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還是有點軍事才能的,在南口和日軍血戰十九天,把日軍搞死了差不多近萬人,蔣當時命令他絕不允許撤退,死也要死在陣地上,不過湯恩伯很機靈,在超額完成了老蔣下達的防守任務後,果斷帶著剩下的兄弟們跑路,為中央軍留下了血脈,讓蔣非常驚喜,既把麵子掙了,也沒賠光本錢,從後來湯恩伯一路升官發財,就可以知道,老蔣對於湯最後跑路的行為一點是很讚賞的。
日本人此時非常猛,他們計劃南北夾擊,迅速把委員長打趴下,在把湯恩伯趕跑以後,迅速占領了北平、天津、察哈爾和河北,最後衝向山西。
這可把閻錫山給嚇壞了,從辛亥革命開始,閻就一直周旋在各路軍閥中間,戰戰兢兢,苦心經營,對於閻來說,山西就是他的命根子,如今要來搶他命根子的,居然是他的日本老同學。
板垣征四郎和閻錫山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因為這層關係,在中日全麵戰爭爆發之前,板垣經常到山西看望老同學,共敘同學情誼,同學能有什麽壞心眼呢?每次閻都熱情招待,板垣借著這些機會,踏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把山西的地形摸得透透的。
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板垣還隻是關東軍一個參謀,到1937年的時候,這小子官運亨通,已經晉升中將,成為日軍第五師團的師團長,這個第五師團主要由廣島人構成,所以也叫廣島師團,由此看來,廣島挨一顆原子彈也是咎由自取。
老同學帶著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來要自己的老命了,閻錫山慌的一b,但是再慌也要打,蔣介石讓他沿著長城布防,和衛立煌率各路軍隊抵抗日軍,這個就是太原會戰。
雖然閻錫山慌的不行,但此時他也達到了曆史上輝煌的頂點,因為他從來沒有指揮過如此多派係的軍隊,包括中央軍衛立煌、西北軍孫連仲、川軍鄧錫侯,還有共產黨的人馬。
在這個期間,閻錫山安排了十一個軍在平型關附近狙擊日軍,被稱為“平型關戰役”,有十個軍都打的稀爛,所以這個戰役後來就不咋提了,唯獨第八路軍取得了勝利,這就是書上濃墨重彩描述的“平型關大捷”。
這場戰鬥最能體現中日軍隊的差異,林彪率領的115師是八路軍的第一主力,戰士們幾乎都參加過長征,是真正大浪淘沙後的精英,無論戰鬥意誌還是戰鬥技巧或者是體能,都是頂呱呱,遠遠超過普通人。
115師一萬兩千人左右,伏擊的日軍是板垣師團二十一旅團的輜重部隊,也就是日軍後勤部隊,這支日軍非主力運輸隊共1000多人,雙方基本是10:1,精英vs後勤。
按理說我軍應該以絕對優勢迅速獲勝,事實是雙方打了大半天,日軍1000多人才被全殲,可我軍也傷亡了1000多人,這些可都是幹部的種子,毛教員得知部隊傷亡的數字後,心疼的直跺腳。
鬼子拚刺刀的水平,讓八路軍非常感慨,根據戰場感受,八路軍製定了專門針對日軍的拚刺刀戰術,在日常戰鬥中繼續打磨,拚刺刀的技能提升飛快,到抗戰後期,拚刺刀的水平已經完全不弱於日軍了。
由於消滅的是輜重部隊,八路軍繳獲了不少好東西,其中包括很多軍大衣,林彪很高興,披著繳獲的日軍軍大衣出門兜風,被晉綏軍士兵當作日軍軍官,一槍命中,受了重傷,隻得去蘇聯養傷,從此退出抗日戰爭,等他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是解放戰爭了,實在是有點遺憾,他好像就是專門為內戰而生的。
