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叔孫通的反駁之言
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 作者:折耳根不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博士叔孫通最近很高興。
因為他感覺......他應是有機會成為儒生中真正的領軍人物了。
這兩日那大儒淳於越,不知道是不是年老而昏聵。
都一把年紀了,竟然想要創立儒學新派別?
你說你......年輕的時候不搞,現在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反而搞起新花樣來了。
這可把叔孫通給樂壞了。
叔孫通倒不是真的覺得淳於越的言論有什麽問題。
畢竟提出新的儒學學說,在儒家曆史上也不是沒有。
一旦搞好,就可以成為儒家聖人,名垂青史,受曆代儒生敬仰。
像孟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若是搞得不好,自立門戶......便會被其他儒生指著鼻子罵。
而像墨翟和荀子之流,就是被儒生罵的反麵教材。
——
叔孫通可不覺得自己能夠比肩聖人。
他認為自己應當隻算是一個較為優秀的儒生。
故而從來沒有自立門戶的想法。
更沒有將儒學改頭換麵,以此來振興儒學的遠大抱負。
畢竟這玩意兒風險太大,收益又不怎麽高。
身為聖人之後孔鮒弟子的他。
隻要老老實實的跟著儒學正統走,到哪裏都不會差。
儒學的派係不管再怎麽變化,正統的那一派係,從來都沒有消失過。
他何必像淳於越這般行事?
而且叔孫通覺得......若是能把淳於越“開除儒籍”。
他不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到時候的他,可就是鹹陽的儒生之首了。
叔孫通在儒學上的造詣不低。
而且背景來曆也不比淳於越差多少。
他唯一輸給淳於越的,隻有年齡和根基。
淳於越雖是齊人,但是很早就來鹹陽為官了,在鹹陽的根基深厚,鹹陽絕大部分儒生都以淳於越為首。
而叔孫通卻是在齊覆滅之時,才被老師孔鮒派來秦為官的。
當初秦人請的其實是叔孫通的老師。
隻是其老師孔鮒因為秦盛行法家從而拒絕來秦入仕。
孔鮒也是見叔孫通心思活絡,方才派其前來鹹陽擔任博士。
希望他能夠在鹹陽重振儒學。
當然......孔鮒對他其實也沒抱多少希望就是了。
大儒淳於越早就去大秦為官了......甚至官至仆射。
可這秦國不還是老樣子嗎?
孔鮒不覺得自己的弟子能比淳於越強到哪裏去。
他隻不過是希望弟子能有個好去處罷了。
孔鮒不去秦入仕,那是他自己的原則。他不會強迫自己的弟子跟著自己一同歸隱。
叔孫通,也確實如其老師所想的那樣。
沒有什麽遠大的目標。
心思活絡的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在儒家中的位置。
故而來到鹹陽之後就十分果斷的投靠到了淳於越那一派。
畢竟他的正統出身......是斷不可能和周青臣那等人為伍。
正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真要如周青臣那般,變成一阿諛奉承之輩......老師還不得罵死自己!
雖然如今儒學有些沒落,遠不如法家,但是影響力還是有的。
乃是朝堂之上,第二大的勢力。
而且儒生也比法家官員更為團結一些。
他叔孫通隻要一直堅定不移的跟隨著淳於越的步伐。
等日後淳於越不在了,便可上位了。
畢竟他還算是正值壯年,淳於越卻已是暮年。
在鹹陽熬一熬資曆。
屆時儒生之首,應當就能輪到他了。
此前的叔孫通,覺得這樣按部就班的就很不錯......
而且,他也一直都是這樣行事。
然而......如今淳於越卻不知道是不是哪根筋搭錯了。
竟然搞了這麽一出兒。
要搞什麽“仙儒”學說。
這讓叔孫通覺得......機會來了啊。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看來自己可以提前更進一步了!
叔孫通一邊美滋滋的想著。
一邊唰唰唰的奮筆疾書。
身為儒生,別的方麵可能不強。
但是在打嘴仗的方麵,絕對不能弱!
他打算針對淳於越的一些說法,來辯駁一番。
淳於越說百姓的生命要先於道德。
叔孫通搬出了儒家經典:
“聖人有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然後評價了一句:“為生而棄德,何異禽獸?”
