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之路”、“珠寶之路”、“香料之路”、“寶石之路”等稱呼,是古漢人對通往西域絲綢之路的不同稱謂。


    南詔王皮邏閣棺槨中,原本有一張和岡本0.01差不多厚度的金箔紙,上麵多次出現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文字。


    工人們拿取棺槨內部陪葬品時,將棺槨拆得四分五裂,沒人注意這些不起眼的“碎金屑”。


    幸好,曹嘉寧眼力高明,又擁有修複能力。


    他小心翼翼的將地上所有碎金屑收集到一起,利用翡翠能量進行修複。


    當金箔紙被複原的那一刻,曹嘉寧如遭雷擊,目瞪口呆的愣在原地。


    上麵記錄的內容,與曹嘉寧之前得到的收獲,幾乎是背道而馳。


    皮邏閣是第四代南詔王,唐玄宗禦賜皮邏閣南詔王金印,認可他番邦王地位,賜名蒙歸義,並賞賜各種珍貴寶物。


    表麵看起來,應該是皮邏閣和唐玄宗互相認可,願意成為大唐附屬番邦,2國其樂融融,闔家團圓。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南詔國地理位置特殊,剛好處於大唐和吐蕃兩大強國之間,屬於夾縫中求生存。


    曆代南詔王,一直屬於牆頭草,大唐和吐蕃哪邊更強一些,南詔就傾斜向哪一方。


    皮邏閣是第四代南詔王,當時正值唐玄宗執政,大唐盛名遠播。


    唐玄宗看重南詔國這片軍事緩衝地帶,派遣將領輔助皮邏閣,吞並:蒙嵩詔、越析詔、浪穹詔、澄賧詔、施浪詔。


    再加上皮邏閣治理的蒙舍詔,合六為一,統一歸南詔國管理。


    (詔:南詔語中,“詔”代表“國王”、“王子”、“候國”等含義)洱海六詔  南詔雖然依靠大唐統一六詔,但很快出現間隙。


    公元745年,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派遣使者到滇省。


    這位使者自認大唐天朝上國,出使番邦蠻夷,態度十分傲慢,惹得皮邏閣不滿。


    當時,皮邏閣已到晚年,身體每況日下,擔心與大唐決裂,兒子閣邏鳳無法治理其餘五詔,並未因為這件事與大唐決裂。


    皮邏閣能忍,不代表他的兒子閣邏鳳也能忍。


    閣邏鳳年紀輕輕,就展現出過人的商業、政治天賦。


    他通過唐玄宗賞賜,意識到龜茲國是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好地方。


    他一邊將南詔國出產的糧食、香料、玉石、絲綢,通過吐蕃賣到龜茲國。


    與周邊各國進行經濟貿易的同時,暗中進行政治往來,暗戳戳的交好大唐以外的其他強國。


    748年,皮邏閣命不久矣,臨走之前,反複叮囑閣邏鳳繼續與大唐保持良好關係。


    並囑咐閣邏鳳,他死後與唐玄宗禦賜之物,一同陪葬。


    並記錄下他在大唐幫助下,統一其他五詔的偉大功績。


    故事到這裏,本該結束。


    750年,剛上位1年多的閣邏鳳途經姚州,妻女遭到滇省太守張虔陀侮辱,並向閣邏鳳索要賄賂。


    身為南詔王,妻女被人羞辱,還要上交保護費,閣邏鳳如何能忍。


    雙方在此地,發生激烈罵戰,互相問候對方十八代女性親屬,差點打起來。


    事後,滇省太守張虔陀惡人先告狀,向朝廷告發閣邏鳳,聲稱閣邏鳳在滇省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閣邏鳳知道此事後,瞬間暴怒,起兵攻破滇省,怒斬張虔陀,控製三十二羈縻(mi)州。


    至此,大唐與南詔國關係再次破裂,雙方正式開戰。


    公元751年,大唐派遣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率領兵八萬大軍,攻打南詔國,史稱天寶之戰。


    鮮於仲通一路橫推,很快攻打到曲靖城下。


    閣邏鳳見形勢對自己不利,派遣使者找到鮮於仲通,認罪求和。


    鮮於仲通自然不會答應,繼續進軍,一路殺到南詔國都城——太和城。


    在此關鍵時刻,閣邏鳳隻能向隔壁吐蕃求援,在吐蕃軍隊支援下,於西洱河畔大敗鮮於仲通。


    大唐軍隊傷亡慘重,八萬大軍超過六萬戰死沙場,倉皇撤離。


    第二年(752年),吐蕃冊封閣邏鳳為讚普鍾,意思是南詔國和吐蕃成為兄弟聯盟,雙方是兄弟國。


    大唐讓你跪下,吐蕃讓你站起來,大家是地位平等的好兄弟。


    公元754年,大唐再次出兵攻打南詔國。


    劍南留後李宓,率兵七萬進軍南詔。


    這次劇情與上次相仿,同樣是一路打到南詔國都城大和城,進行最終決戰。


    最終,李宓不敵南詔、吐蕃聯盟,全軍覆沒。


    領軍將領李宓,投洱海殉國,南詔國和大唐第二番天寶之戰再次以南詔國勝利告終。


    雖然南詔國獲勝,但閣邏鳳在2次戰爭中,醒悟過來。


    如果沒有吐蕃的幫助,南詔國難以抵擋大唐軍隊進攻。


    於是,閣邏鳳在太和城中立【南詔德化碑】,表示背叛大唐是不得已,如果以後被大唐攻破都城,帶領大唐將領前往南詔德化碑,證明南詔國心向大唐。


    可惜,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無法挽回。


    大唐統治者,無法接受南詔國跟吐蕃穿一條褲子。


    公元779年,唐德宗派遣大將李晟、曲環率北方兵數千,聯合滇省軍隊,大破吐蕃、南詔聯軍。


    大唐軍隊一路追擊,雙方在大渡河展開數番激戰,最終南詔、吐蕃聯軍戰敗,損失超過十萬人。


    戰敗後,吐蕃擔心大唐將矛頭對準自己,立即從南詔撤離,拋棄曾經的“好兄弟”。


    吐蕃改封南詔王閣邏鳳為【日東王】,取消“兄弟聯盟”這種說法,對外宣稱雙方屬於君臣關係。


    吐蕃這番騷操作,無疑將戰敗的南詔推向火坑,獨自麵對大唐怒火。


    閣邏鳳心灰意冷,將南詔王位傳給孫子【異牟尋】,退出曆史舞台。


    退位後,閣邏鳳來到父親墓中,找到當初皮邏閣留下的記事金箔。


    將皮邏閣死後之事,一五一十的記錄到金箔紙上。


    寫到最後,閣邏鳳自認有愧皮邏閣遺囑,導致南詔國連番征戰,死傷慘重,被大唐攻破國門。


    最終,閣邏鳳將記事金箔撕碎,僅剩一地金箔碎屑。


    (南詔王名字,會繼承上一位南詔王名字中最後一個字,如:細奴邏-邏盛-盛邏皮-皮邏閣-閣羅鳳-鳳伽異-異牟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翡翠天眼:開局萬倍撿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半球奧特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半球奧特曼並收藏翡翠天眼:開局萬倍撿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