緊接著晉綏軍和衛立煌的中央軍在雁門關附近和板垣征四郎狠狠的幹了一場,這就是“忻口戰役”,守財奴閻錫山這次也發了狠,把太原兵工廠所有庫存炮彈幾萬發全部拿了出來,熱情招待了老同學,戰鬥中跑出來陳長捷這匹黑馬,表現出強大的防守技能,後來平津戰役時,被傅作義安排防守天津,給解放戰爭增加了不少難度。
國軍在這場戰役中犧牲了十萬,隻幹死了鬼子一萬左右,在老蔣的死命令下,國軍真的玩命了,可肉體終究扛不過炸彈,戰士再勇猛也不過是送人頭,忻口戰役注定失敗。
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國府持久抗戰的指導思想下,一次接一次的失敗都是可以忍受的,可每場戰役失敗以後的潰散就讓人無法忍受了。
淞滬會戰也好,忻口會戰也好,戰場上的國軍將士沒有一個孬種,麵對日軍敢打敢拚,不愧為熱血男兒,可需要後撤的時候,撤退都變成了逃跑,戰場上的熱血男兒都變成了膽小鬼,互相比誰跑的快,甚至為了奪路互相火拚,前後表現判若兩人。
這就不是將士素質的問題了,而是組織的問題,國府內部派係林立,各地軍頭為了民族大義可以暫時共赴國難,殊死戰鬥,但到了撤退的時候,需要有人犧牲自己,留下來阻擊日軍,掩護大部隊有序撤離,可亂世中,失去槍杆子的軍頭算哪根蔥?
在和日軍對陣時,國軍隻要有一夥人跑,其他人都會跑,並且比賽誰跑的更快,日軍也感到很疑惑,前一秒還打的要死要活,突然對麵就沒動靜了,再一看,臥槽,國軍都跑了,於是一次次上演國軍撒丫子跑,日軍緊追不舍的場景。
由於國軍太落後,兩條腿雖然跑的飛快,但也比不上日軍的飛機和“騾馬化”的速度,往往在跑的過程中慘遭屠殺,死的更多,非常遺憾。
忻口戰役就是這樣,大家實在頂不住的時候,不約而同全體跑路,唯恐跑的慢了,路上連饅頭都不敢啃一口,生怕耽誤了時間,一鼓作氣逃到黃河以南,身強體壯的鬼子兵都追不上,望河興歎。
這特麽就要不得了,國軍全都離開山西,不給鬼子增加點工作量,那鬼子就可以放心的進攻陝西,攻下陝西後就可以通過漢中進攻四川,那樣的話,委員長就隻有逃到西藏騎犛牛了。
日本人此時非常猛,他們計劃南北夾擊,迅速把委員長打趴下,在把湯恩伯趕跑以後,迅速占領了北平、天津、察哈爾和河北,最後衝向山西。
這可把閻錫山給嚇壞了,從辛亥革命開始,閻就一直周旋在各路軍閥中間,戰戰兢兢,苦心經營,對於閻來說,山西就是他的命根子,如今要來搶他命根子的,居然是他的日本老同學。
板垣征四郎和閻錫山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因為這層關係,在中日全麵戰爭爆發之前,板垣經常到山西看望老同學,共敘同學情誼,同學能有什麽壞心眼呢?每次閻都熱情招待,板垣借著這些機會,踏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把山西的地形摸得透透的。
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板垣還隻是關東軍一個參謀,到1937年的時候,這小子官運亨通,已經晉升中將,成為日軍第五師團的師團長,這個第五師團主要由廣島人構成,所以也叫廣島師團,由此看來,廣島挨一顆原子彈也是咎由自取。
老同學帶著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來要自己的老命了,閻錫山慌的一b,但是再慌也要打,蔣介石讓他沿著長城布防,和衛立煌率各路軍隊抵抗日軍,這個就是太原會戰。
雖然閻錫山慌的不行,但此時他也達到了曆史上輝煌的頂點,因為他從來沒有指揮過如此多派係的軍隊,包括中央軍衛立煌、西北軍孫連仲、川軍鄧錫侯,還有共產黨的人馬。
