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增德根據他在東日國三個月的經驗寫成報告呈給李仲森,報告中對東日國的發達、現代、文明和禮貌大加讚賞,同時結合喬德茂、喬丁鉤給他講過的長影製片廠李香蘭的電影,對“黑土地”上遺留的“曆史動力”提供了他認為最辯證的認識,提出要對朝北進行徹底的國民性改造方案。
家庭講座中的內容他沒有對李仲森講。李仲森看到他的書麵報告十分高興,他與喬增德密談了兩個小時,喬增德走後,他馬上給伏晴雨打了電話。在電話裏,他將喬增德改造國民性促進朝北經濟發展的想法一一介紹給伏晴雨。
伏晴雨興奮地表示,北東師大的教授思想深刻,從東日國帶回了先進的現代性。作為市長,他正為長天人的“懶”感到頭疼。
懶,是萬惡之源。因為懶,長天人一到黑天就隻剩“老婆孩子熱炕頭”。老婆孩子熱炕頭了,誰為經濟發展出力?一天就圖個老婆孩子熱炕頭,哪裏還有宏圖大誌?當然,客觀地講,伏晴雨還認為,除了老婆孩子熱炕頭,長天人還好吃火鍋,要不然哪來的著名菜品“朝北亂燉”?
這菜省事兒,誰家也不缺菜,一到冬天,朝北家家戶戶都會囤積起小山一樣的大白菜。支起爐子,一盆菜,幾瓶白酒,三五好友,一吃吃到後半夜。要是誰得了好肉,放進爐子上的鍋子裏煮上,那簡直能吃上一宿。北東地大物博,野味到處可見,上山下河,隨便逮上隻野兔土蛇青魚,連骨頭都不用挑,直接就煮化在鍋子裏。尤其到冬天,一覺醒來,光是穿棉褲就得穿半個小時。一天算下來,正經工作的時間不超過六個小時。
伏晴雨在心裏算了一筆經濟賬,在這不超過六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裏,還得拿出兩個小時為老婆孩子熱炕頭和朝北倫亂燉提前準備。
喬增德真是一語中的,這“懶”就是朝北人的劣根性。喬增德直言不諱地指出,窮人思維就是等靠要!伏晴雨拍案叫絕,真不愧是翰林,有骨氣,有見識。窮,就是因為懶;懶,就會窮。辯證!
喬增德在報告中舉了一個例子。在條西屯,過得好的人家的柴火垛從來都是整整齊齊,過得窮的人家連個柴火垛都沒有。去屯裏視察,不用進屋,一看門口的柴火垛就知道誰家過得窮誰家過得富。
伏晴雨連連誇讚“好好好”,他跟李仲森說,不如提名喬增德進市裏的經濟改革委員會,喬增德的這番真知灼見,真是細致入微,有理有據。
喬增德沒對李仲森說的話,他可憋不住。家有孫平堯、喬其,沒法痛快地說東日國的女人;校長又不是自己真正的知心人,也不能過分炫耀他在東日國的禮遇。他憋得肥臉顫抖,一上課,馬上就一瀉千裏。
“咹。”喬增德開了口,“東日國你們都沒有人去過,我剛從東日國回來,還不太適應國內的環境,瀛洲國語還不太會說。東日國,到處洋溢著溫和、禮貌、文明、現代、發達的氣息,你們知道我在東日國一個月多少錢嗎?東日元大約等於300瀛洲幣,這叫匯率。據我調查,瀛洲國職工月平均工資178元瀛洲幣,東日國職工月平均工資,換算過來是1萬元瀛洲幣。”
喬增德把阿拉伯數字寫在黑板上,以便讓無知的學生看清楚,然後一屁股坐到講桌前的板凳上,繼續說:“我都不想回來!要不是我心係朝北經濟建設,還有啟蒙大業,憑我的才學早就掙發了。所以,窮人就是等靠要,窮人就是這種思維,遍地是錢也看不見。我呢,我就是沒時間,我父親,局長,叮囑我當個教書匠,我要是從商,那就是巨富。教書匠,給你們上課,我都是免費!”
