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破壞多爾袞的陰謀
叫你來平定天下,你卻征服全世界 作者:寒江一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目前除了關寧這一營有一千人外,李軍能戰之卒合計才五六百人,分攤在十一個營內,每個營才三十多人,這與李俊業設計的滿編近五百人,差的實在是太離譜了。
傷兵雖然能夠歸隊,但是他們康複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李俊業沒的就是時間。
這麽低的老兵比例,大量補充新兵無濟於事,反倒成為負擔,李俊業要補充的隻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現在,能夠幫他解決這個問題的隻有一個人。
散會之後,李俊業立馬叫人準備了三萬兩白銀,帶著他一起去見盧象升。
經過了一天一夜後,盧象升的氣已經消了,畢竟李俊業是無奈之舉,若沒有他,自己定會全軍覆沒於巨鹿,相當來說,李俊業反而是他和全軍將士的大恩人。
現在要做的已經不是生氣了,而是該如何亡羊補牢,經過了一晚上的推敲之後。
他請罪的奏章終於封筆,已經讓人快馬送往京師去了,現在要做的是等待崇禎的反應。
“俊業,你這到底是何意?”盧象升見李俊業帶著人抬了十幾口大箱子進來,詫異地問道。
李俊業道:“回部堂的話,巨鹿之戰,部堂所部損失慘重,末將擔心朝廷撫恤不能及時發放,所以我特送來三萬兩白銀,給部堂先行撫恤傷亡戰士,也算是我對兄弟們的一點心意。”
“這可怎麽使得。”
盧象升連忙推脫。
李俊業道:“現在陣亡的將士們屍骨未寒,傷者還在治療,部堂我知朝廷無錢無餉,部堂切勿推脫,而寒了天雄將士們的心。”
李俊業的話,直接戳到了盧象升的心尖上。
明末大明不僅麵臨著嚴重的自然災害,同時也麵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整個朝廷從上到下都沒錢。
就算九邊重鎮的士兵,也能被欠餉達數年之久。
各地明軍因為鬧餉嘩變更是層出不窮。
的確,而今陣亡的將士屍骨未寒,絕對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而盧象升的天雄兵,恰好就是順德所在的畿南三府的子弟兵。
他們的故鄉,他們的親人就在這兒,讓他們早日入土為安、及時撫恤他們親人才是緊要之事,若是等朝廷的錢來,還真不知道需要等到什麽時候。
李俊業送來的銀子,雖然不夠,但是完全可以解燃眉之急。
盧象升嘴角痛苦的觸動了幾下,默默地點了點頭。
兩人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之後,盧象升發現李俊業醉翁之意不在酒,便直截了當的問道:“俊業,你現在過來,隻怕不是單純的來找我送銀子吧!”
畢竟兩人上午的時候還見過麵,現在他又跑來,肯定是有其他事情。
李俊業笑了笑道:“真是什麽也瞞不過部堂的眼睛,我現在來還真是找你有事。”
盧象升嘴角一揚,道:“那你趕緊說說,你究竟是何事,我估計我這番骨頭,可又要被你折騰一番了。”
李俊業道:“部堂你還記不得,前日解圍之後,我並未與你當即相見,而是在第二天早上才回城。”
“確有此事,難道這有什麽問題嗎?”盧象升不解地問道。
“其實那日我是在高起潛的馬車上和他商討一件緊要之事。”
“何事?”盧象升皺了皺眉,實在不清楚李俊業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
李俊業道:“部堂應該知道,當時高起潛駐紮在雞澤的時候,多爾袞親率三萬精銳也駐紮在附近,故而高起潛一直投鼠忌器,龜縮雞澤,不敢邁出一步。”
“按理來說,多爾袞這三萬大軍是來監視高起潛關寧軍的,然後關寧軍發兵之後,戰場上並未見到多爾袞的蹤影,部堂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盧象升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那多爾袞到底去了何處?”
“部堂請到這裏來。”
盧象升書桌上剛好擺著一幅軍用地圖,盧象升隨著李俊業的腳步來到地圖前的時候,見李俊業已經手指一處地名。
“你是說多爾袞下個目標是臨清!”
