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在廬州廬江,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主叫楊褒,是個獨子。
楊褒父母在世的時候,盼望著他能博取功名,筵請了很多老師給他教授文章禮儀,君子六藝樣樣都不曾落下,按現代的話說,楊褒也是個文武雙全的角色。
要知道,隋唐時期,人們對紅拂女聶隱娘張仲堅一類的人物可是追捧的很,就像時下的追星族一樣,李白先生都曾仗劍匹馬遊山河,而且還給後人留下了“事了拂衣去”的名篇《俠客行》。
像楊褒這樣子的,雖說達不到謫仙人的高度,但學過形似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古代,國人是很講究“五倫”的,我們現在在農村的神龕上看到的是“天地國親師”,古代的寫法則是“天地君親師”,簡單地說起來就是天道法則、自然規律、國家領導、父母雙親和授業老師。
而且,《論語》中就說過,“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嚐無誨焉。”意思是說,早在孔子教授門徒的時候,學生就至少要將十塊臘肉紮成一束,作為起碼的拜師費。
等到了隋唐,拜師的禮物除了臘肉以外,還增添了帛、酒、修等東西。
這三樣東西在那個時候價格都不便宜,比如帛,就是很貴重的,有時候還能直接充當貨幣,酒就不用說了,曆朝曆代都曾禁止過用糧食釀酒,修就更直白了,要給老師送點孔方兄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楊家能夠給楊褒請得起老師,家裏的家業也自然不是太差。
就像現代人們考證的,在古代要能負擔得起帛、酒、修等物品的學生必定出自門閥大族,普通的百姓是無法承擔這些的。而且唐代的六學二館中,基本上都是官員子弟就讀。
都說倉廩實而知禮節,在學校裏,楊褒接觸又都是差不多階層的人,對事務的看法自然也就相當的灑脫了。
不過,雖然在這些接觸以後,楊褒的眼界很高,但他並沒有沾上某些富二代官二代的不良習氣,除了愛交朋結友這逛逛那逛逛打打獵看看山觀觀水之外,倒也沒有“何不食肉糜”的無知。
伴隨著父母年歲的增長,在父母的安排下,楊褒成了親娶了妻,慢慢地結果了父母的家業,但愛出去逛的性情卻沒有收斂多少。
即便是父母去世後,十天半月不在的情形也多的是,年少的嬌妻是經常性被他一個人丟在家裏。
某次,楊褒又出門溜達,路上借宿朋友親知家裏。這個親知是楊褒某次外出時認識的一個貧民,家裏條件不好,但很勤勞,人又很忠厚,當時在城裏遇到了一件難事,還是楊褒幫著解的圍。
而且,這事過後兩人還有了交集,雖說兩人在明裏階層不一樣,但看到楊褒把自己當朋友,心裏也很感動,在親知看來,楊褒既是自己的恩公也是朋友。
所以等楊褒到了自己家以後,親知很是驚喜但也很訕然。一來是自己家本來就很窮,二來楊褒這次來的很突然,自己又沒有什麽準備。
但朋友加恩公來了,怎麽也得請楊褒在家裏吃頓飯吧。於是,便讓渾家四處去借點雞蛋什麽的,自己和楊褒在院子裏說說話。哪知道到快天黑了,渾家從村子裏回來,竹簍裏也隻有一把洗淨了的野菜。
渾家說,村裏其他人家這段時間都在靠野菜度著日子。怎麽辦呢?四下無計不知道怎麽開口和楊褒說的親知,冷不丁看見自家院子養著的那條狗,便讓渾家燒水,準備把這條狗殺了招待楊褒。
見親知提著木棒向狗走去,楊褒一開始並沒有阻攔,因為不知道親知準備殺狗招待自己。
可等親知走到狗麵前的時候,那狗卻掙脫了繩索跑到了楊褒麵前,前腳跪下,看著楊褒,仿佛求楊褒饒命一般;搞得親知是一臉的尷尬。
