近上海,作為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家屬,曹秀清被通知務必攜帶子女登上最後一架從上海到台灣的飛機,還承諾國民黨政府當局一定會支付家庭的生活費和孩子的學費。
杜聿明音訊全無,萬般無奈之下,曹秀清隻好帶著婆婆和5個子女到了台北,定居在台北縣,可是國民黨當局發的那點補助根本不夠一家人的生活,曹秀清隻好出去找了一份收發的工作,賺點微薄的薪水補貼家用。
婆婆年老體弱,經曆了顛沛流離和生活環境的惡化,不幸去世,實在過不下去了,曹秀清隻好豁出去臉皮,找以前的好姐妹宋美齡,還有老公的好哥們張群,都被打哈哈擋了回來,根本沒有解決問題。
後來,杜聿明的長子到美國留學,學費沒有來源,隻能白天上學,晚上出去打工,過的十分艱辛,孩子實在挺不住了,求母親能不能想點辦法,給他寄點錢過去,曹秀清隻好給蔣介石寫信,請看在杜聿明為校長賣命的份上,給予支援,蔣介石大筆一揮,批了一張1000美元的條子,還分2年支付,杜聿明長子的學費一年就要3000美元,年輕人受不了這個打擊,衝動之下,服藥自盡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曹秀清悲痛欲絕,徹底看清了蔣介石卸磨殺驢的嘴臉。
杜聿明和曹秀清有6個子女,前麵說了,有5個被曹秀清帶到了台北,還有一個是個女兒,叫杜致禮,1947年就到了美國,她的老公很有名,現在還活著,叫楊振寧。
這是一段很有傳奇色彩的師生戀,楊振寧是清華大學高材生,他的父親楊武之是著名數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虎父無犬子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
抗戰爆發以後,清華大學搬到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成聯合大學,這就是著名的西南聯大,1944年,楊振寧從西南聯大研究院畢業後,就到聯大附中教書,小夥子很年輕,當時隻有22歲。
杜致禮是他班上的一名學生,當時隻有15歲,杜致禮對這名靦腆害羞的老師印象很好,表示“好害羞的大男生”。
楊振寧教書的時間不長,1945年8月,考取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從此開始旅美生涯。1947年,杜聿明的腎病已經很嚴重了,準備到美國去治療,已經到了上海機場,起飛之前被蔣介石扣下了,緊急派往東北指揮作戰,18歲的杜致禮隻好獨自前往美國讀書。
這個時候,為了讓杜聿明賣命,蔣介石夫婦對杜的家人都關懷備至,杜致禮的學校是宋美齡親自選定的,衛理斯學院攻讀英國文學,還沒讀完,杜聿明被俘,杜致禮失去了生活來源,隻好換了一所免費的聖文森學院,繼續攻讀英國文學。
1949年的一天,杜致禮到普林斯頓一家中國餐館吃飯,碰到了聯大附中的老師楊振寧,兩個年輕人異國重逢,自然倍感親切,很快墮入情網,一年以後就結婚了。
對於這一切,杜聿明是完全不知道的,他無比的思念家人,但是無能為力,感到萬念俱灰,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明知身患重病,但是一聲不吭,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準備病死算了,也算沒有辜負校長的一番栽培。
一天洗澡的時候,杜聿明的雙腿不停哆嗦,被管教的幹部發現,立即向上級報告,戰犯管理所的領導立即安排車輛將他送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簡直就是重病纏身,胃潰瘍、肺結核、腎結核、脊椎炎,隨便哪種都可以要人命。
經過周總理批示,國家把他送進最好的醫院,用最好的病房和設備給他醫治,還專門派人用重金從國外購買藥品,為了讓他盡快恢複,還特批牛奶、魚、肉、雞、蛋給他補身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夥食標準已經超過了他當剿總司令的待遇。
沒有了戰場上顛沛流離的生活,杜聿明在精心的照料和治療下,每天按時吃飯,按時做廣播體操,身體居然慢慢恢複了。
當時國民黨到處造謠,說杜聿明已經戰死,為了破除這種謠言,周總理在得知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在美國,和楊振寧結婚後,立即安排楊振寧的老師張文裕教授,寫了一封親筆信,通過英國大使館交給楊振寧和杜致禮,告訴他們杜聿明在大陸一切安好。
杜致禮很快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曹秀清,曹秀清悲喜交加,喜的是丈夫還活著,悲的是這輩子不知還能不能再見上一麵。
在功德林的杜聿明得知女兒已經結婚,老公還是著名數學家楊武之的兒子時,感到非常欣慰,覺得女兒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心情也好了起來。
這個事情發生在1955年,此時楊振寧還是一個無名之輩,周總理這個事情的確做的漂亮,相比蔣介石的不聞不問,總理的做法顯得分外有人情味,分外溫馨。
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消息傳出後,周總理立即派出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前往瑞典祝賀,顯得非常自然,代表團其實隻有兩個人,楊振寧老師張文裕教授和他的夫人王承書。
在總理的安排下,張在出發前,前往功德林拜訪杜聿明,請杜聿明以嶽父的身份寫一封祝賀信,準備在斯德哥爾摩的頒獎儀式現場當麵交給楊振寧,杜聿明寫了一封很短的祝賀信“親愛的寧婿: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爾獎金,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
楊振寧給這個從未謀麵的嶽父回了信,表示嶽父的鼓勵使他深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