喬增德委屈地把眼睛眯成一條縫,眼珠子轉悠轉悠,見有學生抬頭看著他,他馬上提高音量,嗓音尖細起來:“你們就是魯哥迅說的愚昧無知麻木,啥也沒見過,就會瞪著空洞的大眼睛崇拜我!也是,像我這種才華橫溢年輕有為的大教授,全瀛洲也找不出幾個。不光你們崇拜我,就連你們的校長、市長都對我倍加賞識格外看重。”
喬增德滿腦子湧現著跪著給丈夫遞拖鞋的東日國女人的時候,有個學生打斷了他的話:“喬老師。聽說......”
喬增德馬上喝斥道:“你們窮人就是沒有教養!教授!還聽說,最煩你們這種道聽途說的無知言論!”
這個叫王義的學生工作了幾年才又到北東師範大學讀碩士研究生的,他聽到喬增德的喝斥,還是繼續問道:“喬教授,東日國有一個流行用語叫‘刹那主義’,也就是及時行樂,不知道您在東日國的時候有沒有聽說過。”
喬增德懵了,他從來沒聽說這種看法,但他作為大教授都不知道,那誰能知道呢?要不然是這個大齡出家的社會青年自己瞎編出來找茬兒的,要不然就是從不知道什麽報紙雜誌上看來故意賣弄的。喬增德當然不知道,東日國經濟的黃金期,隻持續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繁榮就像泡沫一樣破滅了。喬增德為自己一個月一萬瀛洲幣的天文數字所驚詫,完全沒有意識到東日國的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已經悄然結束,“消費即美德”成了東日國人尤其年輕人的共識。
王義沒有去過東日國,但他看過東日國的經濟報道,據報道稱,東日國首都江戶城江東區的商品房,十年前是瀛洲幣\/平米,此後兩年漲到瀛洲幣\/平米,到現在已經飆升到瀛洲幣\/平米。如此天文數字,不要說瀛洲國,就是東日國的人也望塵莫及。
喬增德的課雖然是文學課,但既然喬增德炫耀自己的經濟學知識,那王義就不得不起來問問看,喬增德對東日國的經濟的了解。一個國家,十年間房價翻了2.5倍,即便按照東日國經濟繁榮時期的全盛期的年平均工資12萬瀛洲幣來算,一套60平米的房子就要花差不多198萬瀛洲幣!就算是東日國人,要買一套這樣普通的房子,不吃不喝也要16.5年!報道中特別指出,江戶城雖然是首都,但江東區還不算是東日國特別核心的地段,再中心些的地段,房價可能要再貴30%左右。
這些數字清晰地留在王義的腦海中,但他隻問了一個他覺得喬增德能稍稍回答的問題,他不想當著眾人的麵,讓喬增德下不來台。
喬增德支支吾吾了一分鍾,也沒有說出什麽有啟發性的話--他本來要講東日國發達國家溫順的女人的。他氣惱極了,認為這個社會青年是故意讓他出醜,馬上疾言厲色地怒喝道:“這是什麽課?我是很民主很隨和,但也容不得你這樣來質問我!耽誤大家的時間你是有罪的你知道嗎?”
王義愣住了,然後環視一下班裏鴉雀無聲的同學,鎮定地收拾好桌子上的書,憤然離開了喬增德的課堂。
這下輪到喬增德愣住了,直到王義走出教室,他才反應過來,對著班裏學生說:“這就是典型的被一些教育洗腦了,聽不得別的國家好,好像一聽別的國家好就像被掘了祖墳。”
班裏有三兩笑聲,喬增德馬上平易近人地與之呼應:“嗬嗬,我隻能負責啟蒙,不能改變別人的命運。啟蒙難啊,國民性的,我年紀越大越覺得魯哥迅的悲涼和絕望。我在東日國就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他們對教師,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大教授,都是鞠躬叫‘森森寧’,那個尊重!絕對不會有學生敢這麽沒有禮貌。”
然後,東日國的自來水,東日國的抽水馬桶,東日國的下水道,東日國的牛奶,源源不斷地流入了喬增德現代啟蒙的課堂。班裏學生的腦瓜子裏充滿流動的液體,有的學生臉上流露出和喬增德一樣的神往,有的無動於衷,有的皺著眉頭,有的緊急記錄......
