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喜歡看功夫片,特別喜歡甄子丹的《精武門》,老戲骨高雄主演的霍元甲正義淩然,武功卓絕,甄子丹主演的陳真年輕衝動,心地善良,是一個武術奇才,這部片子非常好,既有精彩的武打鏡頭,也有哀怨纏綿的愛情故事,還是陳真和日本人的三角戀愛,更加虐心,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
裏麵有這麽一個橋段,精武門大師兄劉振聲和陳真比武輸了以後,離開上海到了內地,參加革命黨,後來奉命潛回上海,負責把一份叫“田中奏折”的情報搞到手,為了這份密報,正反派展開一場場血腥大對決,包括雙截棍單挑上百武士刀,甄子丹的動作淩厲凶狠,看的人熱血沸騰,最後精武門損失殆盡,“田中奏折”被公之於眾。
“田中奏折”的主要內容是“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支那完全被我國征服,其他為小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於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日本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遺策,是亦我帝國存亡上之必要之事也。”
非常明顯,這是一份以侵略中國為跳板,企圖稱霸世界的宣言。
其實“田中奏折”是一種通俗的說法,1927年4月,田中義一被任命為日本首相,他將所有侵華的想法寫成了一本小冊子,叫《田中內閣滿蒙積極政策上奏文》,相當於是日本侵華的總體規劃,簡稱“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和精武門沒什麽關係,據說是一個叫蔡智堪的人,和反戰的日本人裏應外合,偷偷潛入日本皇宮,用了兩個晚上抄錄完畢,隨後獻給了張學良的外交秘書王家楨,張學良將這份奏折印發給東北軍高級將領,作為內參資料學習。
1929年10月,一個叫閻寶航的人,在日本召開的一個國際會議上,把英文版的“田中奏折”分發給歐美各國代表,勁爆的內容讓洋人們驚呆了,有種陰溝裏翻船的味道,萬萬沒有想到,在洋大人眼中一向猥瑣的日本人,居然有如此雄心壯誌。
日本想占領中國,還想稱霸全世界,其實吧,征服世界這個想法,並不是田中發明的,他不過是一個可恥的抄襲者,原創另有其人。
1823年,日本有一個叫佐藤信淵的家夥,寫了一本書,叫《宇內混同秘策》,宇內本來是宇宙之內的意思,不過當時人類還沒有衝出地球,還是理解為全世界比較合適,混同就是統一的意思,就是統一世界的秘密辦法。
佐藤出身於日本平民家庭,成年以後,到處混過,當過醫生,幹過師爺,還教過書,還是一個軍事發燒友,業餘時間特別喜歡研究軍艦和大炮,49歲以後,開始在日本到處溜達,著書立說,據說寫了八千多本書,關於這個數量,我相當懷疑,畢竟生產隊的驢都沒這麽高產。
不過無所謂,佐藤本來也不是什麽正經學者,屬於半道出家的,標準的半吊子水平,經過考證,佐藤發現日本是天地間最早成立的國家,全世界的國家都應該成為日本的郡縣,全世界的君主,都應該成為天皇的臣仆。
這是什麽神仙邏輯?反正我是無法理解,一度無法釋懷,不過當想到這是日本人推導出來的,馬上就釋然了,畢竟一個能夠把大便當成美食的國度,沒什麽不能理解的。
佐藤可不是空想,他還給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第一步攻占中國東北;第二步征服中國;第三步征服世界。
在中國人看來,這個想法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一個人很窮,另外一個人給了他致富的方案:第一步找到銀行;第二步在銀行喊搶劫;第三步有錢了。
可能中國人覺得這個方案不靠譜,但日本人覺得如獲至寶,他們當真了,稱霸世界三部曲,開始紮根於他們的腦海,終有一天會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在19世紀初,大清依然是東亞扛把子,朝鮮還是大清的跟屁蟲,日本在幕府統治之下,閉關鎖國已經幾百年,基本斷絕和外界的一切聯係,民眾愚昧無知,國家窮困落後,放眼全球,是一個又窮又落後的小國家,這種情形下,日本人就敢這麽想,的確有想象力。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就像夜郎曾經自大過一樣,這個時候就算日本人有稱霸宇宙的想法,都不會有人去關注,誰會在意弱者的想法?就好比非洲一個部落,跳出來說要統一世界,除了博得大家一笑之外,難道會有人當真?
