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溪蟹
穿越自帶超市,村長讓我來當 作者:漣秋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飯,李母去洗碗,李宗明則帶著三個兒子去小溪邊處理李懷溪下午弄回來的魚。
李父怕魚放一夜不新鮮,想要趕緊把魚收拾出來。
正好今天月中,月亮又大又亮也不需要火把。
既然老三做的魚能入的了鎮上如意樓的眼,那就證明肯定不一般。
作為父親的他肯定是全力支持的。
四人結伴到了小溪邊,借著月光拿出從家裏帶出來的鐮刀、剪刀、柴刀開始給魚開膛破肚去鱗去鰓。
月色如煙,撒在河灘地上,照著小溪旁的四個農家漢子,每個人手裏一條大魚,幹的格外仔細。
忙活了半個多時辰,50斤的魚全部處理完畢。
除了魚本身之外,魚腸、魚鰾等魚內髒也被李懷溪洗幹淨收了起來。
大魚的魚腸很大,連接著肝髒和肥油,魚鰾也是大大的,殺完後攢起來也是一堆。
這些魚貨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前世超市裏殺魚檔的老板給客人殺完魚後都會把這些特意留出來,等晚上超市關門後帶回家做下酒菜。
所以這些魚處理的時候李懷溪也讓大家把魚鰾魚腸留了出來。
處理完畢,四人剛想回家,李懷溪站起身借著月光往水裏一瞟,隻見石頭旁出來了幾隻螃蟹,正在張牙舞爪的吃魚內髒。
看到一隻,一細看就發現了第二隻,叫上大哥二哥一起看才發現竟然有一大群,隻不過剛才忙著殺魚沒有注意到。
“這咋這麽多螃蟹?”李懷林很是疑惑。
這種螃蟹是本地的溪蟹,也叫山螃蟹,從小在山澗溪水裏長大,能上山能下河,夾起人來也是一等一的厲害。
平時自己特意來掀石頭都不好找的溪蟹,這會兒竟然有這麽一大群。
聽到兒子發問,李宗明笑道:“螃蟹本來就是晚上出來找食的,應該是我們殺魚的腥味把它們引了過來,這麽多魚的內髒順著水往下飄,這白來的肉食它們不想吃都不行,而且看這個數量,溪下麵的也都爬上來了,快抓!”
說著立馬下水行動起來,三人也趕快跟上,挽起褲腿淌進了溪水。
李父和大哥二哥有經驗,即使受驚鑽到石頭底下的螃蟹也能被他們抓出來。
但李懷溪沒抓過這個不得要領,水裏的螃蟹披著一層堅甲,看到李懷溪往這伸手就舉起自己的兩個大鉗子抗衡,張牙舞爪的要跟他一決高下,壓根就沒想跑。
李懷溪張著兩隻手無奈朝大哥那邊看去,發現大哥抓螃蟹根本不跟它正麵對抗,而是從後麵偷襲,隻要捏住螃蟹的後背,讓它的一對大鉗子夠不到自己的手指就沒事。
李懷溪照做,被夾了幾下後才找到了竅門,吱哇亂叫的被大哥二哥嘲笑了一頓,後麵硬著頭皮抓了幾隻就順手多了。
四個人一通忙活,抓完外麵的又把水裏的石頭掀開抓躲起來的。
兩刻鍾後,本來大快朵頤的螃蟹除了特別小的,其他的都被捏住後背一個個扔進了竹簍。
在水邊扯了一些水草蓋住背簍,又找了一根粗點的樹杈穿過,李懷山和李懷林一人一邊抬著魚和螃蟹走在前頭,李父和李懷溪走在後頭。
……
一朵雲彩遮住了明亮的月光,四人也在這個時候回到了家。
李母還沒睡,起身點上油燈跟家裏人一起把魚掛上竹架,把魚腸和魚鰾泡到了水裏,然後看他們抓回來的半簍溪蟹。
回來後大哥把螃蟹都放進了魚簍裏,這種簍子窄口寬肚,再用草把口堵結實了,螃蟹想跑也跑出不來。
掂著滿滿一魚簍螃蟹放到盆裏,又用水濕了一遍保證螃蟹不會幹死。
李懷溪開口道:“爹,明天我再去一趟鎮上,把這簍螃蟹和大老鱉賣了吧?”
