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這邊凱旋歸來並收複遼東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廣寧衛,廣寧諸多將領聽到這個消息,都感歎,韓總兵用兵如神。


    同時心中有些可惜,早知道當初就留在海州衛,那麽現在也不用隨著王巡撫四處顛簸。


    而且還能取得一份功勞。


    聽到韓熙又打贏仗,眾多將領多是敬佩和惋惜。


    但王巡撫王化貞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場砸毀了自己的書房,心中的怒火燃燒不止,已經開始陰謀論起來。


    “好,好,好,好你個韓熙小兒,事前不一起來守城,定要等本巡撫丟城後再奪回來。”


    此刻,王化貞心中的怒火已經無法抑製,他心已有猜測,這一切必定是韓熙和熊廷弼聯手策劃的。


    為了就是排擠他,故意等到他丟城之後才出手奪回城池,目的就是讓他難堪,失去朝廷對自己的信任。


    到時他被排擠走了,好讓這遼東成為他熊廷弼的一言堂。


    而熊廷弼在他剛剛大敗而歸的時候選擇出關,就是很有力的佐證了這一點。


    對,一定是這樣,一切都是韓熙和熊廷弼謀劃好的了。


    “韓熙,熊廷弼,本巡撫不好過,你們兩個也別想好過。“王化貞一拳重重地敲在桌子上,力度之大,使得桌子都微微顫抖。


    或許是因為用力過猛,王化貞此時的表情顯得有些扭曲。


    很快,冷靜下來的王化貞撿起地上的筆墨紙硯,模樣有些著急的開始書寫,他要將熊廷弼和韓熙兩人為了私利,不顧全大局的事情上告陛下。


    定然不能讓熊廷弼和韓熙兩個奸臣賊子蒙蔽了聖聽。


    很快,王化貞就將一奏本寫好,上麵將自己丟失遼鎮的罪過全部歸咎在熊廷弼和韓熙身上。


    熊廷弼是主謀,韓熙是從犯。


    如果熊廷弼能看到這一份奏折,定然會罵王化貞蠢貨一個。


    好吧,就算沒有這份奏折,熊廷弼整日裏也沒少罵王化貞是蠢貨。


    王化貞都收到了消息,熊廷弼那邊的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收到這個消息時,熊廷弼呆愣的看著書桌很長時間。


    出關的熊廷弼自然不會和王化貞擠在廣寧城內,而是在錦州城。


    “你確定沒有看錯?後金幾萬大軍被擊退了?”呆愣了很久的熊廷弼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不相信。


    這事情有點超出了熊廷弼認知範圍,按照現在遼軍的水平,想在野外戰勝後金,別說什麽難度,直接就是不可能。


    而韓熙軍中又有大把的遼軍。


    所以按照常識來說,如果韓熙有實力和能力,此時應該敗退,然後有序的撤回海州衛開始堅守城池。


    最後則會向他或者朝廷請求支援,就像當初的王化貞一樣。


    但現在探哨居然說後金敗退了,而且連丟失的遼鎮也被奪回來。事情過於魔幻,所以熊廷弼需要再確認一番。


    “稟經略,事情都是真的,這些是因為後金退走,那邊發的喜糖。”探哨從懷裏摸出了幾顆糖果。


    韓家軍凱旋歸來那天,探哨也撿了三四十顆糖果,要不是為了佐證自己話,他才不會將這些糖拿出來。


    很快,幾顆別致的糖果被擺到熊廷弼麵前,伸手將糖果外麵一層紙撥開,伸近鼻子聞了下,確實能聞到一股甜味中夾雜汗水的味道。


    “可知道,韓總兵是如何擊退後金的?”熊廷弼詢問道。


    探哨撓頭,最後有些不確定的說道:“聽說是奴酋突然中風,所以退兵了。”


    奴酋中風?還有這等好事?


    熊廷弼站起身來背著手走動,隨即問道:“按照你之前的說法,韓總兵應該是在鞍山一帶和後金交戰,可知道些戰鬥的過程?”


    “聽回來遼軍口中交談,好像是讓他們進攻那些反叛的遼軍,避開後金軍隊。具體情況,屬下還需要時間去探查。”探哨將自己收集的情報說出。


    “這幾月雖然不明不白的和後金打了好幾仗,但事態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熊廷弼心中如此想道。


    後金沒能進一步威脅明朝地盤,反而接連丟失遼南四衛和遼鎮,事情確實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去,讓韓總兵來錦州一趟。”


    熊廷弼囑咐道,他知道現在自己想在遼東有所作為,必須見上這個韓熙一麵才行。


    探哨聽後,有些為難的說道:“這恐怕有些難,聽說韓總兵這次戰鬥身先士卒,不小心落馬摔傷了,現在躺在床上不能動。”


    摔傷了?


    熊廷弼皺起眉頭,每次他想見這個韓熙的時候,總是各種意外情況出現,他都懷疑,是不是這個家夥故意躲著自己。


    畢竟這巧合多了,難免會讓人生出懷疑。


    “去,準備些許禮物,代本經略慰問韓總兵。”熊廷弼對著身邊的幕僚說道,他倒是要看看,這韓熙是不是真的受傷了。


    另一邊。


    朝廷收到消息總會比前線晚上一些,所以朝廷此時得到的消息是遼鎮丟失,後金軍隊向南出兵。


    此時朝廷可謂焦頭爛額起來,因為從四川傳來消息,永寧宣撫司奢崇明於重慶起事。


    這就是曆史上的奢安之亂,是邊境的土司發生了叛亂,性質和努爾哈赤差不多。


    規模比遼東叛亂還大,波及四省,死傷百餘萬人。


    此時奢崇明於重慶起事,便是奢安之亂開頭,可惜,雲貴土司沒努爾哈赤那麽好運,在四川遇到一群能打的明軍。


    這場戰爭曆史上一直到了崇禎二年才結束。


    也是因為這場戰爭,導致明朝入不敷出,九邊軍餉拖欠了兩年之久。


    “之前遼東的局勢不是好好的麽,怎麽這遼鎮說丟就丟。”


    “誰說不是能,也不知道前線那些家夥是幹什麽吃的。”


    “現在這可如何是好,川地那邊又亂起來,兩線用兵,哪來這麽多銀子。”


    大殿內,十幾位朝臣都是低聲的議論著,麵上都難免露出愁容,隻有兵部心裏樂開了花。


    這打仗就要銀子,朝廷給銀子,他們兵部要不要過一手?


    唉!一切都是為了替朝廷分憂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從千戶到遼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快前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快前麵並收藏明末之從千戶到遼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