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雲夢國質子漢川國,穩定西北邊疆以後,它以讓出老牛山玉脈的條件打算合盟象成國,宋原國和鹽成國。雲夢王熊武就派了使臣景逸仙出使這幾個國家。


    晨曦微露,一行車馬自荊楚城緩緩出發,車輪轆轆,壓過石板路,景逸仙開始踏上通往老牛山的路。他身著莊重朝服,神色凝重而堅毅,此番出使象成國,他肩負著雲夢國的能不能化險為夷的重任。


    車駕漸行漸遠,不過幾日,就來到了老牛山腳下。話說這老牛山類似於蠶盛國那樣的黃土高坡地形。這需要反複繞十幾個山梁才能繞過這老牛山。山上植被稀疏,行路也是安全的。繞過老牛山來到山下,就進入了北夏河流域,沿著夏河北上五百公裏,就到了象成國國城,大豫城。


    景逸仙進入大豫城,百姓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有人猜測到,這人肯定是雲夢國使臣,果然氣質非凡。在象成王殿,象成王高坐,目光威嚴。景逸仙上前,先是恭敬行禮,繼而展開了對當前局勢的分析。他說道:“先有昌米國謠言,說雲夢欲北上翻過老牛山,此言不實,為離間爾。今雙夏國,南盟南麵諸夏,對你國高而下瞰,他攻你,急也。你攻他,緩也。若有我國西南牽製其勢,讓他不敢攻你,讓昌米國亦不敢攻我,此為今天下上勢,望王上慎思”,說完做了一個揖。


    象成王說道:“先生說言,甚理,然事能成,以信為本。我何以知雲夢之誠矣?”。景逸仙說道:“老牛山素有玉脈,為我國控製,我王願意把北邊玉脈讓於象國,以示結好”。象成王一聽,當即就同意結盟了,答應選一個公主嫁入雲夢國,以定盟好。然後他進而繼續促成了四國合盟,使得南邊四盟國也不敢輕易用兵。


    話說雲夢國大將軍景洪戰死以後,雲夢王熊武讓景,墨兩家快速推薦人才上來,擔任大將軍。有一人叫墨羽,他父親是墨雲飛,墨雲飛是大將景洪的偏將。墨羽這個人,有一統華夏的抱負,雲夢征南之戰,他最積極,戰功也是最多的。墨羽自幼習武,劍法精湛,且聰慧過人,他任大將以來,為雲夢國開疆拓土做出了貢獻,也把雲夢國推向了破產的邊緣,這是後話暫不細表。


    一日,就在雲夢國昌隆口,有一股昌米國的偵察軍。墨羽聽聞,毫不猶豫地拿起佩劍,駐守在這裏。雲夢王任他為鎮南大將軍,後來提為雲夢國大將軍。他為了了解對方虛實,平裝穿過昌米國,沿著昌米國南部邊境東行進入會積山脈,沿著山路邊緣繞過會積山就到了吳興國,他進入吳興國城夏京城。因小規模衝突,墨羽負傷被一女子所救。


    這個女子,名為郝婉玉。她擅長醫術,心懷慈悲。他父親是附近有名的名醫郝郎中。有一年吳國水患,疫病橫行,婉玉不顧危險,深入患區,救助災民。她的善良和堅韌在周圍百姓中傳頌。


    就這樣,兩大軍事集團成形。大爭之勢就把兩個互不相幹的人,聯係在了一起。墨羽和郝婉玉在這複雜的局勢中,演繹出了種種佳話傳奇,暫不細表。


    金有妙還是繼續在覺明院聽上師講法, 金有妙問道:“什麽是寂滅真常,以及寂樂淨妙?般伽彌陀說道:“我複問你,世間人見眼前色相,見與色如何區分?金有妙回答道:“若見者就是見,那就不是色,若見者是色,離色無見,那見從何尋?故我不知,見者是見還是色?若見就是色,那麽見者即是見也是色,命名不同而已”。


    般伽彌陀說道:“是的,世間一切,皆如來妙心明本中前塵留礙,此如來妙明即是我真,故我們能明白是什麽或者不是什麽,見者即色即見即如來明體,恒真是一,物與我,實如來一體妙明,了障見己而已,世人迷妄,說見是我,了障說他。當我們把一切所見,定義成是什麽或者不是什麽的時候,法於意中,即成識心,煩惱就成”。