喬增德直講到口幹舌燥,下課鈴響,還端坐在講桌前,和藹而民主地說:“同學們還有什麽問題?”
液體嘩嘩響。
喬增德敏銳地覺察出一絲悲涼,鼻酸瞬間讓他哽咽:“魯哥迅就是去東日國學習,才發現國民的麻木,就像你們現在這樣,我講的都是書本上沒有也不可能有的真知識。學文科的人,腦子往往就是一團漿糊,像我這種既有豐厚的文學基礎,嚴密的理性邏輯,還有經濟眼光,嗯,你們都不知道,我家就是我管錢,我在生產隊就是,管錢就是經濟,嘿嘿,別的生產隊每年都不夠吃,我管理的生產隊都有剩餘,這就是管理,像我現在既是中文學院的院長,還兼任國際學院院長,別人這輩子還當不上一個院長,我,兩個。”
喬增德豎起他肥短褶皺的食指和中指,左右晃晃,繼續說:“當院長不光要有知識,有學識,還要有管理才能,我既要管家裏的錢,也要管學院的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才能。所以大家要學的不光是文學,還要有經濟頭腦。下課!”
有的學生早就不耐煩了,一聽到“下課”兩個字馬上衝出去;有的學生抬起手表,拖堂已經十分鍾;有的學生滿臉倦意,再不下課就要被腦瓜子裏的液體淹沒了......
喬增德沒有起身,他磨磨蹭蹭地收拾著自己的教學用品,其實也沒有什麽好收拾,他偷偷用眼睛觀察著學生的反應,盼望著哪個受了啟蒙的學生對他表達一番誇獎和欽佩,進而邀請他共進午餐。
然而,他連這微小的願望也落空了。教室裏的學生陸陸續續走掉,也沒有一個人主動走上前來繼續向喬大教授請教。
喬增德心事重重,從這節課裏發現了教育的重大問題,瀛洲的學生不會主動思考,就等著教師填食,填食不說,還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不說,還不主動請教,教育陷入了死循環,他的思考又回到啟蒙的原點。
他頗感悲涼地走在出校園的路上,心裏被自己的重大發現所縈繞,尤其想到拂袖而去的學生,簡直無可救藥。
當瀛洲國教育部成立高等學校瀛洲文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時候,喬增德自告奮勇地寫了申請。喬其在他的教育下心花怒放,博士生在他的教育下尊師重道,長天市經濟在他的指導下步入正軌,學院在他的帶領下欣欣向榮,就沒有他喬增德幹不好的事,再當一個委員會的委員,那完全是出自一個知識分子的道德良心。
被人當堂頂撞的滋味,喬增德直到回了家還沒有釋懷。他恨恨地罵著站起來找茬兒的學生,用數據反駁著。他親自做的調查,東日國人是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人群,全世界70%的奢侈品!經濟不發達,頭腦不文明,怎麽能有奢侈品消費?就連一盒巧克力,瀛洲國人還沒見過呢,東日國已經包了金箔!
月工資在1萬瀛洲幣,這些學生見都沒見過,整個長天市,有幾個家庭的積蓄能有這麽多?
喬增德懷念在東日國短暫而永恒的三個月。他借住在介幢大學教授川島澄一家裏,川島教授不光對東日國在朝北的戰爭很有研究,而且彬彬有禮毫無保留地把他的研究分享給異國的他,就是這種無私的精神,國內多少人能做到?
也是因為這位友好的東日國教授,喬增德有機會參觀了東日神社,那裏麵供奉著東日烈雄。他們對國家的忠誠至死不渝,喬增德每每想起來就感動莫名。
川島教授的兒子結婚,購買的都是百萬級以上的婚紗或禮服,那東日新娘身著華麗的島服,溫順的神情讓人心腸軟酥,究竟是什麽樣無知的愚民才會因為已經過去的仇恨而罔顧那樣的美麗?他們一個婚禮花費30-50萬甚至更多,這樣的財力瀛洲國幾時才能達到?
