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強調下這幾個時間點,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4月18日,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宣布同中國共產黨決裂,9月9日,武漢政府遷往南京,兩個政府合並,史稱寧漢合流。


    我們先說4月12日至7月15日發生的事情,以蔣介石反共為開始,以汪精衛分共為結束,時間就三個月,汪總的態度卻180度大轉彎,雖然汪的性格軟弱,但他真不是神經病,他隻是一個沒有政治信仰,凡事隻考慮自身利益的人而已。


    分析下當時武漢國民政府的處境,非常不妙,武漢國民政府是聯俄聯共的,蘇聯是當時地球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對外傳播的思想是革資本家的命,肯定讓帝國主義的資本家受不了啊,他們覺得你們在俄國內部玩革命就算了,現在又跑到中國來搶地盤,實在讓人無法忍受,必須堅決打擊,關於這點,新舊軍閥的主子們意見非常統一,必須搞垮武漢國民政府。


    怎麽搞垮?兩招嘛,首先經濟封鎖搞亂內部,其次軍事打擊一勞永逸。美國人就很擅長這兩招,隻是很多對手沒能扛過第一招。


    此時武漢政府的基本盤是三個省——湖北、湖南和江西,地處中國中部,四麵都是敵人,東麵是占據江浙的蔣介石,南麵是兩廣的李濟深和李宗仁白崇禧,這兩夥人已經和蔣介石穿一條褲子了,北麵是張作霖,屬於死對頭,西邊是四川和貴州,因為反共也和蔣介石站一邊了。


    一旦共產黨取得政權,所有軍閥都屬於被革命的對象,在反共這點上,軍閥們是有共識的,所以暫時團結在一起了,一旦這點共識消失,就是他們表演狗咬狗的時候了。


    雖然處境艱難,但武漢政府還是有夥伴的,西北的馮玉祥嘛,隻要有馮玉祥在,蘇聯的援助就可以通過西北輸送過來,隻是路途的確太遙遠,而且交通極其不方便,難度很大,可行性不太高而已。


    書上說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就是因為中間階級反水,這個中間階級指的就是民族資產階級,前文分析過了,這個階級很反感帝國主義,但他們也很害怕共產主義,當北伐勢如破竹之際,各地工農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時,他們是真害怕了,蔣介石高舉反共的旗幟,取得他們的支持,也取得了各路軍閥的支持。


    聯合起來的這些軍閥和資產階級,必須要置武漢國民政府於死地,首先開展的就是經濟絞殺戰——經濟封鎖。


    第一步是斷絕交通,這個事情比較簡單,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軍閥派部隊把守交通要道,禁止一切貨物通行,號稱九省通衢的武漢立馬停擺,外省的貨物運不進來,本省的貨物運不出去,武漢的工廠缺乏原材料,隻能停工,外麵的商品運不進來,武漢的各種日常用品開始奇缺,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第二步是製造金融危機,這個搞法和貿易封鎖是配套的,當武漢政府發行的貨幣買不到商品時,不就一文不值了嗎?這個時候,惡性通貨膨脹就爆發了。


    當時銀行發行貨幣的時候,必須要有準備金,中國是銀本位製,所以銀行的準備金都是銀元,客戶拿著銀行發行的鈔票,隨時都可以到銀行兌換成銀元,準備金就是銀行發行鈔票的底氣。


    上海灘的金融大鱷們早就精通這些遊戲了,來了一招釜底抽薪,上海灘的所有銀行都拒絕承兌武漢政府所屬銀行開出的票據,擺明就是不和你玩了,更絕的是,租界應蔣介石的要求,強行關閉了蘇俄在上海租界的遠東銀行,蘇俄向武漢政府輸血的通道也被掐斷了。


