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一個地方的崛起,首先肯定是思想上的進步帶來的。


    思想如何進步?自然是靠讀書學習,盡量走出去,開了眼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質變。


    抓教育就等同於抓改革、抓經濟、抓了一切的基礎。


    邱玉玲和桑校長碰完她的思路後,桑敏麗絲毫都不意外。


    就衝著棗花學校這幾年的各種選拔考試,沒有隨大流隻背語錄,就能知道邱玉玲的心裏有謀劃。


    所以當恢複高考這個消息,鋪天蓋地的傳過來的時候,她都一度唏噓邱玉玲的高瞻遠矚。


    別的地方盡管她沒去任職過,但以當下的社會風氣,也能想來,都是混高中學曆的多。


    但棗花廠校內就不一樣了,考試驗收的都是真材實料的東西,她雖然不知道今年的出題範圍,但作為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心裏頭大概也有數。


    斷層了這麽久的東西,冷不丁的撿起來,說實話,肯定難不到哪兒去的。


    但問題出在了廠長野心大,她話裏話外希望能有幾個拔尖兒的,能打亮招牌的那種。


    斟酌了許久她才開口,“倒是有兩個學生,腦子不錯,尤其數學學的很好,如果說衝名校,他倆估摸著是最有希望的……”


    翻出前幾次的考試卷子,叫邱玉玲看,“那兩個孩子是廠裏頭的子弟,爹媽也都比較重視孩子的成長教育……”


    有邱玉玲打樣呢,不少家庭都拿她做榜樣,即便先前沒有高考,但衝著邱玉玲的內部晉升渠道,他們也願意鞭策孩子們努力上進。


    誰承想一把種子還有幾處開花的光景呢。


    不止學校這邊在考慮學生們的出路,學生們回到家裏關上門,也在置頂學習計劃,說實話,是打心眼裏感激邱玉玲的。


    感激她素日裏看似嚴苛的學習量化指標,也感激她真心實意的為工人、為學子們謀劃。


    ……


    “媽,今天我們桑校長找我談話了,她讓我最近收收心,專心複習,還給我了一些學習筆記,據說是邱廠長以前上學時候的……”


    外麵瘋狂的搶購數理化叢書呢,他們兩人一套,據校長說,都是廠長從外頭淘換回來的。


    “桑校長還說了,廠長一直記著我們呢,不管走哪兒都去淘書,這些年也才攢了這麽多冊,我們要珍惜這片心意,和來之不易的機會呢。”


    “……”


    廠裏頭的高中部子弟也不少呢,不拘是高一的還是高二的,統統打算叫這次上陣去試試水的。


    邱玉玲當然有辦法人手一套數理化叢書發下去,但物以稀為貴是其一,不能過分惹眼為其二。所以便折中了一下,讓兩人甚至多人一套,大家交換使用。


    就這也已經很不錯了,他們不用自己想轍去淘換了,要知道外頭這一套課本,都炒出了天價了。


    邱廠長的這把牌甩下來,讓工人以及學子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眼前一亮又一亮!


    家長們一再告誡自家孩子,“……廠裏頭這麽照顧咱們,就是不為了自己,為了咱棗花廠,你都得給我好好弄,知道不?……”


    “知道,知道,學校說了,考上的都有獎勵不說,廠裏還出資一部分生活補貼給棗花出去的學生……”


    就問,別的單位也好學校也罷,有這樣兒的魄力嗎?


    都不用家裏做什麽動員,年輕的心裏頭,就有不少人惦記著,學好了本事,要回來把棗花建設的更加光亮。


    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中,敲響了考鍾。


    幸虧全國抽調出題及閱卷老師,都是交叉作業的。


    要不就那一年棗花一貫製學校的學生成績,以及棗花工人最後的錄取率,都快讓省上乃至全國驚掉下巴了。


    李家的幾個兄妹就不說了,連帶著大舅家的女婿都一鳴驚人,考中了西北工業大學。


    李英芬隨著她男人報考了陝省的師範學院,李英桃去的是蘭師範,李英俊和李英超勉強夠了個本省專科,倒是大舅家的小兒子,出人意料,考中了京市的一所農林學院。


    桑校長看好的兩名應屆生,也不負眾望,一名考中了京大,一名考上了京工大。


    還有零零總總的本科生、大專生,也出了好些個呢……


    廠裏頭的紅條幅,繞著棗花廠,拉了好幾圈。


    要知道,全國的招生率都是有數的,一個小地方,能爆出來這麽多優秀學子,可見厲害。


    桑敏麗被上頭注意到了,想到她的出身,以及早就調回崗位的桑教授,又覺得到底是家學淵源,無可厚非。


    上麵還派了新聞小組,到這個偏僻的小鎮做采訪。


    桑敏麗一點兒都不攬功勞,實事求是的說了棗花廠長邱玉玲這些年的所作所為。


    她是如何看重工人及學子的知識儲備,如何激勵大家在現有的條件深耕深作,又是如何最大程度的為莘莘學子保駕護航,衝在前麵的……


    細扒下來,才發現這位邱廠長也很了不得。


    有省狀元貢獻了一本廠長上學時候的筆記,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人坦言,是這位廠長沒有親自下場,否則全國高考狀元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呢。


    人家多年前就吃透了這套,據說還每年給廠校出題,又看過了學校的藏卷,竟然能把考題壓中個七七八八……


    嚇不嚇人啊!


    邱玉玲原先也火,火在經濟領域的實業家裏,如今又火了一把,火到了教育界。


    在那麽特殊的年代,她從未放棄過學習,並且帶動了身邊的人一起學習,不聲不響的,在合適的時機,為國家輸送出了如此亮眼的成績。


    省狀元采訪之行,到了後半場,變成了深挖這名了不起的伯樂-邱玉玲!


    不止是省報的頭版上登了她,華夏人民日報也有一個版塊兒,介紹這名年輕的企業家、教育家。


    李青梅叫邱建設插好了天線,敞開院子門,天天招呼大家夥兒看電視。


    電視裏的邱玉玲,梳著一絲不苟的低丸子頭,小翻領的呢子外套,說話不緊不慢,舉止進退有度。


    隻要到了這兒,她和李圖南就招呼大家安靜,“我閨女出來了,安靜點兒……”


    “這是我媽媽,世界上最厲害的媽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並收藏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最新章節