喬增德一言不發地鑽進書房,晝夜思索文學的經濟經濟的文學,東日國在朝北做出的貢獻必須要發掘出來,而他就肩負著這樣的使命。
家庭講座中的內容他沒有對李仲森講。李仲森看到他的書麵報告十分高興,他與喬增德密談了兩個小時,喬增德走後,他馬上給伏晴雨打了電話。在電話裏,他將喬增德改造國民性促進朝北經濟發展的想法一一介紹給伏晴雨。
伏晴雨興奮地表示,北東師大的教授思想深刻,從東日國帶回了先進的現代性。作為市長,他正為長天人的“懶”感到頭疼。
懶,是萬惡之源。因為懶,長天人一到黑天就隻剩“老婆孩子熱炕頭”。老婆孩子熱炕頭了,誰為經濟發展出力?一天就圖個老婆孩子熱炕頭,哪裏還有宏圖大誌?當然,客觀地講,伏晴雨還認為,除了老婆孩子熱炕頭,長天人還好吃火鍋,要不然哪來的著名菜品“朝北亂燉”?
這菜省事兒,誰家也不缺菜,一到冬天,朝北家家戶戶都會囤積起小山一樣的大白菜。支起爐子,一盆菜,幾瓶白酒,三五好友,一吃吃到後半夜。要是誰得了好肉,放進爐子上的鍋子裏煮上,那簡直能吃上一宿。北東地大物博,野味到處可見,上山下河,隨便逮上隻野兔土蛇青魚,連骨頭都不用挑,直接就煮化在鍋子裏。尤其到冬天,一覺醒來,光是穿棉褲就得穿半個小時。一天算下來,正經工作的時間不超過六個小時。
伏晴雨在心裏算了一筆經濟賬,在這不超過六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裏,還得拿出兩個小時為老婆孩子熱炕頭和朝北倫亂燉提前準備。
喬增德真是一語中的,這“懶”就是朝北人的劣根性。喬增德直言不諱地指出,窮人思維就是等靠要!伏晴雨拍案叫絕,真不愧是翰林,有骨氣,有見識。窮,就是因為懶;懶,就會窮。辯證!
喬增德在報告中舉了一個例子。在條西屯,過得好的人家的柴火垛從來都是整整齊齊,過得窮的人家連個柴火垛都沒有。去屯裏視察,不用進屋,一看門口的柴火垛就知道誰家過得窮誰家過得富。
伏晴雨連連誇讚“好好好”,他跟李仲森說,不如提名喬增德進市裏的經濟改革委員會,喬增德的這番真知灼見,真是細致入微,有理有據。
喬增德沒對李仲森說的話,他可憋不住。家有孫平堯、喬其,沒法痛快地說東日國的女人;校長又不是自己真正的知心人,也不能過分炫耀他在東日國的禮遇。他憋得肥臉顫抖,一上課,馬上就一瀉千裏。
“咹。”喬增德開了口,“東日國你們都沒有人去過,我剛從東日國回來,還不太適應國內的環境,瀛洲國語還不太會說。東日國,到處洋溢著溫和、禮貌、文明、現代、發達的氣息,你們知道我在東日國一個月多少錢嗎?東日元大約等於300瀛洲幣,這叫匯率。據我調查,瀛洲國職工月平均工資178元瀛洲幣,東日國職工月平均工資,換算過來是1萬元瀛洲幣。”
喬增德把阿拉伯數字寫在黑板上,以便讓無知的學生看清楚,然後一屁股坐到講桌前的板凳上,繼續說:“我都不想回來!要不是我心係朝北經濟建設,還有啟蒙大業,憑我的才學早就掙發了。所以,窮人就是等靠要,窮人就是這種思維,遍地是錢也看不見。我呢,我就是沒時間,我父親,局長,叮囑我當個教書匠,我要是從商,那就是巨富。教書匠,給你們上課,我都是免費!”