1862年,日本長州藩一個叫高杉晉作的家夥到中國溜達,準備學點先進的治國理政經驗,在天朝上國,高杉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當時正在打鴉片戰爭,中國老百姓表現得麻木不仁,沒有絲毫對侵略者的仇視,反而非常熱情,和敵國軍隊打成一片,賣給他們生活物資,幫忙搬運軍隊物資,甚至給他們帶路。
高杉看到之後,感慨萬千,這樣的國家能有什麽前途?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團結日本國民,反抗西方侵略,絕對不讓日本變成第二個中國。
帶著萬千感慨,高杉回到了日本,1863年,英國入侵日本,高杉帶著長州藩的軍隊和英國人展開了浴血奮戰,當然,武士刀和槍炮的戰爭非常悲壯,高杉被自己感動了,他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日本的英雄,日本人應該團結在他周圍,共同對抗侵略者。
現實迅速給了他一巴掌,在長州藩和英軍血戰時,其他藩的武士不但沒有過來支援,還在英國人勝利之後,派人向英軍表示祝賀,日本老百姓為了賺取工錢,踴躍報名,幫助英國人運輸軍火。
大清國的一幕在日本重演了,現實讓高杉有點崩潰。
高杉還是膚淺了,從古至今,日本從來就沒有大一統,天皇不過是虛無縹緲的吉祥物,日本列島上的人們壓根就沒覺得自己是一夥的,武士也隻是向主人效忠,一盤散沙,不團結才正常,團結反而不正常。
長州藩和英國人打仗,在其他藩看來,和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日本武士有尊重強者的習慣,英國人打贏了,向英國人表示祝賀,簡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
就好像現在阿富汗一樣,某個部落和美國人打起來了,其他部落隻會圍觀,如果有好處,落井下石簡直順理成章,你跟他們說你們都是阿富汗人,要愛國,要團結一致對付美國人,他們可能覺得你有神經病,千百年來,阿富汗不同部落之間爭鬥不休,積累了深仇大恨,他們從來都沒覺得和對方是一夥人,團結友愛是不可能的,砍死對方興趣倒是很大。
就好比我們覺得愛爾蘭屬於英國,愛爾蘭人也是英國人,如果你采訪一個愛爾蘭人,問他對英國人的看法,他可能回答,英國人的缺點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們都不是愛爾蘭人。如果哪天英國被侵略了,愛爾蘭人估計會第一個跳出來支援侵略者。
前兩天聽一個哥們聊天,他說在英格蘭,愛爾蘭人要遭受無限鄙視,兩夥人日常基本不打交道,雖然都說英語,但兩者之間由於口音或者說話習慣的原因,互相很難溝通,有一次一個愛爾蘭人和英格蘭人溝通,說了半天都不知道對方在說啥,都快打起來了,後來這個中國人跑過去給他們當翻譯,兩個人才明白對方的想法。
裏麵有這麽一個橋段,精武門大師兄劉振聲和陳真比武輸了以後,離開上海到了內地,參加革命黨,後來奉命潛回上海,負責把一份叫“田中奏折”的情報搞到手,為了這份密報,正反派展開一場場血腥大對決,包括雙截棍單挑上百武士刀,甄子丹的動作淩厲凶狠,看的人熱血沸騰,最後精武門損失殆盡,“田中奏折”被公之於眾。
“田中奏折”的主要內容是“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支那完全被我國征服,其他為小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於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日本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遺策,是亦我帝國存亡上之必要之事也。”
非常明顯,這是一份以侵略中國為跳板,企圖稱霸世界的宣言。
其實“田中奏折”是一種通俗的說法,1927年4月,田中義一被任命為日本首相,他將所有侵華的想法寫成了一本小冊子,叫《田中內閣滿蒙積極政策上奏文》,相當於是日本侵華的總體規劃,簡稱“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和精武門沒什麽關係,據說是一個叫蔡智堪的人,和反戰的日本人裏應外合,偷偷潛入日本皇宮,用了兩個晚上抄錄完畢,隨後獻給了張學良的外交秘書王家楨,張學良將這份奏折印發給東北軍高級將領,作為內參資料學習。
1929年10月,一個叫閻寶航的人,在日本召開的一個國際會議上,把英文版的“田中奏折”分發給歐美各國代表,勁爆的內容讓洋人們驚呆了,有種陰溝裏翻船的味道,萬萬沒有想到,在洋大人眼中一向猥瑣的日本人,居然有如此雄心壯誌。
日本想占領中國,還想稱霸全世界,其實吧,征服世界這個想法,並不是田中發明的,他不過是一個可恥的抄襲者,原創另有其人。
1823年,日本有一個叫佐藤信淵的家夥,寫了一本書,叫《宇內混同秘策》,宇內本來是宇宙之內的意思,不過當時人類還沒有衝出地球,還是理解為全世界比較合適,混同就是統一的意思,就是統一世界的秘密辦法。