盧象升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李俊業赫赫指著的地方竟然是臨清。
明朝的臨清,並非是一個普通的小縣,而是北方的商業中心。
臨清剛好處於京杭大運河的中端,處於會河的北端,又能夠通過漳衛河直接聯係隋唐舊運河,隋唐運河和明清運河走勢不一樣,他是以洛陽為中心,連接北京和杭州。
也就是說臨清剛好處於兩條運河的十字路口上,北方南來北往的貨物都在臨清中轉。
由此可知臨清城內堆積了多少貨物,這些商人們在城內藏了多少財物。
而偏偏現在各軍都在北上勤王,山東的很多部隊都已北調,因為在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想到建奴這次入塞竟然會打到山東來,山東境內的兵力極度的虛弱。
占據了臨清之後,不僅可以掠奪臨清繁華的財富,還可以占據運河,沿運河而下,劫掠運河沿途,明清運河兩岸,皆是大明最為繁華的區域。
臨清雖繁,但並未設重兵防禦,建奴第一個目的不是臨清會是哪兒?
李俊業肯定的點了點頭。
盧象升緊張的攤開地圖,仔仔細細地看了看,如夢囈般地道:
“絕無可能,建奴已經入塞數次,每次都是沿著長城附近活動,或者蹂躪京畿,他們無論如何他不敢孤軍遠征,深入我山東腹地,難道當我大明沒人嗎?多爾袞他就不害怕嗎?”
盧象升雖然口上是這樣說,但是心中卻真有了不好的預感,所以他才會緊張如此。
李俊業道:“從種種跡象表明,多爾袞寧願放棄重創關寧軍的機會也要執意趁機東行,他去的就是山東,華北之地已被建奴蹂躪數次,殘破不堪,山東方才是繁華之地,那些有無數的人口和無數的財富。”
“依末將之見,此刻山東空虛,多爾袞寧願舍棄能重創關寧軍的機會也要東行,其目的就是想出其不意,奇襲山東。”
“臨清可是北方最繁華的商業之地,那裏有無數的貨物,濟南乃是山東省城,那裏有無數的財富。”
“此舉多爾袞雖然險,但是收獲亦大,部堂剛才說難道大明無人,那試問部堂,大明又有何人能夠直攖多爾袞的兵鋒?”
“這?”
多爾袞左翼的實力是高於右翼嶽讬的,盧象升想了片刻,依舊是語塞。
李俊業繼續說道:“我大明之內無人能擋多爾袞的兵鋒,多爾袞入山東,他又有什麽顧慮?”
“哎!”盧象升終於被李俊業說的啞口無言,氣的奮力的猛擊眼前的書案。
“部堂勿憂,末將雖不才,但有一良策。”
“現在我們手上無兵無糧,你有什麽良策能夠去打敗多爾袞?”盧象升攤了攤手無奈的說道。
李俊業毫不氣餒,道:“部堂我雖不能打敗多爾袞,但是能讓多爾袞無功而返。”
“哦”盧象升頓時像是找到了希望一般,欣喜不已。“你趕緊說說看,你的想法是怎麽樣的。”
李俊業便再次回到了書桌上,指著桌上的地圖道:“多爾袞東行必先取臨清,卑職可以選調精銳,輕騎快馬,趕到多爾袞的前麵到達臨清。”
“可是我手上無兵,光是靠這點人隻怕擋不住多爾袞吧!”盧象升歎了一口氣道。
李俊業道:“部堂,我無需去擋多爾袞的兵鋒,建奴直取臨清,無非是貪圖匯集在臨清的南北貨物,我隻需先其一步到達,在臨清放一把火,將這些貨物燒得一幹二淨,必會讓建奴無功而返。”
“建奴勞師動眾,而隻得一座空城,建奴這不是無功而返,而是什麽?”