楊褒就覺得很奇怪了,趕緊阻止了親知的舉動,不讓親知打殺這條狗。親知也是萬莫奈何,便把事情的緣由和楊褒說了。
楊褒聽了之後,告訴親知,這有什麽難處呢,不過是一餐飯罷了。我的包裹裏還有些幹糧,你讓嫂嫂熱一下,我們將就對付一下。這條狗,你就送給我吧,明天我就帶走。
見楊褒這麽說,親知也不好拒絕,便依著楊褒的意思,讓渾家就著楊褒拿出的幹糧就著野草煮了,三個人將就著對付了一頓,當然,狗也沒有忘記喂。
第二天,楊褒帶上狗辭別了親知,繼續著自己遊山玩水的生活。
說來也怪,那狗在親知家的時候,隻發揮個看家守院的作用。但隨著楊褒這一走,路上似乎釋放了自己的本性,也很靈性,趕豬捉兔,根本不用楊褒的吩咐,活脫脫的天然獵犬。
跟著楊褒跑了個把月,這狗愈發顯得神俊,毛色也油光發亮,比楊褒那些士族朋友特意畜養的獵犬還要好上幾分,這不禁讓楊褒大喜過望,去哪裏都把狗隨身帶著。
因為家裏的大務小事已經全部交給妻子打理,而自己經常將妻子一個人丟在家裏,每次回家的時候見家裏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楊褒還隻道自己找了個好妻子,全不知因為自己經常性十天半月不回家,頭上的帽子已經綠了。
都說黃蜂尾上針,最毒婦人心。在楊褒把親知家的狗領回家年把時間以後,楊氏這邊,就像張然的張氏和家奴一樣,楊氏竟和自己的奸夫密謀著除掉楊褒。
因為楊褒經常不在家,兩人膝下沒有子嗣,而現在楊氏發現自己和奸夫來往之後似乎有了身孕。
兩人商量趁楊褒醉酒的時候結果楊褒的性命,對外就假說是楊褒醉酒跌馬而死,反正楊褒沒有兄弟姊妹,大家又都知道楊褒本來就好酒貪杯。
現在家裏的事都是楊氏在做主,等楊褒死了,家裏的事更是楊氏一個人說了算,即便是楊褒死後楊氏顯了懷,也大可說是楊褒的遺腹子。
於是,在某次楊褒從外麵喝醉酒回來,楊氏便讓人偷偷叫來奸夫,準備趁夜實施兩人商定的方案。
夜裏,楊褒醉臥在房裏。楊氏的奸夫得到了消息,在楊氏的配合下,悄悄的推開了楊褒的房門。
哪知道兩人剛進楊褒的房間,楊褒從親知家領回的那條狗嗖地一下就撲了上來,一口就咬斷了楊氏奸夫的腳,然後又將楊氏撲倒在地,將兩人咬的哀嚎不斷。
大晚上的,本身就安靜,楊氏兩人的哀嚎聲驚動了家裏和鄰居。
打著火把衝進來一看,楊褒還好端端地躺在床上鼾聲正濃,那狗坐在床前盯著地上打滾的楊氏兩人張勢欲撲。眾人心道有異,一邊趕緊想法弄醒楊褒,一邊安排人手拿住楊氏兩人裹傷。
等楊褒醒來,聽到大家這麽一說,那還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呢。讓人在那男人的身上一搜,居然搜出了一把利刃。
看來是有備而來啊。眾人看到這種情形,便和楊褒一起連夜將楊氏和被狗咬斷腳的男人扭送到了官府。
明鏡之下,被狗咬斷腳的男人交代了楊氏讓自己想法除掉楊褒的事情,楊氏見抵賴不過,便把兩人的謀劃和原由一一據實說了。
縣宰聽後大怒,當即將楊氏兩人收押,以誘奸人妻,殺人害命,欲奪房產,罪在不赦,判其斬立決;楊氏判其斬監候。待刑部回批,即日行刑。
經此一事,楊褒看著自己從親知家帶回來的那條狗,不由地潸然淚下,幸虧當時沒讓親知殺掉它食用,不然,自己命喪黃泉,連理都沒得地方去申。一啄一飲,莫非前定,也算是一命換一命吧。
打這以後,楊褒一改前日的習氣,安心治家,家業愈發興盛,後又尋了一門親事,兒孫滿堂。
至於那狗,老去之後,楊褒還親手將它安葬了,立了個義犬塚的牌子。唯一可惜的是,這狗不像“烏龍”“黃耳”那樣,在史書上沒有達到狗生巔峰。
當然,楊褒的故事,或許有點佛家因果論的說法。但若是從“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角度去看的話,如果我們在平素的生活,能夠積小善為大善,也能達到積矽步以致千裏的境界。
