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到了中秋節,白天金陵府的很多名流和古董藏家都陸續來了陳府。


    本來陳府就麵積很大,景色很好,附近百姓也都來看熱鬧,家丁們開始布置花燈。


    陳龍和幾個年紀比較大的古董行前輩坐在一個長桌子後麵的椅子上,陳二爺和六爺幾人也都坐在四周。這時候已經上午九點多了。


    一開始流程是金陵的百姓來鑒寶,每人拿著一些古董來讓鑒定真偽和價值。


    這些百姓手裏的古董有的是祖傳的,有的是這些收藏愛好者自己古董店裏淘的,自己也不知道真假。


    金陵府六朝古都,民間流傳古物甚多,而且江南富庶,大藏家比比皆是,這些人也愛一起交流,也愛熱鬧,也會好奇別人手裏有什麽寶貝。


    這裏也不乏盜墓賊拿著挖出來的東西來湊熱鬧,萬一被哪個老板看上了,還能賣個好價錢。


    這是晚清時期,離清早期康熙,雍正,乾隆,年代很近,那三個朝代生產了大量精良瓷器,也很多官窯流落民間。


    中國瓷器的“官窯”之路是循著強化君權的道路行進的。


    唐代時期沒有固定的官窯,不過河北生產的邢窯,進貢朝廷,算是官窯雛形,邢窯是白瓷,沒有顏色,類銀似雪。


    當時武則天大盈庫專用的邢窯瓷器,底部都刻著“盈”字,這個盈字最後一筆刻得很有特點,是反著寫的一筆,我都懷疑是不是當時的什麽記號。


    邢窯有個鑒別要點,它瓷器是白色的,但是在瓷器的轉折之處,會泛湖水綠色,很漂亮,這點目前很難仿製,仿的也不太過關。


    中國古代的君權實際是從宋代開始加重的,以皇帝架空三省六部和廣授使職為表現,而“官窯”概念的正式出現也正是在宋代。


    宋代以前,瓷器供應宮廷使用的方式是“貢瓷”,也就是各地的知名瓷窯生產出的最高級瓷器貢給宮廷使用。


    當然這種“貢”,對於瓷窯來說並不一定意味著經濟負擔,因為它更多地像是一種“買賣”,這些“貢瓷”還是有地方政府買單的。因此,“貢瓷”實際屬於一種官方的專項采購。


    而生產“貢瓷”的瓷窯,在完成了“貢瓷”的生產任務外,它自己的生產經營並不受影響,所生產的非“貢瓷”可以任意出售。


    宋代加強君權,“貢瓷”模式就開始被另兩種製度性的模式取代。首先出現的是“製樣須索”模式,這屬於官方出樣定製的一種定向采購。


    它由宮廷提供“樣式”,承做的瓷窯在地方政府的監督下,嚴格按照“官樣”生產,產成品完全銷售給宮廷不能流入民間。


    宋·莊綽《雞肋編》記載:


    “處州龍泉縣……宣和中,禁庭製樣須索,益加工巧。”


    宋代是個文人氣很濃的時代,尤其宋徽宗趙佶本人就是是丹青高手,還寫的一手好字,他創造的瘦金體天下聞名。


    皇帝的審美會影響民間,尤其瓷器,所以宋代生產的單色釉瓷器我認為最美和典雅。


    當時的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瓷器都進貢朝廷。


    前些年,一個宋代汝窯小碟子拍了一個多億。


    宋·葉寘《坦齋筆衡》記載:“宣(和)、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京遺製,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


    澄泥為範,極其精致,釉色瑩澈,為世所珍。


    後郊壇下別立新窯,亦曰“官窯”比舊窯大不矣!餘如烏泥窯、餘姚窯、續窯,皆非官窯比。若謂舊越窯,不複見矣。”


    從宋徽宗開始,皇帝直接把自家用瓷的生產在製度上“壟斷”和“獨尊”起來,“官窯”誕生。


    元代時候樞密院定燒的樞府瓷,是元代官窯,這類瓷器多是卵白釉,在瓷器上有的對稱模印樞府二字,隱藏在紋飾之中,不仔細看很難發覺。


    我曾經買到一個樞府瓷大碗,在我手裏很久,才發現碗口一圈回文紋飾裏藏著對稱的兩個字。


    “官窯”製度的成熟期是明、清兩代,因為清幾乎是全盤繼承了明的各種製度,因此,明是“官窯”製度成熟的關鍵,這種成熟的標誌就是景德鎮禦器廠。


    明太祖為第三帝國進行的幾項根本性頂層設計,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取消相權而把君權加重到無以複加的程度。與之相對應的,發源於宋的“官窯”製度就進一步發展,成為了“禦器廠”(清代也稱“禦窯廠”)製度。


    《明會典·工部》“窯冶·陶器”條: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燒造供用器皿等物,須定奪樣製,計算人工物料。如果數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窯興工。如數少,行移饒、處等府燒造。


    《明史·地理誌》“浮梁縣”條:(縣)西南有景德鎮,宣德初,置禦器廠於此。


    浮梁就是景德鎮,我們學的白居易的琵琶行裏麵一句浮梁買茶去,就是去的景德鎮。


    《明史·食貨誌》:宣宗始遣中官張善之饒州,燒造奉先殿幾筵龍鳳文白瓷器。


    這是皇帝派往新版“官窯”監督禦用瓷器燒造的開端,張善也就成了未來大名鼎鼎的景德鎮禦窯廠督窯官年希堯、唐英們的開山門前輩。


    中國古代瓷器史上後五百餘年的輝煌,就在這新版“官窯”的基礎上奠定。


    在明代時候,後期出現官搭民燒,明代後期,景德鎮民窯數量激增。


    文獻記載,嘉靖十九年(1540年)時,“浮梁景德鎮民以陶為業,聚傭至萬餘人”。


    至萬曆年間,“鎮上傭工”,“每日不下數萬人”。萬曆時人王世懋在《二酉委譚》中記錄了景德鎮當時的景象:“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寢,戲呼之曰四時雷電鎮。”


    民窯除了生產市場上普遍需要的一般產品外,還生產高級細瓷器。


    民窯產品的銷售地域很廣,王宗沐撰《江西省大誌·陶書》記載:“自燕雲而北,南交趾,東際海,西被蜀,無所不至,皆出於景德鎮。”


    由於競爭異常激烈,民窯在經營上不得不精打細算,工藝上亦必須不斷改進,因此顯示出比官窯更大的優越性。


    例如,在燃料消耗相同的情況下,民窯每一窯的產量約比官窯大三倍。民窯的優勢被官窯利用,嘉靖以後,凡屬宮廷使用的“欽限”瓷,都由民窯生產,即稱“官搭民燒”。


    到了清代,“官搭民燒”製度,被清代禦窯繼承,並發展到了比較好的狀態。


    科普一段官窯發展史,因為什麽東西都有演變史。


    官窯發展史這也是中國文化的傳承。


    陳龍今天搞得賽寶,很多藏家拿出了各個朝代的官窯,當然,也很多是贗品。


    那就要比拚眼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曦蓬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曦蓬堂主並收藏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