佐藤出身於日本平民家庭,成年以後,到處混過,當過醫生,幹過師爺,還教過書,還是一個軍事發燒友,業餘時間特別喜歡研究軍艦和大炮,49歲以後,開始在日本到處溜達,著書立說,據說寫了八千多本書,關於這個數量,我相當懷疑,畢竟生產隊的驢都沒這麽高產。
不過無所謂,佐藤本來也不是什麽正經學者,屬於半道出家的,標準的半吊子水平,經過考證,佐藤發現日本是天地間最早成立的國家,全世界的國家都應該成為日本的郡縣,全世界的君主,都應該成為天皇的臣仆。
這是什麽神仙邏輯?反正我是無法理解,一度無法釋懷,不過當想到這是日本人推導出來的,馬上就釋然了,畢竟一個能夠把大便當成美食的國度,沒什麽不能理解的。
佐藤可不是空想,他還給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第一步攻占中國東北;第二步征服中國;第三步征服世界。
在中國人看來,這個想法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一個人很窮,另外一個人給了他致富的方案:第一步找到銀行;第二步在銀行喊搶劫;第三步有錢了。
可能中國人覺得這個方案不靠譜,但日本人覺得如獲至寶,他們當真了,稱霸世界三部曲,開始紮根於他們的腦海,終有一天會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在19世紀初,大清依然是東亞扛把子,朝鮮還是大清的跟屁蟲,日本在幕府統治之下,閉關鎖國已經幾百年,基本斷絕和外界的一切聯係,民眾愚昧無知,國家窮困落後,放眼全球,是一個又窮又落後的小國家,這種情形下,日本人就敢這麽想,的確有想象力。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就像夜郎曾經自大過一樣,這個時候就算日本人有稱霸宇宙的想法,都不會有人去關注,誰會在意弱者的想法?就好比非洲一個部落,跳出來說要統一世界,除了博得大家一笑之外,難道會有人當真?
1862年,日本長州藩一個叫高杉晉作的家夥到中國溜達,準備學點先進的治國理政經驗,在天朝上國,高杉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當時正在打鴉片戰爭,中國老百姓表現得麻木不仁,沒有絲毫對侵略者的仇視,反而非常熱情,和敵國軍隊打成一片,賣給他們生活物資,幫忙搬運軍隊物資,甚至給他們帶路。
高杉看到之後,感慨萬千,這樣的國家能有什麽前途?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團結日本國民,反抗西方侵略,絕對不讓日本變成第二個中國。
帶著萬千感慨,高杉回到了日本,1863年,英國入侵日本,高杉帶著長州藩的軍隊和英國人展開了浴血奮戰,當然,武士刀和槍炮的戰爭非常悲壯,高杉被自己感動了,他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日本的英雄,日本人應該團結在他周圍,共同對抗侵略者。
現實迅速給了他一巴掌,在長州藩和英軍血戰時,其他藩的武士不但沒有過來支援,還在英國人勝利之後,派人向英軍表示祝賀,日本老百姓為了賺取工錢,踴躍報名,幫助英國人運輸軍火。
大清國的一幕在日本重演了,現實讓高杉有點崩潰。
高杉還是膚淺了,從古至今,日本從來就沒有大一統,天皇不過是虛無縹緲的吉祥物,日本列島上的人們壓根就沒覺得自己是一夥的,武士也隻是向主人效忠,一盤散沙,不團結才正常,團結反而不正常。
長州藩和英國人打仗,在其他藩看來,和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日本武士有尊重強者的習慣,英國人打贏了,向英國人表示祝賀,簡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
就好像現在阿富汗一樣,某個部落和美國人打起來了,其他部落隻會圍觀,如果有好處,落井下石簡直順理成章,你跟他們說你們都是阿富汗人,要愛國,要團結一致對付美國人,他們可能覺得你有神經病,千百年來,阿富汗不同部落之間爭鬥不休,積累了深仇大恨,他們從來都沒覺得和對方是一夥人,團結友愛是不可能的,砍死對方興趣倒是很大。
就好比我們覺得愛爾蘭屬於英國,愛爾蘭人也是英國人,如果你采訪一個愛爾蘭人,問他對英國人的看法,他可能回答,英國人的缺點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們都不是愛爾蘭人。如果哪天英國被侵略了,愛爾蘭人估計會第一個跳出來支援侵略者。
前兩天聽一個哥們聊天,他說在英格蘭,愛爾蘭人要遭受無限鄙視,兩夥人日常基本不打交道,雖然都說英語,但兩者之間由於口音或者說話習慣的原因,互相很難溝通,有一次一個愛爾蘭人和英格蘭人溝通,說了半天都不知道對方在說啥,都快打起來了,後來這個中國人跑過去給他們當翻譯,兩個人才明白對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