“有理……”盧象升細細思忖了一下,覺得李俊業的方案不錯,但他還有一些顧慮“隻不過這建奴已前行了一日一夜,我們又如何能趕到他們的前麵到達臨清。”
“部堂勿憂。”李俊業繼續說道:
“多爾袞乃是大軍,大軍行軍本就不易,且其軍中還攜帶了大量入塞以來劫掠的人畜和物資,多爾袞隻能走大路,而大路卻隻有一條,那就是先向東行抵達德州,則望南折方才才能到達臨清。”
“他之所以放棄支援嶽讬也要東行,正好可以印證了他的行軍速度其實並不快,他是要急於擺脫了關寧軍的糾纏罷了。”
“我帶路少數輕騎,輕人快馬,走小路必然能夠趕上。”
放在現在來看,巨鹿到臨清直線距離隻不過兩百裏而已,可是這是建立在現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的前提下。
在明末這個時代,可沒有如此完善的交通網絡,陸路上全靠少數的驛道連接全國各地。
經過了李俊業的一番話,盧象升心中已經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脈絡。
建奴之所以難對付,因其以騎兵為主,他不僅騎射無雙,建奴下馬步戰戰鬥力也非常厲害。
騎兵有著極高的機動性,所以往往在戰場上建奴一支很小的部隊,就能牽製明軍大量的軍隊來對付他。
關寧軍雖然號稱大明第一強軍,但是他的機動性依舊和建奴有一定的差距。
那麽建奴之所以放棄重創他的這個機會也要東行,那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因為入塞以來擄掠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嚴重的拖累了他的行軍速度。
有了這些劫掠所得的拖累,在關寧軍的麵前,建奴反而沒有了機動優勢,所以這就是多爾袞莫名其妙的東行原因。
一旦他趁著這個黃金時間點東行,和關寧軍拉開一段的距離,那麽關寧將會很難趕上他,對他在戰場的牽製一無所有。
想到這裏盧象升隻覺得自己後背發涼,這個建奴的睿親王雖隻有二十多歲,但他展現出來的謀略,卻是相當的老辣。
明末這段風雲曆史中,其實幾個風雲人物的年齡都不大,多爾袞、崇禎、吳三桂年齡都大抵相當,崇禎亡國的時候隻有三十三歲,吳三桂帶領清兵入關的時候也才三十二歲,多爾袞的年紀與他相仿。
現在隻是崇禎十一年,他們還都隻有二十多歲而已。
“此計可行,可我現在沒有人馬派遣給你。”
盧象升雙手一攤,焦慮的說道。
傷兵雖然能夠歸隊,但是他們康複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李俊業沒的就是時間。
這麽低的老兵比例,大量補充新兵無濟於事,反倒成為負擔,李俊業要補充的隻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現在,能夠幫他解決這個問題的隻有一個人。
散會之後,李俊業立馬叫人準備了三萬兩白銀,帶著他一起去見盧象升。
經過了一天一夜後,盧象升的氣已經消了,畢竟李俊業是無奈之舉,若沒有他,自己定會全軍覆沒於巨鹿,相當來說,李俊業反而是他和全軍將士的大恩人。
現在要做的已經不是生氣了,而是該如何亡羊補牢,經過了一晚上的推敲之後。
他請罪的奏章終於封筆,已經讓人快馬送往京師去了,現在要做的是等待崇禎的反應。
“俊業,你這到底是何意?”盧象升見李俊業帶著人抬了十幾口大箱子進來,詫異地問道。
李俊業道:“回部堂的話,巨鹿之戰,部堂所部損失慘重,末將擔心朝廷撫恤不能及時發放,所以我特送來三萬兩白銀,給部堂先行撫恤傷亡戰士,也算是我對兄弟們的一點心意。”
“這可怎麽使得。”
盧象升連忙推脫。
李俊業道:“現在陣亡的將士們屍骨未寒,傷者還在治療,部堂我知朝廷無錢無餉,部堂切勿推脫,而寒了天雄將士們的心。”
李俊業的話,直接戳到了盧象升的心尖上。
明末大明不僅麵臨著嚴重的自然災害,同時也麵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整個朝廷從上到下都沒錢。
就算九邊重鎮的士兵,也能被欠餉達數年之久。
各地明軍因為鬧餉嘩變更是層出不窮。
的確,而今陣亡的將士屍骨未寒,絕對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而盧象升的天雄兵,恰好就是順德所在的畿南三府的子弟兵。
他們的故鄉,他們的親人就在這兒,讓他們早日入土為安、及時撫恤他們親人才是緊要之事,若是等朝廷的錢來,還真不知道需要等到什麽時候。
李俊業送來的銀子,雖然不夠,但是完全可以解燃眉之急。
盧象升嘴角痛苦的觸動了幾下,默默地點了點頭。
兩人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之後,盧象升發現李俊業醉翁之意不在酒,便直截了當的問道:“俊業,你現在過來,隻怕不是單純的來找我送銀子吧!”