在這個期間,閻錫山安排了十一個軍在平型關附近狙擊日軍,被稱為“平型關戰役”,有十個軍都打的稀爛,所以這個戰役後來就不咋提了,唯獨第八路軍取得了勝利,這就是書上濃墨重彩描述的“平型關大捷”。
這場戰鬥最能體現中日軍隊的差異,林彪率領的115師是八路軍的第一主力,戰士們幾乎都參加過長征,是真正大浪淘沙後的精英,無論戰鬥意誌還是戰鬥技巧或者是體能,都是頂呱呱,遠遠超過普通人。
115師一萬兩千人左右,伏擊的日軍是板垣師團二十一旅團的輜重部隊,也就是日軍後勤部隊,這支日軍非主力運輸隊共1000多人,雙方基本是10:1,精英vs後勤。
按理說我軍應該以絕對優勢迅速獲勝,事實是雙方打了大半天,日軍1000多人才被全殲,可我軍也傷亡了1000多人,這些可都是幹部的種子,毛教員得知部隊傷亡的數字後,心疼的直跺腳。
鬼子拚刺刀的水平,讓八路軍非常感慨,根據戰場感受,八路軍製定了專門針對日軍的拚刺刀戰術,在日常戰鬥中繼續打磨,拚刺刀的技能提升飛快,到抗戰後期,拚刺刀的水平已經完全不弱於日軍了。
由於消滅的是輜重部隊,八路軍繳獲了不少好東西,其中包括很多軍大衣,林彪很高興,披著繳獲的日軍軍大衣出門兜風,被晉綏軍士兵當作日軍軍官,一槍命中,受了重傷,隻得去蘇聯養傷,從此退出抗日戰爭,等他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是解放戰爭了,實在是有點遺憾,他好像就是專門為內戰而生的。
緊接著晉綏軍和衛立煌的中央軍在雁門關附近和板垣征四郎狠狠的幹了一場,這就是“忻口戰役”,守財奴閻錫山這次也發了狠,把太原兵工廠所有庫存炮彈幾萬發全部拿了出來,熱情招待了老同學,戰鬥中跑出來陳長捷這匹黑馬,表現出強大的防守技能,後來平津戰役時,被傅作義安排防守天津,給解放戰爭增加了不少難度。
國軍在這場戰役中犧牲了十萬,隻幹死了鬼子一萬左右,在老蔣的死命令下,國軍真的玩命了,可肉體終究扛不過炸彈,戰士再勇猛也不過是送人頭,忻口戰役注定失敗。
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國府持久抗戰的指導思想下,一次接一次的失敗都是可以忍受的,可每場戰役失敗以後的潰散就讓人無法忍受了。
淞滬會戰也好,忻口會戰也好,戰場上的國軍將士沒有一個孬種,麵對日軍敢打敢拚,不愧為熱血男兒,可需要後撤的時候,撤退都變成了逃跑,戰場上的熱血男兒都變成了膽小鬼,互相比誰跑的快,甚至為了奪路互相火拚,前後表現判若兩人。
這就不是將士素質的問題了,而是組織的問題,國府內部派係林立,各地軍頭為了民族大義可以暫時共赴國難,殊死戰鬥,但到了撤退的時候,需要有人犧牲自己,留下來阻擊日軍,掩護大部隊有序撤離,可亂世中,失去槍杆子的軍頭算哪根蔥?
在和日軍對陣時,國軍隻要有一夥人跑,其他人都會跑,並且比賽誰跑的更快,日軍也感到很疑惑,前一秒還打的要死要活,突然對麵就沒動靜了,再一看,臥槽,國軍都跑了,於是一次次上演國軍撒丫子跑,日軍緊追不舍的場景。
由於國軍太落後,兩條腿雖然跑的飛快,但也比不上日軍的飛機和“騾馬化”的速度,往往在跑的過程中慘遭屠殺,死的更多,非常遺憾。
忻口戰役就是這樣,大家實在頂不住的時候,不約而同全體跑路,唯恐跑的慢了,路上連饅頭都不敢啃一口,生怕耽誤了時間,一鼓作氣逃到黃河以南,身強體壯的鬼子兵都追不上,望河興歎。
這特麽就要不得了,國軍全都離開山西,不給鬼子增加點工作量,那鬼子就可以放心的進攻陝西,攻下陝西後就可以通過漢中進攻四川,那樣的話,委員長就隻有逃到西藏騎犛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