楊褒父母在世的時候,盼望著他能博取功名,筵請了很多老師給他教授文章禮儀,君子六藝樣樣都不曾落下,按現代的話說,楊褒也是個文武雙全的角色。
要知道,隋唐時期,人們對紅拂女聶隱娘張仲堅一類的人物可是追捧的很,就像時下的追星族一樣,李白先生都曾仗劍匹馬遊山河,而且還給後人留下了“事了拂衣去”的名篇《俠客行》。
像楊褒這樣子的,雖說達不到謫仙人的高度,但學過形似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古代,國人是很講究“五倫”的,我們現在在農村的神龕上看到的是“天地國親師”,古代的寫法則是“天地君親師”,簡單地說起來就是天道法則、自然規律、國家領導、父母雙親和授業老師。
而且,《論語》中就說過,“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嚐無誨焉。”意思是說,早在孔子教授門徒的時候,學生就至少要將十塊臘肉紮成一束,作為起碼的拜師費。
等到了隋唐,拜師的禮物除了臘肉以外,還增添了帛、酒、修等東西。
這三樣東西在那個時候價格都不便宜,比如帛,就是很貴重的,有時候還能直接充當貨幣,酒就不用說了,曆朝曆代都曾禁止過用糧食釀酒,修就更直白了,要給老師送點孔方兄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楊家能夠給楊褒請得起老師,家裏的家業也自然不是太差。
就像現代人們考證的,在古代要能負擔得起帛、酒、修等物品的學生必定出自門閥大族,普通的百姓是無法承擔這些的。而且唐代的六學二館中,基本上都是官員子弟就讀。
都說倉廩實而知禮節,在學校裏,楊褒接觸又都是差不多階層的人,對事務的看法自然也就相當的灑脫了。
不過,雖然在這些接觸以後,楊褒的眼界很高,但他並沒有沾上某些富二代官二代的不良習氣,除了愛交朋結友這逛逛那逛逛打打獵看看山觀觀水之外,倒也沒有“何不食肉糜”的無知。
伴隨著父母年歲的增長,在父母的安排下,楊褒成了親娶了妻,慢慢地結果了父母的家業,但愛出去逛的性情卻沒有收斂多少。
即便是父母去世後,十天半月不在的情形也多的是,年少的嬌妻是經常性被他一個人丟在家裏。
某次,楊褒又出門溜達,路上借宿朋友親知家裏。這個親知是楊褒某次外出時認識的一個貧民,家裏條件不好,但很勤勞,人又很忠厚,當時在城裏遇到了一件難事,還是楊褒幫著解的圍。
而且,這事過後兩人還有了交集,雖說兩人在明裏階層不一樣,但看到楊褒把自己當朋友,心裏也很感動,在親知看來,楊褒既是自己的恩公也是朋友。
所以等楊褒到了自己家以後,親知很是驚喜但也很訕然。一來是自己家本來就很窮,二來楊褒這次來的很突然,自己又沒有什麽準備。
但朋友加恩公來了,怎麽也得請楊褒在家裏吃頓飯吧。於是,便讓渾家四處去借點雞蛋什麽的,自己和楊褒在院子裏說說話。哪知道到快天黑了,渾家從村子裏回來,竹簍裏也隻有一把洗淨了的野菜。
渾家說,村裏其他人家這段時間都在靠野菜度著日子。怎麽辦呢?四下無計不知道怎麽開口和楊褒說的親知,冷不丁看見自家院子養著的那條狗,便讓渾家燒水,準備把這條狗殺了招待楊褒。
見親知提著木棒向狗走去,楊褒一開始並沒有阻攔,因為不知道親知準備殺狗招待自己。
可等親知走到狗麵前的時候,那狗卻掙脫了繩索跑到了楊褒麵前,前腳跪下,看著楊褒,仿佛求楊褒饒命一般;搞得親知是一臉的尷尬。
楊褒就覺得很奇怪了,趕緊阻止了親知的舉動,不讓親知打殺這條狗。親知也是萬莫奈何,便把事情的緣由和楊褒說了。
楊褒聽了之後,告訴親知,這有什麽難處呢,不過是一餐飯罷了。我的包裹裏還有些幹糧,你讓嫂嫂熱一下,我們將就對付一下。這條狗,你就送給我吧,明天我就帶走。