其想表達的東西很直白:
君子應該致力於根本的事務,隻有根本確立了,道德才會隨之產生。
像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些才是仁的根本。
哪裏能單單以性命為根本呢?這實在是太膚淺了,一點都不君子。
以此指責淳於越:
為了生而舍棄道德,和禽獸又有什麽區別呢?
......
淳於越打算讓人人都成君子。
叔孫通搬出了儒家經典:
“聖人有雲: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然後評價了一句:“非盡能為君子者也。”
其表達的意思則是:
聖人都說了,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質有高低之分。
有些人天生聰慧,有些人則天生愚鈍。
這種差別很難通過後天的努力和學習來完全改變。
暗諷淳於越:想要讓人人成為君子,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
淳於越說儒生要學仙術。
叔孫通依然搬出儒家經典: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然後評價了兩句:
“仙與儒,殊途也......二者應各司其職。”
“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方為中庸之道。”
由於涉及到仙府這位大人物,以及那十分神奇的仙術。
叔孫通也不敢表現的攻擊性太強。
而是比較委婉的表示,萬事萬物皆有其運行規律。
人也應當各司其職。
仙術有仙術府的人去研究,儒學有儒生來研究。
哪裏還需要儒生去學仙術呢?
不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你這分明有違中庸之道啊!
秩序失守,乃毀滅之兆啊。
......
總之,對於淳於越的構想。
叔孫通輕而易舉的便從儒家經典中找出了可以反駁的話語。
而且大部分看起來,都十分有道理......可以說讓人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來。
這就是儒家的強大之處了......反正聖人好賴話都給說了。
他們隻需要從中選取合適的話語就可以了。
尤其是這種涉及到大道方麵的東西。
大家都可以各執一詞。
反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辯是辯不贏的。
故而叔孫通本身,就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哪怕淳於越講的再有道理又如何?
大道之爭,爭的從來都不是誰的正確性......爭的是成與敗。
他也不是真的要和淳於越爭辯出個高下來。
他隻是打算以此來劃清界限,將淳於越排除在儒家之外去。
到時候淳於越愛怎麽搞就怎麽搞吧,反正和自己無關,和正統儒學無關。
哪怕他成為荀子和墨翟那樣的人物,也沒什麽。
由儒家延伸出去的學派還少嗎?
墨家、法家、荀子一脈......不全都是從儒家延伸開來的?
但是這又如何呢?
儒學......仍然會屹立不倒。
為當世顯學之一。
——
雖然叔孫通很喜歡儒學,也願意為其奮鬥終生。
但是呢,他也很現實。
比起他的老師孔鮒,他對權勢同樣看重。
因此,他願意來秦入仕。
哪怕這裏儒學不受重用。
他也仍然希望以儒學來獲得權勢。
他認為這並不衝突,聖人有言:富與貴人之所欲也。
他暫時沒有什麽遠大的目標,他隻想讓儒學保持現狀。
然後自己成為大儒就可以了。
——
叔孫通寫好一篇百餘字的犀利短文後,便掏出錢財吩咐家仆將其拿去報社投稿了。
看著家仆離去的背影,叔孫通微笑的低聲道:
“仆射他有理想,是一件好事啊。”
“他去完成他的理想,那我便來當這大秦儒生的魁首吧。”
叔孫通的心情,顯然十分的不錯。
——
翌日。
隨著叔孫通的投稿在報紙上發布。
直接就引發了不少儒生的共鳴。
“叔孫博士不愧是師從孔鮒啊。”
“說的真好啊!”
之前報紙上。
那些儒生罵淳於越,顯然都沒能罵到點子上。
大部分都是指責淳於越背棄儒家有違聖人之訓的。
而叔孫通,明明沒有罵淳於越。
但是話裏話外,都把淳於越的仙儒學術給嘲諷了個遍。
那些不少因淳於越叛變而有些迷茫的傳統儒生,當即是找到了主心骨。
淳於越是當世大儒不錯。
但是叔孫通,似乎也不比淳於越差多少啊!
故而一時間叔孫通府上那是有大量的儒生前來拜訪。
淳於越的仙儒學說實在是有些離經叛道了。
讓不少守舊儒生對此表示接受不能。
而且這朝堂上除開仆射淳於越,也就那周青臣算是有權勢了。
這讓那些傳統儒生怎麽選?