喬增德委屈地把眼睛眯成一條縫,眼珠子轉悠轉悠,見有學生抬頭看著他,他馬上提高音量,嗓音尖細起來:“你們就是魯哥迅說的愚昧無知麻木,啥也沒見過,就會瞪著空洞的大眼睛崇拜我!也是,像我這種才華橫溢年輕有為的大教授,全瀛洲也找不出幾個。不光你們崇拜我,就連你們的校長、市長都對我倍加賞識格外看重。”
喬增德滿腦子湧現著跪著給丈夫遞拖鞋的東日國女人的時候,有個學生打斷了他的話:“喬老師。聽說......”
喬增德馬上喝斥道:“你們窮人就是沒有教養!教授!還聽說,最煩你們這種道聽途說的無知言論!”
這個叫王義的學生工作了幾年才又到北東師範大學讀碩士研究生的,他聽到喬增德的喝斥,還是繼續問道:“喬教授,東日國有一個流行用語叫‘刹那主義’,也就是及時行樂,不知道您在東日國的時候有沒有聽說過。”
喬增德懵了,他從來沒聽說這種看法,但他作為大教授都不知道,那誰能知道呢?要不然是這個大齡出家的社會青年自己瞎編出來找茬兒的,要不然就是從不知道什麽報紙雜誌上看來故意賣弄的。喬增德當然不知道,東日國經濟的黃金期,隻持續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繁榮就像泡沫一樣破滅了。喬增德為自己一個月一萬瀛洲幣的天文數字所驚詫,完全沒有意識到東日國的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已經悄然結束,“消費即美德”成了東日國人尤其年輕人的共識。
王義沒有去過東日國,但他看過東日國的經濟報道,據報道稱,東日國首都江戶城江東區的商品房,十年前是瀛洲幣\/平米,此後兩年漲到瀛洲幣\/平米,到現在已經飆升到瀛洲幣\/平米。如此天文數字,不要說瀛洲國,就是東日國的人也望塵莫及。
喬增德的課雖然是文學課,但既然喬增德炫耀自己的經濟學知識,那王義就不得不起來問問看,喬增德對東日國的經濟的了解。一個國家,十年間房價翻了2.5倍,即便按照東日國經濟繁榮時期的全盛期的年平均工資12萬瀛洲幣來算,一套60平米的房子就要花差不多198萬瀛洲幣!就算是東日國人,要買一套這樣普通的房子,不吃不喝也要16.5年!報道中特別指出,江戶城雖然是首都,但江東區還不算是東日國特別核心的地段,再中心些的地段,房價可能要再貴30%左右。
這些數字清晰地留在王義的腦海中,但他隻問了一個他覺得喬增德能稍稍回答的問題,他不想當著眾人的麵,讓喬增德下不來台。
喬增德支支吾吾了一分鍾,也沒有說出什麽有啟發性的話--他本來要講東日國發達國家溫順的女人的。他氣惱極了,認為這個社會青年是故意讓他出醜,馬上疾言厲色地怒喝道:“這是什麽課?我是很民主很隨和,但也容不得你這樣來質問我!耽誤大家的時間你是有罪的你知道嗎?”
王義愣住了,然後環視一下班裏鴉雀無聲的同學,鎮定地收拾好桌子上的書,憤然離開了喬增德的課堂。
這下輪到喬增德愣住了,直到王義走出教室,他才反應過來,對著班裏學生說:“這就是典型的被一些教育洗腦了,聽不得別的國家好,好像一聽別的國家好就像被掘了祖墳。”
班裏有三兩笑聲,喬增德馬上平易近人地與之呼應:“嗬嗬,我隻能負責啟蒙,不能改變別人的命運。啟蒙難啊,國民性的,我年紀越大越覺得魯哥迅的悲涼和絕望。我在東日國就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他們對教師,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大教授,都是鞠躬叫‘森森寧’,那個尊重!絕對不會有學生敢這麽沒有禮貌。”
然後,東日國的自來水,東日國的抽水馬桶,東日國的下水道,東日國的牛奶,源源不斷地流入了喬增德現代啟蒙的課堂。班裏學生的腦瓜子裏充滿流動的液體,有的學生臉上流露出和喬增德一樣的神往,有的無動於衷,有的皺著眉頭,有的緊急記錄......