    當然這些還不夠,在武漢開工廠、貿易公司、運輸公司的全部都是資本家,他們全部拒絕使用武漢政府發行的鈔票,隻收銀元,幾乎將武漢的銀元抽空,這樣武漢政府發行的鈔票就沒有足夠的準備金,這個時候,隻要組織一批人到銀行要求兌換銀元,一旦銀行拿不出足夠的銀元承兌,武漢政府的鈔票立馬就會變成廢紙。資本家們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也下血本了,紛紛關閉在武漢的產業,導致幾萬工人失業,工人們沒飯吃要鬧事,武漢社會開始變的動蕩不安。


    在放出這兩個大招時,蔣介石也沒閑著,開始搞起策反來,前文已經分析過了,北伐軍軍官的基本盤是右派,這些人對打倒帝國主義興趣是很濃厚的,但對於分自家財產,革自家爹媽的命,是絕對不允許的,他們非常敵視工農運動,這點和蔣介石是有共識的,很容易一拍即合。


    在蔣介石金錢的支持下,1927年5月13日,駐守湖北宜昌的夏鬥寅叛變,引起武漢震動,5月21日,駐守長沙的許克詳叛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製造了著名的“馬日事變”,5月29日,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也開始分共。


    汪總什麽時候見過這種陣勢?直接嚇尿,在得知馬日事變後,馬上給在河南前線的北伐軍總指揮唐生智發電,要求唐生智立即回師武漢,先解決內部叛亂。


    此時唐生智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他原本是反對北伐,主張先東征解決蔣介石,可共產國際支持北伐,他就服從命令帶隊北伐,在河南把奉軍打的節節敗退,馬上就要開始最後的臨穎決戰了,眼看勝券在握,結果後方出現夏鬥寅和許克詳叛變的事情,汪總是嚇壞了,那是因為汪總沒指揮過軍隊,唐生智對自己的這兩個反骨仔手下很清楚,留守大本營的第八軍和葉挺師完全可以輕鬆解決,自己安心解決奉軍,完成二次北伐的目標,為東征蔣介石消除北方隱患,才是上策。


    唐生智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幹的,並且全部完成既定目標,北擊奉軍,占領河南,完成二次北伐目標,第八軍和葉挺師擊潰夏鬥寅,平息叛亂,穩定了武漢政府岌岌可危的局麵。


    既然說到這裏了,就多說幾句唐生智,他本來是個湖南軍閥,在倒向廣州革命政府後,成為北伐先鋒,在北伐中實力逐漸擴張,一直看不上蔣介石,反而在北伐和二次北伐的過程中,開始感受到人民戰爭的威力,毛教員是搞農運的天才,在後方發動大批農民支援北伐軍,北伐軍打到哪裏,農民就將服務提供到哪裏,農民送水送飯、運送軍火、幫忙偵查、照顧傷員,尤其是二次北伐的時候,許克詳叛變後,農會開始對武漢政府軍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各地農民都不幫北伐軍運送糧食了,在戰役的關鍵時刻,眼瞅著沒幾天的存糧了,唐生智急眼了,沒糧食還打啥仗?他是明白人,馬上讓人聯係毛教員,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大批糧食就運送到前線了。


    可能感受到共產黨強大的基層組織動員能力,唐生智在北伐前線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要求,並且做出表態:接受中共的政治領導;支持湖南的所有工農運動;所有部隊設立政治部,由中共黨員擔任;聘請蘇聯軍官擔任軍事顧問。這種搞法是屬於在孫中山聯俄聯共的基礎上再進了一步。


    在武漢國民政府分共之後,當時毛教員準備在文家市發動秋收起義,缺少武器,派人聯係唐生智,唐生智讓弟弟唐生明率領一個連,從漢口專門運送300多支槍和一萬多發子彈,送到湖南瀏陽,支援毛教員起兵討蔣。


    對唐生智如何評價?我想把毛教員和陳毅元帥的話放出來最有說服力,1950年,毛教員對唐生智說:唐老總,我對你是了解的,是信的過的。你那些部下,就難說了。1962年12月,陳毅對唐生智說:孟瀟先生,你夠朋友,國民黨一級上將,隻有你沒有和我們紅軍、解放軍打過仗。