一個明顯要自立門戶,一個是溜須拍馬之輩......
給儒生們一時間整得有些群龍無首了。
幸好還有叔孫通啊,雖然其隻算是一普通博士。
但是他背景夠硬啊!
他可是孔鮒的真傳弟子啊!孔鮒是誰?孔夫子的八代孫啊!
而且其儒學造詣,也不差嘛!
言辭犀利,直指淳於越的學說漏洞。
讓鹹陽那些傳統儒生心中的迷惘,可謂是一掃而空。
叔孫通自然是樂嗬嗬的接待了每一位前來上門拜訪的儒生。
他本來在儒生之中的地位就不低。
隻不過被大儒仆射淳於越蓋過了光芒罷了。
而淳於越倒戈。
他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了。
叔孫通看著那些來往於自家的儒生,輕聲的呢喃道:
“仆射,可不要怪我啊......”
“我若是不跟您劃清界限,又如何能接受這一眾儒生呢?”
“你有你的遠大追求,我亦有我的追求。”
“道不同,不相為謀啊。”
叔孫通其實並不是傳統儒生,他並沒有那麽古板。
但是他需要這群古板的儒生為自家的支持者。
畢竟他的身份最容易籠絡到的,也是這一批儒生。
——
廷尉李斯府上。
李斯品讀著今日份的報紙。
“嘶......”
“淳於越他一向信奉聖人之言,是儒學堅定不移的扞衛者。”
“如今卻被這叔孫通明裏暗裏嘲諷了一通,他......不會氣的直接暈過去吧。”
李斯讀完之後,都不免得有幾分擔心其淳於越來了。
李斯和淳於越共事了這麽多年,哪裏還不了解淳於越呢?
不僅倔得很,而且還特別要麵子。
作為當今的儒生之首,意圖探索儒學的新方向。
卻被儒生們連番指責,怕是心裏很不好受吧!
也真是難為他這一把年紀了,還能思索出這儒學的新方向。
隻可惜......儒生大多都是迂腐之輩啊。
雖然如今淳於越似乎轉性子了,比以往靈動了許多。
但是其他儒生,大部分不都還是老樣子嗎?
淳於越此舉,注定有許多的艱難險阻。
像叔孫通等儒生,隻是其一罷了。
李斯長於權謀,如何看不出叔孫通的企圖?
分明就是以此來排斥淳於越,使其脫離儒家罷了。
不過,這是一堂堂正正的陽謀。
並沒有什麽應對之法。
淳於越的想法有錯嗎?
沒有。
叔孫通的說法有錯嗎?
其實也沒有。
隻不過二者的側重點不一樣。
叔孫通抓著一些地方進行攻擊。
以此來體現自己正統性,表明淳於越的不正統。
不論淳於越是否回應,回應的好不好。
這些都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也都是淳於越仙儒學說中所存在的問題。
畢竟,隻要是改進學說......那一定會受到原有學說抨擊的。
他老師荀子,當年不就是因此而被儒家所排斥嗎?
而他自己早年,也同樣也經曆了法儒之爭。
李斯對此那是深有體會。
淳於越現在的情況......顯然更艱難。
畢竟法家的根基和強大擺在那裏。
秦國以法家治國,百年間從一弱國成為戰國最強。
這是無可爭議的現實因素。
李斯自然可以不受外在閑言碎語的影響,從而堅守本心走法家之路。
而淳於越......琢磨出的這個玩意兒吧,卻沒有現實根基打底。
想要起步,自然是舉步維艱。
儒生那裏是一道坎。
陛下那裏又是一道坎。
還有仙府那裏也是一道坎。
雖然大家平日裏沒怎麽提及,但是有一件事是不可忽視的。
仙府是墨家巨子啊......
墨家和儒家是什麽關係?還用得著說嗎。
仙府他願不願意讓淳於越搞什麽仙儒,怕都是個問題。
“哎......淳於越啊淳於越。”
“雖然老夫時常罵你不懂變通。”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但是,也沒想到你竟然還真的開始求變了。”
“且去你府上探望一二吧。”
李斯覺得有必要去安慰安慰淳於越,可別真把他氣死了。
因為他感覺......他應是有機會成為儒生中真正的領軍人物了。
這兩日那大儒淳於越,不知道是不是年老而昏聵。
都一把年紀了,竟然想要創立儒學新派別?