畢竟兩人上午的時候還見過麵,現在他又跑來,肯定是有其他事情。
李俊業笑了笑道:“真是什麽也瞞不過部堂的眼睛,我現在來還真是找你有事。”
盧象升嘴角一揚,道:“那你趕緊說說,你究竟是何事,我估計我這番骨頭,可又要被你折騰一番了。”
李俊業道:“部堂你還記不得,前日解圍之後,我並未與你當即相見,而是在第二天早上才回城。”
“確有此事,難道這有什麽問題嗎?”盧象升不解地問道。
“其實那日我是在高起潛的馬車上和他商討一件緊要之事。”
“何事?”盧象升皺了皺眉,實在不清楚李俊業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
李俊業道:“部堂應該知道,當時高起潛駐紮在雞澤的時候,多爾袞親率三萬精銳也駐紮在附近,故而高起潛一直投鼠忌器,龜縮雞澤,不敢邁出一步。”
“按理來說,多爾袞這三萬大軍是來監視高起潛關寧軍的,然後關寧軍發兵之後,戰場上並未見到多爾袞的蹤影,部堂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盧象升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那多爾袞到底去了何處?”
“部堂請到這裏來。”
盧象升書桌上剛好擺著一幅軍用地圖,盧象升隨著李俊業的腳步來到地圖前的時候,見李俊業已經手指一處地名。
“你是說多爾袞下個目標是臨清!”
盧象升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李俊業赫赫指著的地方竟然是臨清。
明朝的臨清,並非是一個普通的小縣,而是北方的商業中心。
臨清剛好處於京杭大運河的中端,處於會河的北端,又能夠通過漳衛河直接聯係隋唐舊運河,隋唐運河和明清運河走勢不一樣,他是以洛陽為中心,連接北京和杭州。
也就是說臨清剛好處於兩條運河的十字路口上,北方南來北往的貨物都在臨清中轉。
由此可知臨清城內堆積了多少貨物,這些商人們在城內藏了多少財物。
而偏偏現在各軍都在北上勤王,山東的很多部隊都已北調,因為在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想到建奴這次入塞竟然會打到山東來,山東境內的兵力極度的虛弱。
占據了臨清之後,不僅可以掠奪臨清繁華的財富,還可以占據運河,沿運河而下,劫掠運河沿途,明清運河兩岸,皆是大明最為繁華的區域。
臨清雖繁,但並未設重兵防禦,建奴第一個目的不是臨清會是哪兒?
李俊業肯定的點了點頭。
盧象升緊張的攤開地圖,仔仔細細地看了看,如夢囈般地道:
“絕無可能,建奴已經入塞數次,每次都是沿著長城附近活動,或者蹂躪京畿,他們無論如何他不敢孤軍遠征,深入我山東腹地,難道當我大明沒人嗎?多爾袞他就不害怕嗎?”
盧象升雖然口上是這樣說,但是心中卻真有了不好的預感,所以他才會緊張如此。
李俊業道:“從種種跡象表明,多爾袞寧願放棄重創關寧軍的機會也要執意趁機東行,他去的就是山東,華北之地已被建奴蹂躪數次,殘破不堪,山東方才是繁華之地,那些有無數的人口和無數的財富。”
“依末將之見,此刻山東空虛,多爾袞寧願舍棄能重創關寧軍的機會也要東行,其目的就是想出其不意,奇襲山東。”
“臨清可是北方最繁華的商業之地,那裏有無數的貨物,濟南乃是山東省城,那裏有無數的財富。”
“此舉多爾袞雖然險,但是收獲亦大,部堂剛才說難道大明無人,那試問部堂,大明又有何人能夠直攖多爾袞的兵鋒?”
