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領兵之人
會醫會武懂獸語,侯府棄女無敵了 作者:尋夢蝴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東辰聽著大臣們的話,心中卻有幾分猶豫。
青陽侯沈望南已快到天命之年,且上次與奇戎人的大戰中,他的右肩還中過一箭,傷勢至今尚未痊愈,這一點大臣們並非不知。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丞相蕭括站了出來,對楚東辰道:“皇上,青陽侯固然英勇,但他右肩有陳年老傷,強行出征恐難擔當大任。
臣舉薦鎮遠將軍,鎮遠將軍雖不如青陽侯聲名顯赫,但其作戰勇猛,且一直在操練新兵,其麾下兵強馬壯,若率部馳援邊城,必能解燃眉之急。”
蕭括口中的鎮遠將軍,乃是興國公長子,皇後娘娘崔錦棠的親大哥,崔錦程。
大臣們聽聞此言,頓時議論紛紛。
楚東辰微微頷首,覺得丞相說得不無道理。
就在眾人以為鎮遠將軍即將領命出征之時,站在蕭括身後的禦史大夫林鵬卻開了口:“皇上,微臣以為此事不妥。鎮遠將軍固然身強力壯,然他的實戰經驗不足,且邊城之戰非比尋常,奇戎人驍勇善戰天下聞名。
相較之下,青陽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他雖身有舊傷,但軍中良醫眾多,定能保侯爺無虞。
再者,鎮遠將軍乃是皇後親兄長,若由他領兵前去,難免讓人揣測是否因皇後娘娘之故,他才有此機會,於軍心不利。”
楚東辰聽後,眉頭緊皺,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一邊是經驗老到但有傷在身的青陽侯,一邊是年富力強卻無實戰經驗,且易惹人口舌的鎮遠將軍。
朝堂之上寂靜無聲,大臣們皆屏息等待皇上的抉擇。
興國公更是緊張得藏在袖子裏的雙手都冒出了汗。
戰場上刀劍無眼,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前去冒險。他覺得,崔家如今權傾朝野,根本無需自家兒孫用性命去換取軍功。
正當眾人等著皇上決斷時,站在興國公後麵的景陽侯顧斌突然出列,對楚東辰道:“皇上,老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楚東辰微微抬起頭,看向景陽侯,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之色,隨即開口:“顧愛卿但說無妨!”
得到皇上的應允之後,景陽侯深吸一口氣,然後朗聲道:“啟稟皇上,大皇子殿下已然年滿十八,然迄今為止,卻是寸功未立。
臣好幾次在街頭行走,都聽到有人對此議論紛紛,說大皇子殿下整日裏在街上遊蕩,不務正業。
故而依臣之淺見,此次應當由他來統領軍隊出征,最為合適。
一來呢,大皇子作為堂堂的皇室子弟,親自掛帥出征,必定能夠極大地震懾敵軍,從而彰顯出我朝強大的國威;
二來,這樣也可以讓邊境地區的黎民百姓,深切地感受到朝廷對他們的關懷及皇恩浩蕩;
三來嘛,大皇子殿下也可借此機會,為自己攢些功績,以堵住百姓們的悠悠眾口。”
興國公聽了景陽侯的話,藏著袖子裏的手不禁偷偷給景陽侯豎了個大拇指。
隨即,他應聲附和:“皇上,老臣以為景陽侯言之有理!”
楚東辰聞言,眼神從興國公身上掃過,心中暗道你這隻老狐狸,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去戰場送死,卻想讓朕的兒子去,真是好大的膽子!
