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兩個“英國人”用英語溝通,需要一個中國人當翻譯,多奇葩的事情,可這就是現實,這種情況下,能團結才有鬼了。


    一盤散沙什麽都幹不了,團結起來才有力量,日本人明白這個道理,但要做到實在太難,這需要對所有日本人的思想根源進行改造,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幸運的是,他們很快找到了方法,依靠這個方法,日本將很快團結起來;不幸的是,他們的方法具有極大的副作用,大到足以毀滅日本。


    明治政府成立後第二年,麵向全國發布了一份叫“人民告諭”的文件,表示“天子是神,日本每一寸土地都屬於天子。。日本人喝的水,吃的飯,穿的衣服,都是天子的恩賜。。所有日本人都要無條件效忠天子。。。”


    中國幾千年前詩經裏麵有一篇文章,叫“小雅 北山”,裏麵有句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伊藤博文拿中國幾千年前的東西來糊弄日本老百姓,能成功嗎?回答是能,因為幕府統治日本幾百年,長期閉關鎖國,實行愚民政策,日本老百姓非常愚昧,和白癡差不多,不管你說啥,他都相信。


    然後,睦仁這個隻有十幾歲的小屁孩,就變成了日本的神,日本人的家裏都要供奉他的肖像,所有為他戰死的日本人,都可以進入靖國神社,成為“神”。


    為了讓軍隊絕對服從天皇,睦仁親自出任日本海陸軍大元帥,“軍人敕諭”是日本軍人最高行動準則,裏麵非常明確提出,服從軍令,就是服從天皇,隻要是天皇的意思,無論幹什麽都可以。


    洗腦時間長了以後,士兵們頭腦中就失去了是非道德的觀念,隻知道服從天皇,甚至隻要聽到是天皇的意思,就條件反射去執行,連分辨命令真假的能力都沒有。


    南京大屠殺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下命令的是天皇的叔父——朝香宮鳩彥,這個超級禽獸,靠著皇室的身份,逃脫了戰後審判,繼續吃香喝辣,舒舒服服過完了一生,你說到哪裏說理去?


    經過軍國主義教育,日本士兵都成為一根筋,隻知道服從,不畏懼死亡,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極其可怕。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完成了工業化,國力急劇上升,再也不是非洲部落一般的存在,而是東亞上空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閃亮新星,誰也不能忽視這股新生的力量。


    日本人發達了,稱霸全球的野心開始蠢蠢欲動,按照既定模式,開啟對中國的入侵。


    甲午戰爭、九一八事件、一二八淞滬抗戰、七七事變、八一三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直到規模空前的武漢會戰。


    無論是大清,還是老蔣的國民革命軍,碰上日軍,都是兵敗如山倒,即使有平型關大捷、台兒莊大捷和萬家嶺大捷,這些大捷不過是失敗洪流中的一點小浪花,改變不了失敗基本麵的事實,失敗多了以後,容易讓人喪失信心,既包括國內也包括國外。


    在日本人強大的壓迫感麵前,投降顯然比打仗要輕鬆的多,國民黨內部很多人開始意誌動搖,有些甚至當了當了漢奸,客觀的說,蔣介石這段時間幹的相當不錯,他拿出當年混上海灘的光棍氣質,頂住強大的壓力,堅決不投降,表示要和日本人幹到底。


    我知道,有時候表揚一下蔣,會引起很多人的攻擊,覺得有果粉的嫌疑,其實搞一刀切是很幼稚的行為,有人覺得蔣是一個壞逼,那蔣肯定就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從小到大一件好事都不會幹,聽到蔣曾經扶老太太過馬路的事跡就暴跳如雷。


    這種行為很容易暴露智商,作為一個有內涵的人,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喜歡搞一刀切的人,分析能力都特別差,判斷啥都憑本能,第一印象好的人,殺人放火都是好事,第一印象壞的人,天天助人為樂都被看成是居心叵測。