大老鱉此時正在用力的往木盆外麵爬,奈何用盡力氣也隻能露出個頭來看到外麵,越過盆沿看向屋裏被殺翻了的魚,頓時沒了力氣,鬆開爪子滑到了盆底。
李懷溪的提議李宗明想了一下便同意了,溪蟹平時是有人吃的,但是想要做的好吃必須得用油炸,不炸酥了根本咬不動,家裏條件有限,油炸螃蟹他還真舍不得。
商量好明天的安排,一家人簡單收拾一下便吹燈歇息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李懷溪早早起了床,背上一個竹簍,把盛螃蟹的魚簍和大老鱉放在裏麵便出發去了鎮上。
在路上李懷溪就想好了,溪蟹這種不好抓還費油的食材在攤位上是不好賣的,一般人家裏想吃螃蟹得先看看家裏的油罐子豐不豐裕,這種野外來的食材必須要送到酒樓才能體現它的價值,酒樓裏會有大把的有錢人為這一口新鮮買單。
走了一段路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李懷溪進了超市,在水產區又撈了一隻大老鱉出來和背簍裏的那隻作伴兒。
看了一下水產區,經過三次打撈,淡水魚還有三五條,大老鱉還有四隻,另外的就是一些小龍蝦和海產品了,小龍蝦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海產品是目前拿不出來的。
吃完魚就該想別的招兒了,還好魚幹可以換錢,第一步賣出去後麵就好走了。
看著空出來的水缸,李懷溪丟了些螃蟹進去,先讓它們活動活動,等回來的時候炸了給家裏人補補鈣。
到了鎮上之後直奔中街的如意樓,進門看到小二正在拿著抹布擦桌子,掌櫃的在櫃台後麵打著算盤算賬。
趙掌櫃是農家出身,年輕的時候跟自己大哥在鎮上擺攤幹生意,大哥的廚藝在自己之上,自己則更喜歡經商之道,倆人是分工明確的好搭檔,所以擺攤的時候就一個負責做吃食另一個負責吆喝。
因著家裏有一本家傳的菜譜,兄弟兩個的生意也越幹越大,十幾年裏店鋪不斷擴大,成了現在的如意樓。
酒樓建完之後順理成章的趙掌櫃做了前堂的掌櫃,後院的廚房則是大哥來負責。
趙掌櫃打著算盤算這個月的支出,看到魚幹這一項的時候不由得一笑。
大哥最近迷上了研究新菜,隻要逢集的時候去就去轉一圈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食材,結果這次還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昨天在集上買來的魚幹質量上乘,大哥根據食材開發出來了一道新菜,推出來後頗受歡迎,吸引來不少新客,賬目上的收入也高了很多。
不知道下次趕集那個賣魚幹的的小哥還來不來了。
正想著,門口傳來一聲喊:
“你好掌櫃的!”
李父怕魚放一夜不新鮮,想要趕緊把魚收拾出來。
正好今天月中,月亮又大又亮也不需要火把。
既然老三做的魚能入的了鎮上如意樓的眼,那就證明肯定不一般。
作為父親的他肯定是全力支持的。
四人結伴到了小溪邊,借著月光拿出從家裏帶出來的鐮刀、剪刀、柴刀開始給魚開膛破肚去鱗去鰓。
月色如煙,撒在河灘地上,照著小溪旁的四個農家漢子,每個人手裏一條大魚,幹的格外仔細。
忙活了半個多時辰,50斤的魚全部處理完畢。
除了魚本身之外,魚腸、魚鰾等魚內髒也被李懷溪洗幹淨收了起來。
大魚的魚腸很大,連接著肝髒和肥油,魚鰾也是大大的,殺完後攢起來也是一堆。
這些魚貨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前世超市裏殺魚檔的老板給客人殺完魚後都會把這些特意留出來,等晚上超市關門後帶回家做下酒菜。
所以這些魚處理的時候李懷溪也讓大家把魚鰾魚腸留了出來。
處理完畢,四人剛想回家,李懷溪站起身借著月光往水裏一瞟,隻見石頭旁出來了幾隻螃蟹,正在張牙舞爪的吃魚內髒。
看到一隻,一細看就發現了第二隻,叫上大哥二哥一起看才發現竟然有一大群,隻不過剛才忙著殺魚沒有注意到。
“這咋這麽多螃蟹?”李懷林很是疑惑。
這種螃蟹是本地的溪蟹,也叫山螃蟹,從小在山澗溪水裏長大,能上山能下河,夾起人來也是一等一的厲害。
平時自己特意來掀石頭都不好找的溪蟹,這會兒竟然有這麽一大群。
聽到兒子發問,李宗明笑道:“螃蟹本來就是晚上出來找食的,應該是我們殺魚的腥味把它們引了過來,這麽多魚的內髒順著水往下飄,這白來的肉食它們不想吃都不行,而且看這個數量,溪下麵的也都爬上來了,快抓!”