    金有妙問道:“那我如何去掉根深蒂固的妄認分別呢?”。般伽彌陀答道:“一切成體之象,占用一點空間在空中現顯,一切無體住空之象,亦在空間傳播,比如光,聲音,冷熱等。首先,你於妙法中,空有不做分別。其次,空有與見,不做分別。最後,見聞覺知等性,與我不做分別。這樣,就可以圓融無礙了,即說寂滅無生,非是說空寂就是寂滅”。


    金有妙繼續問道:“我見舉心,塵勞先起,貪嗔癡行,知此如來精見妙體,好像並沒有實質改變,如何契入?般伽彌陀答道:“若有人能常常妙悟心中無體之體,則如來妙圓德成,非有非空,即空即有。非!取不虛妄相想之意。即!取當下妙真即見之意。了即與非俱滅,清淨無漏,寂定現前,妙見無礙,不動不失,是名寂樂。此非是眾生之見,觀大觀小,思有思無等障礙。這個時候,世間一切,皆我無漏清淨覺見,即見即了,不思其是空無中來?還是有中轉換?我本真如是,妙德如來。故說,正常不住一法一相的吃喝拉撒睡就是寂樂了”。


    金有妙問道:“如此這般,好像隻是心上的功夫,難道這就是成正等覺,得佛果嗎?”。般伽彌陀回答道:“你要知道如來菩提自性道果佛體,是離一切相的,又不辭一切相,是世人以種種識障輪回世間,沉情墜果即為身體。若一個人能脫離情怨愛憎,正常吃喝拉撒睡,也就沒有沉墜的報果了,身死自然超脫入本,與如來妙本中與諸佛同住。然而,是世人執識心執我粘相,妄開六根而成就諸彼不辭。若有一人徹底脫離我與非我的對立妄認,辭與不辭,亦無分別”。


    金有妙問道:“那無我的如來妙心道體,到底是空還是不空呢?”。般伽彌陀答道:“無上菩提,唯妙明為然,恒存不動,妙幻一切眾生,故眾生性然,即是菩提,眾生天天隨時隨地在用,但又不能察知,卻把變化搖動的身體概念思想當成了自己,故說無明見妄,故明明即空,無明為不空。故空與不空,不在於實相,在於眾生知見”。


    金有妙繼續問道:“那我如何察知我如是性然的菩提真相?又為何空明的菩提心中忽然有了無量無明的種子?”。般伽彌陀回答道:“你說菩提心中藏有無明的種子,其理非然,何以故?菩提妙心,性覺妙明,因明白而發的覺,念念不得停住,這皆源於眾生有明白之性,而恰恰也是有此明白之性,人們能明白種種明白而行觀定,悟脫生死,究竟解脫。明白本身並沒有什麽過錯,眾生把累劫所明不願意割舍,故妄習如瀑流成勢,自己做不得自己的主人,妄受塵累”。


    金有妙問道:“如此所明,和我所說種子聽起來並沒有什麽差別啊,為何我說的其理非然?”。般伽彌陀答道:“明白和所明是同時出現的,怎麽會有無量的所明先存起來呢?故性覺妙明處,所明當下妄見,當明即有,世間一切現象,是明白之性不失不斷,並非先存了無量所明,才能明白。然而眾生明白了種種所明,妄說識種無量為真存,卻忽略了自己恒真唯一的明白本身,故你說識種存起來其義非實”。


    金有妙繼續問道:“既然一切所明的妄識是因明當下妄成,為何又說妄習如瀑流成勢?”。般伽彌陀答道:“覺明之性,非是世間一切有,亦非一切想,本覺本不動搖。但因明而發的覺,覺明即成妄念,故當下一念的明覺,就是這瀑布的源頭,而後虛妄亂想,念念相隨,若不止息,必當奔流成勢,妄心成礙,苦墜塵劫,貪嗔癡慢怨憎想,即成久劫宿習。世人若有悟菩提者,還需慢慢去掉這些宿習方可真正見道”。金有妙聽罷,歡喜妙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霧星球的曙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盧世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盧世鋒並收藏迷霧星球的曙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