    和這種沒腦子的人,也沒什麽好爭論的。


    國民政府本身就不是一個正經的政府,國民黨也不是一個正經的黨派,本質上就是一個披著黨派和政府外衣的黑社會,咋個能和建立了現代官僚體係的日本打呢?拋開工業實力不談,就是組織能力也不在一個檔次上。


    打不贏是必然的,但明知打不贏還要打,打輸了還不投降,這就很難得了。


    國府組織能力的確漏洞百出,戰役策劃也夠差勁,但如果就此把國府貶得一文不值,這個就有點過分了,有這種想法的人,一般曆史知識都比較匱乏。


    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硬傷,曆史課本教給學生的,永遠是某某年某人幹了什麽事,這個事情有什麽意義,幾乎沒有教過學生,同時期,國外發生了什麽事情,導致很多人的曆史是被割裂的,無法形成對世界總體的認識。


    比如認為國軍完全是一坨翔的人,基本都沒有全麵的曆史觀,因為他們不知道別的國家的表現,比如英美列強。


    日軍進攻香港,英軍堅持了17天就全部投降,日軍進攻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印度聯軍10多萬人,僅僅堅持了7天,就全部投降;日軍進攻菲律賓,僅僅5個月時間,10萬美菲聯軍也全部投降。


    有比較才有鑒別,英美是當時世界上實力頂尖的列強,他們的武器裝備比國軍好的多,士兵素質也高的多,在日軍的進攻麵前,居然大規模投降成了俘虜,戰鬥意誌比國軍差遠了。


    列強都打的這麽慘,國軍能打成這樣,真的算是很不錯了。


    這個時候再聯想下抗美援朝,美軍把日軍打出翔,中國人民誌願軍把以美軍為首的列強聯軍打出翔,這是一種什麽成就?是不是有點逆天的感覺?


    話題再轉回來,從七七事變開始,中國幾乎是在孤軍奮戰,以一個落後的農業國麵對工業國的降維打擊,在中國最孤獨,最淒慘,最需要朋友的時刻,英美果斷抽身而去,絕情的程度,讓蔣介石一度懷疑人生。


    蔣是以典型的儒家思維揣度西方,蔣把英美當成朋友,但西方沒有這種意思,雙方在一起隻是交易,西方人是以貿易起家的,無論幹啥,他們都要先算賬,算出來有好處就幹,沒好處就不幹,和仁義道德無關。


    但西方人還是膚淺了,他們不明白,國家和人是一樣的,要想發展壯大,除了金錢以外,還要有一些其他的東西,當鑽到錢眼裏以後,人味就沒了,時間長了,朋友越來越少,人也越混越矬,日不落帝國混到現在已經回歸島國了,燈塔國背信棄義的事情幹多了,現在也開始走下坡路。


    據當時中國駐英大使回憶,他說英國的政策就是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竭力討好日本,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尤其是中國人的利益,後來英國人就把中國政府放在英租界的銀子全部給了日軍,唯一目的就是討好日本人。


    英國人這樣幹的目的,就是希望日本不要在中國以外的地方打仗,1939年7月,英國駐日大使克萊琪與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在東京簽訂《有田—克萊琪協定》,協議中表示,英國“完全承認”日本造成的“中國之實際局勢”。


    美國是英國的親兒子,兩個國家一個德行,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一直向日本出售石油鋼鐵等物資,堅守所謂的“中立法案”,不向中國提供貸款,不向中國出售軍火。


    中國自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一直到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這四年的抗戰沒有取得英美的任何支持,是中華民族為了救亡圖存,自主自發在抗戰。如果非要說有關係,那就是英美拉偏架,支持日本人。


    看到英美這種猥瑣模樣,蔣介石感到非常惡心,他覺得以後什麽國際信義人類道德都是屁話,表示自己還是太年輕了,居然相信了美國人,對著耶穌發誓,以後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願意相信資本家的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4年抗戰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墨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墨垚並收藏14年抗戰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