說著立馬下水行動起來,三人也趕快跟上,挽起褲腿淌進了溪水。
李父和大哥二哥有經驗,即使受驚鑽到石頭底下的螃蟹也能被他們抓出來。
但李懷溪沒抓過這個不得要領,水裏的螃蟹披著一層堅甲,看到李懷溪往這伸手就舉起自己的兩個大鉗子抗衡,張牙舞爪的要跟他一決高下,壓根就沒想跑。
李懷溪張著兩隻手無奈朝大哥那邊看去,發現大哥抓螃蟹根本不跟它正麵對抗,而是從後麵偷襲,隻要捏住螃蟹的後背,讓它的一對大鉗子夠不到自己的手指就沒事。
李懷溪照做,被夾了幾下後才找到了竅門,吱哇亂叫的被大哥二哥嘲笑了一頓,後麵硬著頭皮抓了幾隻就順手多了。
四個人一通忙活,抓完外麵的又把水裏的石頭掀開抓躲起來的。
兩刻鍾後,本來大快朵頤的螃蟹除了特別小的,其他的都被捏住後背一個個扔進了竹簍。
在水邊扯了一些水草蓋住背簍,又找了一根粗點的樹杈穿過,李懷山和李懷林一人一邊抬著魚和螃蟹走在前頭,李父和李懷溪走在後頭。
……
一朵雲彩遮住了明亮的月光,四人也在這個時候回到了家。
李母還沒睡,起身點上油燈跟家裏人一起把魚掛上竹架,把魚腸和魚鰾泡到了水裏,然後看他們抓回來的半簍溪蟹。
回來後大哥把螃蟹都放進了魚簍裏,這種簍子窄口寬肚,再用草把口堵結實了,螃蟹想跑也跑出不來。
掂著滿滿一魚簍螃蟹放到盆裏,又用水濕了一遍保證螃蟹不會幹死。
李懷溪開口道:“爹,明天我再去一趟鎮上,把這簍螃蟹和大老鱉賣了吧?”
大老鱉此時正在用力的往木盆外麵爬,奈何用盡力氣也隻能露出個頭來看到外麵,越過盆沿看向屋裏被殺翻了的魚,頓時沒了力氣,鬆開爪子滑到了盆底。
李懷溪的提議李宗明想了一下便同意了,溪蟹平時是有人吃的,但是想要做的好吃必須得用油炸,不炸酥了根本咬不動,家裏條件有限,油炸螃蟹他還真舍不得。
商量好明天的安排,一家人簡單收拾一下便吹燈歇息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李懷溪早早起了床,背上一個竹簍,把盛螃蟹的魚簍和大老鱉放在裏麵便出發去了鎮上。
在路上李懷溪就想好了,溪蟹這種不好抓還費油的食材在攤位上是不好賣的,一般人家裏想吃螃蟹得先看看家裏的油罐子豐不豐裕,這種野外來的食材必須要送到酒樓才能體現它的價值,酒樓裏會有大把的有錢人為這一口新鮮買單。
走了一段路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李懷溪進了超市,在水產區又撈了一隻大老鱉出來和背簍裏的那隻作伴兒。
看了一下水產區,經過三次打撈,淡水魚還有三五條,大老鱉還有四隻,另外的就是一些小龍蝦和海產品了,小龍蝦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海產品是目前拿不出來的。
吃完魚就該想別的招兒了,還好魚幹可以換錢,第一步賣出去後麵就好走了。
看著空出來的水缸,李懷溪丟了些螃蟹進去,先讓它們活動活動,等回來的時候炸了給家裏人補補鈣。
到了鎮上之後直奔中街的如意樓,進門看到小二正在拿著抹布擦桌子,掌櫃的在櫃台後麵打著算盤算賬。
趙掌櫃是農家出身,年輕的時候跟自己大哥在鎮上擺攤幹生意,大哥的廚藝在自己之上,自己則更喜歡經商之道,倆人是分工明確的好搭檔,所以擺攤的時候就一個負責做吃食另一個負責吆喝。
因著家裏有一本家傳的菜譜,兄弟兩個的生意也越幹越大,十幾年裏店鋪不斷擴大,成了現在的如意樓。
酒樓建完之後順理成章的趙掌櫃做了前堂的掌櫃,後院的廚房則是大哥來負責。
趙掌櫃打著算盤算這個月的支出,看到魚幹這一項的時候不由得一笑。
大哥最近迷上了研究新菜,隻要逢集的時候去就去轉一圈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食材,結果這次還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昨天在集上買來的魚幹質量上乘,大哥根據食材開發出來了一道新菜,推出來後頗受歡迎,吸引來不少新客,賬目上的收入也高了很多。
不知道下次趕集那個賣魚幹的的小哥還來不來了。
正想著,門口傳來一聲喊:
“你好掌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