    話題再轉回來,6月15日,武漢召開群眾大會,熱烈慶祝北伐軍勝利回師,然後迅速部署東征討蔣的軍事行動,安排張發奎率領第二集團軍沿長江進攻九江,何健率領三十五軍進攻安慶,如果沒有意外情況,蔣介石極可能遭受毀滅性打擊。


    可蔣介石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因為意外出現了,“純潔的像一張白紙”的馮玉祥又叛變了,蔣介石在徐州和馮玉祥會晤時,祭出孔方兄,瞬間改變了馮玉祥聯俄聯共的策略,在6月21日,馮通電全國,表示和蔣介石聯合,執行反共策略,並且威脅武漢政府,要求立即停止東征討蔣,否則馮的西北軍將南下武漢,戡亂反正。


    濃眉大眼貌似忠厚的馮玉祥怎麽說叛變就叛變呢?原因也不是太複雜,本來馮玉祥一直呆在西北苦寒之地,是所有軍閥裏麵最窮的,他接近蘇俄僅僅是為了獲得援助,蔣介石在徐州不但承諾支付馮的軍費,還開出一張大的空頭支票,表示隻要馮站在自己這邊,等光複北京之後,整個北方就交給馮玉祥治理,這個餅畫的就有點大了,讓窮怕了的馮玉祥立馬就有了心動的感覺,當機立斷,做出決定,當然,理由還是要冠冕堂皇,表示“凡有妨礙北伐者,乃是反革命”,比如唐孟瀟,如果膽大妄為,繼續東征,破壞北伐,莫怪我老馮翻臉不認人。


    事已至此,武漢政府真正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


    更糟糕的事情還在逐步發生,在馬日事變後,武漢政府的左派領袖們本來就不堅定的意誌已經開始鬆動,在北伐軍和馮玉祥在河南會師後,武漢政府領袖們和馮玉祥在鄭州開會,會議上大家態度就開始分化,汪總和孫科強烈反蔣,徐謙和顧孟餘主張和南京聯合,會議結束後,這兩個原來“要堅決消滅蔣介石這個反革命”的左派領導,沒有回武漢,投奔南京反革命去了。看到風頭不對,譚延闓、程潛、朱培德回到自己部隊,公開表示接受南京政府領導,樹還未倒猢猻已散,宋子文和孫科也相繼離開武漢,除了唐生智和中共支持,汪精衛的國民黨同伴基本跑光了。


    為啥左派大佬們這麽快就說話不算數了?還是前文說過“左”“右”的問題,國民黨的基本盤在右邊,當麵臨共同的敵人——軍閥時,國民黨可以和共產黨聯合起來,一旦涉及階級鬥爭時,利益受到損害的國民黨右派們,立馬就會開始反抗,這種反抗是上層下層全麵開花,無人能夠阻擋,這些逃跑的武漢政府大佬們,腦袋都很聰明,就是因為看透了這點,感到事情無可挽回,不跑等著挨手下的黑槍嗎?


    外部的環境如此凶險,但汪精衛的內心更加波濤洶湧,無意中讓他得知的兩個信息,促使他做出宿命中的決定——分共。


    為了充分表達對合作夥伴的信任,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漢召開,特邀汪精衛參加,會上汪精衛提了一個問題,共產黨對小資產階級在革命中的地位是如何定義的,印度人羅易給予的回答非常真實“無產階級在國民黨內作為自覺的革命先鋒隊,將決定通往社會主義方向的進程”,瞬間讓汪精衛明白了,在共產國際眼中,無產階級才是最後的主人,自己隻是一個過渡的。


    到了5月底,斯大林和一幫蘇共大佬爭權,需要托洛斯基支持,為了討好托洛斯基,貫徹在中國的持續革命,斯大林指示共產國際,要求中國共產黨以激烈的手段對付國民黨右派,由此挽救中國革命,這個就是著名的“五月指示”。之前斯大林還要求團結國民黨右派,轉眼又要用激烈的手段打擊右派,可是中共連武裝力量都沒有,用棍子去打擊嗎?這樣的指示顯然無法執行。