你說你......年輕的時候不搞,現在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反而搞起新花樣來了。
這可把叔孫通給樂壞了。
叔孫通倒不是真的覺得淳於越的言論有什麽問題。
畢竟提出新的儒學學說,在儒家曆史上也不是沒有。
一旦搞好,就可以成為儒家聖人,名垂青史,受曆代儒生敬仰。
像孟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若是搞得不好,自立門戶......便會被其他儒生指著鼻子罵。
而像墨翟和荀子之流,就是被儒生罵的反麵教材。
——
叔孫通可不覺得自己能夠比肩聖人。
他認為自己應當隻算是一個較為優秀的儒生。
故而從來沒有自立門戶的想法。
更沒有將儒學改頭換麵,以此來振興儒學的遠大抱負。
畢竟這玩意兒風險太大,收益又不怎麽高。
身為聖人之後孔鮒弟子的他。
隻要老老實實的跟著儒學正統走,到哪裏都不會差。
儒學的派係不管再怎麽變化,正統的那一派係,從來都沒有消失過。
他何必像淳於越這般行事?
而且叔孫通覺得......若是能把淳於越“開除儒籍”。
他不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到時候的他,可就是鹹陽的儒生之首了。
叔孫通在儒學上的造詣不低。
而且背景來曆也不比淳於越差多少。
他唯一輸給淳於越的,隻有年齡和根基。
淳於越雖是齊人,但是很早就來鹹陽為官了,在鹹陽的根基深厚,鹹陽絕大部分儒生都以淳於越為首。
而叔孫通卻是在齊覆滅之時,才被老師孔鮒派來秦為官的。
當初秦人請的其實是叔孫通的老師。
隻是其老師孔鮒因為秦盛行法家從而拒絕來秦入仕。
孔鮒也是見叔孫通心思活絡,方才派其前來鹹陽擔任博士。
希望他能夠在鹹陽重振儒學。
當然......孔鮒對他其實也沒抱多少希望就是了。
大儒淳於越早就去大秦為官了......甚至官至仆射。
可這秦國不還是老樣子嗎?
孔鮒不覺得自己的弟子能比淳於越強到哪裏去。
他隻不過是希望弟子能有個好去處罷了。
孔鮒不去秦入仕,那是他自己的原則。他不會強迫自己的弟子跟著自己一同歸隱。
叔孫通,也確實如其老師所想的那樣。
沒有什麽遠大的目標。
心思活絡的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在儒家中的位置。
故而來到鹹陽之後就十分果斷的投靠到了淳於越那一派。
畢竟他的正統出身......是斷不可能和周青臣那等人為伍。
正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真要如周青臣那般,變成一阿諛奉承之輩......老師還不得罵死自己!
雖然如今儒學有些沒落,遠不如法家,但是影響力還是有的。
乃是朝堂之上,第二大的勢力。
而且儒生也比法家官員更為團結一些。
他叔孫通隻要一直堅定不移的跟隨著淳於越的步伐。
等日後淳於越不在了,便可上位了。
畢竟他還算是正值壯年,淳於越卻已是暮年。
在鹹陽熬一熬資曆。
屆時儒生之首,應當就能輪到他了。
此前的叔孫通,覺得這樣按部就班的就很不錯......
而且,他也一直都是這樣行事。
然而......如今淳於越卻不知道是不是哪根筋搭錯了。
竟然搞了這麽一出兒。
要搞什麽“仙儒”學說。
這讓叔孫通覺得......機會來了啊。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看來自己可以提前更進一步了!
叔孫通一邊美滋滋的想著。
一邊唰唰唰的奮筆疾書。
身為儒生,別的方麵可能不強。
但是在打嘴仗的方麵,絕對不能弱!
他打算針對淳於越的一些說法,來辯駁一番。
淳於越說百姓的生命要先於道德。
叔孫通搬出了儒家經典:
“聖人有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然後評價了一句:“為生而棄德,何異禽獸?”