喬增德直講到口幹舌燥,下課鈴響,還端坐在講桌前,和藹而民主地說:“同學們還有什麽問題?”
液體嘩嘩響。
喬增德敏銳地覺察出一絲悲涼,鼻酸瞬間讓他哽咽:“魯哥迅就是去東日國學習,才發現國民的麻木,就像你們現在這樣,我講的都是書本上沒有也不可能有的真知識。學文科的人,腦子往往就是一團漿糊,像我這種既有豐厚的文學基礎,嚴密的理性邏輯,還有經濟眼光,嗯,你們都不知道,我家就是我管錢,我在生產隊就是,管錢就是經濟,嘿嘿,別的生產隊每年都不夠吃,我管理的生產隊都有剩餘,這就是管理,像我現在既是中文學院的院長,還兼任國際學院院長,別人這輩子還當不上一個院長,我,兩個。”
喬增德豎起他肥短褶皺的食指和中指,左右晃晃,繼續說:“當院長不光要有知識,有學識,還要有管理才能,我既要管家裏的錢,也要管學院的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才能。所以大家要學的不光是文學,還要有經濟頭腦。下課!”
有的學生早就不耐煩了,一聽到“下課”兩個字馬上衝出去;有的學生抬起手表,拖堂已經十分鍾;有的學生滿臉倦意,再不下課就要被腦瓜子裏的液體淹沒了......
喬增德沒有起身,他磨磨蹭蹭地收拾著自己的教學用品,其實也沒有什麽好收拾,他偷偷用眼睛觀察著學生的反應,盼望著哪個受了啟蒙的學生對他表達一番誇獎和欽佩,進而邀請他共進午餐。
然而,他連這微小的願望也落空了。教室裏的學生陸陸續續走掉,也沒有一個人主動走上前來繼續向喬大教授請教。
喬增德心事重重,從這節課裏發現了教育的重大問題,瀛洲的學生不會主動思考,就等著教師填食,填食不說,還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不說,還不主動請教,教育陷入了死循環,他的思考又回到啟蒙的原點。
他頗感悲涼地走在出校園的路上,心裏被自己的重大發現所縈繞,尤其想到拂袖而去的學生,簡直無可救藥。
當瀛洲國教育部成立高等學校瀛洲文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時候,喬增德自告奮勇地寫了申請。喬其在他的教育下心花怒放,博士生在他的教育下尊師重道,長天市經濟在他的指導下步入正軌,學院在他的帶領下欣欣向榮,就沒有他喬增德幹不好的事,再當一個委員會的委員,那完全是出自一個知識分子的道德良心。
被人當堂頂撞的滋味,喬增德直到回了家還沒有釋懷。他恨恨地罵著站起來找茬兒的學生,用數據反駁著。他親自做的調查,東日國人是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人群,全世界70%的奢侈品!經濟不發達,頭腦不文明,怎麽能有奢侈品消費?就連一盒巧克力,瀛洲國人還沒見過呢,東日國已經包了金箔!
月工資在1萬瀛洲幣,這些學生見都沒見過,整個長天市,有幾個家庭的積蓄能有這麽多?
喬增德懷念在東日國短暫而永恒的三個月。他借住在介幢大學教授川島澄一家裏,川島教授不光對東日國在朝北的戰爭很有研究,而且彬彬有禮毫無保留地把他的研究分享給異國的他,就是這種無私的精神,國內多少人能做到?
也是因為這位友好的東日國教授,喬增德有機會參觀了東日神社,那裏麵供奉著東日烈雄。他們對國家的忠誠至死不渝,喬增德每每想起來就感動莫名。
川島教授的兒子結婚,購買的都是百萬級以上的婚紗或禮服,那東日新娘身著華麗的島服,溫順的神情讓人心腸軟酥,究竟是什麽樣無知的愚民才會因為已經過去的仇恨而罔顧那樣的美麗?他們一個婚禮花費30-50萬甚至更多,這樣的財力瀛洲國幾時才能達到?
喬增德一言不發地鑽進書房,晝夜思索文學的經濟經濟的文學,東日國在朝北做出的貢獻必須要發掘出來,而他就肩負著這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