    不知道印度人的腦子是怎麽長的,羅易居然把這麽重要的電報直接拿給汪精衛看了。汪精衛本來就情緒低落,看到電報後大吃一驚,以為中共要造他的反了,那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和共產黨翻臉。


    可能大家看到這裏,覺得汪精衛是不是瘋了,本來和蔣介石對著幹,現在還和唯一的盟友共產黨翻臉,不是廁所裏打燈籠嗎?實際上汪總不但不傻,還非常聰明,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絕招。


    1927年7月10日,汪精衛命令共產黨人退出武漢國民政府,7月15日,正式宣布同中國共產黨決裂。


    蔣介石能夠團結國民黨右派,對付汪精衛的主要旗幟就是反共,現在汪精衛也開始反共了,蔣介石的旗幟頓時失去作用,再對付汪精衛就沒有借口了,更要命的是,汪精衛在國民黨內的資曆比蔣深的多,擁有眾多粉絲,這些粉絲一直都看不上蔣介石,現在強烈歡迎汪總繼續擔任領導。


    蔣介石還能說什麽呢?還敢做什麽呢?什麽都不敢,按照正常的劇本,蔣介石也要舉起雙手歡迎前輩汪總回來,擔任黨和政府的領導,天天給自己上眼藥水。可是蔣介石也不是循規蹈矩的人,為了表明在國民黨內靠臉蛋是不行的,必須要靠實力,蔣介石覺得是時候開始真正的表演了。


    表演什麽?打仗嘛。


    蔣介石靠北伐起家,現在黨內矛盾已經消除,為了震懾國民黨內部蠢蠢欲動的反對派,他選擇繼續北伐,準備靠軍功撐起威望,提高黨內的地位。鑒於之前北伐軍勢如破竹的氣勢,他覺得軍閥不過如此,自己上效果應該更好,於是吹了個牛b,表示如果打不下徐州,自己就辭職。


    蔣介石一直有個錯覺,覺得自己是軍事天才,北伐軍總司令嘛,勢如破竹的北伐不就是自己領導的嗎?這是典型的把權力當成能力了,帶著這麽個錯覺,凡是蔣介石親自指揮的戰鬥,基本要吃癟,打下徐州的牛b剛吹完,啪啪就被打臉,被孫傳芳和狗肉將軍張宗昌在雲龍山包圍,差點交代在那裏,大敗而回。


    其實吧,汪總一直覺得,不徹底扳倒蔣介石,總覺得不踏實,看到蔣介石在徐州吃土,機會如此難得,汪精衛和唐生智譚延闓這些人又聚在一起,8月9日,宣布繼續東征,打倒蔣介石這個獨裁分子。


    蔣介石大吃一驚,剛剛被軍閥打的抱頭鼠竄,哪裏還有能力對付武漢的十萬大軍?趕緊找李宗仁和白崇禧,桂係很能打嘛,希望李白二人立即出兵對付唐生智,李白二人倒是非常耿直,表示都是黨內的兄弟,我們就不摻和這件事了,把蔣介石差點氣的腦梗。


    隨後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蔣介石感到委屈萬分,破口大罵,你們不就是想讓我走嗎?我走就是了。邊說邊朝自己的嫡係何應欽使眼色,意思是老何趕緊跳出來挽留啊,何應欽楞是裝做沒看見,低頭玩手指一言不發,蔣介石終於感受到什麽叫透心涼心飛揚了,萬念俱灰之下,拂袖而去。1927年8月13日,蔣介石通電下野。


    擺在汪精衛麵前的所有障礙全部消失了,1927年8月22日,汪精衛在廬山召開會議,決定在9月9日以前,將國民政府遷往南京,武漢政府和南京政府合流,史成寧漢合流。


    蔣介石冒著巨大的風險,鬧了半天,可卻為他人做了嫁衣,內心無比惆悵,但他小時候就敢把爛泥巴抹在新衣服上和別人搶糖吃,怎麽可能這麽容易認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4年抗戰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墨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墨垚並收藏14年抗戰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