其想表達的東西很直白:
君子應該致力於根本的事務,隻有根本確立了,道德才會隨之產生。
像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些才是仁的根本。
哪裏能單單以性命為根本呢?這實在是太膚淺了,一點都不君子。
以此指責淳於越:
為了生而舍棄道德,和禽獸又有什麽區別呢?
......
淳於越打算讓人人都成君子。
叔孫通搬出了儒家經典:
“聖人有雲: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然後評價了一句:“非盡能為君子者也。”
其表達的意思則是:
聖人都說了,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質有高低之分。
有些人天生聰慧,有些人則天生愚鈍。
這種差別很難通過後天的努力和學習來完全改變。
暗諷淳於越:想要讓人人成為君子,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
淳於越說儒生要學仙術。
叔孫通依然搬出儒家經典: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然後評價了兩句:
“仙與儒,殊途也......二者應各司其職。”
“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方為中庸之道。”
由於涉及到仙府這位大人物,以及那十分神奇的仙術。
叔孫通也不敢表現的攻擊性太強。
而是比較委婉的表示,萬事萬物皆有其運行規律。
人也應當各司其職。
仙術有仙術府的人去研究,儒學有儒生來研究。
哪裏還需要儒生去學仙術呢?
不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你這分明有違中庸之道啊!
秩序失守,乃毀滅之兆啊。
......
總之,對於淳於越的構想。
叔孫通輕而易舉的便從儒家經典中找出了可以反駁的話語。
而且大部分看起來,都十分有道理......可以說讓人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來。
這就是儒家的強大之處了......反正聖人好賴話都給說了。
他們隻需要從中選取合適的話語就可以了。
尤其是這種涉及到大道方麵的東西。
大家都可以各執一詞。
反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辯是辯不贏的。
故而叔孫通本身,就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哪怕淳於越講的再有道理又如何?
大道之爭,爭的從來都不是誰的正確性......爭的是成與敗。
他也不是真的要和淳於越爭辯出個高下來。
他隻是打算以此來劃清界限,將淳於越排除在儒家之外去。
到時候淳於越愛怎麽搞就怎麽搞吧,反正和自己無關,和正統儒學無關。
哪怕他成為荀子和墨翟那樣的人物,也沒什麽。
由儒家延伸出去的學派還少嗎?
墨家、法家、荀子一脈......不全都是從儒家延伸開來的?
但是這又如何呢?
儒學......仍然會屹立不倒。
為當世顯學之一。
——
雖然叔孫通很喜歡儒學,也願意為其奮鬥終生。
但是呢,他也很現實。
比起他的老師孔鮒,他對權勢同樣看重。
因此,他願意來秦入仕。
哪怕這裏儒學不受重用。
他也仍然希望以儒學來獲得權勢。
他認為這並不衝突,聖人有言:富與貴人之所欲也。
他暫時沒有什麽遠大的目標,他隻想讓儒學保持現狀。
然後自己成為大儒就可以了。
——
叔孫通寫好一篇百餘字的犀利短文後,便掏出錢財吩咐家仆將其拿去報社投稿了。
看著家仆離去的背影,叔孫通微笑的低聲道:
“仆射他有理想,是一件好事啊。”
“他去完成他的理想,那我便來當這大秦儒生的魁首吧。”
叔孫通的心情,顯然十分的不錯。
——
翌日。
隨著叔孫通的投稿在報紙上發布。
直接就引發了不少儒生的共鳴。
“叔孫博士不愧是師從孔鮒啊。”
“說的真好啊!”
之前報紙上。
那些儒生罵淳於越,顯然都沒能罵到點子上。
大部分都是指責淳於越背棄儒家有違聖人之訓的。
而叔孫通,明明沒有罵淳於越。
但是話裏話外,都把淳於越的仙儒學術給嘲諷了個遍。
那些不少因淳於越叛變而有些迷茫的傳統儒生,當即是找到了主心骨。
淳於越是當世大儒不錯。
但是叔孫通,似乎也不比淳於越差多少啊!
故而一時間叔孫通府上那是有大量的儒生前來拜訪。
淳於越的仙儒學說實在是有些離經叛道了。
讓不少守舊儒生對此表示接受不能。
而且這朝堂上除開仆射淳於越,也就那周青臣算是有權勢了。
這讓那些傳統儒生怎麽選?