不過他的麵上卻並未顯露半分不滿,緩緩說道:“景陽侯與興國公的話看似有理,然大皇子自幼研習經史子集,於兵法謀略隻是略知一二,若貿然掛帥出征,朕實難放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一片嘩然。
景陽侯與興國公對視一眼,麵露不甘之色。
景陽侯忙道:“皇上,大皇子聰慧過人,雖經驗不足,但有眾多老將輔佐,必不會辱沒使命。”
“臣倒是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不如就讓大皇子殿下作為此次出征的主帥,青陽侯作為副帥協助於他。
這樣他便可在軍中學習些軍事謀略,日後也好為朝廷效力。”興國公接著道。
眾臣聽後紛紛稱是。
楚東辰沉思片刻,點頭同意:“興國公所言甚是,就讓大皇子與青陽侯一同出征吧。
傳朕旨意,令大皇子為主帥,青陽侯為副將,共同率軍馳援邊城。二人需齊心協力,不得生二心,違令者軍法處置。”
眾大臣高呼萬歲,一場關於出征人選的爭議暫時落下帷幕。
很快,皇上的聖旨便傳到了兩位當事人的手上。
大皇子楚知翊這些時日一直在為寧國公等人翻案而東奔西走。
原本以為找到了那件龍袍的布料來源,便能很快鎖定顧家的作案嫌疑。
然而待他從豐州返回上京一查,才知道,顧家織坊早已將它家獨有的緙絲工藝,傳給了江南的許多織坊。
江南一帶水路暢通,曆來就是絲綢的主要產地,織坊更是多如牛毛,根本就無從查起。
他深知定是顧家借著自家的勢力龐大,在操縱這一切。
然而如今所查到的線索全斷,之前所有努力也付之東流了。
也因此,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承諾,在半年之內,找到寧國公被誣陷的證據,幫助他們一家沉冤昭雪。
好在冷宮裏都是自己安排的人,將娘親照顧得很好,幾乎沒讓她受什麽苦。
楚知翊正在房中煩悶不已之時,傳旨的太監將一道明黃聖旨送了來。
楚知翊拿著聖旨,眉頭緊鎖。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會被皇上選為主帥,領兵出征。
不過片刻之後,他便想明白了。此次出征雖非己願,但或許也是一個轉機。
若能建立軍功,在朝中威望大增,再查私藏龍袍之事,或許會容易許多。他收起煩悶,開始著手準備出征事宜。
而青陽侯府,青陽侯一家子看著桌上擺放著的聖旨,心情各異。
“侯爺,您都快五十的人了,肩上還有舊傷,真不明白皇上為何要讓你來當這副將!”青陽侯夫人王玉荷不滿說道。
青陽侯輕輕歎了口氣,“君命難違,隻是我已經十多年沒上過戰場了,此行也不知是福是禍……”
青陽侯的二兒子沈敏昭皺著眉道:“爹,那大皇子向來與二皇子爭鬥不斷,此次出征,會不會是二皇子一派的陰謀?
故意讓您隨大皇子出征,戰場上凶險萬分,萬一有個好歹,可怎麽辦?”
而青陽侯的長子,也就是青陽侯世子沈重陽,卻在一旁發呆,好似這件事跟他無關似的。
青陽侯世子之所以叫做沈重陽,是因為他出生那日,正好是九九重陽。
青陽侯沈望南已快到天命之年,且上次與奇戎人的大戰中,他的右肩還中過一箭,傷勢至今尚未痊愈,這一點大臣們並非不知。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丞相蕭括站了出來,對楚東辰道:“皇上,青陽侯固然英勇,但他右肩有陳年老傷,強行出征恐難擔當大任。
臣舉薦鎮遠將軍,鎮遠將軍雖不如青陽侯聲名顯赫,但其作戰勇猛,且一直在操練新兵,其麾下兵強馬壯,若率部馳援邊城,必能解燃眉之急。”
蕭括口中的鎮遠將軍,乃是興國公長子,皇後娘娘崔錦棠的親大哥,崔錦程。
大臣們聽聞此言,頓時議論紛紛。
楚東辰微微頷首,覺得丞相說得不無道理。
就在眾人以為鎮遠將軍即將領命出征之時,站在蕭括身後的禦史大夫林鵬卻開了口:“皇上,微臣以為此事不妥。鎮遠將軍固然身強力壯,然他的實戰經驗不足,且邊城之戰非比尋常,奇戎人驍勇善戰天下聞名。
相較之下,青陽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他雖身有舊傷,但軍中良醫眾多,定能保侯爺無虞。
再者,鎮遠將軍乃是皇後親兄長,若由他領兵前去,難免讓人揣測是否因皇後娘娘之故,他才有此機會,於軍心不利。”
楚東辰聽後,眉頭緊皺,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一邊是經驗老到但有傷在身的青陽侯,一邊是年富力強卻無實戰經驗,且易惹人口舌的鎮遠將軍。
朝堂之上寂靜無聲,大臣們皆屏息等待皇上的抉擇。
興國公更是緊張得藏在袖子裏的雙手都冒出了汗。
戰場上刀劍無眼,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前去冒險。他覺得,崔家如今權傾朝野,根本無需自家兒孫用性命去換取軍功。
正當眾人等著皇上決斷時,站在興國公後麵的景陽侯顧斌突然出列,對楚東辰道:“皇上,老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楚東辰微微抬起頭,看向景陽侯,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之色,隨即開口:“顧愛卿但說無妨!”