見楊褒這麽說,親知也不好拒絕,便依著楊褒的意思,讓渾家就著楊褒拿出的幹糧就著野草煮了,三個人將就著對付了一頓,當然,狗也沒有忘記喂。
第二天,楊褒帶上狗辭別了親知,繼續著自己遊山玩水的生活。
說來也怪,那狗在親知家的時候,隻發揮個看家守院的作用。但隨著楊褒這一走,路上似乎釋放了自己的本性,也很靈性,趕豬捉兔,根本不用楊褒的吩咐,活脫脫的天然獵犬。
跟著楊褒跑了個把月,這狗愈發顯得神俊,毛色也油光發亮,比楊褒那些士族朋友特意畜養的獵犬還要好上幾分,這不禁讓楊褒大喜過望,去哪裏都把狗隨身帶著。
因為家裏的大務小事已經全部交給妻子打理,而自己經常將妻子一個人丟在家裏,每次回家的時候見家裏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楊褒還隻道自己找了個好妻子,全不知因為自己經常性十天半月不回家,頭上的帽子已經綠了。
都說黃蜂尾上針,最毒婦人心。在楊褒把親知家的狗領回家年把時間以後,楊氏這邊,就像張然的張氏和家奴一樣,楊氏竟和自己的奸夫密謀著除掉楊褒。
因為楊褒經常不在家,兩人膝下沒有子嗣,而現在楊氏發現自己和奸夫來往之後似乎有了身孕。
兩人商量趁楊褒醉酒的時候結果楊褒的性命,對外就假說是楊褒醉酒跌馬而死,反正楊褒沒有兄弟姊妹,大家又都知道楊褒本來就好酒貪杯。
現在家裏的事都是楊氏在做主,等楊褒死了,家裏的事更是楊氏一個人說了算,即便是楊褒死後楊氏顯了懷,也大可說是楊褒的遺腹子。
於是,在某次楊褒從外麵喝醉酒回來,楊氏便讓人偷偷叫來奸夫,準備趁夜實施兩人商定的方案。
夜裏,楊褒醉臥在房裏。楊氏的奸夫得到了消息,在楊氏的配合下,悄悄的推開了楊褒的房門。
哪知道兩人剛進楊褒的房間,楊褒從親知家領回的那條狗嗖地一下就撲了上來,一口就咬斷了楊氏奸夫的腳,然後又將楊氏撲倒在地,將兩人咬的哀嚎不斷。
大晚上的,本身就安靜,楊氏兩人的哀嚎聲驚動了家裏和鄰居。
打著火把衝進來一看,楊褒還好端端地躺在床上鼾聲正濃,那狗坐在床前盯著地上打滾的楊氏兩人張勢欲撲。眾人心道有異,一邊趕緊想法弄醒楊褒,一邊安排人手拿住楊氏兩人裹傷。
等楊褒醒來,聽到大家這麽一說,那還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呢。讓人在那男人的身上一搜,居然搜出了一把利刃。
看來是有備而來啊。眾人看到這種情形,便和楊褒一起連夜將楊氏和被狗咬斷腳的男人扭送到了官府。
明鏡之下,被狗咬斷腳的男人交代了楊氏讓自己想法除掉楊褒的事情,楊氏見抵賴不過,便把兩人的謀劃和原由一一據實說了。
縣宰聽後大怒,當即將楊氏兩人收押,以誘奸人妻,殺人害命,欲奪房產,罪在不赦,判其斬立決;楊氏判其斬監候。待刑部回批,即日行刑。
經此一事,楊褒看著自己從親知家帶回來的那條狗,不由地潸然淚下,幸虧當時沒讓親知殺掉它食用,不然,自己命喪黃泉,連理都沒得地方去申。一啄一飲,莫非前定,也算是一命換一命吧。
打這以後,楊褒一改前日的習氣,安心治家,家業愈發興盛,後又尋了一門親事,兒孫滿堂。
至於那狗,老去之後,楊褒還親手將它安葬了,立了個義犬塚的牌子。唯一可惜的是,這狗不像“烏龍”“黃耳”那樣,在史書上沒有達到狗生巔峰。
當然,楊褒的故事,或許有點佛家因果論的說法。但若是從“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角度去看的話,如果我們在平素的生活,能夠積小善為大善,也能達到積矽步以致千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