一個明顯要自立門戶,一個是溜須拍馬之輩......
給儒生們一時間整得有些群龍無首了。
幸好還有叔孫通啊,雖然其隻算是一普通博士。
但是他背景夠硬啊!
他可是孔鮒的真傳弟子啊!孔鮒是誰?孔夫子的八代孫啊!
而且其儒學造詣,也不差嘛!
言辭犀利,直指淳於越的學說漏洞。
讓鹹陽那些傳統儒生心中的迷惘,可謂是一掃而空。
叔孫通自然是樂嗬嗬的接待了每一位前來上門拜訪的儒生。
他本來在儒生之中的地位就不低。
隻不過被大儒仆射淳於越蓋過了光芒罷了。
而淳於越倒戈。
他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了。
叔孫通看著那些來往於自家的儒生,輕聲的呢喃道:
“仆射,可不要怪我啊......”
“我若是不跟您劃清界限,又如何能接受這一眾儒生呢?”
“你有你的遠大追求,我亦有我的追求。”
“道不同,不相為謀啊。”
叔孫通其實並不是傳統儒生,他並沒有那麽古板。
但是他需要這群古板的儒生為自家的支持者。
畢竟他的身份最容易籠絡到的,也是這一批儒生。
——
廷尉李斯府上。
李斯品讀著今日份的報紙。
“嘶......”
“淳於越他一向信奉聖人之言,是儒學堅定不移的扞衛者。”
“如今卻被這叔孫通明裏暗裏嘲諷了一通,他......不會氣的直接暈過去吧。”
李斯讀完之後,都不免得有幾分擔心其淳於越來了。
李斯和淳於越共事了這麽多年,哪裏還不了解淳於越呢?
不僅倔得很,而且還特別要麵子。
作為當今的儒生之首,意圖探索儒學的新方向。
卻被儒生們連番指責,怕是心裏很不好受吧!
也真是難為他這一把年紀了,還能思索出這儒學的新方向。
隻可惜......儒生大多都是迂腐之輩啊。
雖然如今淳於越似乎轉性子了,比以往靈動了許多。
但是其他儒生,大部分不都還是老樣子嗎?
淳於越此舉,注定有許多的艱難險阻。
像叔孫通等儒生,隻是其一罷了。
李斯長於權謀,如何看不出叔孫通的企圖?
分明就是以此來排斥淳於越,使其脫離儒家罷了。
不過,這是一堂堂正正的陽謀。
並沒有什麽應對之法。
淳於越的想法有錯嗎?
沒有。
叔孫通的說法有錯嗎?
其實也沒有。
隻不過二者的側重點不一樣。
叔孫通抓著一些地方進行攻擊。
以此來體現自己正統性,表明淳於越的不正統。
不論淳於越是否回應,回應的好不好。
這些都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也都是淳於越仙儒學說中所存在的問題。
畢竟,隻要是改進學說......那一定會受到原有學說抨擊的。
他老師荀子,當年不就是因此而被儒家所排斥嗎?
而他自己早年,也同樣也經曆了法儒之爭。
李斯對此那是深有體會。
淳於越現在的情況......顯然更艱難。
畢竟法家的根基和強大擺在那裏。
秦國以法家治國,百年間從一弱國成為戰國最強。
這是無可爭議的現實因素。
李斯自然可以不受外在閑言碎語的影響,從而堅守本心走法家之路。
而淳於越......琢磨出的這個玩意兒吧,卻沒有現實根基打底。
想要起步,自然是舉步維艱。
儒生那裏是一道坎。
陛下那裏又是一道坎。
還有仙府那裏也是一道坎。
雖然大家平日裏沒怎麽提及,但是有一件事是不可忽視的。
仙府是墨家巨子啊......
墨家和儒家是什麽關係?還用得著說嗎。
仙府他願不願意讓淳於越搞什麽仙儒,怕都是個問題。
“哎......淳於越啊淳於越。”
“雖然老夫時常罵你不懂變通。”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但是,也沒想到你竟然還真的開始求變了。”
“且去你府上探望一二吧。”
李斯覺得有必要去安慰安慰淳於越,可別真把他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