得到皇上的應允之後,景陽侯深吸一口氣,然後朗聲道:“啟稟皇上,大皇子殿下已然年滿十八,然迄今為止,卻是寸功未立。
臣好幾次在街頭行走,都聽到有人對此議論紛紛,說大皇子殿下整日裏在街上遊蕩,不務正業。
故而依臣之淺見,此次應當由他來統領軍隊出征,最為合適。
一來呢,大皇子作為堂堂的皇室子弟,親自掛帥出征,必定能夠極大地震懾敵軍,從而彰顯出我朝強大的國威;
二來,這樣也可以讓邊境地區的黎民百姓,深切地感受到朝廷對他們的關懷及皇恩浩蕩;
三來嘛,大皇子殿下也可借此機會,為自己攢些功績,以堵住百姓們的悠悠眾口。”
興國公聽了景陽侯的話,藏著袖子裏的手不禁偷偷給景陽侯豎了個大拇指。
隨即,他應聲附和:“皇上,老臣以為景陽侯言之有理!”
楚東辰聞言,眼神從興國公身上掃過,心中暗道你這隻老狐狸,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去戰場送死,卻想讓朕的兒子去,真是好大的膽子!
不過他的麵上卻並未顯露半分不滿,緩緩說道:“景陽侯與興國公的話看似有理,然大皇子自幼研習經史子集,於兵法謀略隻是略知一二,若貿然掛帥出征,朕實難放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一片嘩然。
景陽侯與興國公對視一眼,麵露不甘之色。
景陽侯忙道:“皇上,大皇子聰慧過人,雖經驗不足,但有眾多老將輔佐,必不會辱沒使命。”
“臣倒是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不如就讓大皇子殿下作為此次出征的主帥,青陽侯作為副帥協助於他。
這樣他便可在軍中學習些軍事謀略,日後也好為朝廷效力。”興國公接著道。
眾臣聽後紛紛稱是。
楚東辰沉思片刻,點頭同意:“興國公所言甚是,就讓大皇子與青陽侯一同出征吧。
傳朕旨意,令大皇子為主帥,青陽侯為副將,共同率軍馳援邊城。二人需齊心協力,不得生二心,違令者軍法處置。”
眾大臣高呼萬歲,一場關於出征人選的爭議暫時落下帷幕。
很快,皇上的聖旨便傳到了兩位當事人的手上。
大皇子楚知翊這些時日一直在為寧國公等人翻案而東奔西走。
原本以為找到了那件龍袍的布料來源,便能很快鎖定顧家的作案嫌疑。
然而待他從豐州返回上京一查,才知道,顧家織坊早已將它家獨有的緙絲工藝,傳給了江南的許多織坊。
江南一帶水路暢通,曆來就是絲綢的主要產地,織坊更是多如牛毛,根本就無從查起。
他深知定是顧家借著自家的勢力龐大,在操縱這一切。
然而如今所查到的線索全斷,之前所有努力也付之東流了。
也因此,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承諾,在半年之內,找到寧國公被誣陷的證據,幫助他們一家沉冤昭雪。
好在冷宮裏都是自己安排的人,將娘親照顧得很好,幾乎沒讓她受什麽苦。
楚知翊正在房中煩悶不已之時,傳旨的太監將一道明黃聖旨送了來。
楚知翊拿著聖旨,眉頭緊鎖。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會被皇上選為主帥,領兵出征。
不過片刻之後,他便想明白了。此次出征雖非己願,但或許也是一個轉機。
若能建立軍功,在朝中威望大增,再查私藏龍袍之事,或許會容易許多。他收起煩悶,開始著手準備出征事宜。
而青陽侯府,青陽侯一家子看著桌上擺放著的聖旨,心情各異。
“侯爺,您都快五十的人了,肩上還有舊傷,真不明白皇上為何要讓你來當這副將!”青陽侯夫人王玉荷不滿說道。
青陽侯輕輕歎了口氣,“君命難違,隻是我已經十多年沒上過戰場了,此行也不知是福是禍……”
青陽侯的二兒子沈敏昭皺著眉道:“爹,那大皇子向來與二皇子爭鬥不斷,此次出征,會不會是二皇子一派的陰謀?
故意讓您隨大皇子出征,戰場上凶險萬分,萬一有個好歹,可怎麽辦?”
而青陽侯的長子,也就是青陽侯世子沈重陽,卻在一旁發呆,好似這件事跟他無關似的。
青陽侯世子之所以叫做沈重陽,是因為他出生那日,正好是九九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