“這?”
多爾袞左翼的實力是高於右翼嶽讬的,盧象升想了片刻,依舊是語塞。
李俊業繼續說道:“我大明之內無人能擋多爾袞的兵鋒,多爾袞入山東,他又有什麽顧慮?”
“哎!”盧象升終於被李俊業說的啞口無言,氣的奮力的猛擊眼前的書案。
“部堂勿憂,末將雖不才,但有一良策。”
“現在我們手上無兵無糧,你有什麽良策能夠去打敗多爾袞?”盧象升攤了攤手無奈的說道。
李俊業毫不氣餒,道:“部堂我雖不能打敗多爾袞,但是能讓多爾袞無功而返。”
“哦”盧象升頓時像是找到了希望一般,欣喜不已。“你趕緊說說看,你的想法是怎麽樣的。”
李俊業便再次回到了書桌上,指著桌上的地圖道:“多爾袞東行必先取臨清,卑職可以選調精銳,輕騎快馬,趕到多爾袞的前麵到達臨清。”
“可是我手上無兵,光是靠這點人隻怕擋不住多爾袞吧!”盧象升歎了一口氣道。
李俊業道:“部堂,我無需去擋多爾袞的兵鋒,建奴直取臨清,無非是貪圖匯集在臨清的南北貨物,我隻需先其一步到達,在臨清放一把火,將這些貨物燒得一幹二淨,必會讓建奴無功而返。”
“建奴勞師動眾,而隻得一座空城,建奴這不是無功而返,而是什麽?”
“有理……”盧象升細細思忖了一下,覺得李俊業的方案不錯,但他還有一些顧慮“隻不過這建奴已前行了一日一夜,我們又如何能趕到他們的前麵到達臨清。”
“部堂勿憂。”李俊業繼續說道:
“多爾袞乃是大軍,大軍行軍本就不易,且其軍中還攜帶了大量入塞以來劫掠的人畜和物資,多爾袞隻能走大路,而大路卻隻有一條,那就是先向東行抵達德州,則望南折方才才能到達臨清。”
“他之所以放棄支援嶽讬也要東行,正好可以印證了他的行軍速度其實並不快,他是要急於擺脫了關寧軍的糾纏罷了。”
“我帶路少數輕騎,輕人快馬,走小路必然能夠趕上。”
放在現在來看,巨鹿到臨清直線距離隻不過兩百裏而已,可是這是建立在現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的前提下。
在明末這個時代,可沒有如此完善的交通網絡,陸路上全靠少數的驛道連接全國各地。
經過了李俊業的一番話,盧象升心中已經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脈絡。
建奴之所以難對付,因其以騎兵為主,他不僅騎射無雙,建奴下馬步戰戰鬥力也非常厲害。
騎兵有著極高的機動性,所以往往在戰場上建奴一支很小的部隊,就能牽製明軍大量的軍隊來對付他。
關寧軍雖然號稱大明第一強軍,但是他的機動性依舊和建奴有一定的差距。
那麽建奴之所以放棄重創他的這個機會也要東行,那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因為入塞以來擄掠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嚴重的拖累了他的行軍速度。
有了這些劫掠所得的拖累,在關寧軍的麵前,建奴反而沒有了機動優勢,所以這就是多爾袞莫名其妙的東行原因。
一旦他趁著這個黃金時間點東行,和關寧軍拉開一段的距離,那麽關寧將會很難趕上他,對他在戰場的牽製一無所有。
想到這裏盧象升隻覺得自己後背發涼,這個建奴的睿親王雖隻有二十多歲,但他展現出來的謀略,卻是相當的老辣。
明末這段風雲曆史中,其實幾個風雲人物的年齡都不大,多爾袞、崇禎、吳三桂年齡都大抵相當,崇禎亡國的時候隻有三十三歲,吳三桂帶領清兵入關的時候也才三十二歲,多爾袞的年紀與他相仿。
現在隻是崇禎十一年,他們還都隻有二十多歲而已。
“此計可行,可我現在沒有人馬派遣給你。”
盧象升雙手一攤,焦慮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